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Architizer A+Awards大奖公布,评审们说
2020 A+Awards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为了让之后的参加者更好地准备自己的作品,采访了Architizer A+Awards主办方以及2020 A+Awards三位中国评审,他们分别是THAD全过程咨询分院院长唐鸿骏、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兼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客座教授王彦、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兼中央美院副教授韩文强。
A+Awards主办方
Architizer内容总监
Paul Keskeys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本届A+Awards的主题是未来建筑,选定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什么呢?设计类奖项设置年度主题的做法并不多见,主题对于奖项本身的参评和最终获奖结果会有多大的关联影响?
Paul Keskeys: A+Awards历来表彰创新,发掘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创新勇气、不断尝试新理念的建筑师。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建筑不仅要为当下服务,也需为未来考虑,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届A+Awards主题是“未来建筑”,旨在发掘全球最具前瞻性的项目,特别是能够应对当今最迫切问题的建筑。今年的评选标准有所调整,重点表彰那些运用前沿方法、材料和技术,致力于为后代创造更安全、更洁净、更具弹性的空间的建筑师。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A+Awards从2009年创立以来,一直备受中国建筑师欢迎,以A+的客观专业视角来看,中国的建造数量与其实际的建筑设计水平是否成正比?从本届入围名单中看到中国项目占了将近20%,本届参加的中国项目呈现出何种新的特点或趋势呢?
Paul Keskeys:在过去3年左右的时间里,A+Awards中国决赛入围作品显著增加,这可能与中国各地新增的建筑数量也有一定关系。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建筑公司和施工单位积累了更多专业知识,获得了更多试验机会。为提高施工效率,中国企业正不断尝试使用新的技术,比如预制组件。反过来,施工效率的提高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以用于推动施工过程的创新和孵化新颖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本届A+Awards收到的许多中国项目着眼于可持续建造,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项目尤为关注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了乡村地区的一些优质项目,它们为当地社区使用,供居民聚集开展活动。另外,我们还收到了中国设计公司打造的独创性的再利用项目,他们将破旧的建筑翻新成住宅和文化中心,着实令人惊喜。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A+Awards的评审团成员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近几届A+Awards都有中国评审参与进来,他们的参与有给A+什么助益?对于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评委人选,奖项组委会是以何种标准或原则来平衡各方力量,以确保评委团队的多元化背景?
Paul Keskeys:近年来,唐鸿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全过程咨询分院院长)、 王彦(大象设计总建筑师兼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客座教授)、孟凡浩和朱培栋(gad line + studio联合创始人)、韩文强(建筑营的创始人)等人相继加入A+Awards评审团。他们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和对中国建筑作品演变的深刻见解。
背景多元的评审团,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广阔的视角,以便准确地了解什么是伟大的建筑。中国、德国或澳大利亚的优秀建筑可能在美国、巴西、埃及不适用,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环境、社会和文化因素。我们希望融入对其所在地区建筑实践具有深刻见解的评审,这样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才能真正全面地代表高水平设计。
评 审 采 访
THAD全过程咨询分院院长
唐鸿骏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一直是主张产学研结合的策略,设计一直是前策划、后评估的流程;在您看来,学术研究与设计行业发展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唐鸿骏:设计行业发展到今天,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转变为今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求量到求质。随着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的现代建筑设计突破了以往固定的几种设计类型,设计之前都需经过一定的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去指导设计。比如今天新型实验室的设计、复杂功能的文化综合体等的设计,需要先行定位与规划,还应注重形态设计和业态空间的组合与配置。这些变化都导致现在的设计逻辑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设计企业的学术研究能力已经逐步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企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作为2020 A+Awards的评审,有没有一些参赛项目让您印象深刻?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您在本届A+Awards担任的是建筑+细节的评审,您在这个领域中会以什么作为评审标准?您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自然和谐,强调共生理念之于建筑的重要性,那在评审的过程中会重点关注这个方面吗?
唐鸿骏:这个类别的评审,集中在室内的一些空间和细节,以及建筑装饰,外表皮材料等。对这些细节的把控,我更注重的是尺度、比例等的表达以及是否有新意。作品与周边建筑发生一定关联的时候,我会去关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团队在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的建筑和环境的自然和谐关系,并不要过分强调建筑的标志性,而是强调建筑和环境的整体性。
我们需要建筑形态是要“退”,不要往前“冲”,如果每一个建筑都变成标志性建筑,那么我们的城市就无可避免会陷入混乱。所以,我们一直倡导的是:建筑服从于整体的环境,希望最终建筑和周边环境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本届的A+Awards建筑类别从形式、功能、影响力作为评审的主要标准,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之后参与这个奖项的设计师们呢?
