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声 | 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用“拼”的一笔一划突破“长江经济分水岭”

郭晓敏 北京西路瞭望 2021-09-26

担负起新的光荣使命  努力走在现代化建设前列③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发出“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动员令,始终在奔跑的海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对标南通市委要求海门率先“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热切希望,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用“拼搏”的一笔一划诠释时间的滴答、奋斗的交响,突破长江“经济分水岭”,力求高质量发展层峰之上再攀高峰,生动展现现代化的真实模样。



科技赋能出高峰,“拼”出现代化的硬核支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培育新动能,让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载体。沿江科创带是海门抛向未来的一个“千钧之锚”,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雄心与梦想。围绕“长三角区域性重要创新支点城市”总体目标,做强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和软件园“两核一园”。国际化视野设计建造张謇公园,一幅最浪漫的“海门辰光”风情长卷将在滨江缤纷展开。主动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辐射带动,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一带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发展格局,让沿江科创带真正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聚资源。精准研判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变化最新趋势,选准“赛道”、抢占“身位”、夺得“风口”,搭建一批“国字号”“省字号”重大创新平台,布局一批示范引领性强、辐射带动力大的旗舰型项目,引进一批能有效弥补产业链、人才链缺环的补短型项目,吸引一批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领军型人才。目前,要大力推进上海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院校在海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育主体。只有企业的“鳞次栉比”,才有产业的“峰峦叠嶂”。遴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市场空间大的创新型企业,纳入“领航”计划,重点关注、大力帮扶、滚动推进,形成由“雏鹰—瞪羚—独角兽—上市企业”组成的“雁阵梯队”,打造资本市场的“海门板块”。引导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成为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加强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研究和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促进人才、资本、技术、市场充分对接,加快原创突破,推动应用转化,实现规模量产。


优生态。用好现代金融手段,建设基金小镇,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的杠杆效应,积极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围绕科创要素配置,引进更多会计、法务、人力资源等知名专业服务机构,让“大树”与“幼苗”繁荣共生、独角兽与瞪羚竞逐奔跑。不断提升“东洲英才”“东洲雁归”“海门人才日”等活动美誉度,完善涵盖人才公寓、保障医疗、教育培训等全领域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做到“超前响应、有求必应”。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参评劳动模范等,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荣誉感,让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人与城相互成就。



转型升级出高峰,“拼”出现代化的产业根基。产业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推动重点企业向功能型、区域性总部转变,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构建底座扎实、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大集群。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链条式布局,促进“造链、强链、延链、补链、稳链”,加快建设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地标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5年内力争新增1000亿级产业1个、500亿级产业2个,形成以“高端纺织、现代建筑、先进装备制造、绿色精品钢”四大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500亿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围绕12+2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引导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兼并重组,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业链的竞争力。积极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搭建高能级资源对接平台,让更多企业在长三角找到“朋友圈”。


大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工业计划,5年内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带动各行业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开。依托华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围绕构建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引进培育一批行业知名服务商和本土服务商,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主动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软件开发、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努力培育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等,通过产业布局和融合发展,实现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大招引。健全大招商格局,让海门足迹踏遍“五湖四海”,推介声音占据“头版头条”,敞开江海大门向全球发出海门邀约。完善“驻点+委托+代理”多点布局的招商体制,采取以商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并购招商等多种形式,优选能够带动产业链发展的总部型项目,孕育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潮流的未来产业项目,确保每年重大项目数量只多不少、投资只增不减、质量只升不降。



开放开发出高峰,“拼”出现代化的澎湃动能。开放开发是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习惯于“站在地球仪边思考”,用开拓性的思维、突破性的举措、首创型的实践,消除一切阻碍发展的僵化思维,促进高端要素加快导入。


练好基本功。用足用好各类改革试点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改革试点落地,形成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改革成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健全“线下一窗融合+线上一网通办”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拓展长三角“一网通办”应用场景,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异地可办”,全力打造亲商爱商护商环境。发挥“海企通”APP作用,推动政策研发量体裁衣、政策推送精准智能、政策申报透明高效、政策兑现便捷直达,用营商服务的“提前量”,换取企业感受的“刚刚好”。


