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恐婚恐育时代,这对夫妻竟10年生6个娃!很多人骂着点开他们的故事,却流泪点赞

粥左罗 2023-01-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蓝橡树 Author 蝎子号

这是粥左罗的第 3148 期分享


作者 l 蝎子号

来源 l 蓝橡树(ID:blue_oak)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大家好,我是粥左罗。春节期间,大部分家庭都会聊到生孩子这个话题,不知道大家被催生没?


最近一个重磅新闻是,我们国家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中国进入极低生育率时代,很多年轻人恐婚恐育,很多人喜欢孩子,却不敢生,更不敢多生,因为养不起!


现在年轻人,生孩子的,大多也只能接受生一个。很多人会认为,多子家庭的环境对孩子不公平,会剥夺他们享受高质量生活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今天分享一对台湾夫妻的故事,他们10年生了6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他们眼中有光,情绪稳定,相亲相爱。他们不仅有父母的爱,还有兄弟姐妹的爱。看完你就会知道,幸福没有标准答案,用心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就是所有的意义。


声明:本文不是一篇在当下鼓励多生的文章。而是我看到这个故事后,看到了养育另一种可能性,同时作为今年有了孩子的爸爸,我想给大家分享这个幸福的样本,至少这篇文章治愈了我很多,减少了我很多焦虑。


下面进入正文。




台湾有一个很长寿的综艺《谁来晚餐》,2008年开播至今。


这是一个以家庭故事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每集一个故事,镜头对准普通家庭,有一位神秘嘉宾做客,并与家庭成员共进晚餐。


最近一期节目把镜头对准了淡水地区的一个7口之家——小夫妻顶住长辈的压力,10年内生养了6个孩子,3男3女,最大的10岁,最小的不到10个月。



拥挤的居住环境,房间里堆满杂物,孩子吵闹不休,本以为这是非常令人抓狂的一集,但女主人诗薇用温柔和爱,把这个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家人间互相扶持的场面让人热泪盈眶。


网友评论:“好喜欢这一集,尤其是孩子们说出自己‘感觉被爱’的真诚眼神。”


部分网友评论,一水的好评




01

他们是做什么的?

他们是怎么经营这个多孩家庭的?



先来介绍一下这家人——


妈妈郭诗薇,今年39岁,全职主妇,也是一名“温柔生产”的助产士。



爸爸弘勋,在日资企业做房屋中介,是家中主要经济来源。



大姐盼昕,能说会道,弹得一手好钢琴;



老二悦晗,性格温暖,是个家务高手;



老四睦暄,是家里最活泼的孩子,学习舞蹈,擅长拉筋;



老五立哲,是个爱撒娇的小男孩,姐姐们爱的焦点;



老六毅暟,是姐姐们的大玩偶。



怎么少了一个?


原来,诗薇的第三个孩子沛阳,出生40多天时遭遇看护意外,送医抢救无效,1个月后离开了人世。



虽然三弟离开人世,但孩子们依然会觉得他是家庭成员之一。他们都对外说,自家有六个兄弟姐妹。

光想想这一大屋子叽叽喳喳的孩子,就忍不住为诗薇捏一把汗,而她也的确非常非常辛苦,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一边给全家做饭,一边给老四出数学口算题;



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



她是保姆、司机、老师、调解员、奶妈,一打五的生活让她非常忙碌。但无论多忙,面对孩子们,诗薇始终充满了耐心和温柔。


诗薇不仅时间管理能力超强,她对孩子的教育也堪称教科书级。我觉得这也是她在没有保姆的帮助下,独自养育5个孩子的重要原因。


  • 按孩子的能力分配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在生活中,细小的琐事通过合理的安排,也能变成极大的教育资源,做家务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明尼苏达大学专攻家庭教育研究的教授Marty Rossmann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家长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就能对孩子的未来施以极为重要的积极影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习得关爱他人的同理心。


三个大女孩已被诗薇训练成好帮手,可以轮班帮忙妈妈做事,尤其老二对家务非常有心得,享受过程。



孩子们通过做家务赚取报酬。诗薇家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家务薪水记录表,孩子4岁起就能通过做家务赚薪水,大姐、二姐给妈妈做家务已经攒了不少私房钱。



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孩子做家务?诗薇说:“在他愿意帮忙和有能力帮忙的时候,就让他去做家事,不要在乎他做的是不是完美。”


适当“使用”孩子,既能分担家务,又能锻炼他们,让人不禁感叹诗薇的智慧。


  1.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加亲密无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诗薇的孩子们非常善于表达爱意,互相赞美和感谢是稀疏平常事情。这和我们华人家庭凡事不言谢的风格非常不同。


这与诗薇的刻意引导分不开。


这天,全家一起去超市购物,老四看中一个卷笔刀,但自己存款不够,正犹豫之际,二姐主动说:“我资助你20块。”


晚餐时候,诗薇鼓励孩子们说出一个今天最想感谢的人。老大率先发言:“今天,二姐资助妹妹20元买卷笔刀。”


老四很自然地接上:“让我感觉‘被爱’。”



在爷爷生日当天,诗薇和孩子们一起做了丰盛的午餐。吃饭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对爷爷的感谢。


不是“谢谢你阿公”这种场面话,而是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谢谢阿公带我们去图书馆,给我们念书听,谢谢阿公陪伴我们做树叶画,陪我们去游乐场玩。



