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ort Street Studio:以当代设计激活中华手工

顶好访谈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 2022-09-11


策划 周三霞

采访 Suzy Annetta  翻译/编辑 Juan  视效 严诚


在工厂:野生柞蚕丝的加工制作 ©Alec Davis

注:视频拍摄地是Fort Street Studio在中国北方的加工工厂,镜头记录下了当地纺织女工一天的工作日常


这部短片名为“AT THE MILL在工厂”,以平民的视角,看似简单的拍摄,甚至随意的画面,对当代中国被边缘化的工人群体进行现实主义解读,似与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电影《二十四城记》有所共鸣。


不过,本片的掌镜者是一位美国青年,名叫Alec Davis,目前在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攻读电影学硕士。本期顶好访谈的“主人公”正是他的父亲母亲——Fort Street Studio联合创始人Brad Davis与Janis Provisor。


Janis & Brad ©Seth Smooth


Brad与Janis的住所位于香港北角的Fort Street(堡垒街),工作室Fort Street Studio便由此得名。这一随性自然的行事风格与他们的艺术家身份相贴合,但或许也暗含他们在手工地毯行业的品牌愿景——使之拥有如同Savile Row(萨维尔街)之于男装高定手工的“圣地”之位。


当传统手工艺被机械化量产推向社会日常生活的半径之外,它的式微与消亡几乎是不可逆的必然。丝绸一直被视作中国的象征符号之一,从丝绸之路千年史走来的手工真丝地毯,也无法逃遁商业化演进的生死劫。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Fort Street Studio,以其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历程,为手工业存续难题给出了可求解的一个公式。



Inspired by 

wisdo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rafts 

A luxury brand 

that inherits craftsmanship and classics

发想于东方造物智慧

真正传承工艺与经典的奢侈品牌


Crinkle Celery (羊毛) ©Fort Street Studio


Suzy我是《Design Anthology》杂志的Suzy Annetta。与我面对面的是Brad Davis,地毯品牌Fort Street Studio的联合创始人。Brad的生活和工作伴侣Janis Provisor这次遗憾缺席。事实上,你们二人皆被业界认可为杰出的艺术家,且在创办公司之前一直活跃于艺术领域。那么,可否先谈一谈你们如何会在中国创办这家公司?


Brad这要回溯到我们当初为什么去中国。多年来我一直对中国绘画很感兴趣,因此收集了很多国画作品,还策划了一场与之相关的展览。我们定期来香港参加艺术品拍卖,也向香港的收藏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馆藏中借了一些作品参展。我一直很想去中国,但那个时候要想畅游中国还是不太可能。



缘起  一次中国旅行改变的艺术轨迹



Suzy那大概是在哪一年?


Brad那是在1981-82年间,1981年我们第一次来香港。1989年,Janis受旧金山皇冠顶点出版社等的邀请去创作中国传统版画。所以我们来到中国,度过了一段非常愉悦的时光。我们尤其爱上了杭州,甚至打算再回到那里生活。


当时艺术圈中每个人都认为我们的想法太疯狂了,为什么要再回中国,因为我们已经在艺术圈中享有盛誉。我们的艺术作品在欧美到处展出,作品被纽约各大博物馆,全美以及欧洲的博物馆收藏。但在1993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艺术品市场受到波及。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做得很好。我们在科罗拉多建了一座房子,悠闲的时候就住在那里。我们于是想,与其在纽约为艺术圈的现实状况沮丧,不如趁机展开我们为期一年的中国冒险,这就是我们的机遇之窗。 


在杭州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建立了一个版画工作室,来印制我们的作品。同时我想到,杭州是丝绸业的中心,何不为我们在纽约的Loft制作一块真丝地毯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通过朋友的介绍,我与一位退休了的真丝地毯公司经理共进午餐。我们谈到了真丝地毯现存的种种问题,诸如绒毛过短,光泽过亮,并非我们理想中的产品。


