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效仿”现象的趋同作用:具荷拉自杀是受雪莉影响吗?

所长任有病 抑郁研究所

据韩媒24日消息,韩国歌手具荷拉在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8岁,被曝出生前患有严重抑郁症。


就在一个月前,具荷拉的好友雪莉自杀身亡时,她曾在直播中大哭着说:“雪莉,姐姐在日本工作,不能去看你,只能这样向你道别了,真的很对不起,我会带着你的努力活下去的。”


却不曾想,具荷拉没能带着雪莉的努力活下去,而是和人间水蜜桃一样,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具荷拉自杀是受到了雪莉影响吗?

 

有韩国媒体分析指出,具荷拉的离世或因为雪莉自杀产生的“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是指,看到名人或自己身边的人自杀的消息时,一些内心痛苦的人会开启自杀念头,效仿自杀者的行为。也称为“模仿自杀”、“自杀传染”。媒体认为,韩国娱乐圈接二连三的发生悲剧,或因韩娱圈已经陷入了“维特效应”。


可事实总是比想象中更残酷。具荷拉的自杀行为并非单纯的自杀效仿,而是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源,伴随挚友自杀身故的刺激事件共同作用导致。

 

长期以来,具荷拉遭受男友家暴、威胁,被攻击辱骂为「性格容易激动」、「心胸狭窄」、「不会替人着想」。


曾有一次被男友殴打至子宫出血,具荷拉表示男友“扯自己头发、将自己推向门板,抡起空气净化器砸向自己,用性隐私视频威胁自己”。


 

报警之后随着案件审理,具荷拉的前男友被移送检察院。在这期间,具荷拉曾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过一则动态:很痛,很累,配图上有“Crying Room”的英文字样。

但恶魔总是站在一起,天使依然容易被伤害。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仅对崔钟范(具荷拉前男友)财物损坏、伤害、威胁、强迫等4项罪名作出有罪判决,判处崔钟范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3年。


最引发争议的拍摄性隐私视频的部分,不在定罪理由中,裁判部的理由为:“综合事件的结果,性关系视频虽然没有得到受害者(具荷拉)同意,但是考虑到两人当时是恋人关系受害者当时也没有制止,因此无法认为是偷拍”,最终性暴力相关嫌疑被认定无罪。

 

舆论的压力逐渐让具荷拉喘不过气来。

 

直至今年5月份,具荷拉被发现在家中昏迷,而在此之前她秒删过一条社交状态,上面写着“再见”两个字。

 

幸好抢救及时,具荷拉没有生命危险,此事之后具荷拉被确认患有重度抑郁症,状态极其不稳定。

 

再回到雪莉自杀事件对具荷拉的影响上。


雪莉去世后,具荷拉发布悼念及负向情绪的社交动态十分频繁:“眼泪不停地流,至今无法相信,无数张照片中美丽的真理啊……真理啊。”

随后的直播告别中也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点击查看直播视频⬇️

 

她的亲人在和媒体的通话中也曾表示:“痛苦的事情交织,让她感觉非常辛苦。”

 

那么当这些痛苦交织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具荷拉会做出和雪莉一样的选择。

  

声称要自杀的人是真的很想死吗?

 

说要自杀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处于人生的危机当中,自杀是一时之念。大多数犹豫不决或内心冲突的自杀求助者,不仅提供一些自杀线索,而且以某种方式请求帮助。


这些线索可能是言语的,行为的,处于某种状态或综合征的线索。言语线索指口头或书面表明的,可能直接说“我不想活了”或非直接的说,“自己对任何人都没有用了”,“死了更好”,也可以是写遗书。


行为线索可能是与人告别、安排后事,甚至割腕,以此作为一种自杀“实践”或自杀方式。这样的行为线索更能说明在“寻求帮助”。


状况线索包括配偶死亡、离婚、难以忍受的躯体疼痛或不能治愈的晚期疾病,突然破产,陷入心爱的人死亡忌日或陷入其他生活状况的急剧改变


综合症线索包括各种想自杀的症状,如严重的抑郁症、孤独、绝望、依赖及对生活的不满。

 

几乎所有想自杀的求助者都提供了几种线索或呼救信号。有些线索和寻求帮助的信号易于识别,也有些是难以识别的。



抑郁症病友群会不会变成约死群?

 

既然自杀效仿现象和维特效应已经越来越普遍,那么把一群抑郁症患者都聚集在一起,很多人就会担心病友群会不会直接变成“约死群”或者“蓝鲸群”。


很多患者家属都是因此就想当然地强硬阻止子女进入病友群。声称“我女儿就是因为总和不正常的人聊天才变成这样的”、“是你们害了她”。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一群相似的人遇见,第一诉求绝不是约死,而是久违的共鸣和理解。


因为抑郁的我们,有相似的经历和悲喜,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情绪和行为。


在病友群里,Ta可以是我毫无保留的倾诉对象,Ta可以是最能懂我的的陪伴者。我不用怕Ta觉得我玻璃心,也不用担心Ta觉得我太过啰嗦。


病友们在这里交换自己的故事,分享喜悦,分担苦痛。

有病友曾说道:我能清楚地感知到,我在帮助他的同时,我也在获得帮助。“

病友群陪伴者计划部分活动图:

“我走过小区的木桥,下面有江水的声音”


“我最喜欢的小熊,它的名字叫海绵宝宝”

在抑郁研究所的病友群内,每一个孤独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慰藉,找回“被理解”的感觉。就像有位16岁的病友说:“只有在这里,我感觉我才是个正常人”。


毕竟,在孤独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


自杀的高危人群在自杀之前会有一些警示吗?

