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锦鲤”背后的心理学解释
随着网络与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社交平台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其形式更是层出不穷,而近来最火热的无疑是转发各色各样的“锦鲤”:转发这个杨超越,人在家中坐,C位天上来;转发这个魏璎珞,你讨厌的人都会消失;转发这个尔晴,你将强扭你喜欢的瓜……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前些年,“信春哥得永生”火遍网络;而每逢考试,“挂柯南,挂科难”更是成为学生党的福音。尽管各色“锦鲤”的外在符号不断变化,转发者的心理因素却有着共通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转发锦鲤”泛指转发一切人们认为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的符号的行为。抛开盲目跟风者不谈,人们转发的“锦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古已有之的“吉符”,如巫师或道士所画的符、念咒的物件,或者其他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或器物,人们认为随身佩戴可以带来吉运。唐代的张说就曾在《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中写到“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后汉书·荀爽传》也曾记载“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符出地,五韪咸备,各以其敍矣。”古代的“吉符”虽变成了今天的“锦鲤”,但“吉祥与好运”的象征意义却流传了下来。
那么,“转发锦鲤”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学解释呢?
从“转发锦鲤”这一行为的产生机制来看,本质上是人们相信虚无缥缈的“运”,而在“运”与客观世界的积极结果之间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迷信的心理。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迷信心理的产生,其实是个人潜意识想法的一种外在投射。他认为许多想法、恐惧和希望等由于不能被自我所接受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这些因素在潜意识中很活跃,以求能够得到出路。这必将威胁到自我,而消除他们威胁的方式之一,是将他们归咎于外部世界,即所谓的“投射”机制。弗洛伊德曾举出自己的一位病人的例子:这位患者曾去过一个水疗基地,在那里他很高兴地得到了一个护士对他的好感。当他第二次又到这个基地时,他要求住上次住过的那个房间,以便与那个可爱的护士相邻。然而,这个房间却已被一位老教授所占。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想:“我希望他中风死去!”两个星期后,这个教授真的中风死了。他认为自己有超能力,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希望能够杀人。那么为什么他对自己的思想有如此大的自信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在童年期性欲发展还在自我控制之上时所形成的自恋情结向外投射的结果。
同样的,正是因为人们潜意识中有着对眼前或未来的某些事物将会产生积极结果的渴望,人们需要将此投射到外部世界的某些象征性事物上,因此才会有“喜鹊叫,好事到”这样的民间说法,蜘蛛便成为了“报喜”的标志,转发的“锦鲤”也扮演了类似的作用。
从“转发锦鲤”这一行为的维持机制来谈,认知学派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当一个人把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更多地归结于外在的,不可控制,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时,这种错误的归因方式反而会产生一定积极的心理作用,如缓解焦虑感,提升控制感等。当人们渴望成功,但结果却无法被控制时,人们会感到焦虑,感到强烈的不确定性,甚至是丧失控制感,但将成功归因于外在的“运”时,人们会因为“转发锦鲤”这种可控的行为而理解这个外部世界,从而缓解了自身的焦虑感。
同时,行为主义强调,不断地偶然强化和观察学习,又能够进一步增强人们“转发锦鲤,获得好运”的心理与信心。偶然强化,即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恰巧伴随有某种强化物,个体就认为这种强化物的出现和他做出的行为有关,当他希望再次得到强化物时,就会做出与以前类似的行为,而实际上个体的行为与强化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所以,100个转发了“锦鲤”的人中哪怕就一个人真的心想事成了(这件事的成功与“锦鲤”并无联系),而其他的99个人也会因为有人如愿而更加相信锦鲤的魔力,这个“幸运儿”自然也会更加相信转发的魔力。观察学习则是指当一个人看到家人或朋友转发锦鲤并获得理想结果时,就会受到替代强化而模仿这种行为,从而也参与其中。
最后,从“转发锦鲤”这一行为的进化机制来分析,信“运”或者“命”往往是个体在无法把握未来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容易使人产生危机感,导致人心理失衡,使个体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己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对未知环境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实际上有着保护我们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它提醒着我们提升警觉意识,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和直觉对陌生的情境解释,并将此纳入到我们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范围之内。在古代,自然灾害如雷电、暴雨、干旱、地震等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祖先们的智慧尚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将此理解为天神在发怒,惩罚人间,于是产生了祭祀行为,祈求风调雨顺,久而久之出现了“吉符”等来象征“吉运”。
对超出我们人类经验之外的事物赋予主观解释的倾向也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即使在现代,科技的飞跃让我们有充足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迷信,有充分的理由去质疑那些虚无的“运势”,但一个民族千万年来进化形成的集体心理特征显然并不足以被建立了仅仅数百年的现代科学所改变。况且,在转发锦鲤的群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笃信“运势”,这种深植于文化基因里的心理,又岂是十几年教化所能轻易撼动的?
参考文献:
梁坤. (2018). "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 ——当代青年网络俗信的传播社会学考察. 新闻研究导刊(4), 45-47.
孙煦扬, & 田浩. (2016). 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因果错觉及无意识迷信. 心理研究(3), 17-22.
往期回顾:
原创内容 | 转载需授权
欢迎长按下图关注“人格与社会”
(公众号:personpsy)
更多资讯尽在“人格与社会”:
www.personpsy.org
(郭永玉教授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