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ysida声称攻击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

记忆是一种责任

一个著名企业家的三次厄运:遭湖北省监委反复调查,其顾问不堪重负跳楼身亡

深圳警察踩压脚踝恶性事件:执法者的素质影响法治建设的水平

消失一年多后,47岁的小燕子,现状令人心酸!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自由微信安卓APP发布,立即下载! | 提交文章网址
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前中国美女副外长代表官方向拜登喊话

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昨天投书《纽约时报》,称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双方都表达了许多不满和关切,“现在需要的是坦诚交谈,以更好地了解彼此意图和培育信任”,并认为中美构建“合作竞争”关系是可能的。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至今,中国官方除外交部发言人致贺外,仅有部分学者及媒体发表非正式的看法及评论。而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的傅莹,则具有官方身份。这一投书,颇有代表官方向拜登喊话的意味。


傅莹在这篇题为《中美构建合作─竞争关系是可能的》的文章首先指出,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双方都表达了许多不满和关切;美国认定中国要争夺世界霸权,中国人则看到的是美国处处阻挡中国前进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



《中美构建合作─竞争关系是可能的》


傅莹


北京——正所谓大国政治无边界。未来美国政策的方向成为许多中国人热议的话题。


毋庸讳言,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双方都表达了许多不满和关切。


美国认定中国要争夺世界霸权,而中国人看到的是美国处处阻挡中国前进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


似乎双方都确认对方是错误的一方,一方提出的倡议总会被视为对己方利益的损害。


例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旨在促进更多的经济增长和更大的互联互通,而美方视之为一种谋求地缘政治主导力的战略。


随着两国关系近年变得更加紧张,华盛顿开始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给中国留学生制造麻烦。我遇到许多曾经在美国留学的中国青年企业家,在两国经历了多年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他们现在被美国视为安全上的威胁,这使他们感到很困惑。将人文交流也都政治化的做法,令很多人担心曾经惠及双方的纽带还能否再现活力。


重新激活中美关系时,重要的是准确判断对方的意图。中国无意取代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也无需担心美国改变中国的制度。


中美这样两个强大的国家若因误判而滑向冲突,那将是历史性悲剧,必然要损害两国的根本利益,让许多企业乃至普通民众付出代价。


中美两国政府各自都有重要的国内议程去关注,即便竞争不可避免,也需要合作管控好。两国是有可能通过解决彼此关切来发展某种“竞合”(合作与竞争)关系的。


在经济和技术领域,规则和法律须得到遵守。北京重要的是倾听和解决在华美企提出的合理关切,比如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和隐私。中国一直在这些领域做出努力,不断完善法律、从严执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了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其中就包括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内容。


而华盛顿则应该为在美经营的中国企业提供公平的环境。美方对华为公司在尖端领域拥有优势的恐惧,不应该以政府霸凌的方式表达,这样做不仅伤害到相关企业,也阻碍了人们从新技术进步中获益。美国政府应该做的是鼓励自己的企业与华为开展合作和竞争。


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试图禁止颇受欢迎的社交平台TikTok的做法也是很不公正的,美方并没有能够公开证明其所谓违反安全的说法,而TikTok承诺了要遵守美国的所有法律和规则。


华盛顿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中国企业的论调在中国人看来都是很虚伪的。因为中国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引进了各种西方技术,也欢迎美企进入中国。这并没有妨碍中国维护国家安全。


所以,如果双方能够进行平等和坦诚的谈判,应能为长久互利交往奠定坚实基础。

在政治领域,美国早该放弃干涉他国内政的习惯了。多年来美国的全球干预行为屡屡碰壁,例如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华盛顿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美国担心外国干预自己的总统大选,那么是否也应能理解为何他国对美国的干预如此敏感。


美方指责中国制度或者针对中国的国内政策采取行动令中方反感。当然,中方也需要更加主动地向外部世界提供第一手信息,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中方的立场和行为的缘由。


