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利氏 家族起源族谱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姓氏源流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
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得姓始祖:利贞。
  

利氏的出处,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读音极为相似,而且追溯起来,三姓还同出一源,可以说是兄弟。原来李氏的出处,根据《元和姓纂》的考证是:“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本文所讨论的利氏,根据《路氏》的记载,则是“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响我国学术思想既深且远的不朽哲学家,他的祖先叫利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记载,利贞的后裔之中也有人以李为姓。如此看来,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于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应是利氏的发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故利氏后人奉利贞为利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历史名人


利 仓:西汉时期名丞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的夫人。
  

利 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利元吉:宋朝学者,字文伯,盯江人。是宋代著名儒者陆九渊的高才生,学问独到,陆九渊的儿子后来想拜他为师,利元吉谢曰不敢当。中国古文化的要领,常出于师徒口耳相传。举进士而当官,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
  

利本坚:明朝英德(今广东省)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利建能:1950年6月28日生,男,广东省人。现任中国对外建设广州园林公司经理。大专学历,建筑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工程委员会副理事长。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及园林规划工作,主持设计的项目包括古典建筑、旅馆、医院、博览中心、风景建筑及公园、庭园的规划等。曾赴德国工作进修,主持或参与策划、设计的项目有瑞典“香山苑”;法国“锦绣园”;加拿大“天皇城”;泰国养素、“雁巢园”;德国“春华园”等。近年来与美国华厦园林公司合作引进推广美国“宝马丽”建筑装饰材料。致力于国内外园林工程设计营造,完成了广州外商活动中心庭园、中山紫马岭公园“揽胜阁”等一批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利卓燊:1933年9月生,广东新会市人,教授,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现任九二学社浙江省委联络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国际土壤学会成员。主要业绩:是中国率先从事固氮绿萍的多学科内容应用基础研究,及将其作肥料、饲料、饵料的多用途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提供了系列创新技术在生产中推广,早在六七十年代中,推广养用面积全国每年有430多万公顷。1960年起一直为第一主持人主持省、部重点科研项目和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于1979年指导美国国家科学院派来代培的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为第一完成人的科学成果8项获浙江省科学大会奖。科技成果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代表著作有独著《绿萍的养殖与利用》(已先后被国外译为英文和西班牙文出版〕,合著《生物固氮》等3本。在国内外发表主笔论文55篇,其中4篇获浙江省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竞赛三等奖及国家科协颁发全国高技术新技术农业应用证书。多次被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特邀出席第12届国际土壤学会宣讲论文及全文刊登,并委任生物固氮委员会主席。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来参观、访问科研工作,其中有美国总统能源顾问、世界银行秘书长、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主席、国家部队、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主任、大学教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利天增:男,1941年12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1965年中山医学院毕业,留校,一直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负责筹建该院烧伤科、广东省烧伤整形外科学会、广东省烧伤外科学会、烧伤外科硕士点。摸索到一套适宜协方天气的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方法,在全省、全国、国际学术会议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治愈一例烧伤面积100%,Ⅲ度96%并严重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体会”等50多篇论文。参加编写“中国残疾预防学”等6本著作。1987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此后历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州市医疗卫生科技进步专项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高教局、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九五”期间“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点专科和重点项目负责人。1995年在“Internationa1 Who's Who in Medicine”被列为世界医学名人。
  

利智:香港女明星李连杰夫人
  

利希慎:(1879年–1928年),名辑世,字廷羡。香港著名利氏家族的创始人,广东新会人。父亲利良奕,是最早从中国到美国淘金者之一。生于夏威夷,年青时在美国受教育。17岁时方随父回香港,入读皇仁书院,毕业後曾留校任教,不久进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当职员。亦曾在马来亚当过报馆翻译、开过锯木厂;在仰光开办双德丰船务公司,被派往香港任经理。後来其父经营鸦片生意致富,利希慎继承其业之馀,亦投资房地产,财产迅速膨胀,是港澳的「公烟(鸦片)大王」。
  

1923年向英资怡和洋行以380万买得铜锣湾西部一带土地,发展成为利园。即今日香港利园山道、利舞台、波斯富街、恩平道一带,并注册希慎置业公司,为利氏家族奠下了“地产王国”的基础。此後更涉足金融、贸易等多方面投资。1928年4月30日在中环被暗杀。刺杀案发生后,香港警方全力以赴缉拿疑凶,连利氏家族也悬赏两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却一直未能破案。
  