大姐盼昕很有音乐天赋,她自己作曲,弹奏一曲写给爸爸的歌。几个孩子齐声唱:感谢爸爸认真生活,努力工作,为我们挡风遮雨……谢谢你的付出。



孩子们丝毫不害羞地表达谢意,我相信这绝对不是为了节目刻意安排出来的镜头,而是家庭氛围熏陶,自然而然的结果。


耶鲁大学校长认为感恩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充满感恩的人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压力,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能发现美好的东西,其他人也会更喜欢他们。


肯定别人的付出,表达自己的感谢,让兄弟姐妹之间情谊越发深厚。当孩子们互相关爱和帮助,妈妈的负担就小了。


  1. 信任孩子,也是给自己放假


我们觉得养育孩子很累,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对他无微不至,密不透风的母爱是孩子负担,也是母亲的负担。


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或许得不到父母的高度关注,但也意外有很多机会训练自己的独立能力。


这天,诗薇家的大姐和二姐结伴搭,独自搭地铁去士林上钢琴课。


二姐告诉我们,大姐是妈妈带着坐捷运,然后自己去坐,自己是跟着姐姐坐了几次。熟练掌握了坐地铁的方法,女孩子们偶尔也会独自去书店,图书馆等等。



妈妈还教会女孩们如果遇到坏人怎么办,出门在外如何处理突发状况。上钢琴课是白天,路况也比较好,诗薇评估过安全性后,剩下的就是对孩子们的信任了。


趁着大女儿去学琴,其他孩子交给亲戚或爸爸照料。诗薇也会给自己放假,跑到咖啡馆看会儿书,独处是属于诗薇的自我赋能。


空杯子里倒不出水,妈妈们要先把自己照顾好。



诗薇处理孩子们的纠纷也很有心得。


姐姐拿了弟弟的东西,诗薇不会一味指责姐姐要让弟弟,而是教弟弟准确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告诉姐姐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因为自己是姐姐,就可以欺负弟弟,要对弟弟道歉。



多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具有多重身份,是弟弟,是妹妹,是哥哥,是弟弟。如果被教育得当,在人际相处中会胜人一筹。




02

每个孩子的降生,都是上天恩赐

不是负担



看着诗薇对家庭生活的热情,对孩子们无条件的爱,你很难想象,她曾经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


诗薇的妈妈一生都没有婚姻关系,却有三个孩子,她是其中一名私生女。因为妈妈年轻时候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她很小就被送到奶妈家抚养。


幸好,奶妈给了她无条件的爱,她对诗薇的疼爱,甚至超越了自己孩子。


“跟奶妈一家生活在一起,让我感觉我是被接纳,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让我知道自己不是‘多出来的孩子’。”说起过去种种,诗薇微笑释怀。



因为母亲感情挫折,诗薇曾是个不相信爱情的人。


直至遇到丈夫许弘勋,他对诗薇表白,他真诚地对诗薇说:“或许我无法理解你,但我会陪你一起走下去,慢慢理解你”,深深打动了她。



因为自己的童年经历,让诗薇觉得对一个孩子来说,幼年时母亲的关注和爱,奠定了孩子幸福人生的底色。


因此她一开始就决定要成为全职妈妈,有了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其实一开始夫妻俩本来并没有想生那么多孩子,但第三个孩子意外离世,让他们意识到生命中脆弱、不能掌控的部分,也极大改变了他们看待生命的方式。


那段时间,他们多么盼望孩子能醒来,孩子的哭声在诗薇耳朵里就是“天籁”。


“我天天希望能听到孩子的哭声,没有那么期待孩子哭过。”说起这件事,诗薇泪流满面。



每个孩子的降生,都是上天恩赐,不是负担。


最小的孩子毅暟是在自家的浴室中出生的,他们没有去医院,而是把助产士请到家中。在家人的陪伴下,诗薇完成了一次“温柔生产”。



“他好可爱!立哲,你做哥哥了!”


孩子们非常享受参与到新生命的降生。他们陪伴着妈妈,庆祝弟弟的到来,并唱起了生日歌。



诗薇的六个孩子都是在“温柔生产”的环境中出生。所谓温柔生产,就是不过多借助医学帮助,在更接近自然的情况下出生。她认为,孩子们身体健康,情绪稳定,或许与这种生产方式有关。




03

虽然妈妈没得到原生家庭无条件的爱
但她依然通过自我疗愈,
勇敢地把爱传递给下一代



照顾这么一个大家庭,诗薇和弘勋乐在其中,但他们也有烦恼。他们最主要的困扰来自长辈的不理解。



爷爷和奶奶虽然很喜欢孙辈,但也心疼夫妻俩辛苦,很怕他们继续生下去。


爷爷说:“一部车子只能坐7人,再多生真的就坐不下了。”


奶奶说:“等到孩子上大学难免会背负沉重的助学贷款,不希望孩子们大学一毕业就背债。”


丈夫弘勋并不太为未来操心,他认为目前孩子们获得爱和物质达到平衡,他也努力劝说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选择。


诗薇顶住压力,不惧闲言碎语,成为时代的逆流者。虽然她没有在原生家庭中得到过无条件的爱,但她依然通过自我疗愈,勇敢地把爱传递给下一代。温柔而坚定的表达令人动容。


现在每个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越来越少,诗薇夫妻的选择可以说是异类。


也许有人会认为,多子家庭的环境对每个孩子不公平,会剥夺孩子们享受高质量生活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但看着诗薇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眼中有光,情绪稳定,他们不仅有父母的爱,还有兄弟姐妹的爱。


你就会知道,幸福没有标准答案,用心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就是所有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蓝橡树(id:blue_oak),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80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平台,传播教育正能量。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END

之前错过没加入的,这次超级划算!

兔年福袋👇
👇



看完记得关注@粥左罗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