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长观点 | 贲圣林:中国能否引领全球金融科技新时代?城市比较视角下的金融及策略选择

浙大ZIBS 2022-05-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Author 贲圣林 谭晓宇


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以科技赋能金融,以突破式创新重塑一个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



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中国的金融科技在用户规模、应用场景丰富度等很多领域都远超全球水平。然而,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不断加剧,中国如何守住先发优势,能否引领全球金融科技新时代?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贲圣林日前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表文章,他表示,金融科技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带来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未来更需要坚持金融科技的普惠初心,注意防范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本文为原文节选。




近年来,金融科技(FinTech)的快速发展趋势颇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高盛、瑞银、招商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致力于数字化转型,蚂蚁金服、脸书、贝宝等科技企业更是引领着全球金融科技的创新浪潮。回顾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金融科技1.0:以传统IT软硬件技术为代表的金融IT阶段;金融科技2.0:以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阶段;现在的金融科技3.0: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智能金融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与科技不断融合,科技发展持续不断地推动着金融领域的创新。


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非常好地抓住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趋势。从更宏观的时间视角来看,我们梳理对比了中国以及英美发达国家金融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认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元年大致是1988年,第一台ATM机引入中国,而世界第一台ATM机于1967年在英国巴克莱银行出现。相比国外,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差不多晚了20年。2003年,中国进入金融科技2.0阶段,这个阶段的开始以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为标志,支付宝的“师傅”贝宝是1998年在美国诞生的。在金融科技2.0阶段,虽然中国移动支付起步晚于国外,但是受益于国内庞大的用户市场,中国开始逐渐实现追赶乃至超越。到现在,中国的金融科技在用户规模、应用场景丰富度等很多领域都远超全球水平,这非常令人鼓舞。


图1: 全球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国换道超车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随着各类资金持续涌入,用户市场不断下沉,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金融科技竞争正不断加剧。中国能否守住先发优势,抢占全球金融科技高地,是接下来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构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以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为锚,梳理总结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格局,描绘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实践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三点建议:推进金融科技产业优化升级,保持金融科技体验的领先优势,完善金融科技生态建设,实现金融科技行业可靠、包容、赋能、可持续发展。


一幅基于“GFHI”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版图


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以科技赋能金融,以突破式创新重塑一个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借鉴先前研究者对于金融科技生态的理解,同时考虑到金融科技生态的内涵除了消费者还应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高校、政府等参与者,我们认为,评估各国(和城市)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应当从三大视角和五大指标出发:三大视角来自文献中金融科技生态环境中企业、用户和政府三大主要参与者,五大指标则来自从学术和商业研究中提炼的金融科技生态核心要素,包括经济基础、产业基础、数字基建、科研实力和政策监管,全面衡量所研究城市的金融科技生态发展。


基于此理论框架,我们构建了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Global Fintech Hub Index,简称GFHI),并以金融科技实力、区域影响力等作为标准,遴选了北京、上海、杭州、纽约、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迪拜等共计全球六大洲70余座核心城市作为样本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和指数计算,最终以量化的指数形式展现各城市金融科技发展全貌。


基于GFHI指数得分,我们将上述70余座城市划分为三个梯队:8个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Global Hubs)、32个区域金融科技中心城市(Regional Hubs)和多个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潜力之城(Emerging Hubs)。8个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为北京、旧金山、纽约、上海、伦敦、深圳、杭州和芝加哥。在32个区域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中,亚洲占13席,欧洲9席,美洲7席,大洋洲2席,非洲城市首次上榜并占1席。潜力之城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


图2: 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TOP40城市及潜力之城排名汇总地图


在八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中,我们发现,既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而更多的则是科技中心如旧金山(硅谷),以及强势崛起的新兴城市如深圳、杭州。这八大全球一线城市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三个国家,可以说反映了当前全球金融科技三足鼎立的局面。


八大中心城市发展轨迹的差异引发了我们对当前全球金融科技格局驱动因素的思考。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金融部门脆弱、监管环境完善的国家中,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兴起更加频繁。另外,国际清算银行(BIS)最近发布的“金融科技树”的概念框架中提出,金融科技市场需求、核心技术和公共政策三者构成了完整的金融科技树。树梢是金融科技市场需求,树干是核心技术,支撑着树梢业务,树根是公共政策,主导着整个金融科技树的发展方向。综合考虑金融科技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各国的发展模式,我们将全球金融发展格局大致划分为以需求拉动为代表的中国模式、以技术驱动为代表的美国模式、以制度保障为代表的英国模式三大类别。


