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享回顾 | 苏杰浩, "早晨的风暴"

Trigger 触发
2024-09-07

时间:2019年01月18日

分享人:苏杰浩

本文阅读时长:6分钟


苏杰浩曾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于2018年从RISD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他的艺术实践基于个人历史,聚焦在语言、图像、经验的交叉地带。本次分享会,苏杰浩为我们分享他的个展《早晨的风暴》(2018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览),其中包括摄影、文本、影像及声音。


  无题(林肯森林),喷墨打印,2018

  图片来源:艺术家


苏杰浩:《早晨的风暴》这个展览收集了我过去一两年的一些作品,其中很多图像都是我在日常生活的情景中所拍下来的,有的是直接拍摄,而有的运用了一些简单的技术处理。比如在《无题(林肯森林)》这个作品中,我运用了对焦叠加的方法,将许多张照片叠加在一起。这让图像从前面到后面全都变得清晰,空间和深度被压缩。


我对空间性的湖面——既湖面作为一个空间——是如何被转化成一个摄影的、图像上的表面很感兴趣,这个表面上也展示了很多细节。我想再现一种纯粹的美,就是落日余晖照在结冰的湖面上的反光,它像是一面镜子,或是一个容器,自然性的景观被转化成心理性的图像,与落日窗户相似,试图唤起一种共情的感受


  无题(自我肖像 #2),喷墨打印,2017

  图片来源:艺术家


这是冬天在罗德岛的Newport拍摄的海景。夜晚的海非常黑,闪光灯功率不够,所以需要很多次的曝光累积才能微微照亮部分的海面,拍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我把这些图像都叠加在一起,打印成约2、3米的大尺幅,成为三联画的形式,记得当时一个同学开玩笑说“go big or go home:)",所以画面中间有两道白的空隙,作为背景拍摄下我的背影。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作品在形式上回应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一幅名叫《雾海漫游者(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的画,画中是一个旅行者站在被云海环绕的山上的一个背影。


  无题(彩虹、直尺、蓝鸟、白色公式以及长方形),喷墨打印,2017

  图片来源:艺术家


这张照片的背景记录了大峡谷中彩虹的自然景观,它是一张五六十年代的家庭旅游照的底片,由于时间褪色变成了红色。我很感兴趣这种自然性的景观跟文化性的景观的交叉融合。右上方鸟的图像是从自然图录中剪裁下来的,对我而言它是一种关于自然的文化性的图像。鸟作为自然中的物种,被人观察、描绘、记录,然后成为了一个图像被传播,它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文化性的载体。而彩虹象征着一个被摄影捕捉、记录的自然图像或奇观,中间的图形则是一个关于彩虹的数学公式。


  早晨的风暴,16:9单频高清影片,中英文文本,2017-8

  图片来源:艺术家


之前在瑞士驻留的时候去过意大利米兰的布雷拉宫 (Palazzo Brera),对这个场景一直有印象,所以想着再回去拍一些素材。《早晨的风暴》这个影片首先是自传性的,同时我又试图从个人的语境中稍微跳出来一点,希望它不仅仅是个人化的,而是有能力创造出共情的空间,让他人可以感受得到,里面有许多跨越时空和媒介的联结,其中也包括在地理上的联结。


影片中有一段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谈论电影的片段。他说除了电影之外,没有什么其他媒介能够固定住时间。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对于不同时代里面不同艺术家的动机和意图,以及在个体层面上艺术的功能和意义。可能摄影的训练使我对空间和图像比较敏感,联想到历史悠久的两种视觉媒介:图像和雕塑。某种意义上,图像可以被视为平面性的雕塑,雕塑也可以被视为空间性的图像。这两者的转化也涉及到影像如何转译和再现现实,以及建筑空间是怎样被转化成影像里面的空间,这也是我拍摄布雷拉宫的一个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人在庭院中漫步、和古典雕塑之间相互凝视,这种关系也是我感兴趣的。


