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8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车厘子阳性“”,女性财务自由跳过一个阶段了

“车厘子自由”还香吗?


/周昊


中国不少老百姓本月发现,以往“有点小贵”的进口车厘子(Cherries的音译,即樱桃)价格锐减,“车厘子价格腰斩”迅速登上热搜。对于广大“打工人”群体而言,财务自由遥不可及,但“车厘子自由”突然垂手可得。


1月22日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拍摄的进口车厘子。(新华社)


然而,大众还没来得及大快朵颐,江苏无锡与河北石家庄先后通报进口车厘子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消息。这虽给已骤降的车厘子价格再砍一刀,但如今能实现“车厘子自由”的民众却顿然觉得它“不香了”,身不由己的车厘子,还能重返中国春节高端水果C位吗?


什么是“车厘子自由”?


2018年,一篇《女生财务自由的15个阶段》引爆中国互联网,文章以能否随性购买不同消费品作为衡量个人财务状况的指标。“车厘子自由”位居第六个阶段,文章对该阶段给出的定义是:“不论春夏秋冬、旺季还是淡季,只要想吃(车厘子),随时下单。”


隔年,另一篇《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的文章窜红,文章作者称上述排位太低估“车厘子自由”的含金量了,称自己“咬咬牙”买的车厘子要“数着个儿吃”,还说有个26岁的北京朋友,在知名金融机构工作,月薪1万5000元(人民币),却“连个车厘子都不舍得吃”。


根据2018年网红文章《女生财务自由的15个阶段》的不同段位。(早报网制表


随后也有不少文章发表类似言论:“月收入过万,偶尔可以节衣缩食入手一个价值两千的包包,却享用不起春节期间的车厘子。”“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

“车厘子自由”的地位攀升,成为2019年热门话题,网上当时也吹起一股晒车厘子的风潮。社交平台上,各地的网民纷纷晒出了一颗车厘子的价格,有的高达5元一颗。


简单来说,“车厘子自由”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车厘子,标志着个人在满足刚需外,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享受高端水果,是一种“小资”的象征。


“车厘子自由”在中国网络吹起一股晒车厘子的风潮。社交平台上,各地的网民纷纷晒出了一颗车厘子的价格(新浪网)。


车厘子价格为何一落千丈?


中国多地的车厘子价格本月一落千丈,1月26日,中新经纬记者发现,北京地区车厘子价格大跌,多家超市、水果店降价促销,部分降幅超50%,原价每斤(500克)58.8元的车厘子,促销价只要26.8元。在安徽合肥,去年12月上旬每斤价格高达70元的车厘子,如今最低价18元。而在浙江嘉兴、宁波等地,平时每斤价格可高达80元的车厘子,如今最低只要8元。


事实上,进口车厘子的价格在传出有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前就在下跌了,主要原因是供给增加。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本月18日说,因为供给增加,“相比前两年,车厘子自由现在肯定比较容易实现了”。


在浙江嘉兴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车厘子的价格“大跳水”。(嘉兴第九区)


智利每年有超过85%的车厘子产量出口至中国,由于生长期天气状况良好迎来大丰收,去年12月底,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ASOEX)下属的车厘子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初步预测2020/2021产季,智利车厘子出口量将增加38%。智利农业部长沃克(Antonio Walker)估测,将有50万吨左右的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


1月22日,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水果商在整理进口车厘子包装箱。(新华社)

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证券日报》,除了车厘子生产国迎来大丰收外,今年车厘子的运输正在由空运向海运转移,成本在下降;此外,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对于进口产品趋于谨慎,也推动了车厘子价格的下行。


另一方面,车厘子近年作为网红水果中的佼佼者,每到冬季都备受追捧,这也导致各大电商平台提前备货,并不断优化和整合产业链以实现低价。朱丹蓬说:“电商平台一直都是‘价格屠夫’,恰逢车厘子成本下降,电商或许通过开展车厘子等网红水果品类的促销活动带动其他产品品类的销量。”


当然,有进口车厘子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新闻,也让不少刚实现”车厘子自由“的人却步,再度压低价格。有网民就说,看到车厘子表面检测呈阳性的消息,“手中咬了一半的车厘子突然不香了”。 

车厘子还能重返辉煌吗?


本月22日,江苏无锡市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报称,1月21日,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进口车厘子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三天后河北省石家庄市卫健委通报称,1月23日,疾控中心对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进口车厘子例行抽检,采集的一管核酸检测呈阳性,当地立即对果品经营区域封闭。


江苏无锡与河北石家庄本月先后通报,进口车厘子表面的核酸检测呈阳性。(央视视频截图)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24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传染性,要看它污染的量,另外污染的病毒是不是有活性。“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无锡此份进口车厘子检到的核酸阳性,病毒的载量很低,对消费者不会造成太大的感染风险。”他指出,过去有从事食品加工或者搬运工作的人员感染,是因为接触病毒时间长、次数多。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说,保存水果的温度比冷冻鱼肉等食品温度高,病毒在保存水果这样的温度下存活时间短;核酸检测呈阳性,也可能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虽然专家出面安抚民心,不少网络平台也作出了进口车厘子核酸检测阴性报道,但不难想象,不少民众还会抱着“以防万一”的心理,选择不买降价的车厘子。


有商家分析,车厘子的价格未来将会攀升。1月22日,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水果商和采购商洽谈业务。(新华社)

既然“车厘子自由”与其价格挂钩,眼下价格如此低廉,围绕“车厘子自由”这一概念的光环自然也黯然失色。不过,有分析认为,车厘子降价是短时间现象,价格日后还会攀升。


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商百果园北京区总经理张灿告诉《中国商报》,随着出口主力智利的车厘子产量接近采收尾声,1月中旬以后出货量明显减少,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中国进口车厘子的价格有望上涨10%左右。


