视频 | 老北京 新面貌——杨梅竹斜街有机更新
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创新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住有所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石。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以民心为底板,绘制老旧小区宜居新画卷”,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开始了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以及后续社区营造的工作。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从半零不落到别有洞天,这里不仅连续7年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分会场,还被被评为北京十条“最美街巷”之一。
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是2012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第2阶段是2015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66-76号杂院公共空间营造项目,第3阶段是2018年启动的杨梅竹斜街智慧人本空间改造。
“作为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一个重要的实验性项目,我们希望在保存该城区原有肌理的条件下进行升级和改造,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者的生存环境。”
无论四季更替,时光流转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些角落
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散发着慵懒的“烟火气”
北京前门大栅栏有一条胡同,自元代北京城建成以来逐渐形成,到民国时期比较鼎盛,全长496m,这就是杨梅竹斜街。据说,这条胡同最早名为斜街,后因曾住过一位姓杨的媒婆,清朝时称为杨媒斜街,最后谐音雅化为杨梅竹斜街。旧时,这里是一条文化街,街面遍布书局、会馆、票号、娱乐场所。改造前,这里民居和商业混杂,有原住民也有外来租户,商铺主要为饮食、旅馆、杂货铺,街巷杂乱,进出困难。
2012年,政府、开发商、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多方协作,共同开启了这条街巷的改造工作。这是北京市第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该项目一改往日大拆大建、自然腾退的形式,保留了大量当地的居民。这条街现存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清末、民国、解放初、改革开放后改造的,居民有祖辈历经清朝、民国等一直留守产业的老住户,有八九十年代从北京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市民,有外地来京务工租房的,还有来这里做买卖的,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方、产权方比较复杂,设计师们几乎是挨家挨户进行协商讨论,用最优的方案期望能兼顾多方要求。
通过13个方面对杨梅竹斜街进行了改造,包括绿化、交通、铺装、路灯、街道立面等。以绿化为例,经与居民、商铺沟通和同意,设计了花池、台阶等,把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联系起来。有的居民房子比整条街高很多,原来台阶高又窄,不太方便;有的家里老人多,希望能在家门口有一个能够稍微停留、舒服晒太阳的地方,设计师们在不占用消防通道的前提下,都一一做了具体的设计。当时这条街上还有很多所谓的“违建”,在拆除违建之后,用绿植进行弥补,让整条街更加清新。同时选用了北京当地的树种,显得更有北京特色。因为当时改造属于有机更新,一步一步地进行,如果建筑立面或者建筑本身处于腾退状态,或者暂时不进行改造的,设计师们就用攀援类植物进行遮挡。这条街地下管线比较多,不太适合大面积种树,采用立面植物,公共空间的植物,让整条街呈现着绿意盎然。
胡同地面原本是土路或沥青路,居民反映夏季比较燥热,改造过程中选用了透水砖,砖的铺设根据当地文化信息,展示不同主题,整条街铺地的图案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当地的居民、老住户表示,这种砖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生活舒适度,尤其在夏天下雨以后,感觉格外舒心。
2015年,项目进入第2阶段,即杨梅竹斜街66-76号(夹道+院落)的改造。这个夹道总共有5户,包括夹道口的王家,他们家祖辈自明朝万历年间就住在这里,当时家里是做狗皮膏药的,现仍在这里开店铺;魏家,老北京人,一家四口人;还有外来务工的保安。改造的目的是提升居民舒适度,如在魏家门口增加了坐凳、扶手等,以方便腿脚不利索的老爷子行走、休息;在院中的树下打造了桌椅,让家中拥挤的魏家小姑娘可以写作业;帮助王家改造店铺门前、屋顶环境等。
这几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种花。20多岁的保安拿3块砖自己垒了一个花池,说种好的花送给女朋友;魏家老爷子种瓜,除了自己吃,也会与邻居分享;王家也是这样。从种花种草这方面开始引导,刚开始设计师带领大家去胡同种些东西,利用简单的器皿,以自愿原则,通过业余时间加入进来,一个人感兴趣,也调动了其他居民。慢慢地,从设计师带种子去种变成大家一起种,最后是居民自己种。在这个的过程中,邻里关系逐渐变得更加融合和融洽。这个项目被文化部选中参加当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览,这就是胡同花草堂创意之初做的事。
居民们反映,每年设计周的时候很热闹,街上很红火,但是好像和他们的关系并不大。因此,设计师决定每年和居民一起做展览,希望居民作为生活在这条街上的主体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2017年,选定了几位种植达人,策划了种植展。2018年和2019年,逐渐从这条街拓展到整个大栅栏片区。现在,每当设计师和居民聊天,做讲座,进行经验交流的时候,居民很自豪、很放松地向大家介绍所做的这些事情,他们的这种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9年开始,北京市政府计划进行10个公共空间改造,杨梅竹斜街是其中之一,由此,开启了从胡同花草堂分享、居民自发的这种形式进入到第3阶段的改造。当然这个阶段将涉及更多的公共空间,提升人文智慧空间,也将进一步突出胡同种植达人的试点示范作用。
除了技术的改造,设计师同时又扮演了多重的角色。从2012年到现在,这么长一个阶段的服务过程中,您怎么理解设计师这个角色的?
张元
杨梅竹斜街改造设计师
2012年开始,我们作为设计师对这条街进行改造设计,其中涉及到合作方比较多。我们作为一个协调者,以期协调和满足多方利益。2017年以后,我们逐渐从设计师转变为引导者,从刚开始我们自己去种,然后逐渐引导居民种植。作为居民之间个体关系的中间组织,协调居民之间的关系。
咱们这个项目到现在已经历时8年,现在进入到第3个阶段改造,将重点提升哪些方面?
张元
杨梅竹斜街改造设计师
下一阶段的主题是“公共空间的改造”。第1阶段和第2阶段主要是街面流线和院落的改造,第3阶段希望面向公共空间,室内室外院落形成一个大的空间,为整条街提供一个公共的区域。这里分几进院子,一进院子就是希望给居民做展览展示,作为展现居民风采的区域;接下来是所谓的“胡同会客厅”,如果居民家里客人来多了,就可以把客人带到这里来,作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会客厅;最后希望可以留给儿童一个院子。当然还包括户外健身。这条街上的居民,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去健身房或者体育馆健身,所以我们创立了这种无器械、随时随地健身的理念。另外就是种植达人,在满足各方利益的同时达到美化胡同的目的。这个阶段,分了14个方面进行提升,重点是人本智慧。随着我们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通过VR技术和监测技术,利用智慧屏幕,监测健身时人体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连线其他城市中同样情况的街区。15号院将作为游客中心兼展览展示空间,游客通过佩戴VR眼镜与鲁迅、沈从文等人物形象一起游胡同。这条街有很多历史建筑,在接下来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希望更加突出历史建筑,但是不以常规雕塑的形式,仅考虑在历史建筑的门前做一些小的雕刻,小的提示。在植物方面,希望既有居民自发的种植,又有公共区域的种植,同时还有标识标牌、交通系统这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