 

一个人无论何时具备以下4-5项危险因素,就可以认为这个人处于自杀的高危时期:

1.有自杀家族史

2.有自杀未遂史

3.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

4.最近经历了心爱的人去世,离婚或分居

5.最近由于经济损失或受虐待使得家庭不稳定

6.陷入特别的创伤而难以自拔

7.有精神疾病

8.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

9.最近有躯体或心理创伤

10.有失败的医疗史

11.独居,而且与他人失去联系

12.有抑郁症,目前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抑郁发作正在住院治疗

13.在分配个人财产或安排后事

14.有特别的情绪和行为改变,如冷漠、退缩、隔离、易怒、恐慌、焦虑,或者社交、睡眠、饮食、学习、工作习惯发生改变

15.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

16.陷于曾经历过的躯体、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结中不能自拔

17.有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 悲伤或失望等情感表达


 

常见的自杀求助讯号有哪些?

 

直接的危险讯号:

1.说「不想活了」或「死了更好」。

2.表示无助、绝望和自身没有价值

3.表示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有中止痛苦的意愿

4.嘱咐和安排身后事

5.有道别的表示

 

间接的危险讯号:

1.浏览和询问自杀的办法

2.购买自杀的物品(eg.大剂量的安眠药、含剧毒的药剂、绳索和刀具)

3.把珍藏的心爱或昂贵的物品送人

4.谈论很多死亡和自杀的话题,对于他人的自杀身亡表示羡慕或愿意效仿

5.易怒、焦躁不安或情绪化

6.有冲动的举动或破坏性的行为(eg.危险驾驶)

7.持续的自残行为(eg.身上不断出现伤痕,有撞头、拿香烟烫自己、绝食等行为)

8.长时间一个人发呆和哭泣

9.安眠和止疼药物的滥用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Ta们的抑郁情绪达到中到重度,以及在治疗恢复期都可能做出自杀行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倾向具有持续和反复性,需要额外留意。「自杀求助讯号」中符合一项就有实施自杀可能性,「间接的危险讯息」中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也会具有同样的危险性,需加强监督与防范。


➡️点击查看对抑郁症患者,有哪些能说的和不能说的话?



病友群里/身边有要自杀的人,我该怎么帮助Ta?


发觉身边有人要自杀后,可以简单询问企图自杀者为什么想自杀。不是当即采取自杀行为(如准备跳楼)可以问下如果想自杀打算怎么做如对方已有具体的自杀计划,这是可能实施自杀的高危讯号,需额外的留意。


交流上以倾听为主,表示关心和支持。不要去评判和指责,更不能用辱骂和争吵等方式来刺激对方。不承诺替对方就自杀的情况保密。

 

「当企图自杀者是陌生人」

见到有陌生人有自杀冲动或行为的时候,线上遇到尽量劝说对方拨打危机干预热线。


对方表示已有或立即准备施行自杀行动,立即通知社区管理,联系网警。线下见到可拨打110,如对方受了伤同时拨打120。


110和120未到之前,不知该怎么拖住自杀者不自杀,可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热线的工作人员能为企图自杀者及其亲友、目睹自杀的人做短暂的危机干预,也能教导来电者如何处理自杀者的紧急状况。

➡️点击查看心理危机热线

 

「当企图自杀者是普通朋友、同事或远亲」

劝其立即拨打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设法通知其亲友或同事、室友等有密切联系和频繁接触的人,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建议他们通知其家属,陪同企图自杀者致电给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找所在学校或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做评估排除继发的自杀风险。


要是企图自杀者曾经或疑似罹患精神障碍(如有强烈并持续的自杀冲动),立即通知其家属陪同去医院治疗。

 ➡️点击查看详细就医指南


「当企图自杀者是家属或好友」

企图自杀者是一时冲动有自杀意愿或做出自杀行为,致电给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找所在学校或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做评估排除继发的自杀风险。


如对方已处于治疗阶段,跟医生交流调整治疗方案。对方已采取过自杀行为或准备采取自杀行为,当即联系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陪同患者去做住院治疗。


不是法定监护人无权给患者办入院手续,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好友或非婚恋人须通知其家属获得对方的许可才能办理。如有不明之处,优先询问医院的医护人员,其次才是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没有人100%地想自杀,如果可以,请尽力帮助身边的人。路途遥远,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那个需要被拯救、被陪伴、被理解的人。

活着已经很艰难了,还好我们可以相互治愈。

注:部分内容引用自 《危机干预策略》作者:(美) B.E.Gilliland, R.K.James

推荐阅读

☟学习如何正确帮助Ta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