时至今日位于铜锣湾繁华闹市的希慎道是以其名字命名的。
  

利孝和:(1910年-1980年),广东新会人,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创办人及第一任董事会主席,利孝和的妻子是陆雁群,又名「利孝和夫人」,是现任无线董事,香港著名慈善家利希慎家族成员,利希慎的第三个儿子。1980年利孝和因心脏病去世。利孝和先生去世後,由邵逸夫继任无线电视主席。
  

利国伟:(1918年8月5日—)祖籍广东省开平市赤水镇,是香港著名银行家,现任伟伦基金会主席。
 
  

利子厚:(Michael Lee),是利定昌的堂兄。现任香港赛马会2006/07年度董事[1],前香港上市公司希慎兴业的公司董事总经理,利希慎家族第五代成员,父亲及母亲是利荣达及方笑宽。利希慎是利子厚的阿爷。
  

在任功过
利子厚在2003年任希慎兴业董事总经理。公司业务以物业投资、出租为主,其间
董建华年代,香港经济不好景,再者如国际金融中心等同行写字楼业主竞争客源。
  

利子厚是香港赛马会会员,名下马匹包括热斗勇士、热斗战士。
  

利铭泽:(1905年—1983年7月6日),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人,出生于香港,其父利希慎是香港著名的企业家。
  

利铭泽12岁到英国读书,获牛津大学工程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37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海南岛大队队长,1945年返港从商。
  

从1950年起,他先後担任香港税务检讨委员会委员、反贪污委员会主席等职,家族的投资涉及地产、贸易、纺织、旅游业、酒店、航运、银行、石油、电子等行业。
  

1980年,由廖承志、利铭泽两人发起兴建广州花园酒店。1983年,他与美国财团合资组成加华石油公司,投资开发南海油田。
  

1983年利铭泽因心脏病在香港圣保禄医院逝世。
  

利德蕙:(Vivienne Poy,1941年5月15日—),生于香港,是首位华裔加拿大国会上议院议员,亦是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利希慎家族的成员。
  

利德蕙的父亲是利铭泽,母亲是利黄璧瑶女士。她的丈夫伍卫权是前任加拿大总督伍冰枝的兄长。
  

利德蕙于1998年被委任为加拿大国会上议院议员,1997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2003年11月17日获颁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并被委任为第三十一任多伦多大学名誉校长,成为首名华裔名誉校长。
  

利定昌:LEE Ting Chang Peter(1954年—),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现任香港上市公司希慎兴业的主席兼执行董事,利希慎家族成员,父亲及母亲是利荣杰及梁趣沂。利定昌是利希慎的孙。
  

学历
利定昌持有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土木工程理学士学位,英格兰及威尔斯最高法院律师资格。
  

利乾:是利希慎家族成员,利孝和的侄儿,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及希慎兴业非执行董事,中文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校董会成员。
  

利承武:男,1971年出生,36岁,利希慎家族成员,被香港娱乐传媒称为钻石王老五。利承武是新闻狗仔队近期追踪采访的目标之一。利承武在传闻中的女姓朋友无数,例如有张玉珊陈道然
  

利承武是利孝和的侄孙,利铭泽及黄瑶壁慈善基金主席,香港科技大学奖学金赞助人。父母是利志刚及卢妙玲。利承武有两位兄长,利敦仁和利敦礼,都是「王老五」。
  

利良奕:五邑华侨,广东新会人。利良奕是利希慎的父亲,利策名的儿子,利希慎家族成员的源头。利良奕在19世纪已婚,曾经到香港,再往美国旧金山当华工,人称所谓淘金者。之後,利良奕回香港经商,初为经营男用内衣,其後兼营公烟(鸦片)生意,先在香港岛皇后大道中开设「礼昌隆商号」,其後在九龙弥敦道开设「金兴号」,获巨富,成为显赫的利氏家族的奠基人。
  

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2、堂号(缺



【利姓宗祠通用对联】
〖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利邑;
望出河南。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利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中山贤相;
东海真人。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人利乾,任
中山国相,有贤名。下联典指汉代人利真源,隐居于东海,后得道为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利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明译几何原本;
宋有
九渊高徒。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意大利人
利玛窦,寓居中国三十年,卒于北京。他通华字毕语,译著颇多,其中有《几何原本》,由他传授,再由徐光启折受。泰西科学输入中国,殆始于此。下联典指宋代绍熙进士利元吉,字文伯,盱江人。为金溪县丞。他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高足弟子。陆九渊之子行之,尝欲师事之,他谦谢不肯。
 