中美应当相互尊重、承认各自政治制度不同、各美其美,从而营造一种更加平和的气氛。


在安全领域,双方都有责任维护和保持亚太地区多年来所享有的和平、安宁局面。美方需要尊重中国人对国家统一的信念,不要在台湾等问题上挑战中方,或是介入南海领土争议。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海军的成长给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带来压力——美国海军一贯自恃是该地区的主导力量,中国这个强大本土力量的出现令其感到不安。美军针对中国申明拥有主权的领土进行抵近活动遭到中国军队越来越强的反对。


美方漠然对待中国在台湾和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关切,不能不让中方怀疑其动机何在:美国是否想帮助台湾实现独立,是否想在(南海)争议中选边站队帮助其他争议方,要像过去的帝国主义者那样欺侮中国?


为了避免误解和意想不到的冲突,两国军方可以在战略层面开展对话,以建立有效管理潜在危机的机制,找到和平共处的路径。


这并非不可能。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美就建立了海上安全磋商机制,后来还建立了处置海空意外相遇的规则和平息可能发生的危机的热线系统。近年两军建立了重大军事活动相互通报机制。


现在需要的是坦诚交谈以更好地了解彼此意图和培育信任。


最后是在全球层面,中美合作的空间和需求很大,最紧迫的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合作。


两国科学家以往在应对卫生危机上有着坚实的专业合作经历,应鼓励他们再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交流和联合研究的潜力。中国和美国在疫苗研发方面都有丰富的资源,如果两国能够携手提高全球疫苗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获益。


气候变化是另外一个迫切需要关注的领域,世界期待中美发挥引领作用,两国有许多事情可以一起做。至于其他全球议题,诸如经济稳定、数字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也都需要团结协作来应对。


中美如能携手与其他国家同心协力应对这些挑战,多边主义将继续为人类进步带来希望。


美中两国的农业部长于2017年在北京举行会谈。两国关系在过去四年中受到了损害。Jason Lee/Reuters

延申阅读:时报为何刊登傅莹论美中关系的文章


文/KATHLEEN KINGSBURY


今天,我们发表了一篇由中国政府官员傅莹撰写的专栏文章,其内容和言外之意让我们得以深入了解2020年北京的想法。傅莹是中国政府中的重要人物——比她的头衔所传达的重要得多。她是中国地位最高的女性之一,被普遍视为温和派。


到目前为止,这篇专栏文章是中国政府关于乔·拜登(Joe Biden)当选总统的唯一官方声明,超越了通常的陈词滥调,因此我们认为它值得发表。不可否认,美中关系在过去四年中受到了损害。傅莹是在阐述她的政府计划与拜登新政府合作的条件。


这些条件既包括含蓄的威胁,也包括橄榄枝,可能会对美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傅莹认为,中美两国军方应该在战略层面进行对话。她认为两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数字安全方面有合作的空间。“中美如能携手与其他国家同心协力应对这些挑战,多边主义将继续为人类进步带来希望,”她写道。 


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想法——需要进行多边合作,而拜登和他的团队似乎也致力于此。与此同时,自理查德·尼克松以来的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告诉你,与中国打交道的问题永远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本刊有删减)

相关阅读:


美国政权移交程序正式启动,但特朗普拒绝承认

拜登若上台 主导对华事务的内阁官员可能有谁?

美国大选后续的五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和中国有关

特朗普要钱、拜登要命?

拜登家族也出美女 颜值不输伊万卡

1979年首次访华:“愣头青”拜登的中国之旅

拜登当选后续,美女搭档贺锦丽将创造多项历史

拜登访华在小吃店用餐账单曝光

拜登取得273张选举人票 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108小时全程整理)

美国大选——劳力者与劳心者的对决,撕裂的山姆大叔

吃瓜吃到爽,“美国大选”话题微博点阅已近75亿次

美大选今晚出炉,封关民调网吓傻:有人逆转了

看拜登怎么攻击特朗普的 首场辩论今早9时举行

美国大选 盘点共和民主两党大选中的对中国政策异同

经济学家:中美摩擦恐怕拖至2050年

大胆直言,我们的根本问题不是中美关系

白宫易主美对华战术会变,但战略上两党不会变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转载和合作联系QQ:2659723980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