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眼世界 文化交流|2020博鳌文创周国际版块

博鳌君 博鳌文创院 2022-07-07
▲点击动图  一键重启

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全球化就像一股浪潮扑面而来。1962年,“全球化”第一次出现在词汇中。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贸易的开放程度,资本流动,科技交流,劳动力流动和文化整合成为衡量全球化程度的一把标尺。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意识形态的传输变得更加多元化。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更为美好事物的追求一直激励着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贸易往来和思想文化交流。
 
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人们困于家中,无法外出,大家逐渐适应通过网络上解决问题:居家办公,网上授课......在此之下,博鳌文创周以共振·一键重启为主题,重磅推出国际版块,带你探索国际前沿,足不出户看世界。

2020国际版块 
探究海外视野
了解疫情之下
外国朋友在做什么

国际版块
X
2020博鳌文创周



 参与国家 


韩 国



宋银燮

(株)韩国文化创意技术 代表理事

韩中亲善协会 理事

总统直属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 评价顾问委员


分享主题
回顾与展望——大数据与经济文化AI农业政策之影响



宋炳善

韩国企业数据(株) 代表理事

总统直属 地域发展委员会 地域发展企划团长(原)

大韩民国 财政部 国有资产审议官(原)


分享主题

领导致辞




李成元
韩国企业数据(株) 国际业务部 部长

分享主题
利用数字信息的国家间文化创意产业交流方案




安永宰
韩国企业数据(株) 大数据中心 主任

分享主题
区域产业 经济生态系统分析与危机监测



尹占列
韩国企业数据(株) 专家委员
韩国技术保证基金 首席委员
韩信大学 敎授, 博士

分享主题
韩国的IP技术价值评价



赵泰奉
(社)韩国文化内容授权协会 会长
(株)Kocon Group Corporation(韩国) 代表理事
金•张法律事务所 法律总监(原)

分享主题
韩国文化旅游融复合趋势




李承亨
(株)三农硏究所 代表理事
全北大学 专职敎授, 博士

分享主题
Bio融复合产业与地域农产业的联系




朴胜赞
(社)中国经济硏究所 所长
龙仁大学 敎授
大韩民国 驻中国大使馆 经济通商专员(原)
大韩民国 驻中国大使馆 中小风险企业支援中心 所长(原)

分享主题
韩流品牌战略与中国品牌文化的启示

 时间 

11月17日
线上播放

亮点 1

就“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合作共赢新阶段”政策及共同捍卫全球数据安全,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疫情之后合作共赢和数字经济下的发展方向思考。


亮点 2
韩国分会场所邀请嘉宾皆为韩国知名专家,并在韩国国家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议题具有思考深度。


亮点 3
多位权威专家就大数据应用方向、韩国文旅产业发展融合趋势、品牌文化发展启示及科技数字信息化与农业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讨论,带来成功经验分享。


亮点 4
论坛议题覆盖范围广泛,从农业、技术到品牌、韩流,话题丰富多样。



澳大利亚

 论坛主题 

Virtual Escape 


Pippa Dickson
Director of Asialink Arts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s the Director of Asialink Arts, Pippa Dickson is committed to facilitating true partnership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Australia and Asia in the arts and creative industry sectors. Pippa has extensive arts leadership experience both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in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作为Asialink Arts的总监,Pippa Dickson致力于促进澳大利亚和亚洲在艺术和创意产业领域的真正伙伴关系和合作。Pippa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拥有丰富的艺术领导经验。


Asialink has had relationships with collaborators in China for 30 years and is committed to furthering partnerships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Over the last 12 months Pippa has presented at the Beijing Design Week, established a new creative exchange betwee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State of Victoria and secured support for new arts and cultural projects between Victoria and Sichuan Province. Asialink Arts is currently delivering a contemporary music exchange between artists in Australia and China through film. In addition, Asialink Arts is furthe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ustralia and China in visual arts, regional & rural regeneration sector, literature, design and digital space.

Asialink与中国的合作者已经建立了30年的合作关系,并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和跨文化交流。在过去的12个月里,Pippa在北京设计周上发表了演讲,在江苏省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之间建立了新的创意交流合作,并为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四川省之间的新艺术和文化项目争取了支持。目前,Asialink Arts正在通过电影的形式,在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艺术家之间开展当代音乐交流活动。此外,Asialink Arts还在视觉艺术、区域和农村再生领域、文学、设计和数字空间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的关系。



Tony Holzner
 Co-Founder & Creative Director, Art Processors

Tony is the Co-Founder & Creative Director of Art Processors, an award-winning creative technology company with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enhancing visitor experiences. Art Processors’ work strives to create a harmony between people, place, content and technology.

