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雪已至,中国互联网入冬 | 深论

陈博 陈博每日观察 2022-07-04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点击关注陈博每日观察,置顶公众号

每日时事的观察与点评 / 干货集中营 / 分享每月精彩瞬间 


(图片源于百度 侵删)


 ▍陈博


这两天,气温剧烈下降,连没有赶上第一波降温潮的江浙沪都一夜加入了速冻群聊。


同样也是这几天,各大互联网公司都陆陆续续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排列在财报上面的那些不甚美观的数字,似乎也在向市场宣告,寒潮已经吹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身上。


今日小雪,而中国互联网也入了冬。



互联网大厂业绩,集体踩下急刹车


1995年,互联网为何物?关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中国人都回答不上来,但那一年对中国互联网来说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始。


1995年11月11日,北京下着大雪,张朝阳带着他的博导给予的22.5万美元创业启动资金,在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情况下,创立了搜狐。虽然现在搜狐已经不再是舞台最中心的互联网公司,但它带给中国互联网的开创性意义谁人也抹杀不了。



自此之后,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始了沸腾的20年,而且还孕育出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全球范围内,也只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才能跟美国相比较。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排名中,中国互联网第一梯队的腾讯和阿里巴巴都榜上有名。位于第二梯队的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也是近些年快速成长起来的巨头,潜力十足。

 

然而,今年的冬天,中国互联网行业即使再所向披靡也进入了寒冬,大厂的业绩集体踩下了急刹车。

 

11月10日,腾讯公布了Q3财报,连续增长了10年的腾讯,净利润首次出现了下滑。财报显示,腾讯2021年第三季度收入约1424亿元,同比增长13%;但是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腾讯的净利润为317.5亿元,同比下降了2%;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 27%下降至 23%;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318亿元,同比减少了2%。


11月17日,百度发布了Q3财报,总收入人民币319.21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2%。经营利润23.08亿元,同比减少63%,环比减少33%。归属百度的净亏损约165.5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36.78亿元,环比扩大27.4倍。


 

同天下午,哔哩哔哩发布Q3财报,B站总营收达5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但净亏损为26.86亿元,远超市场预期亏损的18.1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的11.01亿元同比扩大近1.5倍,致使B站连续2日都在大跌。


 

11月18日,京东和阿里也发布Q3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京东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净亏损为28亿元,从盈转未亏损。而阿里则进入了自2014年上市以来最缓慢的增长季,增速只有16%。营收为2006.9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285.24亿元,同比减少39%。


(图片源于腾讯科技 侵删)


互联网的冬天来了也许并不是坏事


看到三季度互联网巨头的财报后,很多人都发出了疑问:互联网大厂怎么突然就不挣钱了?


这与两方面原因有关:

 

第一,在政策层面,多年以来上层一直都很鼓励互联网的发展,但鼓励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就可以像麦苗一样疯长。今年,上层对互联网的监管都在逐步收紧,覆盖范围涉及各行各业,相当于中国政府正在控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


第二,在资本层面,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以前主要都是去美国上市,但是近年来由于经贸摩擦导致中国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逐渐回了国。而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港交所还是内地的沪深交易所,目前都无法很好的承接这部分优质互联网公司,这就导致中国互联网公司近几年的融资环境并不是特别好。


在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从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已经长成了可以比肩美国的互联网大国。现在的确到了需要加强监管的时刻,而自由发展的互联网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病。在监管之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会变得更加有序,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竞争,避免形成绝对的垄断。这些动作将会让中国互联网整体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去发展。

 

往好处去想,互联网的阶段性整治非常有必要,现在正好是时候。虽然此刻互联网行业入了冬,但这未必是坏事,我们总需要耐心经历冬天的蛰伏期,才能在下一个春天到来时全力以赴。


这20年来,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这一行业兴盛的同时,也抢占了大部分优质人才。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鼓励年轻人进入硬科技行业发展,像是光电芯片、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行业现在正都热切期盼有更多的人才加入。中国在互联网计算机领域已经到了巅峰的水平,但在硬科技领域仍然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这是我们未来10年势必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以前,中国互联网一直在应用层面精打细琢,随着这些估值过高的泡沫被挤掉后,未来的主攻方向就会变成底层领域,待到中国能在芯片、操作系统以及开发工具等底层技术上也能比肩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时,中国的科技才算是真正拿出了软硬双管齐下的实力。


目前,在硬科技领域发展的比较好的有两家公司华为和阿里。华为的自研芯片非常给力,而阿里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做底层的技术架构,现在以达摩院和阿里云为代表的底层技术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我看来,这些硬科技势必是未来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定要去攻克的方向。


今年冬天,虽然中国互联网凛冬已至,但换个角度去想想,冬天都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福利来了


往下看有惊喜哦!


重大公告历经2年的沉淀,我们每日观察已经有两本精选集啦!现在《开云见日——陈博每日观察 精选集(二)》已正式推出,各位粉丝朋友期待拿到我们精心装订的新书吗?



现在只需要后台私信小编,加入粉丝群便可拥有,赶快戳一戳小编行动吧!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就可立刻加入粉丝群~


往期推荐


B站暴跌之后,投资逻辑变了吗?| 深论


当中年创业失意者都加入了直播间...... |  深论


网易最成功的产品,原来是这一款!|  深论


销量超过哈弗H6,中国人为什么偏爱Model Y?| 深论


*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友媒未经授权许可谢绝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