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 》

酱油来 翻一本书
2024-11-25

↑点击“酱油园”快速关注↑


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

 

——丹尼尔•戈尔曼

 

全文约7602字。

 

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是“日益完美的社交商”、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相互的理解。

 

序言   找到“幸福感的源泉”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一个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最终决定其生活质量和一生的“投入产出”。

 

人不是从已获得的东西中细致地感受其价值,而是从财富数量的增加和“破纪录”中感受到价值。

 

快乐水车:创造财富的过程就像是水车的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水车上的一个个小桶不断地把水舀起然后倒出去。

 

亿万富翁与平民的差别,如同一个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流水量的水车与一只小桶的差别。“富人享受过的东西可能比穷人要多,但是他们只有获得更多的享受才能体会到和穷人一样多的幸福感。”水本身刺激不起“水车”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能唤起其成就感的,是记录不断被打破的水的数量。

 

尼采曾经说过,你问最愚蠢的男人三加二等于几,他会说三加二等于六,你问最聪明的女人三加二等于几,她会说三加二等于五根蜡烛。男性和女性表面上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感受到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男性是视觉的动物,其快乐感受常常是与身体分离的,男人在寻找经验性确认、足以证明其成就感的 “证据”,所以男性的幸福感常常与数量、规模相关。

 

女性是听觉的动物,其快乐感受与直接的身体感受相关,女性的幸福感是无须理性证明的,是一种直接的感受,再大的规模和数量都比不上一个真实而微妙的感受能让女性产生幸福感。

 

所谓智力,就是把握世界(环境和人)的多方面信息并做出恰当反应以获得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人对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反应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交往能力和对话能力,智商所衡量的那种智力只是这种交往和对话能力中相当有限的一部分。

 

所谓社交商,就是衡量我们与人进行深切交往和“原对话”,实质性影响他人并被他人所影响、提升的能力。

 

生活的意义主要来自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主要源泉之一。

 

找到“幸福感的源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幸福感本质上是一种人的内在机能与外在对象的高度契合感、物我两忘的交融感。其反面是深切的孤独感。

 

在“原对话”发生的那一刻,你会确信,“对整个世界来说,你只是一个人;而对某个人来说,你是整个世界”。

 

序言   揭开人际关系的新科学

 

我们交往时越是情绪化,彼此的相互影响就越大。

 

人们是无法通过网络来拥抱和亲吻的。

 

社交商的奥秘

 

理解人类行为和处理彼此关系的能力。

 

我们不仅要明智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还要了解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彼此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行为得体。

 

第1部分   人际关系为什么如此重要

 

第1章   情绪的力量

 

与他人的每一次交往都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这些情绪波动的总和就构成了情绪损益,也就是在一天里产生的情绪收益和损失的差额。

 

恐惧可以增强我们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人类的视觉信号一般是从眼睛通过丘脑进入大脑的视觉皮层。

 

人类不是理性动物,而是正在理性化的动物。

 

情绪感染是如何发生的

 

情绪与其他明显情感的区别之一就是其起因的不可表达性。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某种情感,却不知道自己为何陷入某种情绪之中。

 

尽管我们可能并未察觉,但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情绪诱因,比如音乐。

 

他人的面部表情也是情绪诱因之一。当我们注视带有强烈的照片时,不管表情是悲伤、厌恶还是喜悦,我们的面部肌肉都会自动模仿它。

 

如果一件事情的推论是真实的,那么它本身也是真实的。

 

我们遇到的事件越不寻常,大脑对它的关注度就会越高。

 

大脑的默认反应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神经系统会把感染我们的每一种情绪都传递到面部,然后把它表现出来。

 

说谎者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如何编制谎言上,较少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如果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较长,那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因为他紧张,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撒谎。

 

面部表情越明显的人越能准确体会他人的心情。总的来说,某一时刻,两个人的生理状态越相似,他们就越容易产生同理心。

 

第2章   如何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谐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彼此的关注、共同的积极情绪和一致性或同步性。

 

在交流中,双方下意识的动作和习惯越是一致,交流的效果就会越好,他们彼此的印象也会越好。

 

语言之外的情感因素比语言本身更能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交流双方的情绪越协调,他们的感觉就越和谐。协调可以达到情绪上的一致。

 

第3章   人际关系秘诀:用情绪感染别人

 

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会陪你一起微笑。

 

当我们看到什么就会产生模仿的冲动。

 

当我们说“感受”他人时,我们说的是最广义的“感受”感受他们的情绪、动作、感觉和情感。

 

微笑比其他任何表情都有优势

 

当你微笑着面对生活时,一半的微笑是给自己的,另一半则是给别人的。

 

微笑比其他任何表情都有优势,因为人类的大脑偏爱笑脸。

 

