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停止语言暴力,别做孩子心中的“暴君”

徐海娜 FT有教无类 2020-09-01

徐海娜:恣意出口伤人,学生依然听话,往往老师家长都很高兴,但这豢养了成人和孩子彼此内心的暴君。


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孩子,中小学时已经有机会去外国读书或体验。有些孩子回来会感叹,“为什么中国的老师都这么凶呢?!”还有的老师,就算不是很凶,却也常常在学生面前说不合宜的话。近日,一位北京朋友11岁的孩子写了一首诗,叫《音乐课上》:



小腰板挺直

波斯猫的眼睛瞪起来

唱得什么玩艺儿

外面随便拉个人都比你们

唱得好听

早上没吃饭吧

后面那个女生笑什么呢

一节课都笑

笑两下就得了

我没说你不代表我看不见

下课别走留下

你们班有病吧

别的班一次人到齐

你们班和挤牙膏似的

一个一个来

原来的课代表

课上说话

真是破罐子破摔啊

傻 dou(一个音符掩盖了骂人的字)


快小学毕业

同学们才集体发现

音乐课老师讲过的笑话

数都数不清



(↑上下滑动可看全文)


1

语言暴力 伤人没商量


原来这首诗整个上段都是音乐老师的话。虽然这个孩子很善意地把音乐老师的话都解释成了“笑话”,然而成人却需要警醒,在孩子面前,我们需要勒住我们的舌头,说合宜的话。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个音乐老师不算过分,因为他们遭遇过的语言暴力比这个严重多了。是的,人们对一种暴力,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的敏感程度和容忍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在成人可以恣意取笑、挖苦讽刺以及作弄孩子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受伤了”,那么有可能又会被讥笑为“玻璃心”,太脆弱。因此这种环境下,受害者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往往会认同施害者的借口说辞,认为那不过是他们开的“玩笑”。然而,我想告诉孩子们,那不是玩笑。我们对这些不文明行为越敏感,意味着未来社会越可能向文明的方向迈进。

“你是个没用的人!”“你这个样子考不上大学的!”“你怎么这么笨,生块儿叉烧也好过你!”成人的口无遮拦,有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结成恶果。中国艺术家谢勇曾经创作过一组艺术作品,试图反映语言暴力与少年犯罪心理的关系。在他的作品里,“丢人”这个词重新排列组合就成为一把斧头;“猪脑子”三个字可以变成一把枪;“怎么不去死”是一把匕首……所以,说话之前,要想一下,你给孩子的究竟是爱,还是伤?



尤其是处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的人,常常会忽略自己的语言是否对孩子带来伤害,特别是面对那些“不争气”的学生的时候。还有的老师以严格著称,以为严辞厉语正是对孩子的一种雕琢和磨练。可惜我们对于“严格师训”的崇尚,非常容易给语言虐待制造温床。有时候,老师说的那些话已经脱离了教导的范围,变成了老师个人情绪的宣泄,甚至成为对学生人格的侮辱。例如“你没有一点教养,一看就知道是没有人管的孩子”,“这么小就谈恋爱,一看就是做鸡的料”,这些不堪入目的话,我写出来都觉得难堪,只是不知道当时那些愤怒的老师是怎么说出来的。还有的老师说,“我真是恨铁不成钢!我现在不管你的话,你长大了会恨我的!”,这些孩子长大了会不会恨老师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遭受语言暴力之后的孩子,在当时多多少少都会恨老师。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于自己在同辈中的形象非常重视,每天小心保护自己的自尊,因此对于伤自尊的话内心非常敏感。相信老师们都是受过教育心理学的训练的,难道正是看中了孩子们的“软肋”才下手的吗?


2

恣意妄言,遮蔽了爱的模样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在网上书写和母亲的关系。她说,她的妈妈常常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咒骂她。只是因为照集体照的时候,她眨了眼睛,就被咒骂“怎么不去死”,“要是杀人不偿命,我早就杀了你”等等。有一次挨骂的时候,极度痛苦的她用近乎自残的方式在手心握紧了小刀。直到她上了高中,母亲渐渐不再打骂她,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作为单亲家长,她独立承担了养育孩子的一切辛苦,并且母亲是爱她的,毫无疑问。她说,“语言暴力让我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最让我难过的是让我看不清所爱人的模样。”同理,在师生关系上也是如此。

我曾经看过一本小书叫《教育有悔》,里面收录的都是一线教师的反思之作。有一位老师写了自己刚刚走上岗位时候的一件事。他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角度着手,取得了一位学习不好的男生的信任,经辅导后男生的成绩进步明显。可惜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当那位男生开始“不听话”的时候,他狠狠地羞辱了他,从此关系破坏,恨铁不成钢的他再也没有机会取得这位学生的信任了。还有的老师勇敢地剖析自己,使用刻意感动和语言暴力,无非是不想要对学生失去控制力。相信这些老师将这些经历写出来,为自己“揭短”,正是为了给同行们提个醒——恣意妄言,会破坏关系。家庭还至少有血缘和亲情,使得破镜有重圆的机会。但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那真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点微弱的缘分,不用心经营,便只会留下悔和恨。



