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看风的“吃货”——张翰

张一南 张一南 2024-04-06

继续讲六朝文学,今天讲那位因为思念家乡的鲈鱼辞官的张翰。欧阳询的行书作品《张翰帖》中写“翰因见秋风起,乃思物种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当然我不相信他真是为一口吃的走的。





欧阳询《张翰帖》



张翰这个人很有意思,《世说新语》里有很多他的故事,可以说他的为人处世是中古士族的一个模板。张翰出身于吴郡张氏,属于江东士族,比起北方的士族来,是次一等的士族。

张翰被称为“江东步兵”,步兵就是阮步兵,就是阮籍。张翰被认为是在江东的士族里最像阮籍的。张翰哪里像阮籍呢?

我认为,一个是“青白眼”,也就是看脸大法,他有一种识别士族的特长,他给不给你面子,全看你这个人有没有士族的气质。这种看脸是没有客观标准的,就是一种感觉。他甚至用这种看脸大法来观察局势。

另一个就是“口不臧否人物”,有话不直说,实在要说,就说是自己贪图享受。其实他不是贪图享受,是对世事的一种逃避,这个也跟阮籍很像。

《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张翰的几个故事,都特别生动,大家感受一下他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是说,他这个人纵情享乐,别人就劝他,说你也得为身后的名声考虑一下,他就说了一句经典的名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身前一杯酒”。阮籍听说有酒喝就出来做官,张翰在这个问题上跟他也是知己。

张翰这个人癫狂的顶峰,就是他的洛阳之行。有一天,他就坐船在江上漂着,忽然听见邻船有人弹琴。他一听这个琴声,判断弹琴的这人是个士族,是个可交的人,他就去拜访人家。弹琴的那个人叫贺循,张翰跟他一聊,果然聊得来。就问你要去哪儿啊,贺循说坐船出来是要去洛阳的。张翰说,正好,我也去洛阳有点事,就跟贺循一块儿走了。事先一点没计划,也没跟家里说,就坐着船从苏州往洛阳去了。在当时那个交通状况下,真是一次任性的旅行。

当然他不可能是真的任性的。那个时候到洛阳去毕竟不可能是去旅游,是要像陆机一样去出仕的。张翰为什么这时候要到洛阳去做官,肯定有他自己的算计的,算计是什么,不知道。但是他就要说成,我就是看贺循这个路人很好,想跟他多聊天,才到洛阳来的。也就是说,我谁也不为。这是“江东步兵”说话的一种方式。

刚到洛阳,张翰马上就不想待了,想回去。他的理由是,想吃老家的鲈鱼和莼菜了。然后,为了鲈鱼和莼菜,他毅然决然地就走了。从此,鲈鱼和莼菜就出名了,张翰作为一个吃货的光辉形象也永远地留在了文学史上。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张翰刚一走,洛阳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留在洛阳的士人们纷纷被杀,后来马上西晋也灭亡了,活下来的士人又经历了一场劫难,再活下来的也都渡江到南京去了。也就是说,张翰前脚走,后脚这洛阳就不能待了。

所以我并不相信张翰是为了一口吃的走的,他应该是已经看出了形势不好,洛阳待不下去了。当其他所有人还没看出来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但是他不说——当然也不能说——就说是为了好吃的走了。

最重的事,要找最轻的借口来说,这也是“江东步兵”说话的一种方式。

当然,如果你要认为张翰就是任性,然后他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就逃脱了劫难,那也是可以的。总之张翰这个人就是一个传奇。我讲这个故事也是为了说明,张翰活动的时间,比陆机到洛阳晚一点儿,将近西晋灭亡的时候。

我们读一首张翰的《杂诗》,是名作,唐人很喜欢。

尤其是里面“黄花如散金”一句,后来还成了科举考试的题目。这题还把好多考生给坑了。因为张翰这句诗写的是春天的黄花,是迎春花什么的,不是菊花,张翰那时候还没有陶渊明,菊花还不是一种高雅的花。结果后来的考生们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看见“黄花”就以为是菊花,结果都去写菊花了。写菊花就算跑题,所以都折在这个题目上了。

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

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耽。

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

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

观乐不照颜,惨怆发讴吟。

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

“黄花如散金”这句,就很有后来南朝谢家的味道。色彩很鲜明,然后用了一个人工化的比喻,把黄花比作散落的金子,把自然的花朵比做了值钱的宝贝,而且把黄花的质地写得坚硬了,把柔软的东西写坚硬,把轻飘的、会动的东西写得厚重、不会动,这是齐梁式比喻的特点。张翰的诗也是这样,追求一种语词的力度。

这首诗里,我其实还喜欢“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他在事物之间发现的联系,也有一种趣味。一个应该很悲伤的情境,被他说得有点淡淡的幽默。诗从描绘景物开始,写到最后就开始说理了,这也跟后来谢灵运的做法很像。六朝的很多诗,结构还是比较死板的,跟小学生作文一样,先写景,后说理。到盛唐以后,诗人就有更多的变化。

张翰传世的作品不多,从仅有的传世作品来看,他的诗追求鲜明的色彩,追求语词的力度,会用古拗的句子说理,这和他这个人表现出来的气质是一致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