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歌咏盛典,这堂《永远跟党走》的“文艺党课”是如何诞生的?

陈洁 依依 星欣 北京西路瞭望 2021-09-28

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6月29日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举行。《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奋进新时代》四个篇章徐徐展开,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党的百年历程,带给观众别样的震撼。气势磅礴、直击心灵的舞台呈现背后,是用心、用情、用功地创作。连日来,记者在演出后台与排练现场,见证了这台大型演出背后所有主创人员的昂扬精神与奋斗激情,为大家记录下这些精彩的演出故事与幕后花絮。



01

精益求精,“文艺苏军”如何倾情投入?


“与以往演出相比,这台演出实现了很大突破,它既体现了群众性歌咏的特点,又拥有综艺性大型歌咏晚会史诗般的特质。我们希望为观众呈现一场既具有视觉、听觉震撼力,又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视听盛宴。”关于本台演出的立意,总导演李春燕告诉记者。


据悉,项目自去年11月开始启动,今年2月正式建组。为了讲好党的百年故事,主创团队成立了文学、音乐、舞美、视频、方阵、外联、保障等8个工作组,针对文学创作、音乐调度、舞美设计和舞台呈现等作了全方位思考和提炼,通宵达旦进行“头脑风暴”。6月10日进南京奥体中心进行各篇章合练,在明确篇章结构、表演形式后,分篇章对经典歌曲选择、舞台情景讲述、舞台戏剧化呈现等内容进行打磨细抠。

“精心做好活动策划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运用先进舞台装备,融合现代科技手段,用多种艺术形式唱好党的生日赞歌。”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介绍说。作为演出的承办方之一,省演艺集团自去年底接到任务后,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本次演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所有参与者都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在党史专家精彩的授课中,加深对百年党史的理解。集团派出“精兵强将”,台前幕后全方位参与整场演出。

据悉,此次演出的主创团队与专业演员均为省内优秀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人才。不仅有侯勇、梅婷、蔡伟、高英等江苏文艺名家,也有张其萍、张丹丹、仝濛、钦洁、刘迦、王谦等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话剧院、交响乐团、评弹团,省广电总台、南京市演艺集团杂技团、扬州市歌舞剧院等专业团队也参加演出。

“这是江苏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执行导演、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陈春华介绍说,调度的演员数量与排练的强度均是省内前所未有。面对千人合唱团,此次歌剧舞剧院共派出了7位指挥参加排练。指挥一支人物数量众多又非专业的合唱团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本次合唱团还有许多高校学生加入,他们不是专业歌手,对合唱不是很了解,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词我们都要排练很久”。

合唱指挥申楠深有感慨:“我们经常从白天练到黑夜,在学校的露天操场或是体育馆,因为人数众多,排练一首歌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是大家从不喊累,排练两个多月来,无论是指挥还是合唱团成员,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很棒。”


淮海战役、解放南京、南京长江大桥建成、“蛟龙”号下水、江苏医疗队出征湖北抗击疫情……此次演出是江苏儿女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艺术盛宴,“江苏元素”也作为亮点贯穿在每个篇章。


江苏籍演员侯勇、梅婷此次应邀回到家乡,作为讲述人出现在不同篇章。梅婷说,这次演出不是简单的讲述,而是一次重新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的过程。“每一次讲述,我都深受感动。”在侯勇看来,整台晚会气势磅礴,从编导的创意到演员的具体呈现,都非常到位,江苏的发展与变化让身为江苏人的他倍感自豪。

02

气势磅礴,舞台何以如此震撼?


