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恩格斯在1883年的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中,两次明确指出,贯穿于《宣言》中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恩格斯的这段话在逻辑上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简洁的概括,二是提出人类解放的基本路径和最高目标。这两个层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隶属和派生。这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一基础和前提出发,必然要得出人类文明史是阶级斗争史的结论,并且最终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使全人类一劳永逸地从剥削和统治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恩格斯作为《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是明确地把唯物史观作为贯穿于《宣言》中的基本思想提出来的。这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自己思想的一种解读和说明。
那么,作为贯穿于《宣言》基本原理的唯 48 28965 48 14061 0 0 8787 0 0:00:03 0:00:01 0:00:02 8782史观其核心和实质又是什么呢?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就能准确地把握住整个《宣言》的精髓和灵魂。
有的学者认为这个实质和核心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有的认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有的认为是通过消灭私有制而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从东西方17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看,从总结和反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看,对《宣言》的核心思想的理解重在把握如下两个基本要点及其辩证关系:
首先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具体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中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自《宣言》问世以来,世界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了自身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几经沉浮起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在曲折中前行。170年来的历史经验反复告诫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作为根本标准来评判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离开生产力标准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就陷于失败。
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尽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处的历史阶段没有变,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能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深化各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略。
其次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思想。在论证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宣言》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年,当《新世纪》周刊邀请恩格斯简要概括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引用这段话作答,并说“除此之外没有更合适的表达了”。
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提出的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这一思想与贯穿于《宣言》中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是完全统一的。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就内在地包含了人的解放的思想。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不过是唯物史观基本内涵的具体展开而已。
所谓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人的发展也必然是多样的,它不仅表现在体力、智力、能力以及人的个性特征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同时,个人与社会相关联,只有在整个社会及其全体成员的共同进步中,个人才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但是,不管人类发展到何等程度,这种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宣言》中的“自由人联合体”与其说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和构想,不如说是一条现实的路径和线索,它永远引导我们不断通过自身的不懈奋斗开辟出愈来愈宽广的自由天地。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方面,并作为其核心、实质、精髓和灵魂贯穿于《宣言》之中。无论在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把握上,还是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都必须把唯物史观的这两个基本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进改革,通过改革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甚至顾此失彼。
(左亚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