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式穷人思维:你越省就越穷

2017-07-28 睡前悦读

点击上方蓝字“睡前悦读”一起玩耍


中国曾经很穷,在上世纪50、60年年代,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时候,饿莩填路。刘震云在《温故1942》中将那种饥饿写到了极致,饿到极点时,将孩子交换煮来充当食物。上世纪的“闯关东”“走西口”等都是人为谋求生存而做出的迁徙。


中国自古以来属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通民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应该无妄之灾。


所以勤俭节俭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


而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这种习惯却一直如影随形地保持着。


 


周奶奶一辈子省吃俭用,衣服总是那么一件,去菜场买菜总是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子,这样长久以来,营养跟不上,加之人年龄大了,各种病就出现了,后来在病疼折磨中过世,钱白白便宜了医院。很多国人就是这样,平时省吃俭用,到最后钱都送给医院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


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


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我有两个朋友在同一家公司,都住得离公司比较远,其中朋友A觉得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太长,不划算,提议住到公司附近去,可以免去挤公交的劳累,也可以省下时间干其他事,朋友B不同意,他觉得公司附近的房子太贵了,于是A一个人搬到公司附近去住,一年时间便升成小主管。原来这一年里A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学习了许多技能,自身能力快速提升。反观B,还是那个小职员,每天奔波在路上,花四个小时往返于住地和公司之间


时间永远是无价的,金钱和时间相比,根本不足惜,而且最重要的是,时间可以创造财富。所以不要为了省钱,去浪费宝贵的时间。显然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老人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


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去诊所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


直到撑不住了,病情严重了,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加重,所花的钱是几倍。


我爷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独居,平日过得就扣扣巴巴的,有一回他突然双腿发软,走路都很困难,但他联系我们,自己也不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嫌大医院贵,动辄上千的检查费,就去了家附近的一个小诊所,医生水平有限,查不出什么,就给他挂了几天吊针,到第六天他突然双腿失去了知觉,完全不能走路了,这才赶忙联系我们晚辈,当我们送他去医院时已经晚了,他是突然中风,双腿永远走不了路了。后来医生给我们说,要是他晚来一天,就没救了。

 

并不是家里缺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


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爷爷。


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


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



我姑姑一家住在郊区,环境特别好,一周周末城里的人就开车过来游玩,姑姑觉得这是商机,就凑钱盖了一栋别具特色的民宿,加上农家乐,果园等,让我父亲也跟着干,结果被我父亲拒绝了,他就觉得这投资这么大,太冒险了。


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做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

 

姑姑没有办法,只好和别人合伙搞。十年的时间,姑姑每年能赚收相当可观的钱,如今在城里有房,有车,有产业。


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

 

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


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把钱花出去、投资获得更大的回报。


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


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


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精选阅读 

今年为什么闰六月?你肯定不知道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大涨知识~

女人四十,不是如狼似虎,而是....(女人必看)

老公说:老婆,我没钱了...万万没想到女人回复太有才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