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21期驻校艺术家项目回顾,每一场活动都是艺术的碰撞


FOLD







「折叠·折叠·折叠·折叠」





         第21期驻校艺术家项目回顾





01

 展览开幕 


2021年4月14日,第21期驻校艺术家易连个展“折叠折叠折叠折叠”开幕。

 

开幕现场嘉宾合照


易连老师将近年来在各地驻地的创作进行了梳理,呈现在此次的展览中。易连老师提到,驻地创作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当代艺术创作的方式。艺术家与地域的特点发生关联,这是驻地创作的核心。


每个人内心的富裕与丰满是非常重要的,而每个人身上都会闪现艺术的时刻。本次开幕,是艺术家易连与校园发生关联的开始,也意味着灵感与创作、艺术与个体的交融与迸发。


Dorothy为易连老师颁发证书



02

 讲座:你看过不曾看过的吗?





在此次主题为“你看过不曾看过的吗?”讲座中,易连老师从展览的作品出发,分享了作品背后的脉络和一些思考。生活习惯会让人们形成一种思维惯性:理所当然地误认为所见即真实


易连老师的创作以影像为主:作品早期关注对荒诞的视觉表达,现阶段则更加侧重和他者,即区别于自己这个主体之外的其他人事物,沟通时的结构性问题。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从收集海岛上“多余的光”到光怪陆离的“暗流”,易连老师通过展示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介绍了摄影知识如延时摄影和抽帧加速的原理、当代艺术中在地性的概念和应用以及他对自己几次驻地项目“填空者”命名的缘由。


03

 场外说:

 易连✖️王音洁:你做过不曾做过的吗?




              易连

               王音洁


易连老师与特邀嘉宾王音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谈话剧场”活动,现场不仅有两位艺术家的生动对话,更有学生表演者王会一进行了架子鼓演奏。


对谈的开始,易连老师用一个即兴故事介绍了这次“折叠折叠折叠折叠”展览作品的创作背景。鼓点随着易连老师的语气忽缓忽急,一个散漫又互相联结的世界被铺开呈现:有对生命的重塑,对尺度的探索,也有对神明的敬畏。


在对谈过程中,王音洁老师还提及艺术圈里的一个热门概念“人类纪”,她提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许多艺术家,像易连一样,在开始重新着眼于我们跟自然的关系”。结合易连老师的作品背景,二位老师还对真实性、美、当代艺术等内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他们也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细致回答和探讨,包括“他者”创作的意义、感知力以及形式语言和艺术等内容。


易连老师提议不要太去纠结艺术的定义和标签,关键在于如何表达和处理;应保持开放和好奇的探索,因为对某种艺术手法的娴熟和依赖,很有可能会导致创造力的萎缩。没有成功的艺术家,只有成功的人。







              易连

               王音洁



04

 艺术家导览 

在艺术家导览中,易连老师与大家讲解与交流了本次展览中呈现的近年来的驻地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与不同地域的交互与沟通,蕴含着各异的生活背景与生命体验。


同学们在与易连老师的互动中,也形成了各自的视角,与艺术家、作品进行传递与连接。折叠折叠折叠折叠,你我之间,人与物之间,无穷的可能性叠加与蔓延,编织成全新而独特的艺术体验。



.

.


#导览


05

 工作坊:你想过不曾想过的吗? 


Dorothy与易连老师为学生颁发艺术家手绘纪念品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第一场

 4月24日下午,第21期驻校艺术家易连老师在学勤书院带来了工作坊“你想过不曾想过的吗?


第一场,围绕着艺术案例与作品分享,与大家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


工作坊的开始,易连老师指导大家去感知那些曾经被忽略过的感受和想法。眼睛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和线索的主要渠道,如果失去了这个途径,我们还可以怎样和外界产生关联呢?同学们在指导下从闭上眼睛开始,调动自己除眼睛以外的其他感官,三分钟后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自己这一过程中脑海里的画面或想法。


有同学觉得闭上眼后的三分钟是漫长且未知的,也有同学完全沉浸在失去视觉线索后的冥想中。有的同学留意到窗外的虫鸣,也有同学画下了当下身体对环境感知的痕迹。


基于个人背景的不同感知使得单一时空变得富有层次和多样。交流和分享产生的碰撞则使跨时空旅行成为可能。相似的结果,不同的路径。

 

易连老师用多个类型的现当代艺术经典案例来引导大家体会艺术的思维,为第二场工作坊的艺术创作打下了铺垫和基础。

同学们开始初步学会思考作品的主体对象是什么;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是什么,怎样才可以实现这个目的;以及为什么选择这种表达方式。

 

最后一个环节,他提出了“我与一棵树”的主题,引导大家进行创作的头脑风暴并给予反馈和建议。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尝试实现角色的转变:以艺术家的角度去思考和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相比于观赏,对立意和表达方式选择的思考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第二场:“我与一棵树”作品展示