加入长三角。懂得“大树底下唱山歌”,始终保持深耕沪苏的热度和力度,以自身发展差异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配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战略,对接上海苏南科创、金融、人才等资源,全方位融入其产业创新圈、资源配置圈、轨道交通圈和宜居生活圈,全力承接产业链配套项目、科技企业产业化基地项目、大企业区域布局项目,找到更多“城市合伙人”,在区域一体化“好戏连台”中,唱响海门的“拿手好戏”。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全力争取产业和城市分工的优势地位。


面向全世界。聚焦商事、投资、贸易等领域,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依托开发区积极融入江苏自贸区联动片区建设,大力引进重大外资项目,探索推动中外园区合作发展,着力招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实现实际利用外资量质齐升。推进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争取国际邮件互换局功能性布局落户海门。探索跨境离岸孵化中心、进口商品指定口岸建设,积极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更多码头口岸开放。



形态能级出高峰,“拼”出现代化的独特品质。城市能级是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坚持空间拓展和品质提升并重,发挥靠江靠海自然生态禀赋,让城市充分体现汇聚共享、高效智能、低碳韧性和个性魅力。


现代范更足。锚定南通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布局一批快速路、高架桥,推动高架和高速无缝衔接,加快形成“全域构环路、高架连高速、畅达通沪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围绕“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万城区人口”目标,按照“西联、北展、南优”思路,高起点开展西部片区概念性规划研究,大力推进北部新城、府南板块CBD等核心地块建设,不断提高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以“江海大门户”装点此关山,实现“张謇故里”明朝更好看。


功能性更强。城市规划上追求卓越,融合江海文化特色和张謇文化记忆,以3A级景区的标准统筹建筑布局、协调景观风貌,营造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文化可浸润的人居环境。城市设计上追求完美,学会“空中作画”勾勒最美天际线,善作“点睛之笔”雕琢城市小品景观。积极借鉴“物业城市”“城市家具”等全新理念,打造体现高颜值、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味的“城市表情”。引入TOD综合开发模式,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特色化商圈,大力引进知名商家、品牌首店、国际品牌酒店等,让“消费在海门”成为一种选择。


乡村味更浓。顺应“适意、体面、有未来”的美好期冀,围绕创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目标,全力构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城乡建设有机互动、城乡生产合理分工的崭新格局,促进现代城市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用设计发展农业、用创意点燃乡村”,系统考量乡村水系、田园、村落等要素,编制更加科学系统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试点工作。坚持规划与策划同步、建管与运管同步、环境提升与服务提升同步,推动村落形态、建筑风貌、人居感受“三维优化”,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从“盆景”到“风景”到“全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升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民生提质出高峰,“拼”出现代化的美好生活。始终把民生工作当做“良心工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使海门真正成为幸福之城。


供给更多元。促进城乡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趋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全面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每年继续把近80%的财政资金投入民生事业,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普遍得到高水平满足,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成为一种标配,实现低线有保障、中线有市场、高线有选择的多层次供给格局。


生活更惬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好地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让“温暖海门城,向善海门人”成为一种永不褪色的时尚。项目化组织,清单化推进,全面打响“张謇故里·诗画海门”品牌,打造张謇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展示区,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充分发挥新建文体场馆的作用,打造一批兼具人文关怀、审美品味、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诗和远方”。


治理更聪明。推动信息系统上云“应迁尽迁”、业务专网和信息系统“应通尽通”、公共数据“应归尽归”,城市运行和治理实现“网中管”,实时监测全城状态,实现“一屏看全城”和“一网管全域”,全力打造数字化发展的城市标杆。发挥现代化指挥中心这一“城市大脑”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


作者郭晓敏系南通市海门区委书记


延伸阅读  

人事局 | 潘国强履新苏州市委秘书长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3人拟任省级机关正职
城事 | 治污不力最高单次罚1000万元!无锡推”史上最严”环保惩戒有何深意?南北共建园区15年,江苏这7个“尖子生”交出怎样的答卷?深度|最高法点赞!淮安法院破解执行难何以“破壁出圈”?

图片来源 海门区委办

编辑 谷雨

值班主编 郁芬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