唐沫肿:你提到过结构的互相交织和复杂联系,我在看这个作品时觉得你想编织一张网,但有时候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像流苏一样的东西,而不是这个网被编制了起来。比如说,你在做你的个人轨迹的时候,每一个点引出了一个可以让人共情的情景,这又相当于是一个点,很多这样的东西组成了一个类似于流苏的结构。


有一个很浅层次的东西,即便我想要从美学阅读的动机出发,不想要去把它编起来,但有时会觉得很难,有一种阻碍在里面,感觉这个文本在占据它的中心,我并没有在以一种很主动的方式去阅读它。


苏杰浩:我觉得你说得蛮准确的。至于编织一张网还是有点困难的,而且也不在我的想法里面。它毕竟是一个线性的有始有终的进程,虽然首尾又衔接在一起。这个文本在视觉上处于一个中心位置,我的意图是通过文本的叠加在影像中创造出另外一些层次


整个影片里面有几种不同的文本,首先是我写的文本,其次有电视里面塔可夫斯基纪录片里的演讲文本,再次有辋川图卷上面的文本。文本和影像两者之间多少有一些错位,它们之间不是严丝合缝的,在我看来这种错位正好也产生了一定的空间,有时候影像在呼应文本,有时候是文本在暗示着影像。与其说是一个很结实的网,在我看来,它更多的是一些在结构里交织的线索。


  梅纳焦(Menaggio),综合媒体装置,2018

  图片来源:艺术家


唐沫肿:关于诗的那个视频,你选择的形式是一句一句弹出来,然后背后有人朗读。对我来说,一首诗是整个在页面上的,如果读到下一句时觉得跟上一句有联系,你可以倒回去。读的这个过程对我来说还挺重要的,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你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就是让它一句一句过去,没办法回去。


苏杰浩:如果这首诗被打印在纸上,可以被全部阅读,也可以选择倒回去阅读。当它被转化成这样一行一行的文字,然后又随着时间在播放的时候,它确实变得不可逆,像是一句一句的瞬间记忆。比如说你看一本书,这也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只不过我把这个过程拆分得细一点,一定程度的碎片化。我们现在看的只是现场的视频,这里面的诗也不是作为单独的文本存在,而是作为投影装置里的文本存在,所以有点像是字幕甚至是歌词一样,实际的影像是投影在涂了浅黄色的丙烯画布上的,呼应了视频中的日光和阴影。


匿名:我觉得这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可能感觉上它是碎片化的,像流苏而不像一个网,或者说句子中间关联性不大,但是我觉得它们是有关联的。甚至说,可能你把它打印出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刚才这样看一遍却没有发现的关联性。

 

苏杰浩:如果整体阅读的话就能看到很多前后的关联和呼应,包括一些我很感兴趣的类似矛盾或悖论的东西,有很多暗喻和映射在里面。比如其中有一句说到五色令人目盲,恰好整首诗里面一共出现了五种颜色,同时也谈到了名和实的关系,还有翻译和转述的可能和局限。这里面有很多的图像,也涵盖了若干不同的地点和时态,以及一些平行的结构,试图再现某种主观的共时性的经验


蔡星洋:当时你是怎么去写这些诗的?

 

苏杰浩:想法是过去若干年的累积,而创作大概在两三周的时间内完成,然后花了陆续几个月的时间修改。我感觉写作格外需要专注力,某种高度的敏感和意识。诗一共有十五节,里面有一些是比较喜欢、比较顺畅和完整的,而有一些是比较仓促的,衔接不是那么圆满。整个结构和概念其实跟影片《早晨的风暴》有点相似,只不过作为文本的话,跟现实和时空的关系要更自由一些。我摘取了其中的三节在下面:


金沙江畔的养蜂人唱著明日之歌

藏红花採出许多白色的蜜

白马也是马,他说五色令人目盲

你点头表示赞同

转身见到了一株迎客松


河床上的鹅卵石发出空响

墨绿色的钱包被悄然打开

完璧不能归赵

瀑布下有人轻声叹气

他身上的黄色风衣挡不住雨


无数眼睛同时注视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

浴室里排气扇奏著漫长的序曲

这一刻与别的时刻并无不同

一枚手表落在上海的地铁上

历史仁慈地将我们纳入它的循环


节选自《梅纳焦(Menaggio)》


聂丽莎: 诗是写给你自己的?还是更像是给观众的一种引导?

