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我
每天为你用不一样的视角解读《资治通鉴》
今年春晚小品《坑》看着蛮有意思,讽刺了问题也带来了欢笑。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切文艺创作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
《人民的名义》是如此、《狂飙》是如此,小品《坑》也是如此。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生活中的案例恐怕只会比文艺创作更胜一筹,而文艺创作为了照顾大众,会有所收敛含蓄。
对于小品《坑》中的主角郝科长所在的那种环境,百姓大众既向往、又好奇,但同时闲来无事也喜欢嘲讽两句。
不过就事论事的来说,小品《坑》里面发生的东西更多纯粹是搏大家一笑,若是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单单一点来说,能够进入到那种环境的人都不是蠢人,甚至来说是全国14亿中各个地区顶尖聪明的人物。
在那种环境下,真是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1、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绕过保安在机关楼里逛街一样四处溜达,机关单位不是菜市场。2、普通老百姓不可能知道是哪个领导主管埋坑职责,更不可能直接闯进领导屋里反应这种问题,而且也不会直接登门去反应这种问题,最多就是打市长热线投诉。3、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郝主任不可能不知道新上任的马局长的容貌、性别、年龄、好恶、家庭情况等,不会见面了不认识,更不会马局长都上任一个星期了还不知道马局长是谁。当领导的人,面对下属展现出来的气质谈吐和说话的语气,和普通百姓向相关部门领导反应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即使不知道,郝主任也会想到,能突然闯入,而且非常清楚郝主任的职责范围,而且带有批评训斥的语气,来人必然不简单。4、马局长上任第一天,郝主任必然会在出现在接待的现场,即使他在休假,领导上任,你敢缺席,你是打领导的脸。即使特殊情况,实在来不了,也会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表示欢迎,并请领导理解。5、郝主任必然早就指派科员去处理埋坑的事了,动动嘴的事而已,他不是科员,不用事必躬亲,可以直接把活甩到下面去。也不存在所谓的对下属说“你办了几件实事?匀我几个”的梗。所以,这种事郝主任不会拖着不办,而且早早开会的时候就通知下面办了,埋坑的责任也根本追究不到郝主任头上,真要追究,只会追究到具体办事科员头上。郝主任也是领导,是有下级的,好吧,交代下级办的事,下级没去办,能怪领导?局长很忙的,每天的工作安排都是提前好几天就计划好的,日程安排有专人负责。可不是由着局长性子,他临时想一出就是一出,想干嘛就可以干嘛?而且马局长出行会前呼后拥一大堆人,摄影师记者也会跟随给领导拍照、记录领导工作,用于登报或上自己建的网站以展现领导勤政为民。不可能局长光杆司令一个人来了,下级单位又当没事一样,不可能的。各基层单位早就接到通知,而且忙前忙后备好接待方案,甚至卫生都赶紧搞一遍,肯定不会把马局长带到坑的地方,即使带过去,也会提前想办法把坑遮蔽掩饰一番,并备好说辞。不可能出现只身“微服私访”还不小心掉坑里的事,而且还不去医院检查治疗。7、马局长不会去郝主任的办公室和郝主任见面,而是通知郝主任到马局长的办公室和马局长见面。毕竟身份级别不一样,见个下属不会屈尊大驾往下属办公室串游。8、马局长只会说:“这事你要是办不好,你就辞职别干了”(仅表示不满,意思是你快点把事办了,别让我催了。)9、郝主任能在单位躺着,还能躺几十年啥事没有,说明上面有人罩着,马局长之所以是局长,不可能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不会把话说的那么难听。10、马局长初来乍到,想站稳脚跟,第一件事要摸水深浅。第三件事是如何安排做事,不被下属记恨找茬排挤告黑状,局长又不是私企老板,也不过是个打工的,马局长也是有上级的。第四件事才是怎么处理看着不爽的人,那是以后的事了,绝不会刚来就急着表现自己,各种找别人的找事。11、郝主任所谓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真实内涵是:如果是上面交代的、要求的具体事,肯定是加急办、加码办。上面没有交待的、没有要求的具体事么,才适用这个潜规则。——END——
发送关键字【 1 】: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
发送关键字【 2 】:长文《关于钱与财富的思考》
发送关键字【 3 】:咨询、聊天
发送关键字【 通鉴 】:过往解读内容合集电子版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长按下方关注我
点个赞,让我看到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