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新回来了 | 深论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点击关注陈博每日观察,置顶公众号
每日时事的观察与点评 / 干货集中营 / 分享每月精彩瞬间
(图片源于百度 侵删)
文 ▍陈博
上海疫情是经济发展与科学防疫之间的终极较量。如今上海终于要回归正常了,我们应当在这场疫情背后学会些什么?
壹
连续静态管理长达60多天之后,上海市民终于能出门放风了…..
在上海的第199场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员表示:“6月1日全面复工复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回首过去这两个月,魔幻的故事一起接一起,不可思议的操作一出接一出,很难想象过往发生的这一切是2022年出现的情况。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枢纽,上海这两个月的静态管理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一条就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下滑。如果我们想要保证增长,那么及时恢复城市的活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只有6月的经济出现大反弹的时候,下半年加快返工的进度,我们才有可能实现GDP增长5.5%的大目标。
其次,上海是全国最重要的对外窗口之一,更是接纳外籍居民和外资最多的对外交流重地。上海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在海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此外,住在上海的很多外籍人士,绝大部分都是外资企业的员工或者高管。相较于国外的“自由式”疫情管理,这次上海封城绝对会给这些外国人带来一次终生难忘的体验。不过,眼前不利于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很多外国人或许会在解封之后陆续离开上海。一旦这种情况大面积发生就可能会导致上海的国际化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大倒退。
之前,因为香港疫情很多金融从业人员都转移到了新加坡、伦敦等地。接下来,可能同样的情节将会在上海重现,一大批外资金融机构也许都会从上海撤离,重新甄选总部。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而言,这种损失真的难以衡量。
此外,受影响的不单单是金融业,被疫情波及的还有高端制造业。上海由于工业基底发达,吸纳了很多来自制造业发达国家的人在上海的周边地区建设高端制造业。这次封城会不会导致这一部分人以及工厂撤离这里都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一旦这些企业也退出上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规模要远高于现在短短2个月造成的经济损失。
贰
好在,前不久的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的到来。大会后高层决定要重点抓经济的建设。只要中国能始终如一地把经济发展当成首要任务,那么未来的中国将会一如既往的稳定富强。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竭尽全力,把上海失去的这2个月找回来。
现在变化的不仅仅是上海这一座城,全中国都在改变。全国上下都意识到了,站在当前阶段长期封锁是万般决策当中最万不得已的一种。
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疫情,这是大家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全球现已有很多国家酌情制定了更合适他们的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了经济与防疫的最大化平衡,有些措施可以说能被拿来当作范本。我相信我们也有这样的智慧,能在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当中在疫情与经济发展之间达成平衡状态。
最后,关于核酸检测这件事,我也有几点想说。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启了核酸常态化管理,但要知道免费的核酸检测费用都是由政府来承担,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政支出。我个人以为,自费核酸检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首先,近期北京的核酸检测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家都有目共睹。为了避免这种乱象再次发生,用自费检测代替应当可以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其次,虽说核酸检测的要求是在48或72小时之内,但每个人的实际需求并不一样,会因为实际的出行而频次不同,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因此,只有自费检测才能让每一个社会成员设身处地感受到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性就是如此,当触及到核心利益的时候,才会审视问题的严重性。
总而言之,我始终相信我们的高层会引领大家找到经济发展与抗击疫情的最优解,让中国在疫情的下半场战争中仍然成为国际上的优等生。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经济体都正在恢复互联互通,希望我们也能早日能加入这一队伍,融入到经济、文化等国际交流重新开放的大潮当中。到那时相信国际上对我们的一些误解都将会随着开放一起解除,而中国更是会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为中国本身乃至全球带来更卓越的贡献。
福利来了
往下看有惊喜哦!
重大公告:历经2年的沉淀,我们每日观察已经有两本精选集啦!现在《开云见日——陈博每日观察 精选集(二)》已正式推出,各位粉丝朋友期待拿到我们精心装订的新书吗?
现在只需要后台私信小编,加入粉丝群便可拥有,赶快戳一戳小编行动吧!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就可立刻加入粉丝群~
往期推荐
*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友媒未经授权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