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杯茶第三期 | 看不见的梯子

顾佳文 是光诗歌 2020-01-18

这是 是光诗歌  第 238 次  与你的动人分享





“是光”于2018年10月底新推出的小活动

 周末“一杯茶”

寓意用盏茶光阴起到提神之用,

希望能协助项目教师更好地解决课堂问题。


每周六晚8:00,将15-20分钟的时间

讲解老师们在课堂上遇到的具体问题。

前几讲,将主要围绕

“学生诗作二次引导”的主题开展。




 第三期 :看不见的梯子 



主讲人:“是光”顾佳文老师

 时间:2018年11月10日 20:00



 顾佳文老师简介:




我是从江南水乡伸往云贵之地的长蒿

意欲打捞孩童眼中的云霞

用四年在浙大习文

再用四年,在村小教文

喜欢风和诗歌

它们让我除了浪漫,一无是处



儿童刚开始写诗应该仿写吗?

前段时间在和一位诗人的对话中,听到这位诗人极为严肃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儿童在刚开始写诗的时候,要鼓励自由创作,而不支持仿写。”

 

我大体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不要给美好的成长圈定一个花园。野蛮与无知自有其可爱的锋芒。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多阅读,所以我们要静静等候花开。

 

但其实细想开来,这样的说法未免绝对了些。我们站在成人的台阶上看向孩童世界,觉得少框定是好的,但孩童在自己平台上仰望着诗歌之国,Ta正迫切地想要寻找遗落着的或隐藏起来的秘密扶梯。我们自然不能纵容孩子,同时不能纵容成人,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立马把梯子给孩子,也不是没收梯子,而是,给儿童一把“看不见的梯子”。



这样说有点绕,用大白话来说:不建议给一首诗让孩子直接模仿,但我们建议让孩子在一首好的诗歌中多摸爬滚打一会儿,用时间去熟悉诗歌的色彩和味道,用时间去吞咽诗歌的意象与节奏。当孩子再从这首诗中出来后就像是从广袤森林里出来一般,Ta的鼻子和眼睛里都带着一些警觉,Ta开始能将咽下去的东西变成一口气从胸口吐到纸上了。这种模仿,它看不太见,但确实是仿的。

 

举个例子。先来看《日有所诵》二年级版中选录的一首诗歌: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

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它一吼,

就掀起波浪滔天……


(刘饶民)




这首诗解决几个生字词让孩子多读几遍,孩子就会读了也能背了,但诗歌的浸润显然还不够时间。如何来讲呢?我自己之前采取的方式是这样的:

 

海上的风是_____,

_____ 一  _____,

就 _____________。

 

目的和金币一样在风中作响:就是让孩子接着仿写。孩子可以仿吗?这点毋庸怀疑。但是这样孩子就会写诗了吗?大大的问号。因为这作业和语文课本后面会布置的造句之类太像了。它放在那儿,就开始遮挡诗歌发出的光芒。这种不自由,就是一开始那位诗人为何会如此排斥仿写的原因。但我和他不一样的是,我知道在儿童诗歌启蒙阶段,模仿是必然的,我必须给Ta一些更内在的东西,Ta也必须要抓住。


所以我调整了——不去这首诗之外填填补补,而是就驻扎在诗的体内,让孩子去仿其精气。



怎么说?我先宕开一笔,看一下“是光”孩子这星期打卡中的一首小诗。

 


《云》

 

云是音乐家

他把小雨滴洒在大地上

嘀嗒嘀嗒

成了一首美妙的曲谱

云是棉花糖

当太阳吃完饭后

总要吃好多棉花糖

吃完后他很高兴

脸蛋红扑扑的




读完之后你发现什么?

1. 这首诗富有童趣,很是可爱;

2. 对于云做了多种想象:像音乐家,像棉花糖,可能还有其他;

3. 这首诗的节奏有点小问题。像棉花糖的部分会比前面打了更长的拍子,且后面似乎有偷换主角的嫌疑,将云从主角变成了太阳的配角。

 

这是大家都能观察到的部分,我这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发现,就是这首《云》其实与我刚才提到的《海上的风》有点像。在《海上的风》这首诗中,诗人也对风进行了多种想象,说风像花神,像琴师,像大力士,像狮子。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了一起。但是很明显,《海上的风》比《云》的节奏稳健许多,不会突然加一拍或漏一拍,字数的多少和动词的摆放都经过选择而不显随意。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我所谓的梯子。你看到了,我们的孩子在写诗时会面临这些问题,为什么不在一首成熟的诗歌中将这把梯子递给Ta或者让Ta去看到呢?

 

我们老师,应该能从一首好的诗歌中看到成百上千首诗歌的影子,应该能够理解从这首诗中传达出来的普遍价值。所以后来我再讲解这首诗时,去除了拙劣的直接仿写,而是将我们的目标放大到整首诗:将这首诗视为一个翠绿的山坡,从题目这个山头一直滚落到山脚,尽可能地带领孩子们去沾染一些这首诗的脾气。

 

然后我们发现了写这样一首诗的奥秘。好像是有一个人在做头脑风暴,先想海上的风像什么呀?哦,像花神,像琴师……一个个圈圈先冒出来,然后再去扩展这个圈圈,如果是花神,能带来什么呢?展开合理的想象,这里会涉及到动词的选择。最后来给它们编排位置:每一种想象占一小节,为了节奏还要细思量字数的多少。

 

如你所见,我带着孩子们将这首诗做了一次复盘,让孩子们感受了诗人如何写诗,他在写诗时可能用了哪些技巧和手法。听着挺像思维导图训练?谁说不是呢!写诗很多时候灵感如烟火窜动,稍不留神就溜走了,用思维图帮忙抓住它们倒也是美事一桩。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能够发现“如果我将来要写的诗是从一个事物出发对Ta进行多角度想象的,这种写法将是一个可能的参考”。一旦孩子这么想了,那么Ta就能从《海上的风》写到《云》写到《太阳》写到《大象》写到世界万物,一旦孩子开始真正从一首诗歌中汲取到营养了,他就会更加如饥似渴地去阅读其他类型的诗歌,渐渐地,孩子会知道,啊,诗歌的形态万千,啊,诗歌的道路如此宽广。孩子就能慢慢地丢掉这把“看不见的梯子”。

 

综上,如果写《云》的这个小诗人,Ta认真咀嚼过《海上的风》这首诗,那么Ta这首诗的样子可能就会变成这样:

 



《云》

 

云是音乐家

他指挥着小雨点滴答滴答

溪流听了笑哈哈

 

云是棉花糖

它吸收着暖空气白白胖胖

太阳吃了美滋滋

 




当然,我这种改法显得刻意,之所以放在这里不过想提醒各位老师:这首《云》和《海上的风》没几个字是相像的,但它就是仿写。它吸收了“多角度想象并列放置“,它吸收了“并列句式结构统一”,这种模仿,这把“看不见的梯子”,是我们“是光”想在冬日里提供给各位老师和学生的一杯暖茶。


“是光”课程组成员:顾佳文

2018年11月10日





课程来源 | 顾佳文

编辑 | 心兑“光”

校对 | 靖“光”  


热文推荐


孩子的诗小树的难过|风先生|种子|春天|面团|||雪花

时光故事Enlightener专访|张湲婧:不想学生物保护的公益人不是好老师

是光分享一杯茶第二期:诗歌的散文化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