〖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秀毓河南发达远;
宗开利贞源脉长。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利姓的郡望和得姓始祖利贞(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武冠三军,韬钤素裕;
文齐众士,科甲高登。 
上联典指汉代项羽部将利几事典。下联典指指宋代进士利溉事典。

附录附注

一据(路史)记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二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彩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寻祖追源诚勉之言
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庄王之子,名曰楚公子,食彩利邑,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经两千多年岁月,历史渊源,永垂后世。
  

在西汉时有楚将利几,见到秦二世的残酷统治,民族不聊生,怨声载道的惨状,怀著正义感救民感的心情,参加推翻暴政的行列,是当时一员得力猛将,给刘邦建立西汉直接或间接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称西楚名将。利乾,字行健,满腹经纶,文韬武略,辅明君,展朝纲,施仁政,民心悦,百业兴,家齐国治,重礼仪,礼邦兴,内外皆康,国太平。建树多,宠封为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利申,字有甫,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伟大贡献,得汉皇宠爱,在湖南长沙划地封侯(仑侯),名耀中华。真是文有振兴中华之才,武有安邦治国之能,封侯拜相享天禄,九公开族展辉煌。
  

遥念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感欣欣向荣、如身同受的景象。追考时像征先祖在嘱托,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发扬和光大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业绩,长江后浪推前浪,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楚公子利邑启绪。九公繁衍开族,二至七世芳名和建树,在我族谱文内均已失载,甚至第十二世利周字鲁条以下,不知何因便没有一代一代接续下来,迄今将将近三千年岁月,仍未追及前征。查阅无据,全族人民有愧对先祖之感,也是全族人民最大遗憾。因此我族前后有二位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花县利希神、紫金利焕南,在天地良心驱使下,怀著尊祖敬宗的心情,代表全族人民的心愿,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的伟大创举,力求把祖追查清楚,以释全族人民的心愿。
  

二十世纪初,花县利希神,本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心情愉快地组织村中族中兄弟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所是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十分不便,没走几步路,中途搁了下来。但却大大地鼓舞了下代见多识广的贤达之仕,对寻祖追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九八八年,紫金利焕南继承和发扬了利希神寻祖追源的胸怀,下定决心组织村中人仕利国宜、利学廉等,肩负著全族人民的希望,在寻祖追源中跑遍中南各地,初行告捷,把本坚公先祖追查出来。本坚公是中南几省利族的先祖。但仅仅是利族在中南一大枝族。鼓舞了当代,扣动了全族人民的心弦。育勉了下代要发扬和光大前辈贤达之仕,怀古念今寻祖追源,对全族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下代贤达之仕在寻祖追源中,要发扬全族人民智慧,出谋献策,群策群力顺藤摘瓜。踏著前辈贤达之仕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一代继续追寻下去。以免令族人感到本坚公先祖是从那裏来的,无法再追考的迷惘。要解开这个谜团,需要全族人民高度重视。更需一代又一代的贤达之仕去实现。相信利族祖源来龙去脉在不久将来,被我族一代代的心明太义的贤达之仕追查清楚,把本坚公一代接上一代直接到利周字有鲁条,不间断地接到利九公。到那时,祖源清楚,枝派亦分明,这是全族人民的深切愿望。也是历代先祖在中华发展史上所建树辉煌业绩,再现光辉,普照于后代。
  

予虽不才听到花县利希神、看到紫金利焕南两代贤达之仕这种寻祖追源的伟大胸怀,欣喜之余,用简陋粗俗的语言,写下寻祖追源诚勉之言,抛砖引玉,策励下代又下代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树立坚持不懈。把祖源追查清楚的雄心壮志,造福后代,重振先祖风采。
  

本坚公三十五世孙
观和写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西元二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壮王之子,名日楚公子,食彩于利邑(地名),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发00二年辛巳岁十二月初六
 

利族开源

展成为汉族百家姓其中的一个姓氏。经二千多年岁月,历史根源永垂后世。
  

楚公子利邑启绪源流远
利九公繁衍开族世泽长
一世祖
利九公 室 氏 子
二至七世祖
我族家谱失载,有待追查补载。
八世祖
利乾 字 行健 室 氏 子 永贞 公西汉时封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九世祖
永贞 字 葆元 室 氏 子 利真 利兴
十世祖
利真 室 氏 公敕授得道真人,其裔大部迁安徽
利兴 室 氏 子 利申 公裔迁湖广
十一世祖
利申 字 有甫 室 氏 子 利周 公浩
封仓候名重江都
十二世祖
利周 字 鲁修