唐鸿骏:在这次评审的过程中看到了国内外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个人的建议首先还是作品要有创新性、有原创性。如果看到明显有“学习”痕迹的作品是首先会被评审排除的,原创是对建筑职业的尊重。其次就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好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也要有好的设计手法加以表现。
最后要说的是现在的国际评奖已经不光要求提交照片,很多还要现场视频资料,这其实是能帮助评审更清楚地了解设计作品,所以好的视频和照片还是很重要的。评审的工作量其实是不小的,作品也很多,往往也会很感性,打动我的可能还是通过视频和照片去获得对建筑和空间的感受。
goa大象设计总建筑师
兼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客座教授 王彦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A+Awards除了建筑类别以外还有产品类别;设计师跨界设计的现象很普遍(建筑设计师们常常也做产品设计),您认为成功的跨领域设计是否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
王彦:跨界设计是件有趣的事。我们曾与“无印良品”合作,为孩子设计游玩空间,设计中利用了一些简单的建筑原理,并采用环保的木结构。虽然建筑与玩具空间的专业领域不同,但在设计理念层面上希望能有清晰的延续性。由于思考角度和出发点不太一样,成功的跨界设计往往会出现突破本领域惯性思维的新观念新特质,进而形成新的潮流。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您曾主持上海虹口区瑞康里城市研究等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实践,城市更新作为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您觉得中国几十年的城市更新存在什么问题?
王彦:城市更新是个复杂的课题。由于社会体制与现实的原因,中国城市更新情况与西方不尽相同,几十年来比较多的是自上而下的规模宏大的动迁开发;而自下而上的自发式城市更新规模相对比较小。这几年,一系列针灸式的“城市微更新”项目是很好的城市更新模式的探索。微空间的改善不涉及动迁,它直接让生活其间的人们体会到设计所带来的实用价值和惊喜。
微改善可以是系统的街区公共空间体系改善,也可以是某点状公共空间的提升,甚至是临时性的场所构筑,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促进城市交流与活力的事件。“引力场”项目就是这样的临时性公共空间微更新,我们坚持做了多年,带给城市社区很多活力与惊喜。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您倡导建立开放的价值系统,在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展开设计,您评审过程中看到的中国项目是否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呢?
王彦:中国依然处于迅速发展中,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始终保持领先,而作品设计完成质量也有了很大飞跃。我们既看到国际潮流的中国设计,也看到由本土文化延续创新而来的作品。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正注重由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营建富有多元文化特征的设计作品,这样的发展趋势显而易见。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A+Awards建筑类别从形式、功能、影响力作为评审的主要标准,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之后参与这个奖项的设计师们呢?
王彦:在各个门类中,竞选项目都挺多,而且设计质量普遍较高,经常难以割舍,这给评审带来很大难度。我建议设计师们首先根据自身项目的优势特点,选对竞赛类别,图片和文字的描述一定要尽可能突出自身最强烈的优势特征,未必面面俱到。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兼中央美院副教授
韩文强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您担任过多个建筑奖项评审,A+Awards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韩文强:每年A+Awards总是吸引了全球优秀的设计公司和作品参与其中,参与作品数量多,质量也高。奖项的分类也非常细,每个分类设有评委奖和大众奖,这有利于更多的作品获得曝光的机会。奖项评委数量也很多,评选机制公正客观,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作品绝对是百里挑一的。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本届A+Awards主题是“未来建筑”,这个主题下的参赛项目有什么特点,呈现出来什么趋势呢?
韩文强:“未来建筑”是一个很宏观的主题,包含了所有对当下建筑环境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考。从项目中可见,“未来”既是差异多样的,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您的设计研究主张以传统智慧观照现实环境;在评审的过程中,会更多关注哪些方面的项目吗,看到的中国项目中又有什么进步?
韩文强:一般来说,每个评委只会被分配到一小部分类别,近两年我所遇到的项目类别都是不同的。其实每个类别都很有趣,并没有特别的关注某一个方向。可以看到中国项目质量越来越高,好的作品会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设计是不分国界的。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A+Awards建筑类别从形式、功能、影响力作为评审的主要标准,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之后参与这个奖项的设计师们呢?
韩文强:形式、功能既是设计的基本问题,也是实现突破和创新的难题。当一个个性化的设计回应并解决了当下的问题,并对未来产生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就变成了某种新的范式,其影响力也就自然产生了。通过参加奖项评选传播观点与实践,是加权这种影响力的有益方式。
策划:周三霞
文案:朱蔚 李娟
编辑:颖书
本文图片来源于 Architizer A+Awards
由 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 整理发布
如出现错误或需转载,请留言与我们联系
相 关 阅 读
2019年Architizer A+奖-中国设计项目获奖名单
图源:尚村竹蓬乡堂/素朴建筑工作室
2019年Architizer A+奖-国外设计项目获奖名单
图源:国立高雄艺术中心/梅卡努建筑事务所
美奥中国设计奖&全球设计奖项研究所强强联手,报名火热征集中!
联 系 我 们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