Cavern Deep ©Dominique Vorillon, furniture provided by Eccola


Brad早前我们收藏了一块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装饰艺术地毯,产自天津。我们很是衷爱,尤其是它直径达16英寸的超大花朵图案设计,有着从一种颜色渗透到另一种颜色的水彩效果。于是,我想既然能在花朵的细节上做到这一点,那为什么不能将这种工艺运用到制作整块地毯?这是促使我们将地毯与水彩效果关联起来的真正直觉。Janis和我在绘画创作时都会采用相互渗透的水彩技法,我们想要创作一块类似这种绘画作品的地毯。而这却是从未有人做过。


之后我把想法告诉陆女士,即那位退休了的地毯公司经理。她说“也许可以做到,不过设计图稿可不是这样的,我实在不能确认……”我说“我们可以花一周左右的时间先设计几个图稿,你再过来看看是否可行。”就这样,Janis和我全心投入设计创作。我们在寓所里连续工作了10天,从未离开过这寓所。我们在一个小卧室兼工作室中总共做了40个设计,之后把它们全部订在墙上。陆女士过来看到了这些新颖的设计。她把手搭在额头上说“没有,没有,没有……”这个词的汉语意味很微妙,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没办法,不会发生,你不能这样做,这相当不便”。于是,我询问她“这个设计如何,那个设计怎样,如果这样细化一点又怎样。”她虽说“好吧,也许”,但实际上却不认为可行。



酝酿  像素化图案拼接的灵感蓝本



我又把图纸和图片带到了香港。我去了香港大学艺术史系,这里刚好有我的一位朋友在任教,借助他们的影印机,将其中一个设计图稿分解成极细小的部分,看起来像是地毯的结头。碰巧,当时隔壁有一个人正对他的幻灯片库进行数字化处理,他说“为什么不试试Photoshop,把图案分解成像素?”顺着这个思路,我说“一个像素,一个地毯结头”。这就是我们实现这一想法的真正灵感,算得上是灵光一现。


我依照影印效果画出小部分图案,展示给一家小而精干的地毯编织工厂,并告知我的诉求。但是因为我们不久就要离开杭州,所以没有时间去完成它。后来我们搬回香港居住,不过我坚信我们可以完成这个作品,此时的艺术市场也还没有好转,我们不会错过什么。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艺术史,晚上和周末则向平面设计师求教如何使用Photoshop,研究如何将水彩画转换为相应的地毯设计图案。这位设计师原本认为我们会花上2个月,结果是6个月。这个过程比我们任何一位所预想的都要困难得多。


困难在于,扫描后的水彩画有数以千计的颜色,这需要借助Photoshop来简化成较少的颜色数量。进而,我们还必须将颜色再减少到可编织的数量,在当时是12到24种颜色之间。这是目标,也是难题,必须将这个异常复杂的图案,简化成编织工人可以进行编织的颜色数量,同时保留水彩的视觉效果。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染色。传统的中国地毯,有着大胆艳丽的色彩和简单的色彩组合,我们则要求染色技师针对一种颜色,从浅到深分成5个色差层次进行染色,换个颜色再分5个色差层次,再换个颜色再分5个色差层次。这成了我们下一步最大的挑战。设计图案完工后,我们可以用图案网格的形式呈现它。我们解决了设计图案的可织性和分辨性,但染色是更为棘手的问题。


Aura Teal (野生柞蚕丝) ©Fort Street Studio


Brad设计图稿出图之后要制作第一件样品,为此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地毯工厂的编织工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我们给出的图案,一筹莫展,因为它看起来太怪异,太具挑战性,谁都不知道要如何下手。最后,厂长不得不亲自编织。他一心想要拿下我们的业务,并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机会,因为当时的地毯行业已经开始衰退,他需要寻找业务。所以他愿意竭尽全力,接受这样一个疯狂的来自纽约的艺术家的项目,而这个项目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开花结果。他用心地一个一个结头编织着这个设计图案。


Suzy这个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Brad其实,那只是一张很小的图稿,规格是2英尺宽3英尺长,基本上只有一块浴室地垫的大小。可以说它只是一块偏大些的样品,但那位厂长花了两个半月才完成编织。


Suzy整个过程如此具有挑战性,显然你们双方都坚持了下来。究竟是什么动因,使你不仅相信自己能做到这一点,还相信这会是一项可持续的生意?