上千个小球“飘”在空中,宛若星系,舞台顷刻间化身为浩瀚的宇宙,探索宇宙、逐梦航天的景象打开了第四篇章《奋进新时代》。科技感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舞美设计,是本次演出的一大亮点。


走进南京奥体中心体育馆,观众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撼”。占地4500平方米的舞台犹如一艘“巨轮”跃然眼前。演出过程中,根据演出内容移动的“屏幕”和可以呈现多种造型的小球矩阵,带来动人心魄的视觉美感。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昱煜老师和一架钢琴出现在舞台上,当钢琴协奏曲与交响合唱《保卫黄河》响起,黄河之水在巨大的屏幕上奔腾,极具震撼力。

“我们运用了屏幕的视觉错位方法。”江苏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主任牛震平介绍,在主屏两侧,有10块错位排列的10米×3米的数控移动冰屏,与主屏相互映衬。观众可通过壮观的冰屏带,领略演出场面的壮观。而400组特别定制的远程控制手持LED屏,由400名学生演员控制,他们听从导演的指示进行动作变换,通过不同的队形走位变换出黄河之水、城墙等图案,给大家以身临其境之感。

1200组小球矩阵,据悉这是在国内综合性演出中第一次使用这么多的数量。除了营造星空的意境之外,在其它的篇章中,这些小球悬浮在舞台上空,通过层次变化时而组成“中国”两个大字图案、时而组成党徽图案。“它们的升降距离有15米,这样就让它在组图和形象的表现范围上更大了,不仅带来更震撼的观感,也让现场观众有一种更沉浸式的感受。”牛震平说。


道具设计上,同样别具匠心。在舞美后台,江苏省演艺集团舞美中心道具设计洪亮介绍起道具库:“演员手中的枪,就分好多种。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秋收起义用的枪,以及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不同时期,你仔细看看,他们用的枪都是不一样。”为了严谨对待这场演出,整个团队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进行考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力图还原每一个时间节点的道具原貌。


舞台上的道具如“会开花的树”、丰收的稻田等,以及演员手中的小推车、变色的扇子等等,不仅要保证尽可能还原真实,还要做得十分精致,同时确保演员轻松使用。洪亮说,“《车轮滚滚》这个节目中,演员推着小推车在舞台上奔跑,我们要把道具做得轻松易推才行。还有变色的扇子,要轻松易翻,不然很容易造成混乱。”

03

细腻感人,哪些瞬间催人泪下?


如何在“诗情画意”中呈现党史?除了对经典歌曲进行重新编排与创作外,整场演出还创新性地运用了情境表演、杂技、高空威亚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现。当“推着”小推车的杂技演员在舞台高空飞过,当巨幅红绸下浴血奋战的战士变成矗立的群雕,当一位盼回归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上舞台……看到动情之处,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


第二篇章中的节目《英雄赞歌》,十分“催泪”。“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当志愿军战士手举红旗飞过山河,所到之处硝烟散去,倒下的志愿军战士在红旗下重新站立起来,场面十分震撼人心。每到此时,第二篇章的导演张飞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是军人出身,呈现这个作品,就像是在讲我自己的故事,我投入了大量的情感。”

“编导老师对大家的要求非常高,《英雄赞歌》这个节目里,我得踩着倒下的战友的肩膀、踩着他们的后背,攀上最高阵地,然后一个慢动作,随着一声‘妈妈’的呼唤,深情回头,怀着对家乡和祖国的眷恋。这段演出时,需要体现英雄舍生忘死的精神。”参与演出的青年舞蹈演员周晨说。

张飞介绍,参与《英雄赞歌》演出的演员有412位,很多都是高校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他会和演员们交流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鼓励他们多看看《英雄儿女》《金刚川》等影视或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人物中找到灵魂。”

“以往的话剧,是用两个小时讲一个故事,而这一次,每首歌里的戏剧表演只有30秒或者几分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语言,打到观众心里去,是最大的考验。”戏剧导演庄嘉敏介绍说,在《回归》这个节目中,他们特意设计了一个盼回归的老人形象,他出现在舞台上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通过简单的手势,深情的眼神,以及在舞台上慢慢行走等一些动作,却深深地传递出他对祖国、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

阔别百年的拥抱在舞台上上演。追光灯下,大提琴独奏悠扬深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位戴红围巾的白发老者拄着拐杖,循着童声向圆月走去,在歌舞反复多次的“归来”中铺排而来,不停撞击观众的心灵。

“演员们要表现出一种肢体疲惫而目光依然坚定的状态,这对情绪的调度和节奏的把握都有极高的要求。”第一篇章导演刘亮说,为了演绎出红军在长征途中翻雪山、过草地时身体疲惫眼神闪着光的状态,他无数次给演员们讲戏,他希望演员们能将长征精神的“精气神”立在舞台上!