为什么说“关系”如此重要?因为孩子如果对你带着恨意,你便很难教会他什么。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融洽的时候,对老师充满信任和尊敬的时候,老师的话才会在他们心中有影响,他们才会真正愿意跟着老师去努力学习。


3

语言暴力 不是无可避免


很多新任老师,都可能会面临一个头痛的问题,那就是课堂纪律的维持。往往他们也不想要用难听的话来训斥学生,可是每次都被学生惹毛了。有老师说,“你们不尊重我,那么也别想得到我的尊重。”然而别忘了,我们是来教育学生的,不是来“同态复仇”的。有的新任老师会不小心就跌进了课堂上的“陷阱”——和学生当面发生冲突。殊不知,在课堂上,和某一个学生针锋相对的时候,该同学可能会因为众人的注目而扬威逞强,对抗到底。网上曾经流传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位老师训斥一位男生,并发展到动手,全班看热闹起哄之下,该男生开始还击,把老师打得跑出教室。这有什么益处呢?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伤害。语言暴力,也是如此。相信师生对抗是谁也不愿看到的一幕。那么遇到学生不遵守纪律的情况如何处理呢?有经验的教师有很多专业的处理方法。作为教师,只能通过多学习、多看书、多交流,取得专业上的实质成长,才能应对教室里的失控状况。



香港的何仲廉博士曾经是一位在多所中小学任教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家。我在香港修读“特殊教育文凭”的时候,他来给我们讲过几节课。他著有《告别混乱课堂——行为心理学与课室秩序》一书,讲了不少课堂秩序管理的经验。其实网络上讲教师如何面对学生执行纪律的书不少,最重要的是,教师始终要像学生一样,保持一颗想要学习、在专业上不断进取的心。我修读“特殊教育文凭”的同学大多是本地学校的老师和社工,没有人强迫他们在下班之后再去听三个小时的课,而且很多人都是自费进修,主要就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再说,时代已经变了,孩子们的智慧也更早地被开启,他们比之前的一个世代更渴望被尊重。面对新一代的学生,假如我们再对他们动辄训斥和“狮吼”,恐怕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认识到,哪怕让孩子们背诵再多遍的“弟子规”,也无法把他们变成“号泣随,挞无怨”的一代人了。

4

语言是窗户还是墙 ——认识语言暴力根源 转变说话方式

诗人Ruth Bebermeyer写过一段歌词《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Words Are Windows (Or They're Walls)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
在离开之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



(↑上下滑动可看全文)


这首诗/歌词被美国心理学家Marshall B.Rosenberg引用于他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一书中,Marshall认为,语言可以给人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那些冷嘲热讽、指责谩骂、否定和说教,以及随意的品头论足,甚至还包括对他人表达的任意打断和冷待,会给人带来比肉体伤害更为严重的创伤。无论无心还是有意,语言暴力都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和隔膜,乃至敌视。



无论作为教师还是父母、长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时,更要注意时刻勒住自己的舌头,切忌出口伤人。但是如何做到警醒和自觉,恐怕我们还需要先认识我们自己的内心。当看到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时,我们首先就会认为他/她是不对的,学生达不到老师期望的时候就不算好学生。这是从老师的角度去看问题。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他/她不完成作业肯定是有原因的。当受到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的时候,可能内心是不服气的。即使学生接受了批评,作出让步,也不会心甘情愿。当一个学生或者出于恐惧,或者出于内疚,来迎合教师的期望的时候,教师可能会发现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出现裂隙;而屈服的学生也要付上代价,或者自卑,或者怀恨在心。

这时的语言暴力根源于我们内心不断对学生做出道德评价。就像是人总是分坏人和好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或不负责,坏人总要受到惩罚,“坏学生”当然也是如此。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教授O·J·Harvey曾经研究过语言和暴力的关系。他发现,涉及道德评价的词语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Marshall 也在他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当我们试图不做道德评价,不做比较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容易看到对方的需要,也能用令人不反感的方式将自己的需要表达出来。可惜现实生活中,作为学生,他们听到最多的语言恐怕不外乎评价、比较、命令和指责。



恣意出口伤人,学生依然听话,往往老师家长都很高兴,然而这却是危险的,因为这豢养了成人和孩子彼此内心的暴君。有老师曾坦言,他曾通过对学生使用的语言暴力来进行“精神控制”。“你不应该……”这样的话也代表了我们的评价。老师变成了权威,变成了判断是非正误的标准的时候,学生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就不再是个好学生。


Marshall的《非暴力沟通》中还引用了Ruth Bebermeyer另一首诗《懒惰与愚蠢》,我想放在本文的结尾,希望能引起人们更深的思考。当我们不再轻易下判断的时候,也许就不会再口不择言了吧。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侯,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上下滑动可看全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儿童早期发展四准则

04-10

留学:中国家长为何焦虑?

05-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