尽管如此,车厘子在中国恐怕也难以恢复以往的光辉。随着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与便利,加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基本收入提高,进口车厘子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将逐渐从高端水果的神台上滑落。


更关键的是,网络与社会上的炒作是车厘子在中国红火的一大原因,而这终有淡化之时。就好比多年前,牛油果(鳄梨)在美国被推崇健康生活的人追捧炒作,一度风靡全球,墨西哥出口牛油果的地方甚至将其称为“绿色黄金”。而如今,牛油果的价格虽也不便宜,但围绕它的“新鲜感”已荡然无存。


“车厘子自由”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衡量个人财富的“过去式”指标。1月12日,市民正在长沙红星大市场内购买车厘子。(中新社)

因此,无论车厘子在中国未来的价格是涨是跌,“车厘子自由”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衡量个人财富的“过去式”指标。下一个、或下一种被追捧的“自由”会是什么呢?

延伸阅读:疫情又反复


/杨丹旭


前两天上一家知名电商的APP采购水果,一款车厘子(新加坡称“樱桃”)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个头大、卖相好,价格适中,但这些都算不上卖点。


产品的介绍页面上,商家列出的推荐理由竟然是“核酸检测合格”。仔细一看,这是来自智利的车厘子,怪不得要持“证”上架。


中国媒体最近接连报道,江苏无锡、河北石家庄的进口车厘子在核酸检测中呈阳性。中国网民感慨,好不容易今年等到进口车厘子降了点价,还没来得及尝鲜,就有车厘子“确诊”了。


进口车厘子动辄几十元(人民币)一斤,已经买回家的网民说,要把车厘子一个个用酒精擦了再吃,实在不行就泡酒吃。


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等地的本土疫情卷土重来,多地的进口食品也频频“中招”。除了倒霉的车厘子,也有进口的啤酒、红虾、雪糕原料在检测中出现阳性。防疫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进口产品,贴上“核酸检测合格”,等于有了一纸“护身符”。


疫情之下,需要“护身符”不仅是进口食物,也不止是风险较高的疫情地区民众。据报道,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打工人最近为了能在农历新年返乡过年,都在忙着测核酸。


官方近日出台新规定,要求返乡人员需持七天内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农村地区还要接受14天居家健康检测,返乡后第七天、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返乡核酸检测一时间成为“刚需”,往年是春运铁路高峰,今年变成医疗机构核酸检测高峰,一些大城市的核酸检测点甚至出现约满无号的情况。


盼着过年返家的打工人想起了余光中那首知名的《乡愁》,调侃当代乡愁青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份份核酸检测。”


不过,做核酸返乡还不是今年最“正确”的过年方法。中国各地最近不断倡议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可能发生的疫情交叉感染。一些地方也出台五花八门的政策,比如发红包留住打工人。


想象力丰富的网民于是又把外出打工人的《乡愁》改了一下:“从前呀,乡愁是一张张火车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份份核酸检测,我在这头,故乡说,你就在那头,别回这头。”


去年这时候,中国正处于冠病大范围蔓延初期,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武汉封城后,各种物资短缺、医院一床难求、当地政府应对疫情毫无章法的新闻引发愤慨。湖北以外的其他地区则蔓延“恐鄂”情绪,各地启动用力过猛的花式抗疫,最后导致返乡人“流浪高速公路”等令人啼笑皆非的防疫闹剧。


眼下的氛围略带一丝紧张,但与一年前的恐慌、焦虑、无助和不安相比,新一轮疫情之下,社会情绪还是很平静。


多数地方在这一轮疫情下,最大限度采取精准防控,即便是在防疫政治压力最大的北京,在顺义和大兴出现散发疫情后,也没有像去年6月新发地疫情期间那样全市上下如临大敌、以“株连”的方式防控疫情。防疫专家张文宏更以“陶瓷店里抓老鼠”形容上海的防疫工作,既要抓住老鼠,又不能打破瓷器,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秩序和民众生活的冲击。


当然,一些地方在疫情反弹后加码防疫措施,简单粗暴宣布“战时状态”遭到舆论批评。吉林通化采取的“一封了之”防疫措施,差点引发民众断粮断药的次生灾害。好在有了一年前的经验,这些地方上形式主义和懒政的行为很快被纠正。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对严格的防疫措施和这些措施带来的极大不便,中国民众展现出极高的接受度。虽然人们对于返乡要做核酸检测有抱怨,对于无法在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回家与家人团聚有些牢骚,但绝大多数人选择了配合和牺牲。


一名来自山西的网约车司机告诉我,前阵子北京市防疫部门呼吁“非必要不出京”时,他还坚持“过年回家对中国人来说就是有必要的”。如今面对繁琐的返乡手续,加上担心疫情反弹,节后无法回京,他思来想去决定响应号召就地过年。这名年轻人半开玩笑说:“别给自己添麻烦,也别给国家添堵了。”


冠病疫情从最初在武汉暴发至今整整过去一年,各方都在学习、适应与病毒长期并存的新常态。中国的制度优势、政府超强的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总被视为中国成功应对疫情的关键。而一次次扑灭疫情背后,这些甘愿忍受不便和做出牺牲的普通中国人,你看到了吗?(联合早报)


相关阅读:


最新92417例,二天内四地通报!阳性!钟南山张文宏有话说

最新84970例,继海鲜后,豆制品售卖区域阳性样本也较多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转载和合作联系QQ:2659723980

          

看完文章记得顺手给我们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