Brad我常常会回想,问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件事。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这个答案就是,艺术家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发现了问题,随后就深入挖掘,并尝试解决它。我认为这种坚韧和好奇,试图实现没有先例的创新,这个过程类似登山。我们认为,如果我们真的去做,那我们真的会有所收获。



融合  延展创作的边界,让艺术回应生活



Suzy这种描述适用于设计师,在我看来不一定适用于艺术家。你是否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跨界?


Brad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答案包含几个方面。其一,Janis和我情趣相投,我们在科罗拉多建造了一所房子,这个过程美好而有趣。但房子完工后,我们却若有所失,因为我们不用再去木材行,去管道卖场,去选购灯具,去采购地板和挑选涂料颜色了。而我们如此喜欢这个过程。我们喜欢在一起工作,因为我们都个性顽固,但一起工作时真的有一种化学反应,这令人神往。我们享受反复争论后达成解决方案的过程,这对于我们是有趣的挑战。


这是我们乐意接受这个挑战的背景因素。我们也认为设计是有趣和迷人的,这还可以追溯到我早年的经历,因为我曾参与名为图案与装饰的艺术运动。所谓图案与装饰,其实出自一群热情不羁的艺术家,他们想要挑战当时盛行的极简风格,甚至于像避难所一样的风格。


我们从各种来源中汲取灵感,特别是来自南亚、中东和东亚的设计和绘画。这些作品大多具有装饰性,因此将艺术与设计的距离拉近。我们不认为装饰、设计以及艺术之间有明显的分界,它们是彼此和谐的关系。因此,对我们来说,编织一块地毯又怎样?我创作过壁纸,用布料为画作的边框做过装饰,创作过类似空间装饰的大型装置。这一过程非常自然,像是我思想的延伸。Janis也有同感,她曾制作珠宝首饰。即使有不同之处,也只在于艺术对比设计,前者融入了更多个性,但两者并无较大的分离。


Suzy这其中的界限很大程度上被模糊化了。


Brad我认为这是重要的一步,因为艺术已经成为苦行一般又远离生活。艺术世界变得与设计疏远,与建筑疏远,与生活的艺术疏远。我指的是,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物,它是一种想法,是瞬息的,它只作为一系列的策略而存在,诸如此类。基于此,我们想要去做这个地毯项目,做这样一件疯狂之事。


Aura Cream ©Jonathan Leijonhufvud


Suzy回到你面临的最初挑战,即把你的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诠释,再把它交给编织工。是否可以说,这些挑战的独特性具有时间局限性,因为当时可用的软件和硬件,显然与现在全然不同。


Brad其实,当时没有专门的软件可用。只在纺织品设计中,有软件可自动重复进行颜色细分。在面料设计中,已经使用了数字软件来设计新的花型。地毯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严格依照亲手相传,手工制作,一切遵循旧有的方式,所以,地毯行业本身缺乏改变的动力。而且地毯行业当时相当萧条,因为那些来自中东和印度文化的传统设计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一如既往地呈现出略显低劣的明艳色彩,千年未变。地毯设计中唯一的创新发生在艺术装饰时期,突然之间这些地毯的图案设计出现了几何形状,讲究对称感,并采用新的颜色组合。但在地毯制作的技术层面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样式设计,制作上则全部是以原来的方式进行。



落地  一战成名的行业发声和效应



Suzy你们当时推出这些地毯,的确是开创性的,从未有人那样做过,特别是那样一种绘画风格与水彩风格。当然,它们现在几乎成为常见之物。你是否认为,这个过程因为技术而变得更容易了?


