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端论坛: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 做好新时代文化建设
10月21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端论坛(2023)在津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立胜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
前不久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进行总结和提升,形成具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为下一步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动力。”王立胜说。王立胜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这个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到了新的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标志着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王立胜说。乔清举:坚持“第二个结合” 提升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乔清举表示,“第二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具备了社会条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互成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乔清举表示,“第一个结合”为“第二个结合”奠定了逻辑前提,“第一个结合”必然会发展到“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适应了党所处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担负的不同任务。而“第二个结合”的独特性在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性因素,更加主动地利用这一资源去塑造社会,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建立自塑的历史观、文化观、文明观,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认识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客观公正地从人类共同价值的维度看待中国历史,正面积极、全面准确地看待自己的文化文明传统,正视前人创造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与文明成果,实现认识态度上的转变。”乔清举说。同时,乔清举认为,“第二个结合”强调了要重视历史的连续性、文化的连续性、文明的连续性,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要以继承和弘扬为主,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态度,要有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要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乔清举说。另外,乔清举表示:“‘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性、结构性和建设性的元素,作为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支撑力量,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郝立新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性”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实践,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文化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第二、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第一次明确地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实践的观念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概括,是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第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第一次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维度,拓展了文化主体性。第四、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6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那么在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点上强调,要在文化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五、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第一次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第六、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并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即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曾建平表示,“第二个结合”是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路径,反映了党对“两个结合”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鲜明特色。
“第二个结合”何以必来?曾建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不仅没有因为水土不服而枯萎,反而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展现出盎然生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从根本上来说,这两者的世界观相通,方法论相似,价值观相融。如果说“第一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初来乍到与中国水土相服的必然逻辑,那么“第二个结合”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结果。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曾建平表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将产生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将在历史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同时,它促进了理论的新飞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需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这就需要充分做到“两个结合”,只有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之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党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继承、弘扬,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得以拓展、重构和超越。未来,中国共产党人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立、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曾建平说。
王新生: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王新生表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释,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论坛上,王新生做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发言。他表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人跨越百年的追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的新文明呢?王新生表示,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理解的和深入把握的科学理论,契合于中国的现代化追求。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科学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矛盾和问题,为人类探索新的现代文明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契合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属于人民和世界的,契合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世界谋大同的理念。中国式现代化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和科学理论,将以人民为中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所以必然能够走出一条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的现代化。
王新生表示,“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面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在如何看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关系的问题上,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是党在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性总结和高度的理论自觉。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他们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各个领域里面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李放表示,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奋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卓有成效的新贡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新时代所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的一道必答题。因此,他认为:一是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合理化阐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思想理论与舆论传播同向发力,持续筑牢全国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全面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大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力度,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守住政治底线,加快机制创新与队伍创新的同步构建,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策。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壮大整个意识形态舆论思想,弘扬主旋律,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自觉融入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汇聚网上网下同心圆,促使有效整合网络资源。四是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形成的中国理论,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强前沿性、战略性、基础性、储备性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推进,为文化创新提供强大动力,不断开辟新的文化空间。六是积极搭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桥梁,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坚持包容并蓄开放,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繁荣夯实共同的文化思想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端论坛是在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领导和指导下打造的交流展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全国性高水平学术平台。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18年11月,天津就举办了首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端论坛,在全国下了“先手棋”,为全国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论坛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目前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累计有专家学者近千人次参加,省部级以上领导11人次参与,论坛成为天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一块独特的金字招牌。钟会兵表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社会理论界的政治责任,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单位,天津社科院将争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先行者,在理论武装、研究阐释、交流研讨、宣传宣讲,推动发展方面采取新举措。作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处所在地,天津社科院将当好宣传阐释宣讲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服务者,积极组织联络好服务协调好研究中心各基地实务部门和研究人员。作为社科研究机构,天津社科院将争当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贡献者,以本次的高端论坛为起点,积极服务融入市内外学术研讨交流,让思想之光照亮事业发展之路。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摄影 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