第二场工作坊中,参与创作的同学们分别展示个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与解读自己和校园内的一棵树之间的关联,易连给予了评价、总结和颁奖。

装置作品  碎  作/兰敬晞

装置作品  作/凌云帆

装置作品  国家栋梁  作/凌云帆

装置作品  树大招风 作/谭玉麟

装置作品  转置体-想象的再呈 作/王逸凡

装置作品 名片  作/李睿彬

影像作品 App-种树  作/冯驰轲

影像作品 声音的树  作/丁欣怡

影像作品  作/刘晔

学生作品一览


06

 参与活动学生感想: 



▲向上滑动


兰敬睎


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说是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从主题构思到如何表达,创作于我而言是一次次选择的过程。


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是一种向现实因素的妥协,但也是反复思考后的精准表达。当然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这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灵感。比如我计划要把镜子碎片贴到树上,结果发现双面胶的粘性不够、玻璃胶凝固的时间太久又来不及。所幸得到了工程部师傅的建议和帮助,非常感谢!再比如我原计划是想把镜子贴满整面树,结果粘到某个高度的时候突然觉得刚刚好,于是就停在了这里。这个“刚刚好”的概念很主观和直觉。很难说有一套固定的算法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是刚刚好。但这也刚好是艺术的魅力。


将错就错也带来了一种别样的体验和惊喜。镜子的碎片是被扔在地上随机碎掉的。我原本打算贴得方方正正,但是它摔得七零八落、甚至直接粉末,真的破镜难圆。我不得不选择还算是大块的碎片将就着贴。但最后的效果却是没曾想到地轻巧、别致。


这个过程让我接触到了从前完全没涉足过创作的领域。从观展者到创作者的角色转变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突破。毋庸置疑,这是一次很重要也很珍贵的经历。感恩易连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希望以后也可以向老师多多学习。






凌云帆


易连老师在两个小时内让我忘记了什么是艺术,又教我在在大地、墨西哥城的冰块、追逐龙卷风中找到新的艺术。艺术可以很傻,可以很没有意义,但是当一个人沉浸其中时,那将是某种无与伦比的体悟与发现。每一个不曾想过的点子都是金子,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怀着这种信念,我参与了“我与一棵树“的创作,并见识到了其他学生艺术家介入一棵树的奇妙方式,一棵树可以是坚不可摧的,也可以是一个奇怪装置的一部分,在众人的观测中泯灭其身份,又被赋予新的艺术名片,一棵逝去的树何尝不可以在应用程序和我们的观念中长出?于是我们在树旁围成一圈,庆祝它在我们创作中的新生,这一切无用但美好。






冯驰轲


一种通常的想法认为艺术是不可教,不可学的,有天赋的人才能体悟。但我不这样认为,艺术只是不能作为一种知识被传授,但我们可以在与艺术家的对话沟通中,在艺术家的思维延展中,在转喻与隐喻的折叠折叠折叠折叠中,我们最终可以穿越符号的屏障,抵达意义本身,从而获得对艺术家与艺术本身的直接领悟。易连工作坊为同学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在易连老师的带领下“内观”,分享讨论自己的灵光,每一个同学都受到了尊重与鼓励。为了扩展同学们的思路, 易连老师准备了上百页的PPT,分享他认为有意思的作品。在轻松但严肃的氛围下,我们的同学提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并且加以实施,很多作品的精彩程度不输美院的同学,令人赞叹。其中我最喜欢是龙虾长者的国家栋梁与痰盂林的树大招风,幽默诙谐,又充满诗意。






谭玉麟


当你闭上眼,做梦前刻,会发现大脑焕发出无数场面,任意穿梭,万马奔腾。你将惊奇地担任一位出色的剪辑师,魔法地串联起一切线索,气味、场景、湿润、气息肆意调配,下一个镜头永远在等候。那些充满颗粒感而高清细腻的影像毫不费力地占据你的时间,总之你将没办法自觉地用观呼吸的方法来指引,来平静,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想到第一场工作坊的那个下午,易连老师开宗明义:“人永远充满无聊,需要每时每刻找寻东西来填充精神空白,需要去看、听、探寻,与感官有关。”由此我第一次知道精神需求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精神空虚?当你的视觉关闭时,意味着平常白天最出色的信息渠道丧失了,因此你的脑中白天被忽视的“念头”便满了出来,被你从新发现,它们饥渴地占据你的头脑和心灵,渴望填补你的需求,而这可能也是你一手造成的:你会发现你对推送和视频的忍耐度降低了,即使是个优内容,你也会迫不及待地首先加入收藏,再而没有然后,却永远往下翻去,翻去!