Brad我们是探路者和解决了如何去做的开创者。地毯行业认可了这个作品,它流行开来,人们乐意购买。我们很幸运。当时我把那块2英尺宽3英尺长的样品带到纽约,展示给设计界媒体的编辑们,他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我又展示给建筑师朋友,他们也感到前所未见。几个地毯陈列室看过之后说,“或许我可以使用它”。我走进了Ricky Zolt的办公室,他是Stark Carpet的采购经理。Stark Carpet是美国最大的地毯公司,在全美拥有约20个展厅。Ricky看过样品后说,有人不久前向他询问过这种产品,“或许值得一试”。就这样,他径直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能有一些成品,我可以为你做个产品展。”所以,在纽约D&D大楼举办的设计周上,我们完成了在美国的首次正式亮相。我们一步登顶,实在是一次飞跃,这种运气千载难逢。我们开始在纽约设计界崭露头角,进入这个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圈子。


Drift Bone (羊毛/真丝) ©Fort Street Studio


Suzy不过这种风格已被仿制,现在仿制之类的事似乎也变得更容易了。


Brad地毯行业终于跟了上来,现在各个国家,比如尼泊尔和印度,纽约就更不必说了,都有了各种用于地毯设计的软件,专门将无固定形状的水彩式设计转化为可编织的图案模式。但我要补充一点,他们并不如我们所做的那么好,因为它们把颜色渗透得过快了一些,导致不能保持色彩中微妙的层次感,也往往处理不好如此丰富的颜色。它们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市场中都出现了这种风格,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选购地毯,就是挑选地毯的风格。  


Suzy地毯设计看似变得更加容易了,但实际的产品生产却因为染色和编织的技能而变得更加艰难,各地的年轻一代并不一定愿意学习这些东西。你能稍微谈一谈尤其在中国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吗?


Brad对于中国,我必须说回前话,我们进入的时机正好合适。地毯行业没有蓬勃发展,工厂都需要想方设法维持生产。他们以往所制造的地毯都是面向一个并不存在的幽灵般的市场。当时,绝大部分中国人根本不会选择在家里使用地毯。然而其地毯设计却基于中国旧式的图案,色彩极其鲜艳,西方市场根本无法接受。



洞见  材料迭代,时代背景下的偶然与必然



我记得住在纽约的时候,曾看到如今称之为Pop-Ups的大型展览,期间中国的地毯公司用数百甚至数千块地毯铺满整个场地。他们非常廉价地销售这些地毯,就几百美元。当我弄清楚制作地毯所需要的一切,尤其是所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金钱时,感觉就是在白送。当然,当时的经济状况与现在大不同,但与其投入相比,依然简直是在甩卖,他们迫切希望找到市场。所以这时候,任何人但凡有个想法,他们都愿意与之合作。


所以,当两位对地毯一无所知的艺术家提出头脑发热的想法时,他们也会愿意合作。我有必要提及一下,当时发生了一个偶然因素,即丝绸市场对桑蚕丝的需求已经过热,因为中国纺织业已经充斥欧美市场,尤其是丝绸服装在美国市场上到处都是,丝绸可是非常流行。因为大量的市场需求和中国本身的超量生产,真丝的成本在中国随之飙升。很显然,苦苦挣扎的地毯制造商再也用不起这种材料了。而同时,野生柞蚕丝作为另一种丝材,却刚好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使用。它结实又便宜,曾被中国军队用于制作降落伞、枪带和弹药带等种种军事用途。我猜想,军队后来意识到,柞蚕丝的数量有限,因为它是野生的,无法保证增加产量,他们便选择了合成材料如尼龙等作为替代。


所以突然间,这些野生柞蚕丝进入了市场,但对于如何使用这种材料,人们却所知不多。普通民众曾把它织成粗布,用来做灯罩。地毯行业尤其是做真丝地毯的人们是以试验性的方式,将柞蚕丝这一丝材利用起来。比起桑蚕丝,野生柞蚕丝更难脱胶(胶是蛾用来做成茧的物质)。野生柞蚕丝难以染色,因为它的穿透性不如桑蚕丝。粗硬的野生柞蚕丝也难以缫丝,因为它略微凸起和不规则的表面,导致无法轻松绞成。因此地毯行业必须解决许多技术问题。我们选择使用野生柞蚕丝来进行设计,因为我们想要更厚实的毯面绒毛。我们想要毯面的原生绒毛效果,而不是那种光亮的毯面效果。我们一起几经努力,终于为这种新产品设定了合适的绒毛厚度,恰当的脱胶程度,以及相适应的染色工艺。