而第三篇章的《众志成城》中,青年舞蹈演员刘迦扮演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焦急地捶敲着地面,聆听生命的呼唤,“废墟”中的女童被一双双手有力托起。“我本身就是军人出身,演的时候非常有体会,能够感受到当我们的人民受到威胁的时候,这群可爱的人第一时间冲锋在前。能够通过军人的身份来诠释这种大爱和关怀,我觉得非常自豪。”

04

风华正茂,青年学子怎样接受红色洗礼?


如此气势磅礴的演出,令人难以想象,舞台上的3600名演员,有近2800名是在校学生,而其中2700名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警官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戏剧学校等学校的学生。从4月15日开始在学校分篇章排练,到6月10日前后陆续进入奥体中心联排,学生们至今已经坚持了2个多月。全情投入的同时,本次演出对他们而言也是一堂特殊的“党课”。


舞台上,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400名学生手持重达5公斤的LED屏,不断重组队形、拼接图案,将舞台主屏幕上的震撼、动人场景延伸到观众眼前。作为带队老师之一,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士官与军事教育学院副院长凡杰感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亲眼看到同学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由于长时间的训练,有的同学脚肿得像馒头一样,还有同学抵抗力下降,感冒、肠胃炎发作等,但是大家都‘轻伤不下火线’。”

凡杰还提到一则有趣的花絮,因为排练体力消耗大,一位同学一次竟然吃了4盒米饭。在中午难得的休息时间里,由于体能消耗大,有一些同学直接在后台的过道里睡着了。

尽管排练艰苦,但同学们对能拥有此次演出机会感到非常骄傲和光荣。“这是一次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学会了很多革命歌曲,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初心使命。”参演大学生祝滔说。

江苏警官学院学生处政委周雄文告诉记者,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参与演出,对演出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学生们都进行了认真学习。“结合参与这次大型晚会,我们学院还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来自南京市艺术小学(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的100名8—11岁的“小红花”参加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七子之歌》《众志成城》《我们都是追梦人》《风华正茂再出发》等节目的演出。“自从6月中旬进入奥体中心联排后,100名‘小红花’每天早上8点出发,经常排练到晚上10点多,孩子们特别辛苦,但乐在其中,家长们也很支持,他们为自家的孩子能参与这次演出而感到自豪,觉得这是孩子人生中一次珍贵的经历。”南京市艺术小学校长邓玲说。


紫金文艺评论


一台流光溢彩的歌咏盛典

一部震撼人心的党史教材



潘 讯

“诗言志,歌永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文艺界创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这一崭新的表演形式,先后诞生了《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等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集艺术性、史诗性、群众性于一体,鼓舞力量和教育功能更加凸显、更加强烈。


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永远跟党走》,在创新发挥歌咏艺术的教育功能方面可圈可点。2小时的演出,展开看是一台流光溢彩激情凌云的歌咏文艺盛典,合起看又是一部震撼人心启迪思想的党史教科书——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提供了生动而鲜活的教材。


在这类主题演出中,艺术性与教育性是融为一体的。衡量艺术的成功,首要是看主创团队能否做到“乘一总万,举要治繁”,从伟大辉煌的百年党史中、从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中、从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中,提炼出一条统摄全台演出的主题与神魂。而要达到教育目的,政治性、时代性的要求更强。党的奋斗历程,如大江大河源源不绝、滚滚向前。


回望百年征程,在不同时代,会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与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从时代主题出发,对党的历史的重读与感悟。《永远跟党走”大型歌咏文艺演出,无疑就深入把握了在百年华诞重要时间节点上重温党史的时代脉搏——造就党的百年辉煌的奥秘在于,不忘初心,砥砺初心,永葆初心。因此,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成为贯穿整部演出的主旋律、主基调。