Tony是Art Processors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Art Processors是一家屡获殊荣的创意技术公司,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享有国际声誉。Art Processors致力于创造人、地点、内容和技术之间的和谐。

Tony is a creative technologist with over 15 years of experience directing, managing and implementing large-scale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projects within the cultural sector, co-founded Art Processors in 2011. He is interested in how technology can be utilised to help inspire audiences and spends time thinking up cutting-edge creative technology concepts for original digital experiences.

作为创意技术专家,Tony在文化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大型技术和多媒体项目的指导、管理和实施经验,并在2011年共同创立了Art Processors。他对如何利用技术来帮助激发观众体验充满兴趣,并花时间思考最前沿的创意技术概念,以获得原始的数字体验。

Tony led the 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s 'The O' project - the world's first locative mobile application and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designed to replace traditional artwork wall labels in museums. He has directed numerous projects at Art Processors, combining strong creative thinking with expertise i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ny领导了新旧艺术博物馆的 "The O "项目:世界上第一个定位的移动应用和内容传递系统,旨在取代博物馆中传统的艺术作品墙标签。他在Art Processors指导了许多项目,将强大的创造性思维与项目管理、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专业知识相结合。



James BoyceFounder & CEO, Grumpy Sailor
James is the founder and creative visionary behind Grumpy Sailor, an agile, creative team experimenting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nd storytelling. Grumpy Sailor does many things including design, concept development, film and digital production, creative direction, idea generation and insanely cool tech-hacks.
James是Grumpy Sailor创始人和创意总监,这是一个敏捷的创意团队,正在尝试数字技术和故事讲述。Grumpy Sailor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设计、概念开发、电影和数字制作、创意指导、创意生成和疯狂酷炫的技术小技巧。
As CEO, James is instrumental in working with collaborators to define, conceptualise, secure and deliver on the often impossible creative vision of a project. Working across a variety of mediums including short films, gallery experiences, large-scale television commercials and advertising campaigns, he has developed interactive products and experiences with commercial and artistic partners.
作为首席执行官,James在与合作者一起定义、构思、确保并实现项目中通常不可能实现的创意愿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工作跨越了各种媒介,包括短片、画廊体验、大型电视广告和广告活动,他已经与商业和艺术合作伙伴开发了互动产品和体验。
Grumpy Sailor has and continues to collaborate with many wonderful partners including PunchDrunk, Th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The Sydney Opera House, Google, ACMI, Australian Sports Museum, Adelaide Fringe Festival and more.
Grumpy Sailor已经并将继续与许多优秀的合作伙伴合作,包括PunchDrunk、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悉尼歌剧院、谷歌、ACMI、澳大利亚体育博物馆、阿德莱德艺穗节等。
 时间 
11月18日线上播放
亮点 1What are the opportunities for captivating and engaging with audiences? 吸引大众的机会是什么?
亮点 2How can technology transform thinking? 技术如何改变思维?
亮点 3What does it take to create spaces and destinations that inspire our imaginations and bring us to new places?如何才能创造出激发我们想象力并将我们带到新的地方的空间和目的地?
ReminderThis project has been funded b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through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dministered by the Australian Embassy, Beijing.该项目获得澳大利亚政府外交贸易部资助,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管理执行。



日本 



沓名美和

日本艺术家

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 

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教授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REBIRTH ASIA 创始人/CEO


 时间 


11月19日

线上播放


 论坛主题 


我建我家!~日本高龄化社会的现状和北海道新雪谷镇的乡创事业~


亮点 1
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对策及成功案例分享。

亮点 2 
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区”以应对人口下降的问题。

亮点 3 
从与镇民的伙伴关系和能源独立的角度介绍二世古作为一个小城镇的努力。



新西兰



新西兰家庭成长基金会

新西兰家庭成长基金会是根据新西兰本地法律成立的、旨在为新移民家庭提供文化及教育支持的非盈利性机构。基金会以新移民家庭支持、普及新西兰本地文化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与目标,围绕自然与环保、法律与政策、教育与文化、健康与医疗四大版块提供服务。


 时间 

11月20日
线上播放
 
 论坛主题 

来自南半球的回应—Kiwi Hut搭建绵羊国小屋,利用可再生材料创作建筑类型手作小品,表现“自然、环保、再生”。

亮点 1
 新西兰+中国 中西文化碰撞

亮点 2
新西兰环保理念介绍
带你了解世界“世界最后一块净土”的环保之路



 观看方式 
扫码后下滑菜单选择国际版块,点击后即可观看;视频将在后期上传平台,可先点击“在看”,收藏文章,方便后期查找观看。



2020博鳌文创周  11月14日-20日 
2020博鳌文创周作为国内最大规模文旅融合文创跨界国际化论坛,聚集文旅、文创、乡创、文博、时尚、科技、艺术、教育、设计等跨领域专家学者、精英领袖500余位;故宫、袁家村、时尚旅游、野行、袈蓝等200余个垂直领域顶尖企业/机构品牌齐聚博鳌;30余个大文化创意行业,20余个垂直行业分论坛,中国地图系列榜单重磅发布,同时向外辐射至博鳌镇以海街文创节聚合全业态内容,共议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及创新发展之路。
点击图片了解28场论坛详情

