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问题归类背诵提纲

关注☞ 中小学生成长联盟
2024-08-24

中小学全册考试题、学习资料合集

小学资料综合

1、小学语文  2、小学数学  3、小学英语

4、小升初资料、试题合集   5、备考技巧

6、手抄报合集  7、作文写作

8、小学英语上册全册单词、短语跟读

9、小学英语下册期全册单词、短语跟读

10、中小学各科资料、考试题


初中资料综合

1、初中语文  2、初中数学  3、初中英语

4、初中地理  5、初中生物  6、初中历史

7、初中道德与法治  8、初中物理

9、初中化学   10、初中道法

11、中小学各科资料、考试题

12、生物地理会考、中考 

13、中考

14、中考真题  15、备考技巧

16、中考体育  17、作文写作

18、教育资讯  19、中考资讯

20、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词原声跟读

21、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词原声跟读

22、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单词原声跟读

23、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单词原声跟读

24、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全册单词原声跟读   

1、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2)生命都是宝贵的,在金钱、权势等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2、怎样敬畏生命?
(1)承认别人生命的重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意识) (2)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行动)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共。(道德)

3、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1)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3)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4)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4、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5、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1)拒绝贫乏,充盈生命。热爱学习,乐于实践丰富自己的生命(2)拒绝冷漠,关切他人(3)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6、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树立远大的理想。(2)珍惜美好的时光。(3)努力充实自己,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提升自身的价值,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4)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 法律与生活


1、法律的特征。
(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
(1)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2)指引教育作用: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3、为什么要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或者问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4、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6、 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①社会:加强宣传,促使全社会认识到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潜伏的危险;②国家:制定法规,明确社会各方面应承担的责任;③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使未成年人具备安全防护常识、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使未成年人在遇到外部慢害时,知道如何应对、怎样寻求保护,在侵害结果发生后,知道如何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痛苦等。

三、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1、我国宪法的地位?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蓝字)
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

2、如何维护宪法权威?(P22)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阳阳老师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27)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
增强宪法意识可开展的活动:(P28阅读感悟)
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宪法主题公园、组织宪法诵读活动等

5、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P27、P29)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6、★公民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P29-P31)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P32)
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四、依法治国


1、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的作用?
(1)法治,意味着是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我国法治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有什么要求?
①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⑤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⑥国家和社会治理还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6、为建设法治国家,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①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认真学法、知法、守法、护法。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③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⑤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7、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8、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3)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建设法治中国,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五、制度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确立依据是?
(1)内容: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P63)
(1)国有经济。①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②含义: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2)集体经济。含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说明】公有制是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选择题经常考,注意区分

3、 根本政治制度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4、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P13)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②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7、我国的国家机关:
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
4、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5、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称为“司法机关”)

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9、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0、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②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④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中国人  中国梦


1、怎样理解中国梦?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两个阶段”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6、怎样实现中国梦?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⑤实现中国梦必须全国人民努力奋斗。
青少年: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②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磨炼自己。④热爱祖国,增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⑤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创造和奉献,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⑥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掌握建设国家的本领。⑦积极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
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8、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要对文化有底气、要对发展有信心。 ②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③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④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七、党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地位)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方式);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8.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党是领导一切的。
10.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1.广大党员身上具有坚定理想,无私奉献,奋发作为,忠诚担当,团结创新等优秀品质。

八、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作用是?
①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②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⑤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的地位?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必由之路。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3、为什么要不断(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表现: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5、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为什么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共享成果,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5)共享成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6)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怎样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德举措)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人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4)发展中补齐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九、民主


1、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2、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2)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3、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2)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3)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4)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十、创新 科教兴国、创新驱动、人才强国战略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现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3)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求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3、创新的重要性: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⑥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⑦国家用改革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人民通过创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4、建设创新型国家(怎么做):
(1)国家: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完善创新的制度保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企业: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②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自强奋斗,敢于挑战。
(3)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②要弘扬创新精神,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③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④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⑤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质疑,培养思维,不迷信权威。⑥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7、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十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


1、环境问题的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严峻挑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3、针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
有利于公民环保意识和节进一改善入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一)国家层面
(1)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到: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4)加强环保方面的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
(二)企业:(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节能环保意识。(2)加大节能环保的投入力度(资金、科研、宣传等)。(3)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4)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三)公民层面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学习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   ③积极行使监督权,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十二、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  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造力、包容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3、文化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6、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哪些?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1)爱国情怀(2)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3)有自尊互 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4)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5)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6)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7、青少年应怎样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3)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
③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人民。
④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9、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②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怎样弘扬民族精神?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
12、为什么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怎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14、新的时代,踏上新的征程,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
②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磨炼自己。
④热爱祖国,增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⑤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创造和奉献,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⑥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掌握建设国家的本领。
⑦积极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生成长联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