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杯茶 | 第四期:诗歌意象的跳跃和连续

这是光 是光诗歌 2020-01-18

这是 是光诗歌 第 243 次 与你的动人分享






“是光”于2018年10月底新推出的小活动

 周末“一杯茶”

寓意用盏茶光阴起到提神之用,

希望能协助项目教师更好地解决课堂问题。


每周六晚8:00,将15-20分钟的时间

讲解老师们在课堂上遇到的具体问题。

前几讲,将主要围绕

“学生诗作二次引导”的主题开展。




 第四期 :诗歌意象的跳跃和连续 



主讲人:“是光”顾佳文老师

 时间:2018年11月10日 20:00



 顾佳文老师简介:




我是从江南水乡伸往云贵之地的长蒿

意欲打捞孩童眼中的云霞

用四年在浙大习文

再用四年,在村小教文

喜欢风和诗歌

它们让我除了浪漫,一无是处



先来看两首诗:





小河



它长长的,弯弯的,

彷佛是一条公路,

叶子就像一辆汽车,

在公路上慢慢地行驶着,

蚂蚁坐在上面,

驾驶着这属于它的小汽车。


 




星星



天空上的星星

像无数座小房子里透出的灯光

一闪一闪

开了又关了

白天那些小星星

如同隐藏了起来

 


 


 症结所在:意象的选择与使用还显粗糙,还需打磨。具体来说,第一首《小河》的意象跳跃性不足,显得平庸;第二首《星星》的意象连续性不够,显得阻隔。听上去似乎有所相悖,而这就是这次“是光”想与你聊一聊的话题:诗歌意象的连续与跳跃。

 

当我们拿到孩子的一首诗歌,直觉常常会替代理性作出判断:真好。不行。嗯,有点不对劲。前两种情绪较好处理,不对劲却颇为困难,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说不上来。这点犹疑就此站在秋末的枝头上,被风吹着摇摆不定。为了打破这类思维的僵局,我们建议各位老师:不妨从意象开始着手思量。

 

现代诗歌表达,内在会有一种“陌生化”处理的需要。就是你的遣词造句要有一点意外。你所遣的词所造的比喻都会营造出一点惊喜感:啊,原来还能这么说,有点意外,感觉五官体验在诗句中得到了延展。所以我们说童心即诗,这话带着点成年人的羡慕,因为孩童语言未成熟,言语间就常能跳出既定的语言搭配和常规想象,常能带来耳目一新的喜悦。

 

如何才能带来诗歌中的这种喜悦?意象是考察的重点。我们这里的意象主要不是指眼睛实在看到的东西,如树如人,这些与阅历相关的东西可选择性不大,那么什么在孩子的选择中是较丰富甚至是占优势的呢?——喻体,也即这里所谓的意象。目前看来,孩子们比较习惯从一样实在的物体想开去,当然这也是三四年级诗歌教材编写中的设计思路,这就意味着从本体(河流也好,星星也好)荡开去的那个部分(喻体)将决定整首诗的质量高低。



来看本周所选的两首诗。


有了上面的铺垫,大家应该能很快辨识出《小河》一诗的“不对劲”。很完整,但是没有意外之喜。问题何在?小作者将小河比作了长长的公路,叶子飘在河上像一辆汽车,蚂蚁在叶子上像是在驾驶小汽车。发现了吗?这里的比喻在平时的语文课上看图说话时很多孩子就都能想到也都能说出来,它产生于日常的表达之中,与平时的感知没有多少距离,平常到我们的情绪几乎很难被吊起。如此选择的喻体就显得失败,此类意象的活性不足。诗歌需要从生活中跳起,而这首诗中没有。那怎么才算跳起呢?

 

看一首其他孩子写的《河流》




河流


河流像剪刀一样,

把大陆剪成了好几块,

会不会哪一天,

河流变成了胶水,

把大陆又连了起来。

那时,

恐龙会不会重新诞生?