除了特别极端的情况之外,人类的本性决定我们不会从一开始就讨厌某个人。

 

笑声可能是两个大脑间的最短距离,是无法阻挡的传播,它可以帮助人们迅速联络感情。

 

默契:潜在的交流

 

思想和情感一样,都可以悄无声息地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这是另一种潜在的交流。

 

在戏剧的第二幕中出现的枪,到第三幕一定要打响,因为观众早就预料到这把枪肯定会派上用场。

 

情绪的传播:为何足球迷如此疯狂

 

个体的“同一种激情”使一群独立的个体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正是这种激情使他们采取一致行动,这就是群体性传染。一种情绪可以很快在群体中传播开来,显示了个体生理状态的一致。

 

在任何一个决策过程中,大家除了应该注意彼此的语言之外,还应该对现场气氛加以足够的重视。

 

第4章   为什么我们如此有同情心

 

当我们高度关注某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与他人产生情感交流,从而产生同理心。当然,不同的人关注别人的能力、意愿和兴趣都不同。

 

大都市的人在街上通常不会关注、问候或者帮助别人,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都市恍惚症”。社会学家认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们往往会陷入这种完全自我的状态,有时仅仅是因为要应对周围嘈杂环境里过多的信息。在我们忽略周围无关信息的同时,也会忽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

 

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会因为人们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给予他们不同的关注。

 

我们关注事物的优先程度、社交态度和其他许多心理因素都会使我们有选择地关注某些事物或者某些情感,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别人产生同理心。

 

善举也能感染人

 

一旦人们对别人的关注达到可以产生同理心的程度,他们就非常有可能伸出援手。

 

仅仅看到他人的善举也会对自身产生独特的冲击,它会诱发一种温暖的兴奋感觉。心理学家把这种由于看到别人的善举而产生的炽热感觉叫作“升华”

 

最能引发人们“升华”感觉的行为是帮助病人、穷人或者其他处于困境的人。

 

我们越是专心,就越能敏锐迅速地感受到他人的内心世界,不管周围环境多么复杂,他人的情感暗示多么细微。

 

同情心是一种本能

 

尽管人们可能会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自然冲动,而是这种原始的自然冲动被冷酷压抑住了。

 

如何注意别人的感受

 

同理心的产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共享,这是充分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首要必备条件。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别人,并且尽可能体会他们的感受,直到对他们的同情转化成我们自己的感受。

 

在现代心理学中,“同理心”有三层意思:注意别人的感受,感受别人的感受,针对别人的痛苦采取救助行动。这三层意思描述了三个阶段:首先我看到你,接着我体会你的感受,然后我采取行动帮助你。

 

产生同理心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和思想都会沿着与他人相同的轨道运行。

 

感受到任何情绪都会促使人们产生相应的行为。

 

第5章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人体的气味是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喜爱或者厌恶感觉的最初信号。

 

我们可以更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糖和脂肪等,但是我们必须平衡自己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会与对方形成情感回路,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得到主要来自对方面部表情和语气等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可以使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与话语是否得体。

 

什么在决定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痛苦“不是由事件本身,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所导致的,因此你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消除它”。

 

“一切思想、情感与行为都是自动产生的说法令人沮丧,反思改变了我们的情感反应。当我们有意识进行反思的时候,我们就取得了对自己情感的控制权。

 

终结“社交恐惧症”

 

我们的记忆总是处于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回忆某次经历,大脑就会根据我们现在的兴趣和理解来更新它。

 

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你从不同视角看待自己痛苦经历的人一起重新体验过去的痛苦经历,就可以重新对这种经历进行编码,从而减轻你的痛苦。

 

第6章   如何做一个超凡魅力的人

 

所有的情感都具有社交性。我们不能把情感的起因与周围的人际关系隔离开来,正是人际交往激发了人们的情感。

 

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交能力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交意识——我们对他人的感知,社交技能——我们的后续行为。

 

社交能力:意识和技能

 

社交意识包含这些方面:

 

①. 原始同理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非语言情感信息。

 

②. 适应:专心致志地倾听,适应他人。

 

③. 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感觉和意图。

 

④. 社交认知:清楚社交活动的规则。

 

 

良好的社交技能才能保证交流的顺畅和高效,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①.一致性:非语言层面上的交流顺畅。

 

②.自我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

 

③.影响力:影响社交活动效果的能力。

 

④.关怀:关心他人的需求并采取相应行动。

 

认真倾听

 

通过一个人说话的风格,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是否具有认真倾听的能力。

 

当我垄断某个对话时,我是在实现自己说话的欲望,而没有考虑你的需求。真正的倾听需要我适应你的感受,给你发言权,而且由我们两个人共同决定谈话的进程。交流双方只有做到彼此认真倾听,才能根据对方的反应和感受来调节自己的话语,从而实现互惠。