利氏家谱序

祖有讳宣者号芸野字欣耀,由东莞大沥而来惠阳隐操自高不求闻达,其子讳安邦积学擢科拜官刺使,至孙讳应龙宋朝奉郎,引年归老,因见博罗山水之秀,土地之饶,乃落藉铁冶之胜,于是卜而居焉。逐占籍博罗,随其所处而著姓焉。奉郎之子讳用元潮州府学教授,子讳象峰乃元巡檄官,长子讳子所字子可,长子仁智仁忠游学东莞落藉龙眼岗,其后裔授县尉巡檄,次子讳云所字文可务韬光弗耀,云所子讳济川由庠序学员大学,交址九真州同知,是为宣公九世孙也,自安邦公至济川,凡八世而显荣于盛者,衣冠蝉联,可谓缨华胄乔梓世家,其川公赏修其家谱,既求国子监博士黄彦清监丞梁裏浒助教傅贵清三先生之序之诗,揄扬赞美,既详矣,然其始祖。

  

宣公至百十五公四世编次残缺,济川复掇拾是召穆有序,统派不紊,既灿然明白矣。明景泰辛未济川之子讳确。来求余言,以释其族谱之意,余与济川居同裏学同师出处相先后学问相表裏,永乐余乡贡尾畋尾会试过期。寄监以待来科,故谱系而续之于越三年,济川亦充贡来大学四年,余进士,第拜官给事九年余与同官坐事累谪交址,是年济川亦真有九真州之命,又获相聚,得以尽交游之谊,暇日赏命余作序,以发明族谱之详,余时未暇序之未几。济川既有九原之隔矣。今确复申前谊,不容默。予推谱蝶之作古今甚重,世代君子之家不可以无谱,家之无谱,则昭穆不明,亲疏无别,甚至以尊为卑,以贵弃贱视之如途人者有之矣。济川知其然故,质其所见闻而不纪其不可知,深得前人作谱遗志,其尊祖敬宗之心,诚仁人孝子之心也。吁有作于前亦而善继于后,必能永保其传焉。为子孙者,当以济川之心为心。而思其木本水源之义,以兴起尊祖敬宗之心。续而补之。则是族谱之作,岂可小补哉。
  

时景泰三年岁次辛未孟春吉旦赐进士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工部
  

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岐后序。
一世祖本坚公
二世祖隽卿公
三世祖应瑞公 字 梦麟 室 氏 子 良材 颜材
四世祖良材 讳 室 氏 子 寅宾 弟 颜材 讳 梓交址东都城是其后人
五世祖寅宾公 字 
杨明 号 天宝 室 氏 子 益夫 顺夫
六世祖益夫公 讳 伯谦 号 云樵 室 氏 子 廷凤 弟 顺夫 讳 伯巽
七世祖廷凤公 讳 鸣时 号 芝岩 室 氏 子 宇南
八世祖 字 宇南 讳 载道 室 氏 字 世美
九世祖世美公 讳 袭 室 谢氏美公 生四子 长子 秀野住大沥 次子 兰野 住东莞城西门外油榨尾 三子 芸野 住博罗岑坑 四子 惠野 住南海大沥后分枝花县从化等
  

十世欣耀公 讳 宣 号 芸野 室 林氏 子 安邦 始迁博罗岑坑为一世祖
  

十一世祖安邦公 室 杨氏 子 观光 观国 耀科拜官 授朝议郎
  

十二世祖观光公 室 张氏 子 百十五
  

十三世祖百十五处士 室 陈氏 子 应龙 住岑坑应宗住淡塘
  

十四世祖应龙公 室 郑氏 长子 用 次子 念 三子 和 用念二公住岑坑和公住惠州城应宗室邓氏子元亨公住淡塘
  

十五世祖用公 室 郑氏 子 象峰 授登仕郎元潮洲府学教授
  

十六世祖象峰公 室 徐氏 子 子所 授登仕郎元巡檄官
  

十六世祖子所公 室 胡氏 子 仁智 仁忠 云所公 字 文可 子 济川
  

十七世祖仁忠公 室 孔氏 授县尉巡檄由岑坑而至龙眼岗成化
  

十七世祖济川 室 氏 子 利确 公庠序大学生员交耻九真州同知府

芸野公后裔:利宾传略。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德谦 抄入族谱纪念前人,鼓舞后代。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六日抄。
  

