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本无诗,是你心中有诗

相斌 深度认知神经 2022-11-03


在学语文时,我们要仔细去品一首古诗。里面的每个字或词都有深意,每句诗又是千万蕴意,整首诗体会起来好像另一个宇宙。


花明绮陌春

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

流芳不待人


        你可以理解上面这首诗吗?如果让你第一次读,你可以读懂吗?‘柳拂’是个词?‘不待人’是在讲啥?每一行诗真的一个中文句子?

        你会不会怀疑这是一个人类在讲话吗?那这一首呢?


五色照人头

山花不地愁
春风不与事

一日数枝秋


        当然也可能是我才学疏浅。但是,现代人已经大概不这么讲话了。看看我们的现代诗:

一切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这读起来多顺,听起来多畅快,那是一个舒适。那问题来了,在普通人看来古诗的语言很奇怪,我们是如何理解古诗的呢?会不会这样:虽然字和字连起来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五言绝句有四行,每行五个字,每行在讲一个事儿,上下押韵,还有一个前三行后一行的 起承转 | 合。我们知道这个结构,回过头来把一串字切成一行行,然后慢慢地去理解。


        也许,古诗本无意,有了结构就有了后人加上去的意义。 当你第一次听到下面这么一串话,你会不会觉得像在说梦话?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你会不会把这一串话切成四段?然后把每段当成的绝句的一行,然把前三行当 ‘起承转’, 最后一行当成 ‘合’ 呢?



        有些事,问我们自己,我们是说不出来个所以然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怎么去骑自行车,我们就自然而然骑着走了。我们是怎么走路的呢?你会每次想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吗?问你,你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就直接问问你的大脑。


        怎么直接问大脑呢?我们让能听懂中文的人躺在一台仪器里。这台仪器可是非常神奇哈。你在想事儿时,你的大脑会活动,神经元会时不时地放电。有道是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所以你的大脑就会制造非常微弱的磁场变化。这台神奇的仪器叫脑磁图 (Magnetoencephalography - MEG),顾名思义,它能捕捉你大脑活动产生的磁场变化,并绘制一个大脑时刻变化的图像出来。知道你大脑的活动变化,就可以推测出你的大脑有可能在做什么啦。就像知道你今天红光满面,就可以猜到你八成有喜事啦。



        我们给躺在MEG里的人听五言绝句,就像你刚才听到的那首那样。但是,如果让你听 登鹳雀楼,那就太容易啦。因为你太熟了,知道里面在讲什么,哪里是每句开始哪里是结束。这个相当于开卷考试还允许作弊。为了加点难度,避开熟悉和记忆的影响,我们用高大上的神经网络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去学写诗,我们给神经网络看中国古代五个朝代真人写的数千首诗。在它学好了后,让它写几千首新诗出来。



        然后我们从RNN写的诗里选些出来让人在MEG里听,当然我们也选了些平时很难听到的真人写的诗。就是让你没听过,让你听不懂,再看看你大脑怎么反应。你的大脑会照着五言绝句的模子去听吗?

        

       当然是肯定的,要不然我们也发不了这么好的期刊。虽然你听不懂,也不知道在讲啥,还觉得怪怪的。但是,如果你知道你听到的是五言绝句,你的大脑就会主动去把这一串连续的声音切成四行,并根据‘起承转合’组织起来。这可以从大脑的脑波体现出来。你的大脑有两种脑波(见下图),一种蓝色的脑波,来切每行诗;一种绿色的脑波,把诗行根据‘起承转合’组织起来。



        那现在发现只要你觉得是诗,就把梦话当诗听。那以前学古诗时,一个字一个字的体会古诗,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有必要吗?为什么老师让小学生的我们一遍一遍的读和听呢?这有什么作用呢?


        在重复几遍诗之后,你有没有觉得古诗听起来或读起来顺畅多了。这个啊,是你的大脑在听了一遍诗以后,下次再听,开始帮你提前猜马上要听到什么。比如我说 ‘苹’ ,下个字我要说什么呢?多半是 ‘果’ 啦。还没等我说完,你就知道是苹果,因为你对这个词太熟悉了。同样的,当你听了一遍诗,对诗熟悉了后,一行诗还没听到完,就知道马上要结束了,下一句诗就要出来了。用时尚的说法讲,你的大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 听过一遍诗后,你的脑波越来越快了。



        这么一圈下来,这里告诉你什么了呢?有句话讲,不是风在动,还是你的心在动。同样喔,不是诗在放,而是你心中有诗!

        

        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总是会有一个心理预期。我们听到的话,是我们的心理预期调节后的理解。有时候啊,别人想说一个意思,你却听成另一个意思,就是因为你的心理预期在影响你理解别人说的话。比如,‘做爱做的事’... 呵呵呵... 看你怎么切这个短语了。不是别人有意思,是你的心中有车...


        严肃点! 这里讲的是一个意义很深远的科学问题。就是在我们感知世界时,我们脑中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是物理现实和你大脑预期结合的产物。你在听话语,听到的是别人说的和你脑中预期的产物。你的大脑会给这个没有规则的世界投射规则,一串没有太多意义的语音,让你理解成有意义有规则的诗句。你的大脑在创造你心中的世界!


        在我们学语言时,理解每个字每个词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学习怎么讲一句话。比如学外语时,一串句子是一个接着一个,有一个套路。好比诗歌里一句一行,三句一组,最后一句来个总结。你只学会了词和单句,没有理解这个怎么说的套路,那么你说的话,就听起没那么有机,也没那么连贯和前后相关。所以,这里也告诉你,在学语言时,学会说话套路和背单词学语法一样重要。


Bonus

开源数据加代码 OSF :

https://osf.io/jg3xh/ 


示例网页(更多结果)

https://ray306.github.io/neural_poem/


文章传送门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0103-2


(上图版权归文中所提到论文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