 

一次5分钟的对话也可能成为完美的交流过程。但是,前提是你必须停止手头的工作,放下你正在看的备忘录,离开你的手提电脑,停止你的白日梦,心无旁骛地关注你的交流对象。

 

有意识地对别人多加关注可能是推动和谐人际关系的最佳方式。

 

美满婚姻

 

设身处地是社交商中最核心的能力。设身处地意味着我们不仅理解别人的感觉,也了解他的思想。

 

设身处地似乎是美满婚姻的一个要素,特别是在婚姻早期。

 

谁是首席执行官

 

社交认知指的是对社交活动规则的了解。社交认知强的人知道在什么样的社交场合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

 

我们对社交生活的理解依赖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信仰和已接受的社交准则及潜在规则。

 

一致性可以使我们实现与他人顺畅的非语言交流。当我们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一致时,情感共鸣便可轻易实现。

 

如何做一个超凡魅力的人

 

超凡魅力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他们非常善于表达自己,能够引导他人与自己的节奏达到一致并且感染自己的情绪。

 

尽管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希望做到完全“理性”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略自己的情绪。而且问题讨论得越深入,我们流露的情绪就会越明显。

 

社交自控力,也就是善于角色扮演和表现自我的能力,可以使人们表现得老练从容。

 

机智和自控力是发挥影响力的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能够感觉到别人的痛苦,同理心会自然而然地引导我们承担起帮助他们的责任。

 

第2部分   如何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第7章   如何进行恰当的交流

 

“我和它”的交流模式中,一方并没有对他人的主观现实产生真正的适应,也没有对他人产生真正的同理心,而且这种敷衍非常容易被对方发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他人看作一件东西,而不是一个人。他们成了我们眼中的物体。心理学家把这种对待别人的冷漠方式叫作“动因性”,即把他人看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当我毫不关心你的感受,只想从你那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时,我的心态就是动因性的。

 

三心二意在任何交流中都会造成伤害,特别是在对方情绪不佳的时候。三心二意是现代生活的通病,但是边说话边做其他事情就很容易把交流对象看作“它”了。

 

“我和你”,它所指的是一种特别的、彼此相通的亲密关系,通常存在于夫妻、家庭成员和好朋友之间。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从普通的尊敬和礼貌,到热爱和钦佩,再到任何我们表达爱的方式,都属于“我和你”的关系。

 

“我和你”的关系“是整体上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别人已经成为我们同理心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感觉到别人能够了解我们的感受,因此我们感觉找到了知己。

 

“我和你”模式

 

人们具有两种不同的自我,两个“划分清楚的区域”,一个是“它”的世界,另一个是“你”的世界。在亲密交流时,我们处于“你的”世界;而在日常生活琐事中,我们则处于“它”的世界,我们进行这种功利性交流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屏障,把人们分隔开来。最起码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它”,而不是一个人。在熟人见面的时候,协调的状态会使双方的注意力、微笑、姿势和动作等非语言信息都达到和谐一致。但是在与某个特定职业的人见面时,我们往往只会关心自己的需求、痛苦,或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社交沮丧”,来表示由于不良或危险的人际关系而引起的苦恼。社交遗弃或者担心社交遗弃是引发焦虑的最普遍原因之一。人们是否感到孤独与进行的社交活动的次数无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人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即使仅仅只是几个关键人际关系中的认可程度。

 

“显著倾向”:人们总是“认为别人会产生和我们同样的情感,并且四处寻找与我们自身相近的想法”。但事实是,在完全映射的情况下,我们只是把自己的心理状态映射到别人身上,而丝毫没有考虑到别人自身的感受。

 

第8章   自恋型领导者

 

人类可以刻意压抑同理心,从而冷漠地面对别人的不幸。

 

自恋者行为的驱动力就是对荣誉的渴望。

 

健康的自恋型领导者善于反省,并且乐于接受现实的检验。不健康的自恋者则希望得到别人的推崇,而不是喜爱。

 

自我价值感是评判自恋状态是否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许多自恋者的魅力就在于他们的自信。自恋者的座右铭可能是:“爱我故存在”。

 

懊悔和羞愧,以及与它们类似的尴尬、内疚等都是“社会”或者“道德”的情感。

 

尴尬通常是孩子经历的第一种社会情感。尴尬的产生不仅需要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感受,而且还要清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情感回应。这种社交意识的提高表明了孩子同理心的出现,以及比较、分类能力的发展。

 

第9章   男女有什么不同

 

心智直观也称心灵原理,它指的是进入他人心灵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并从中推断他们的思想的能力。它是设身处地的基础,决定了我们对他人的了解程度。我们可以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声音和眼神中对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做出推断。

 