利宾字用卿。归善人(即今惠州市)少颖。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二即补邑庠。嘉靖壬午举于乡宰,湖广新化县,不避权贵有势宦特椒房戚畹,强占民田宾判还原主,上官批驳。坚决不移。擢刑科给事中,濒行时士。民送者塞途复建生祠祀之,比还朝即疏四事。一曰正大纪,以昭法守,一曰戒諡谕,以彰成意,一曰严察稽,以修兴视。一曰戒僭惑以端士习。上嘉纳之。嘉靖十六年典南院试。十八年改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时有臣宦,夺民女为妾宾得治以律。二十二年,迁福建按察司佥宪。平反民允。狱无冤民。二十六年擢贵州布政司右参议。凡私征滥派有病于民者者革徐殆尽。思南车同仁各府。蛮盘山洞。迭出劫掠宾率兵捣其剿,扑灭之访知平越羊肠平关隘。为蛮苗出没之所。亲履其地。据要安营,委官防御。蛮苗不敢犯。民赖以安。疏言抚蛮要略六则。一曰宣德扬威,一曰开菁辟路。一曰添兵置讯。一曰裁革土官。一曰禁采矿徒。一曰制造火器皆下九卿议可施行。二十九年。调湖广参议,旋以老乞休。优游林下。十余年。卒年七十有四。著宦游草治安要略。祀乡贤祠。〖抄自惠州府志〗卷二十一人物,光绪辛已年重修吴定贤馆长摘。利羽云之侄汉诚转抄。西元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二日。
  

利宾居惠州西湖上二十余年,湖中纪兴:西湖水绕百官池。万丈飞鸿任所之。屿亭倒影游鱼避。
  

郊竹连阴倦鸟知瀑布乘风小艇。波先和月照芳湄。几家烟火相邻处。抚景年年泛紫芝。

旧序

慨自丙辰春利氏家谱为贼火焚,迄今六十三载,予虽有志于考订然见所未真、不敢妄为修补,闻所未实不敢少为揄扬孰意天潢世系竟得绪。

  

乾隆皇帝三年秋七月十九世孙邑文。”学名”士琰,字国宝,抄录岑家谱授予编序。
  

到祖之功劳世系之长幼予启其遗文乃知一世祖始于龙川利名宣公字欣耀号芸野。二三四世至五世祖名应宗公卜居淡塘围一子讳元亨室车氏又为淡塘岑子头之始祖世。不胜欣然。喜日前有开明之先人。后有可冯之来者,庶几家谱其无失矣。讵知明末请初两朝交会之际,祖妣考不存名氏,有恐无多也。奈何或有告予日,,斋戒沐浴焚香祷告。自然有获,予聆其言,朝夕虔祝于列祖前日嗣孙天培欲修族谱而无由。祖灵有知来于暮夜以相以示,似觉半月之间近予祖者报应不爽,后又积诚不倦。搜求不懈未几有客到舍见予编次艰辛。客指迷途予之家谱现在车村予聆其言,询其来由,答曰昔年岑坑利有同抱谱教读车家借看。未及送还,予亟俯首拜订良言唤族侄贯一即去车村披星戴月取旧谱而览,其外皮书康熙九年为重修。窥其内实写景泰三年始作,谱中载济川公九世之勋猷。其子名确来为交耻州同知,请序于年父赐进士出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科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讳岐公作序,则后世之修谱者应尊其序。敢曰贤智先觉,但事有不济,风有不古,分别予祖于谱外幸友同一笔留一线。故得见。元公子云峰公为正统,明朝已未科乡选举,原任广西太和县知县其子昌可昌甫昌荣三大房。青衿岁贡和国学生。长子字太初号古愚连捷进士成化丙戌科未仕而终。次鼎初公官升福建蒲田县知县,秉初公任授广西桂林府,后代日秀公岁贡栋选训导,似可诗书传家显盛当世。援笔直书,敬登谱内。聊为后之子孙奋志耳。其中或有不隐其螟蛉,不讳其妾氏与褒守义而贬失节者。非修谱之为功过昭旧职也。方知前徵之昭垂。无使疏间亲小加大。贱妨贵,贵弃贱,师师济济于一堂昭昭穆穆于奕礼其尊祖敬宗之心诚有仁人孝子之义也。夫虽然莫为之前,虽美弗传,其为之后,其后不违,吾为之草创就正于世叔乐得后之子羽,子产以相绳,绳于勿替云尔。
  

时乾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中浣日十八世孙字天培序。
  

时嘉庆十年岁次乙丑孟秋月二十世孙名经时字致中率男琼林追述堂祖讳天培旧序。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