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
子舒: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回应低,且制定的规则严苛、要求无条件服从。孩子更容易产生低自尊和心理疾病,学术和社交相对较弱。
文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子舒
全文共3956个字
讨论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很难不提到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一书。这本书在英文世界里定义了“虎妈”一词。它代表了高期待、严厉、甚至严苛的教养方式,体现在要求孩子卓越的学业成就与才艺,甚至不顾孩子的社交情感发展。这本书加深了“虎妈是东亚文化独有”的印象。此后,美国心理学会还推出过一期专刊,揭开“虎妈”等于亚裔教养方式的迷思。六篇研究论文显示,尽管“老虎式育儿”存在于东亚家庭间,但这并不是最常见的,也并不导向最佳的学术、社交能力。除了对孩子严格、高学术要求外,亚裔家庭还有许多其他教养行为方式,并且是温暖的、支持并爱孩子的,这些在现有文献中并不被强调。
让我们姑且把“虎妈是否东亚独有”之辩放在一边,而聚焦在其教养方式的特点上。据经合组织的第222份教育工作文件《为什么教养方式在21世纪很重要》,家庭教养方式从根本上塑造孩子的生活和每日经历,对他们的认知、学术、社交情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在心理学界,一种影响力最广的模型按照两个维度,将教养方式经典地分为四个类型。这两个维度分别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严格度、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回应度。以这两个维度为横纵坐标轴,其划分出的四象限所对应的教养方式分别为: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
图片来源:经合组织第222份教育工作报告
对孩子的要求高度严格,但对他们的需求缺乏回应,不难判断,“虎妈”的教养方式属于专制型。这种教养方式有哪些表现特点?又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哪些影响呢?根据Parenting for Brain的一篇文章,尽管权威型和专制型都对孩子有高要求,其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截然不同。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有高回应,让孩子感到温暖、被支持、被鼓励独立性,且家长制定的规则边界是清晰的。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往往更有自尊、心理较健康、学术和社交表现较好。而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回应低,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理解,且家长制定的规则严苛、要求无条件服从。此类孩子更容易产生低自尊和心理疾病,学术和社交相对较弱。在下文中,笔者将通过经常观察到的现象,围绕心理层面讨论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01
专断的家长,空心、胆小、叛逆的孩子
家长会把自己的主观意愿、计划、决定、观念、甚至情感方式强加到孩子身上吗?当孩子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家长不同时,家长是会聆听、尊重孩子的不同想法,还是用具有攻击性的方式极力将孩子同化?
当孩子的意见与家长相左,并大声表达出来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家长:“你翅膀硬了是不是?还了不起了?” “听我的!不这么想的人都是傻子、蠢货。”而对面站着的孩子,或是低头不说话, 或是憋着愤怒翻了个白眼,或是气冲冲的脖子都红了。如果孩子胆子小,教训可能到此结束。遇到不服气的孩子,对话可能会这样继续——
孩子:“不!我说的才是对的。”
家长:“你再顶嘴试试看?”
孩子:“凭什么你就是对的?“
家长:“因为我是大人。”
孩子:“为什么大人就是对的?”
家长:“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大人就是对的。”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篇分析性文章说,专制型教养方式的一大特点有:家长的指令必须被遵守,通常不给解释;如果孩子要解释,家长只会说“因为我这样说了!”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对家长制定的规则无条件服从。而这种方式可能使孩子产生“空心病”,也就是说,因为习惯了被安排而不会自己做选择。一项关于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能力与适应度的研究也显示,在调研了4100名14-18岁的青少年后发现,相对其他组,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具有较低的自我概念。在青少年教育行业从业十余年的Jody分享的一个案例中,母亲强势而经常灌输自己的理念,从孩子回家进门的那刻起就对他说“这不行,那也不行”,却不说明什么是可以的、规则的边界是什么。孩子对Jody说:“我时常感到悲观,非常渴望被认可,却一直得不到认可。现在学习交朋友都提不起劲,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懒得知道。” 现在的青少年经常被诟病有“空心病”,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岛徐凯文在几年前的一次演讲中提到,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而有40.4%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当我们聚焦在家庭教育时,不妨退后一步想一想,层层严苛的要求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来寻找意义感、存在感,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同一篇文章还提到,专制型教养方式还可能使儿童缺乏社交能力、胆小害羞 。这种教养方式下, 不仅有严苛的、条条框框的要求,要求绝对服从,而且会惩罚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使孩子感到害怕、羞耻。举个例子,当孩子在尝试玩具的新玩法时,专制型家长可能不是鼓励创意,而是制止说:“不能这么玩,东西会被你弄坏的。你怎么老在摔东西、毛手毛脚的。再弄坏一个玩具,小心我揍你……” Parker特许学校的特殊教育老师Julie Carr评价:“不必为打碎东西而责备孩子,那会让他们更胆怯。如果孩子成长在会因为意外而受惩罚的环境里,他们会害怕,并且认为犯错误是不安全的 。” 