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如果其中任何因素有变,或者情况相反:比如野生柞蚕丝价格太高,又找不到替代材料,我们很可能会放弃。如果技术问题难度太大,我们也可能弃用这种新的丝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因为大家都希望它能行。


Border Grey CQ ©Adam Williams, interiors by Carden Cunietti, architecture by Alan Higgs


Suzy当时的市场条件是充分的,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Brad是的,中国正在发生变化,因为出现了新的就业情况。当我们在90年代初期开始这项工作时,具有终身技能的娴熟织工是一项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工作,现在则被认为社会地位比较低。所以比起当织工,人们更愿意选择接受大学教育,然后在跨国公司谋一份白领工作。由于经济层面的变化和工作观念的转变,中国的制造商们很难招到技能熟练的工人,许多行业都在老工人退休后如何找到替代而一筹莫展。丝绸和羊毛地毯,以及各种刺绣行业,所有这些传统手工艺都在消失,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些。


Suzy我认为这具有讽刺意味,在时间和历史的转折节点,“中国制造”的意义,和它对于海外民众的意义,正在发生变化。事实上,那些传承的技能、工艺和技术,在眼下可能正在消失。


Brad就在眼下。但这就是事情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中国,我是说这类技能在世界各地都消失了。在美国,手工业曾经一度很兴盛,包括家具制造、各种设计和手工制品。欧洲也不再制造这些东西,他们失去了大部分的手工艺人。不过,仍然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经济体,比如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和埃及,仍然保持着手工艺传统,但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它们的手工艺也在逐渐走向衰弱。



笃信  以手工之力,重构人类应有的“本我”



Suzy有趣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似乎与此相反,开始重返手工艺,我尤其想到的是英国,甚至还有日本。


Brad日本在保留和重视传统工艺方面做得很好。


Suzy这些态度,或许年轻一代会有些改变,离开城市深入乡村,学习手工技能,这会和上一代人的观念有所不同。


Brad我想,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导致对发展的方向没有太多反省,很多东西正在失去。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意识到地毯行业的问题。他们在湖南建立了一所学校,每年可毕业200名编织工。但是毕业后没有一个人想要去织地毯,却转而去旅游业、商店和其他领域寻找工作。所以他们最终放弃并关闭了这个学校。虽然此举能为当地的年轻女性提供技能培训,但她们不想织地毯,她们看不到织地毯的未来。


Border Grey (野生柞蚕丝) ©Fort Street Studio


Suzy这听起来有点伤感。我们的访谈快要接近尾声,你有什么结束语想与我们分享,也许是关于行业的未来,或者是Fort Street Studio在真丝材料上的新设计?


Brad我们非常幸运,近24年来,我们一直在发展和建立品牌,如今凭借顶级的质量、卓越的设计和工艺而享有国际声誉。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在中国从事这一行,让这个项目蓬勃发展。亲自见证中国的改变并且参与其中,这是一次伟大的冒险。我要感谢那些与我们合作的人们,很多人奉献了他们整个的职业生涯在为我们工作,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很感激他们中的每一位。未来会是什么?我们将为之努力,倾尽全力。


Suzy非常感谢Brad与我们分享的时间,再次遗憾Janis未能加入访谈,也许我们以后有机会再续上未完的话题。谢谢。



原创文章,版权归顶好设计所有

如需转载,请留言与我们联系






Fort Street

线下体验召集令


以本次访谈为窗口,顶好设计现向室内、软装、陈设及家居产品设计师发出邀约,共赴Fort Street Studio香港展厅参观体验并同Brad Davis与Janis Provisor当面交流。活动为小型组团深度研学,行程由学员与设计师协商后最终确定。


扫码添加顶顶微信报名

(此次活动免费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