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保持记录,拉远距离,而抓住它们,至少这样你做到了对自己真诚。对待念头充满包容,它们悬浮在一切地方,停顿几秒,仔细观察而不是进入观看,给予时间,它们将充当你思路的源泉,不用刻意,而果汁迸发,那些对你有影响的瞬间,杂糅在个人经验里,彰显它们的价值。


自此感官改变了你的状态,头脑作为筛子,一切问题都与自身有关,而灵感也随之而来了!






王逸凡


参加工作坊的经历难忘而丰富,我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处来表述。尽管开始时我试图尽力以一种较复杂的语言来说明我的作品的“特性”——这些特性或许可以总结为迭代生成,套嵌指涉,内视反省之类;但用浅白的话说,这其中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中将错就错,走一步看一步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亦是在许多机缘巧合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回想起易连老师在首次工作坊时说:“在脑子里想与实际动手去做是非常不同的,你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我觉得很有道理,也是带着这句话来进行创作的,而最后创作的结果亦完全印证了这句话。在那个赶忙完成作品的夜晚,我向一同参加工作坊的一位学姐表示:“首先将作品的视觉部分的呈现做出来,而含义是可以之后再想,之后再赋的。” 或许我在这里写的这些文字也一样是在经过反思后,套用某种逻辑化解剖式的语言模式,对这件(的确带有分析色彩的)作品和这段创作经历的赋义与再赋义吧(当然也有可能是过度赋义)。


然而分析的程式有其固限,单纯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很可能永远不可被逻辑替代。感受的这种可贵或许正如同星球的银边,正如同那个晓静里微显辉煌的时刻——我在第二日初现的橙色晨曦中发现那面风中转动的透明镜板在树的周围投射出第一圈,又一圈,一圈圈光环,觉得惊诧而欣喜。






丁欣怡


参与工作坊的整个过程,就像是在玩的过程,满心愉悦且漫无目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有些思考,而我最近阅读的一些文字,会让我想起这段经历,从而回顾自己。就用这段引用自Herwitz的《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中的一段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思考:The best sense one can make of it is that the qualities I refer to, in speaking about the object, are not, properly speaking, its properties, but constructs of my own imagination, my own play of faculties. Where my language becomes metaphorical, or projective, where I speak of drooping heaviness, hypnotic allure, lushness and softness of colour I am going beyond what is 'in the thing' or its positioning to what I see in it.






李睿彬


信息技术发展在权力关系中重新塑造了个体认知和身份,媒体平台吸收了人们的思维容量和精力,也弱化了感知和共情能力。此情境下标签和偏见的泛滥一直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思考主题之一。恰逢驻校艺术家易连老师举办的工作坊,提供一个参与并创作的机会,脑海中的想法才能成为实体。


对我而言一周的时间并不算充分,一张小小的卡片也全然谈不上完成度很高,但这一次实物本身的任务只为了满足作品的感官依赖,给读者一个可感的思维桥梁。具体到作品而言,我用了树叶,细枝,树皮和土壤给树做了一张名片,希望用体量和形象上的巨大反差来映射思维认识中的荒谬,并对标签和偏见的泛滥进行批判。我难以预测未来的进行认知和定义模式为何,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对更多维度和可能性的探寻应当持续。而这正是创作中极具吸引力之处,也是工作坊的可贵之处。






刘晔


一切都有些出乎意料。我只是回宿舍路上看到工作坊在宿舍楼二楼,还有奈雪的饮料蹭,就参加了。我并不知道来听活动的人是需要做艺术作品的。所以活动结尾易连老师突然说要拉个微信群,所有人都是要出作品的,我还蛮惊讶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艺术是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还是觉得可以试一下。我最近对人生的意义感、死亡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面对死亡有非常多的思考和纠结,这次也许是一个好的表达自我的机会。


想法是很容易产生的,而且各种各样的想法都会有。然而考虑了可行性以后会发现,想法终究只是想法,要变成现实中的存在,是需要很多so called engineering的。整个作品创作过程中我就感受到了很多想法和现实的鸿沟。想得很美,做出来很垃圾。我对现实的认识在实操这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变得更深刻了。


在工作坊中我还学习到了一点,那就是艺术好像是一个接近“解除限制”的一个东西。脑海里想到什么就去做,根本不用考虑这个东西有没有“意义”。把自己的想法用一些精妙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件事本身对于个人来说,就足够有“意义”。这也许是艺术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它代表了乌托邦、自由、理想在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存在。这个过程也让人看到了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人类能表现出来的活力和生机。






大学艺术中心

University Arts Center

拉近学生与文化艺术之间的距离

让“梦·想”实现

To bring students clsoer to culture and art

To make the "DREAM" come true 


大学艺术中心驻校艺术家项目组

出品人丨Dorothy Wong(UAC)

策划丨Cici Tang(UAC)

协调丨Christine Wang(UAC)


文案 | Christine Wang(UAC) 

排版 | 沈泯萱 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 学勤书院

编辑 | Effie Huang(UAC)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合作请至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