购票入口

更多票务信息可扫码咨询
备注:博鳌文创周

媒体合作可联系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博鳌文创周相关信息

2020博鳌国际文创论坛暨首届文创周

组织机构

  

主办方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琼海市人民政府

 

联合主办

博鳌文创院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

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

海南中远海运博鳌国际会务有限公司

 

承办方

海南艾思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艾思玛特(北京)国际文化顾问有限公司

 

协办方

时尚旅游

 

主论坛协办方

海南叁圆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主理方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人民阅读、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国际互联产业研修班、CAT科技助力文化艺术联盟、时尚旅游、三亚旅文集团、袁家村、AIM国际设计竞赛、AIMKIDS、野行、中国旅游资源整合联盟、好好生活、三色石设计院、袈蓝文化产业集团、胡润光谷•汉竹文旅、巨亿科技集团、宿集营造社、订单来了、小红书、日光域集团、知学学院、镀金影业、博物探索学校、佰仕会、海的故事、方实验室、杭州谷雨平台、艺文力研究所、乡创联盟、潭门老渡口民宿、深运营资本论、奥雅设计、猎户座、海的故事、和盛家园、 华侨城欢乐谷集团



城市专场论坛主理方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委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 战略合作机构

天涯文创院、人民网·人民数据中心德育事业部、三乐传媒、水印养老社区、露营天下、芽木科技、COCO-MAT、执惠、爱驾传媒、旅知云、道里国际创意生态集团、启行教育集团、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海南校区、魔豆投资、趣市集、煜天文化、七彩云南. 古滇名城、汽车之家、陆游记、自然造物、MCM GROUP INTERNATIONAL乐米国际集团、何所有、APAX川力文娱、炫嘉(北京)国际文化传播、中国扶贫基金会、十方乡创、海南共享农庄联盟、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道格特・威廉智库机构、鲁商乡村发展集团


战略合作媒体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人民阅读、海南卫视、海南日报、南海网、文旅中国、界面楼市、搜狐号、微博美学、网易、潮声、中信投传媒、中国网、一点资讯、凤凰数字科技


零废弃战略合作伙伴

抱朴再生、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支持机构戴尔、惠普、MLB美职棒大联盟、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咪咕、柔宇科技、天衢文旅、多乐美地、首创非遗、58科创、凤凰数字科技、燕筑、北京吉奥集团、REBIRTH ASIA、隐居乡里、安哲建筑、23° Studio、修丢丢工作室、西安有米、反正设计、DA! Architects、尌林建筑、风语筑、造岛计划、尚品墨SPM CLASSIC、一起开铺、火山村荔枝、拼图资本、佰捷龙服装、圆梦筑成、森宝积木、海南波波椰、四川佰城佰村城乡规划设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纽约雪城大学、龙庙会、京纪圈、趁早、熊猫传媒、思创客品牌咨询、锦鲤文化、潮汐公社、拼图资本、海岛奇兵、品所生活、了草、早鸟、YIQUN、亚太体育联合会总会、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珂澜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海外支持机构新西兰家庭成长基金会、Rebirth Asia (Japan)、TAO CHINA ZENTRUM SCHWEIZ(瑞士中国中心)、韩国文化创意技术株式会社、韩国企业数据株式会社、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The Australian Embassy, Beijing 
支持媒体新华社、中新社、学习强国、中国文化报、光明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国经济网、凤凰网、中国环境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长沙晚报、三沙卫视、中国环境APP、ZAKER、今日头条、百家号、腾讯文旅、胡润百富、、劲旅网、迈点网、执惠、三文娱、新旅界、境鉴、知宿、文旅纵览、人民德育APP、CPE幼教、孚园有机城市研究中心、爱动体育网、CBC建造学院、成长在新西兰、菁Kids北京、建筑青年说、UED城市环境设计、FTUion、FAMILY亲.爱、思创客品牌说、大城小村、自然客、库谷网络、羽呈文化、小镇生活家、琼岛青年说、 壹麦咨询、校职派、寻梦黎花里、文旅阿优、奥雅学院、洛嘉儿童、大海文艺网、品所生活、哈楼


独家线上平台支持

一起开工

 

独家会议签到系统支持

31会议


博鳌文创周指定用水

天涯故事纯净水

 

博鳌文创周指定用酒

遵京游子、酒鲸啤酒

 

博鳌文创周指定汽水

火山荔枝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