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行走古镇,探寻“枫泾古镇”里的古宅建筑
枫
泾
古镇
枫泾古镇,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上海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
俗语曰“吴根越角,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枫泾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成村落,成市于宋代,元代1275年正式建镇,初期称作“白牛镇”,至明朝末期改名为“枫泾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巷”之景。
作为新沪上八景之一,枫泾古镇是市民热衷游览打卡的上海32片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其中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值得大家寻迹探访。
1
丁蹄作坊
位于枫泾镇南大街149号,原丁义兴熟食店、丁义兴小酒店,现丁蹄作坊,江南传统民居,始建于1852年,砖木结构,一堂两厢三开间格局,南院墙有砖雕仪门,天井立面为木质雕花门窗,该建筑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丁蹄,即“丁义兴”熟食店特制的“红烧猪蹄”,始于咸丰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2007年,枫泾丁蹄制作技艺被市政府列入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一共两层楼,一楼通过蜡像和文字图片详细介绍了丁蹄的制作过程,二楼则是丁蹄的历史文化内容。
2
陈舜俞居所(三百园)
位于枫泾镇和平街49号,原陈舜俞故居、枫泾民俗博物馆,现三百园,该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金山区文物保护点。
三百园,江南传统民居,两层砖木结构,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前两进建筑为青瓦硬山顶、马头墙、观音兜山墙;第三进建筑为青瓦重檐硬山,设马头山堵,木结构梁柱有精美雕花;西侧后花园为传统园林,总建筑为明清风格,具有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
后花园“泽园”,园内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是一处吟诗作画的江南园林。
3
东区火政会
位于枫泾镇生产街124号,是民国期间枫泾东区火政会所在地,这是上海地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一处近代消防机构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区火政会由一幢普通民宅改建而成,坐南朝北,面向市河,砖木结构,受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将门面墙改成了西洋式,是中西结合的建筑。正面刻有火政会微标(两斧头交叉),一、二层结合处有向外区翘出的水泥阳台,现该处陈列着枫泾地区近现代消防史图片史料及消防设备实物,在市河里曾经停泊着仿制的救火船(原船已被上海市消防博物馆珍藏)。
如今的东区火政会旧址已成为枫泾的消防主题展馆,是古镇著名景点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如手压式洋龙、手推式的消防车、大马力轮式消防车等。
4
枫围人民公社旧址
位于枫泾镇和平街85号,是上海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公社旧址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的7间平房,大院内为清代、民国和解放后不同时期建设的组团式建筑,一些明清风格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前,防空洞上的三间面东房是1968年扩建,曾是公社武装部办公地。公社后院有3000多枚像章组成的毛泽东像章珍藏馆,还可以看到一架米格15飞机和一门85高射炮。
5
朱学范故居
位于枫泾镇新街36号,1905年至1925年,知名爱国人士朱学范在此居住,朱学范故居及朱学范墓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学范故居为一座江南风格的清代建筑,传统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民居,五开间,主屋为二层楼,二层楼上下共10间,建筑面积440平方米,进门大堂为迎宾聚客之所。朱家崇尚佛教,故在旁建“念佛楼”,楼为三层,正四方形,有木梯到顶上,露台四周有栏,后楼板被拆除,无法登顶。
朱学范墓,位于枫泾公墓内,其墓区占地面积589平方米,是朱学范的祖墓所在地。朱学范墓坐北朝南,西侧为溪流,北边是青杉翠柏,由青铜胸像,墓碑、墓穴组成。
6
程十发祖居
位于枫泾镇和平街151号,是享誉国内的画坛泰斗程十发的祖居,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程十发祖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面街而建,砖木结构,是一座三埭两天井后带花园的两进式宅院。前后幢布局,前为平房,后为二层楼房,共有5间,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无斗拱。后房底层为落地格栅门,上层窗为格栅窗。
在第二进封火墙门楣上有四块砖雕,雕有“壹室太平”四字。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造内屋时程家把它作为家训雕在其上。其曾祖父程世斋精通医术,是远近闻名的儒医,人称“壹室带来太平之坊”,后这条街称为“太平坊”,直至解放后改为和平街。
走过一条条拱桥、老街
走进一幢幢古宅建筑
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文化底蕴
漫步金山枫泾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品读建筑凝固的艺术魅力
*本文素材来源:上海枫泾旅游区、乐游上海、醉美枫泾微信公众号
供稿:市历保中心
编辑:何清扬
责任编辑:施伟华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往期精选
上海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执行“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专题调研嘉定新城建设工作
【市重大工程】进度条|完成送电!S3公路本月具备通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