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生生涯技能规划能力怎么样?
尽管中国学生在教育方面抱负远大,但普遍对将来的职业缺乏规划。本文以几所中国高中为例,探讨学校如何为学生的生涯技能规划做好准备。
在国际上,年轻人失业、辍学、以及无法平稳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在欧盟国家,有人呼吁实施教育制度改革,将“终身指导政策”纳入教育体系,以帮助在校青年掌握职业管理技能,并改善教育和社会经济成果。在全球其他地方,比如中国,尽管父母和青年人在教育方面抱负远大,但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开始认为“上学无用”、“未来渺茫”。此外,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更换了他们的学科或专业,因为他们发现所选择的学科与自己的兴趣或天赋不匹配。
在包括香港和上海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校外资源似乎比校内资源更为重要,并且与职业发展能力方面的更好表现相关。这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职业指导和生活规划政策、以及校内校外的支持机制。对通过振兴职业教育和在中学高年级引入职业教育来辅助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的需求也在增加。在此背景下,笔者希望探讨学校的课程改革与支持结构,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中学生在生涯技能规划方面面临的挑战。本文为上篇,着重探讨中国内地。
东北师范大学的张越曾对长春市第八中学和天津实验中学实施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研究。长春市第八中学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渠道提供职业教育:(a)职业教育课程;(b)职业教育讲座;(c)学生职业教育档案系统(包括六大主题,即“初中回忆录”、“高中阶段的希望与梦想”、“职业和事业规划建议”、“学期成绩报告”、“行业体验报告”、“给学弟学妹的信”)、以及(d)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行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
天津实验中学的职业教育是融入到某些学科(如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来实施的。该校的职业教育活动包括学生最喜爱的职业/工作调查,安排“模拟招聘训练营”和“为期一天的职业体验”活动。该校还组织了职业教育讲座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并开发了自己的包括以下六个模块的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创新精神”、“技能提升”、“多元文化”、“性格培养”、“生涯指导”、和“身心健康”。
另一个例子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该校在2010年组建了一个团队,开展着眼于“自我探索”和“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职业教育。该校安排了大约6年的“职业课程”,(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每个学生都需要参加;这些课程在高中阶段占两个绩点。
根据校长介绍,学校希望他们的学生在13岁至18岁期间能够过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学校的这个团队则会扮演“向导/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活动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学校贷款给学生经营咖啡店、像超市那样的“班级货柜”和学生公司。此外,该校还利用“CareerSky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让学生自我评估其兴趣、技能、价值观和学科偏好,然后由学校提供职业咨询。
从2014年9月起,该校推出了三种基于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模块化课程,让学生能在高中的不同年级选择自己的课程。该校还采用了体验式的职业教育方式,比如利用电影和好书讨论和询问他们的生活,并在“生涯探索实验室”中利用游戏互动和媒介来让他们探索长大后想做什么。学校还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冥想、演讲和表演来想象他们的未来生活。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该校为职业教育团队成员提供参加“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培训的机会;一些教师甚至获得了全球生涯教练(BCC)认证。
最后一个例子是合肥八中。该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该校成立了由班主任、心理中心教师、和其他高级教师组成的核心团队,负责学校的职业教育培训。该校为高一学生开发的课程与教材突出“职业认知/了解”和“课程学习模块”;为高二学生开发的课程与教材强调“职业探索”和“社会体验模块”;为高三学生开发的课程与教材以“职业选择”和“学术研究与职业规划模块”为重点。
在教学方法方面,高一课程倾向于采用小班教学,并以主题班会作为补充。高二课程采用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教师指导等策略。高三课程主要是组织专家讲座。高一、高二班级组织职业规划主题班会比赛。此外,该校还提供融合“通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修课,包括烹饪、金融、高尔夫和机器人技术等,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对人文和科学的了解,并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该校提供70多个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大部分选修课都是由教师自己开发的。
启发
从宏观或国家的角度来看,“欧洲终生指导政策网络”倡导“确定终生指导政策和系统的指引”。教育和培训部门需要采取的良好做法之一,是在课程中引入“职业教育和职业管理技能”,提高学生在搜索、分析、评估和应用职业相关信息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那些“来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信息。另一个值得考虑的良好做法是制定一项“从小学到中学、以及职业培训中关于职业管理和创业技能的教授与学习的综合性战略”。芬兰在综合学校(9年)和高中教育(3年)中实施终身指导,提供参观工作场所和外出调研机会、以及个人指导、和网络与远程指导。
考虑到在中学加强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教育、促进青少年顺利地走完从学习到工作这一过渡阶段的重要性,应采取多种方法来满足个别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外部机构(如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和大学应通过与学校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来提供以电子平台和学校为基础的综合性支持。
李子建,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学术),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