 

苏杰浩: 应该说是写给我自己的,因为是一种文本性的自述,内容都是基于个人经验、感受和记忆;其次我觉得自己大部分的写作或创作都在寻求某种对话及连接,不仅包括当下的观众或读者,同时也试图和过去连接,我感兴趣于某种所谓的共同意识


蔡星洋:对我个人而言,影片的部分是好进入的。而后面的那个诗,我觉得是独立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同时我也已经接受了某种设定,那就是作者没有试图去产生每句之间的联系。有时候我感觉句子之间像是被打断了一样,当我觉得这个地方可以接着再往下讲一点,但是它就突然转变成了另外一个内容。

 

另外,诗弹出的速度和信息量跟一个影片是不一样的。诗是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去看,而影片包括声音和画面,能明显感觉到画面是交叉在一起的。或者说,我可以意识到影片的某个地方是想映射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当中去,但是诗让我觉得很难跟随。

 

唐沫肿:有点蒙太奇的感觉。有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有几处文本是在对自己的结构做出一定的解构,好像在暗示我里面的文字这么跳来跳去是有原因的。


苏杰浩:可能是因为碎片化的原因,难以在短时间里面综合组织起对这个文本的理解,影片的话因为是连续的图像所以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在某种程度上,这首诗的文本可以说是以自身作为对话对象,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概念上。当一个人自说自话的时候,其实他可能在和想象中的另一个自我在对话。所以,我也希望图像能探讨到它作为图像本身的一些特质,文本也能介绍或回应它自己,自我指涉也好、建立关联也好。如果能回到自身紧密相关的一些层面上,可能更有助于理解自我吧。


唐沫肿:另外很有意思是,我们一边听的是英文,但看的又是中文,我们同时在吸收两个不同的信息,但其实又是同一个东西,这还挺奇妙的,尤其是当它是一个诗歌。可能平时看电视都是听着英文,看着中文字幕,所以这个过程很有意思。请问你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苏杰浩:这里面多少有一些错位的感觉,包括时空上的和语言上的。朗读者本人是一位诗人,她的口音既不是美国口音也不是英国口音,而是爱尔兰口音。这里面有着很多小决定,以及身份上的代入。


周添孜:为什么要选择用一个有爱尔兰口音的人朗读?

 

苏杰浩:她既是诗人,同时也在教授诗歌,作为一个爱尔兰人在这里(美国)是一个移居者,或者说是一个不属于这里的人。作为朗读者她的身份跟作者本人也是有联系的,这个过程也像是我们在合作。


蔡星洋:这个展览空间有多大?

 

苏杰浩:大约八十平米左右,是一整个大的长方形的空间。我觉得更理想的话是可以有一个分隔出来的放映厅。但是没有,所以我就把整个空间刷成藏蓝色的,并且搭了假墙把光线控制住,试图创造剧场的感觉。


蔡星洋:在展览中你有提供作品的介绍吗?你是如何让观众去解读作品的?比如说,我们在看你作品时,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你去解释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观众要如何在没有接受到这些内容的前提下去阅读你的作品?

 

苏杰浩:展览中的展签就是基本的作品信息。我觉得也许就是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理解,就像有时候我们看一部电影或者读一本书。有些人可能会很快地翻过去,快进似地看,而也有些人会从头看到尾看完。音乐也是一样,每个人的投入不同,可能收获和理解也会多少有所不同。


 蝴蝶兰,综合媒介装置,2018

 图片来源:艺术家


蔡星洋: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渠道去获得这个信息。比如说,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蝴蝶兰》中那个旋转的兰花盆景,可能在一开始你选择去拍摄的时候,它是关于摄影和空间之间关系的思考,但后来你觉得与其去呈现这个摄影作品,不如去呈现这个兰花本身。这其实是你自己的思考过程,但观众直接接受到的是一个旋转中的兰花,而很难接触到你这个思考过程。那么你是怎么考虑信息传达的这个过程?