还有一个例子,一名上了初中的孩子Bob,在家经常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受惩罚,于是养成了每件事都点头哈腰说“对不起”的习惯,遇事畏手畏脚的。在学校,同学觉得他行为怪异,他也很难交到朋友。当孩子犯错时,另一种应对方式可以是什么样的呢?Julie Carr继续分享道:“打破易碎品是成长的一部分。当学习如何在空间中使用身体时,儿童通常对他们的体型、大小、速度和力量有错误判断,笨手笨脚不是他们的错。引导他们感到懊悔、收拾干净,明白下次如何采取不同的方式,这种方式与让他们感到羞耻、惩罚他们不同。当然,故意打破东西、打破规则,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专制型教养方式还可能使孩子叛逆。美剧《Gilmore Girls》(《吉尔莫女孩》)的叛逆主角有个想控制她人生的母亲,她有句经典台词说:“我已经分不清,想干这件事是因为我自己想,还是因为母亲反对。也许凡是被母亲反对的事都是我想干的。” 尽管孩子在力量不足的小时候可能表现得胆小、顺从,他们长大后却很有可能叛逆、挑战权威。法籍华裔Ted说,“我小时候就知道听爸妈的话、让老师喜欢,考高分、考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可是我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我也不清楚,就把工程师的工作辞了,来中国当法语老师。我爱摇滚乐里的嘶吼,每周都去现场听。” 这一现象在华人家庭中较为常见。许多华裔家长要求孩子考医学院、法学院、工程学院, 哪怕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喜欢从事其他行业,也继续施压。情形严重的,孩子毕业离家后甚至不再和家人说话。美籍华裔Bruce说:“不是没有尝试沟通过,他(其父亲)不会理解我的,只会继续逼我考医学院,带来更多伤害和痛苦。我已经不和他说话了。”
02
苛责的家长,永远不够好的孩子
当孩子取得了一些成就,家长是首先肯定孩子做到了什么,还是一上来就指出不够完美之处?专制型教养的另一个特点是苛责。假如孩子取得了90分,家长看到的不是孩子已经做到了90%并肯定他的努力,而是质问“那剩下的10%呢?为什么没有做到最好?”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完美,自己永远都不够好。一位28岁的四川大男孩Sandy说,自己从小在大小事上不能犯一丝一毫错误,不然就会被苛责,这种教养方式对他的影响延续到今天。每做一件事,大到开拓项目,小至做一餐饭,心里面批评的声音无时无刻不跟着他:“考虑周全了吗?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为什么还是不够完美?” 他因为思虑过重而长期失眠。英国经典心理学入门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解释说,童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当苛责逐渐内化为自责,人便容易陷入无论做什么都指责自己的心理状态,继而感到一无是处、自我价值感低,继而逐渐发展为低自尊,甚至抑郁。巴西的一份对1198个15-18岁青少年的心理学研究也显示,相较于其他几种教养方式,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在“自尊”和“自我超越”上的得分最低。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主人翁是个在专制型家庭中长大的英国孩子,他的父亲严苛、高压、易怒的形象与“虎妈”相似 。书中提到,尽管孩子在出生时都有自己的自然状态,但面对两个都比自己强壮的成年人,为了生存下来,需要不断适应父母的性情脾气。儿童面对强势的命令、惩罚和苛责时,不得不压抑怒气,但总会找到其他方式释放出来,可能是撒泼、叛逆,可能是拖延执行命令, 也可能不停批判自己、陷入低自我评价。
03
我们如何对待教养方式?
首先,回答开篇的问题,“虎妈”“虎爸”的并非东亚独有。教养方式最初由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Baumrind做奠基研究,随后各个国家的心理学家都开展调研。专制型教养方式在美国、 塞浦路斯、土耳其、西班牙、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被调研过。这些跨越不同文化的研究显示,在专制型家庭成长的孩子在情绪管理、社交能力上可能出现障碍,更容易焦虑、抑郁,而这种不快乐可能延续到成年时期。
近几年的大众心理学思潮已经厌倦了将所有心理问题都溯源到原生家庭 。当一个人出现上述心理状况时,我们无法简单粗暴地将其归因为教养方式 。哪怕可以归因,也并不意味着问题能得到解决。毕竟,与父母沟通教养方式不是件易事。家长会有“含辛茹苦养大你,不知父母恩”的伤心,而孩子也容易陷入自责,避免继续与父母产生冲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养方式不可以迭代更新。现如今,更多80后、90后的新一代父母采取与孩子共同商量、聆听需求的方式互动,而孩子也更有可能与父母开放坦诚地沟通、自主自愿地遵循规则。Jody分享说:“根据我咨询过的案例来看,一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并不局限在某个单一的象限,它更多时候是混合着出现,家长在不同的情形中会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的个性、思维模式都不相同,家长和孩子具体的互动方式是因人而异的。还是建议家长多了解儿童心理学。”
假如家长的教养方式不是说服孩子服从命令,而是在设定规则时引导式地问:“你怎么想?你怎么觉得?” 并启发孩子自己学会做决定。这样的方式培养出的孩子是否会更独立、有创造力,更具备社交合作力呢?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清楚自己想做的事,且能主动想办法、获得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来达成目标;家长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不断肯定、鼓励,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支持。这样的方式,是否会让家长更省心省力,也让孩子感受到更多自主成长的力量呢?正如纪伯伦写的短诗所言: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
而诞生的儿女。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不专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在梦里也无法抵达的明天。
你可以努力变得像他们,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退后,
也不会停留在昨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Bob、Ted、Bruce、Sandy为化名
责任编辑邮箱:haolin.liu@ftchinese.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