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因编辑婴儿”大反转:人类突破还是医学造假?

刘荻青 全天候科技 2019-03-30


科学家贺建奎通过基因编辑使婴儿对艾滋病达到免疫,起初,这看起来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短短半天时间,舆论急转直下,“莆田系”医院,伦理申请是真是假,来自医学界同行的质疑都让这个消息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振奋。


作者 | 刘荻青  编辑 | 安心


11月26日上午,深圳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深圳诞生。这则医学界的消息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若消息属实,这将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但是,舆论很反转。媒体报道中婴儿出生的医院——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称,事件还在调查当中,但可以肯定的孩子不是在该医院出生的,实验也不是该医院进行操作的。网传该医院为一家莆田系医院。


此外,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对新京报表示,该项试验进行前并未向该部门报备,正开会研究此事。但网上却流传一份名为《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审批通过的文件,目前尚未确定真实性。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评价这份伦理申请时称,“这份伦理申请非常的草率,按照提供的日期来看,在伦理申请批准前实验就已经进行很久了”;而且“整个伦理申请中,写到了前期在猴等模式生物上进行了相关实验,但仅仅描述了过程,并没有任何详细结果以及实验后续对该动物的观察结果”。


该事件发酵至此,贺建奎没有公开作出回应。贺建奎的助理对媒体表示,这项研究是“科学家(贺建奎)的自主探索”,并表示,“现在贺教授不接受媒体采访,过几天统一回应。对于此例研究,更多信息不能透露”。


事件发展一波三折,除了对此次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批表示质疑外,该临床试验也遭到同行专家的质疑。



1

贺建奎:学者还是商人?



根据果壳的解释,基因编辑婴儿是指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的基因。该技术之前就有很多研究者做过,但都会在胚胎发育极早期就中止。这次事件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次让修改过的胚胎完全发育直到诞生。


处在风暴中心的贺建奎在此前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他这项实验的目的并不是治疗或者防止遗传性疾病,而是要尽力保留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特征:即天然抵抗某些艾滋病毒。同时,让那些感染艾滋病毒的夫妇有机会生一个能免于感染艾滋病的孩子。


在谈到这项实验的社会意义时,贺建奎对美联社表示,“我感觉自己有很重大的责任,不仅是促成第一个(基因编辑婴儿),而且要让她成为一个榜样”。在他看来,基因编辑是否能得到认可或禁止,是这个社会的问题。他表示,“社会将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贺建奎拥有的不仅仅是科学抱负,企查查资料显示,他同时持有7家公司股权,也是一位企业家。



除此之外,贺建奎还是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分别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瀚海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因合医学检验实验室。



其中最知名的为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贺建奎持有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42%的持股,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70.186万元人民币,曾对外宣布研究出世界上最为精准的基因测序仪。



2

南方科技大学撇清关系



对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者贺建奎的这一争议十足的实验,南方科技大学并不想认领这一“成就”,反而速速撇清了关系。


南方科技大学在声明中否认贺建奎为在职教授的说法,并表示贺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对此次事件发出回应,声明称,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声明还表示,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南方科技大学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



3

来自医学界同行的质疑



个人的理想论断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言论,国内外专家对贺建奎做法和论点颇有微词。


用基因编辑来治疗致命疾病, 但目前这些治疗仅限于成熟个体。在美国, 除了实验室研究外, 是禁止这类操作的,因为基因改变能够遗传到下一代,并存在损害其他基因的风险。中国目前命令禁止克隆人, 但对于基因编辑这一新技术没有具体规定。


贺建奎通过对艾滋病病毒进行胚胎基因编辑, 试图使艾滋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的CCR5 的基因失去功能,达到针对CRR5的基因编辑可以带来理论所阐述的抗病毒效果。


学者们对CCR5是否是一个最佳的基因编辑靶点,以及有无必要进行这样的操作产生了疑问。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Kiran Musunuru博士直言,这是“没有良知的人类实验,在道德和伦理上站不住脚。”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George Church支持为了艾滋病研究进行基因编辑的尝试,他认为艾滋病已经成为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我认为这些研究是合理的”。但通过研究贺建奎提供的相关实验资料,他认为效果可能不那么明显,“如果只是改变一些特定细胞的话,这几乎就等同于没有展开过基因编辑工作一样,艾滋病毒的感染仍然可能发生”。


与此同时,缺少CCR5也许能克服艾滋病毒入侵,但也可能带来的其它隐患。即使基因的编辑工作做得很好,缺少正常CCR5基因的人感染其它病毒(如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和死于流感的风险也更高。


Musunuru表示,目前预防艾滋病感染的方法有很多,即便有人感染了这一病毒也可以进行治疗,但感染其他病毒的风险也令人担忧。


也有不少中国学者对此发表了见解。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坦言,“不可思议,完全不能接受。”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健康及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认为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编辑是“不理智的,不伦理的”。其认为CCR5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并且由于艾滋病毒的高变性,还有其它的受体可以使用,CCR5基因敲除,也无法完全阻断艾滋病毒感染。


而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贺建奎希望让感染艾滋病的夫妇生育健康的孩子的目的可能也无需如此大费周折。张林琦称,“现在母婴阻断技术非常有效,高达98%以上,可以阻止新生儿不被艾滋感染。HIV感染的父亲,和健康的母亲,100%可以生个健康和可爱的孩子, 根本无需进行CCR5编辑”。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仇子龙则表示,基因编辑用在人身上,特别是基因编辑受精卵,应该是全世界科学家非常慎重的一个举措。在谈到这个研究是否合法、合规,其表示,“很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研究领域很多地方还是盲区,不是不合法不合规,是根本没有法、没有规。我呼吁科学家作为一个共同体,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交界的每一步研究都是需要充分讨论的”。


在“知识分子”的微博上,更有百余名科学家发布的联合声明,表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本文为全天候科技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获取转载格式要求。




*  《红杉资本2018成绩单遭曝光》


*  《豪赌AI,百度值不值?》


*  《一波三折!ofo联手P2P变现或将算盘落空》


*  《起底教育分期:谁是这个链条上最大的黑洞?》


*  《蚂蚁金服没有“下半场”》


↓↓↓戳这里“阅读原文”,登陆网站查看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