 

苏杰浩:刚才说的这个思考过程,其实只是在交待一个背景。我觉得,这个东西它本身呈现在那里也应该是自立的,无论有没有解释。因为它抽象又不抽象,具象它又有点超越本身的形象。从我个人来看,这里面也有一些转化、错位、移置等含义。形式上它也呼应了湖面的照片,有一种纯粹的美、某一种象征,转动的时候跟空间的关系也很微妙。有很多人过来跟兰花拍照,在这一点上它又被转化成图像——碎片化的、数字化的、甚至是匿名的图像。我觉得这也是它的命运之一,世界本身被转化为图像


蔡星洋:有考虑过把照片也放在兰花旁边去做比较吗?

 

苏杰浩:在拍了展览现场图之后,我发现兰花在上面的这个样子(网站上面)也蛮有意思的。如果把照片放旁边,可能就有点太多了。有点像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的三个椅子的作品,有一把椅子、一张椅子的照片和一个椅子的文字解释。我觉得在这里只要一个就行了,展厅已经有很多别的东西,而且观众最终也会把它转化成图像,所以有点变成了我提供了一个好看的东西让观众来拍照然后带走一样,这样也蛮好的:)


蔡星洋:我觉得你的作品很多是关于对媒介自身的探讨。例如对于诗去探讨诗本身,对于图像去探讨图像,或者摄影探讨摄影本身的一个性质。你选择这个内容或文本是基于你自己的喜好吗?


我作为一个观众去阅读这个作品时,可能我更多的是阅读到了它内容本身,也就可能是关于苏杰浩的喜好而已,那么关于内容本身探讨的部分就容易在阅读的过程中失去。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问题吗?比如说,你用张枣的诗作为内容,但我身为观众可能会从张枣的诗本身去思考,而不是考虑你在以它作为诗的形式来探讨一个关于媒介的内容。

 

苏杰浩:我可能想持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因为没办法规定观众应该怎么去解读,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文本的选择上,无论出于个人兴趣还是背景经历,它们都跟我有所关联,同时它们之间也可以是有所关联的。虽然有着个人上的喜好,张枣的诗其实更多是作为影片的引入和结束,借此来联结起许多不同的人和事物,包括张枣、贾岛、韩愈、韩江、父亲与我、潮州西湖(童年家庭合影)、北海公园(北京-长安-渭水)、辋川图(文字与图像)等等。


影片中的辋川图卷可以被视为古代文人对理想家园的一种想象,是宋代郭忠恕对唐代王维的画作的临摹,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扫描成数字文件出现在故宫网站上,然后它被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在美国的工作室里下载和拍摄、影像上可以看到屏幕的闪烁,图像本身经过了多重的变迁、流转、重现,这个过程或许也能够影射出一些有意思的微妙的东西。但是至于这些东西有多少被注意到和理解到,或者仅仅只是我个人的兴趣,作为作者我也没法断定。


很多时候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展览其实只是逛逛看看,拍拍照片就走了。不过当我自己作为作者,在制作影片的时候,每一次剪辑都还是能够看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每次都有一些新的理解,可能因为图像本身就很复杂和多义吧。


艺术家网站:

http://jiehaosu.com/


END

文字整理 & 排版编辑

姚雨何、全宇飞、TY




TriggerFinger 触发 是由一群就读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的学生经营的艺术公众号。我们的工作围绕着分享、讨论及展览展开。该公众号一方面作为我们日常工作和活动的存档,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更有意识地为大家展示更多的艺术和艺术家。


声明:本平台发表的稿件均为TriggerFinder 触发所有,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rigger 触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