李诚毅,男,11岁,

现就读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九小学五年级六班

 



面对同一个本体(河流),一个视为公路,一个视为剪刀,哪一个喻体更有新鲜感呢?答案呼之欲出。我们老师要培养的就是小诗人们在一般事物之上跳一跳的能力。在落笔之前,你的想象必须翻山越岭。



从本体跳到喻体,我们完成了诗歌陌生化处理的第一步,它是开始,不是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会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我们抓住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或想法,但它往往是一个念头,写下来或许只是一两行诗,它不够丰富,怎么办呢?如此我们便来到了诗歌意象处理的第二步:喻体的再想象与再延展。

 

来看这次所选的第二首诗《星星》。说实话,看到小诗人将天上的星星比喻成小房子里透出的灯光,这个喻体真是很普通,但是我在上头停留了一下,觉得喜欢,为什么呢?这首诗的关键不在星星与灯光的相似性,不在这个简单的比喻,使这首小诗凸显出来的是“喻体所带的味道”。


我喜欢的是孩子在指出星星像灯光之后,不是留在原地,而是扯着这个喻体的衣角又往前走了一步。“一闪一闪,开了又关了”,就是这一句,让意象发出了光,就是这一句,让这个比喻有了血色。让我们联想到《小王子》的温情,好似每颗星星上头都住着小人儿,这就是刚刚所提的喻体的再想象与再延展。这给我们老师的启示是:若孩子面对一样事物,给出的想象就是普通的众人知晓的,不妨再度追问:关于这个你捕捉的喻体,你能感受到多少细节和生气,甚至故事?让孩子将喻体本身丰满起来,看似普通的意象也能带来新鲜的感受。

 

此时,让我们再回到这首《星星》,认真思考一下:这是首好诗吗?很遗憾,它还不是。问题出在哪?问题就在最后三行,这三行直接扰乱了这首诗自身的秩序,扰乱了意象所完成的星星之家这个温情想象,是如此如此地不合时宜。整个意象直接断裂了,不够连续。老师如何指导呢?


老师需要向学生指出这层断裂,引导学生去思考:关于“星星这座小房子“的想象已经结束了吗?它的灯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是在干什么呢?里头可能住着什么呢?竭尽全力去鼓励孩子在自己给出的喻体中搭建起一个可观的童话世界。毕竟,孩子从开始写诗就应该意识到:诗歌的特点不在字少,而在寥寥几句中就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情境宇宙。


让我们试着将这个问题解答一下:星星里可能住着调皮的孩子,很喜欢做恶作剧,喜欢将灯一会儿开着一会儿关掉。那么这首诗的样子就可以变成:




星星

 

天空上的星星

像无数小房子里透出的灯光

一闪一闪

开了又关

嘿,住在天上的小孩

要节约用电呀


 


 

如此一改,是不是多了些趣味性?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在孩子给出的想象上往前多走了一步,不过给略显单薄的喻体多穿了几件衣服。

 

总结起来,在这次小杯茶时间中,我们与大伙儿聊了聊诗歌意象,给出了以下几点小建议:


1.如果你收到孩子的一首诗,直觉上说不上好但也说不上坏,当碰到这种”不对劲“的时刻,不妨琢磨一下孩子诗歌中所用的意象;


2.  因为考虑到目前孩子所写诗歌中多用比喻句,可以将观察的对象直接放到喻体的选择上。诗歌是想象力的训练。思考:孩子在写出这句比喻时是否真的穷尽了自己的想象?还是ta只是按照所学给出了一个程式化的比喻?这是诗歌的大敌,请一定警惕。请学生回去再让大脑畅游一下。


3. 指导孩子不要在给出一句比喻句后就立刻停止、立刻去想不着边的下一句,而是鼓励孩子在这个喻体上再度展开想象和延展,在这个喻体上再加点情境、味道或思考。这将使你的诗歌更好地立起来。



文章 | 顾佳文

本期编辑 | 小悦“光”

校对 | 靖“光”,见”光“




热文推荐


孩子的诗蜗牛|大海与小河|小树的难过|风先生|种子|春天|面团|||雪花|云南的冬天|星星

时光故事Enlightener专访|张湲婧:不想学生物保护的公益人不是好老师

是光分享一杯茶|第三期:看不见的梯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