要产生心智直观必须具备这些基本意识: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个体,别人可能与自己想法相异,别人可能会从其他角度来看待问题,我们可以迂回实现自己的目标。

 

每个女生都觉得别人比自己苗条、锻炼得更多、更关注自己的身材。其实客观来说,她们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第3部分   培养良好的社交商

 

第10章   基因≠命运

 

我们的基因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基因的表达才是最关键的。

 

要培养一个具备同理心能力的孩子不仅需要必须的基因,还要正确的培养方式和其他有益的社交经历。

 

孩子的大脑就像一株植物一样,而周围的环境,特别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所形成的情感环境,就像土壤一样,可能肥沃,也可能贫瘠。

 

父母的关爱或者家庭的其他影响可以帮助孩子确定许多种基因的表达。

 

第11章   安全的港湾

 

如果母亲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就会封闭自己,尽量避免与别人交流;如果母亲对孩子毫不关心的话,孩子长大后就会丧失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第12章   快乐的起点

 

 

这种“我讨厌你”“我爱你”的态度差异表明他们之间存在一个“交流错误”,在他们的情绪达到一致后,这种错误也就被“修正”了。

 

人们要做的不是避免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痛苦,而是要学会在经历挫折和痛苦之后尽快恢复平静。恢复得越快,享受快乐的能力也就越强。

 

经历自己可以控制的压力或者威胁,能够增强我们的恢复力。

 

第4部分   恋爱中的社交商

 

第13章   爱情之谜

 

依恋会决定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向谁求助,他们是我们孤独时最思念的人。照料使我们产生照顾我们最关心的人的欲望。当依恋时,我们索取;当照料时,我们给予。而性,就是性。

 

第14章   欲望是如何产生的

 

欲望分为两种:男性的和女性的。

 

文明总是在与欲望对抗。

 

依恋的目的并不是要分享彼此所有的思想和感觉,而是要给对方留出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平衡个人的需求和双方共同的需求。夫妻越善于保持距离,他们的关系就会越亲密。

 

女人究竟想要什么?一个关心自己需求的伴侣。

 

第15章   为什么会有夫妻相

 

在我们产生帮助别人的冲动时,不管对方是我们的恋人、孩子、朋友,还是一个处于困境的陌生人,促使我们伸出援手的都是内心同样的关怀系统。

 

恋人之间的关怀有两种形式:提供一个使对方产生安全感的安全基地和一个对方可以休憩的安全避风港。

 

我们的伴侣越能为我们提供安全感和避难所,我们就越能朝着远大的目标进发,我们的活力、兴趣、自信和勇气也会越来越依赖对方对我们的支持。

 

冷漠,也就是对配偶的不管不问,甚至连正眼都不瞧一下,是最残忍的家庭暴力。

 

预测恋人们关系是否能够长久的最重要指标就是他们之间分享的积极情绪的多寡。这在婚姻中会表现为夫妻之间解决矛盾的成效。而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来说,它又重新表现为夫妻所共同分享的积极情绪。

 

第5部分   社交商与人际关系

 

第16章   当我们的身心疲惫时

 

相比朋友的数量,我们在人际交往时的情感状况对我们的身体影响更为强烈。

 

人们与最亲密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长年累月的恶性情感交流和他们高发病率的体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安全和谐的人际交往经历可以为人们带来足够的内心储备,使他们在遇到情感挫折时能够很快复原。

 

第17章   家庭与婚姻中的社交商

 

当人们在情感上越来越彼此依赖时,他们对彼此的生理状态也会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这就意味着每个人从对方那里接收到的情感暗示都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特别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强烈情绪往往会传染给其他人,而且人们越是紧张、脆弱,他们就会越敏感,感染别人情绪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18章   一张关爱处方

 

同情是联结痛苦中的人与给予关怀的人的最简单的纽带。

 

第6部分   如何提高社交商

 

第19章   当我们面临压力时

 


好老板和坏老板

 

 

安全基地是安全感、热情和舒适感的源泉,它可以帮助我们自由释放我们的活力。

 

第20章   他们彼此为什么如此仇恨

 

“我们和它们”这个短语“把整个世界分成了两类:阳光的孩子和黑暗世界中的孩子,绵羊和山羊,上帝的选民和被诅咒的人”。

 

正直、智慧、诚实、仁慈和胜利都是我们的特权,而邪恶、愚蠢、伪善和最终的失败都属于它们。

 

宽恕,但不能遗忘,至少不能全部遗忘。

 

后记

 

我们应该审视自己周围的人以及我们与他们相处时的愉悦程度,然后在时间和金钱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花一些时间和令我们感到愉快的人相处。除了这个可能费时费力的办法之外,更好的选择应该是积极改善与周围所有人的关系,使交流的过程充满快乐。

 

要么爱,要么毁灭,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选择。

 

(完)




阅读,无止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翻一本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