三维聚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标全球,聚焦中国。我们从金融科技产业、体验、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在金融科技产业方面,中国的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典型地表现为需求驱动型,以客户需求为主的业态如第三方支付、网贷、消费金融、众筹等占比极高,而技术支撑型业态如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仅占5.6%。相比而言,美国则更多地以技术驱动发展,不仅信息服务业态占据榜首占比24.0%,且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等业态占比12.0%,约为中国的2倍。需要引起注意是,在中国过去的金融科技业态中,网贷行业占比超过24.2%,比全球平均高5.1%,更是美国的两倍以上,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依赖原有业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存疑。此外,需求驱动的金融科技创新,如移动支付等带来的爆炸性增长,在未来或将难以重现。


图3: 2019年中美金融科技企业业态分布情况比较


在金融科技体验方面,中国为全球金融科技体验树立了标杆。在金融科技体验TOP40城榜单上,中国城市包揽前8名,杭州更是连续三年金融科技体验排名全球第一,金融科技应用率达93.5%。


在金融科技生态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字基建、政策监管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需重视并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更需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解除数据安全隐忧。同时,规划先行引导产业良性发展,提升监管能力的需求也迫在眉睫。需特别注意在监管加强的同时勿忘支持和发展,避免矫枉过正而进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困境。


总体而言,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占据了一些先发优势,需求主导的金融科技业态和金融科技体验是全球标杆。但随着美英等国的“醒悟”,国际竞争加剧,我国在核心技术和以监管为重要内涵的生态建设方面的短板是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点建议,中国金融科技未来之路的选择


明现状,看未来。中国金融科技未来发展之路该怎么走?我们认为需要以“RISE”为准则,以技术为支柱,坚守普惠金融的初心,补齐金融生态建设的短板。


中国未来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应当遵循“RISE”原则——Reliable(可靠的)、Inclusive(包容的)、Sustainable(可持续的)、Enabling(赋能的)。即未来的金融发展应当是可靠的,把安全作为金融创新不可逾越的红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包容的,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惠普金融梦想;是可持续的,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效能,为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赋能的,赋能实体经济,构建产业生态,合理配置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体到上述金融科技产业、体验、生态三个维度,我们提出三条发展思路。


1

要发展怎样的金融科技产业?

从需求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从全球各国金融科技业态发展对比来看,区块链、数字货币、智能投顾等技术驱动型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是未来主要方向。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在发展需求驱动型的网贷等业态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需要及时自省并调整发展方向。无论从国别对比来看还是从行业发展遇到的困境来看,发展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行业都是当务之急。此外,利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能力也是至关重要,我国在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中需尽量避免重走“先发展、后监管”的老路。


2

如何保持金融科技体验的领先优势?

坚守金融科技的普惠初心。

金融科技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带来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未来更需要坚持金融科技的普惠初心,注意防范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秉承金融服务实体的使命,推动“人人生而平等”这一金融普惠愿景的实现。如蚂蚁金服的“310”(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0人工审核)小微贷款模式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的范例。


3

如何构建更好的金融科技生态?

加强顶层设计,补齐生态短板。

政府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设计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数字基建、产业基础、科研能力、商业环境、政策监管等维度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5G、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夯实科技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加强基础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背景的专业人才,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健全市场信用体系,搭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营造良性的舆论和营商环境,激发金融科技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优化金融治理机制,创新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协调,更好地促进金融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历史正在我们面前展开——中国能否引领全球金融科技新时代?对这一问题的满意回答仍需政府、企业、民众等各个相关方长期努力。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占据了一些先发优势,但同时也必须正视我们正面临或将面临的许多挑战。我们期待在金融科技发展的下半场能够出现更多的“中国经验”,携世界之手构建全球金融科技生态圈,为达成普惠金融的世界愿景谋求福祉。



内容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作者|贲圣林、谭晓宇,李心约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图文排版   杨吟之


推荐阅读

国际联合商学院开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新篇——ZIBS金融硕士(iMF)项目扬帆起航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篇看尽ABC!国际联合商学院iMBA项目概览


关注ZIBS,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