演出开篇就点出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点出了党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点出了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这些都是画龙点睛的铿锵誓词、炎炎大言,是艺术的眼睛,也是教育的灵魂。


此后,络绎展开的四大篇章《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奋进新时代》,都生动诠释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深刻验证了总书记的重要论断: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响遏行云的激昂歌声、款款深情的真挚倾诉,让观众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永远跟党走》是一场百年叙事,如何讲好百年故事?也面临显而易见的挑战。大型主题歌咏最易陷于千篇一律的统一基调、最易陷于图解历史的叙事模块、最易陷于流连光景的歌曲串烧,如此也必然有损于艺术的教育功能。


《永远跟党走》的另一成功之处是,在回顾党的百年风华的宏大叙事主线中,又分明内含着一条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的历史脉络,这些闪烁的光彩瞬间,启迪着观众更加自觉地把江苏百年沧桑巨变放到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去深刻理解;在排山倒海气势磅礴的群体歌舞视听冲击中,又精心穿插着许多感人暖心的小场面小镜头,引领观众去谛听去感受仿佛发生在身边的革命故事、建设故事、改革故事、扶贫故事、抗疫故事……


于是,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篇章的结尾,听到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雄壮旋律,看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经典画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云画卷中,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母亲在村口大树下送儿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感人情景,看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潜水员老胡突破极限下潜75米深水作业,只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看到田埂上农村青年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欢呼雀跃,我们仿佛闻到了从上塘、从昆山、从苏州工业园区……从江苏广袤的大地上飘来的缕缕春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看到了在抗疫斗争中,年轻的女护士断发出征,火线申请入党……这些精心设计和完美创意使观众的情绪紧随叙事节奏波澜起伏,在情绪沉浸中收获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讲好百年故事,释放教育功能,还是一项“科技活”。正在突起的5G技术对AR、VR、AI、大视频领域的支持和应用,对舞台美术和演出空间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和迭代。


《永远跟党走》为我们营造出了科技感极强的舞台空间、视觉形象。据主创团队介绍,舞台上空悬浮着1200组数控动能球组成的小球矩阵,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应用;400组定制的远程控制手持LED屏也是首次被运用于舞台演出。


从现场观演效果来看,小球矩阵、手持屏确是舞台呈现的亮点所在,科技的充分运用和灵活调度使舞台空间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带来了焕然一新的视听体验。


在篇章转换中,我们能看到小球矩阵从空中缓缓降下,组合成光芒熠熠的党徽图案,烘托出雄浑庄重的气氛。每当舞台天幕环屏、冰屏画面变幻时,400组手持LED屏则会在舞台横向移动或纵向移动,产生空间位移和环境变换。尤其在第四篇章中,高科技的深度嵌入和广泛运用为观众带来了目不暇接的视觉盛宴。


在合唱《中国向前进》中,伴随着主屏中闪现切换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画面,环形屏、手持屏、地屏呈现出浩瀚宇宙的图景,小球矩阵宛若星系,威亚表演的杂技演员冲上云霄,在宇宙中遨游漫步,成为我国探索宇宙、逐梦航天的缩影。观众席间顿时掌声如雷,在深深的情感震撼中,无不为新时代祖国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感到由衷自豪。


《永远跟党走》在“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强化教育功能”等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将我省大型主题文艺演出水平推向了崭新层次。


作者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现任职于江苏省文联办公室


延伸阅读 






深度 | 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来自江苏的他们有什么心里话?

江苏省“两优一先”名单公布!来看这些闪光的名字

深度 | 这场“七一”座谈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如何回望百年路布局新征程?

娄勤俭吴政隆等省领导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

日出江海万重新!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


撰稿 陈洁 姚依依 顾星欣
摄影 肖勇 余萍  吴俊 陈洁

值班主编 孙巡

编辑 谷雨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