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拟南芥微生物组功能研究3人工重组微生物群落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植物微生物组」关注我们!
背景介绍
Bai, Y., et al. (2015). “Functional overlap of the Arabidopsis leaf and root microbiota.” Nature 528(7582): 364-369.
本文是2015末发表在Nature的Article文章,第一作者为白洋,主要负责拟南芥根相关菌分离、培养、测序和人工重组实验,现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共一的第四作者Ruben Garrido-Oter,主要负责细菌鉴定、基因组和扩增子分析,现马普植物育种所Group Leader。通讯作者分别为德国马普植物育种所的Paul Schulze-Lefert教授和瑞士苏黎士微生物所的Julia A. Vorholt教授。
由于本文内容极多,分为四篇文章进行介绍:
3人工重组微生物群落
本文是此系列的最后一篇:3人工重组微生物群落
人工重组细菌群落
本研究并不是关注差异丰度菌的具体功能,更多关注人工重组细菌群落的不同来源、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接种方式下细菌群落重新定殖后形成的结果。对所有的人工重组菌群研究,均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主要采用叶、根和土壤来源分离的纯菌,组成人工重组微生物群落对拟南芥进行再定殖。研究中采用的培养基质是一种钙化土(Calcined clay),是用于铺棒球场的材料。
无菌体系培养基质的选择?
在目前来看,无菌小鼠的研究已经非常多植物不动,应该更好培养才对呀,但无菌植物的报导却非常少。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植物研究确实落后于动物研究;其次是植物生活在土中里面全是微生物。
大家都想到了给土壤灭菌,但末发表的结果表明,不论是高温灭菌,还是辐射灭菌;土壤都不再适合植物生长了,估计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毒素。这种现象有点像过火的森林,或核爆后的土地,是需要时间进行修复,才能再生长植物的。
另一种方法是在MS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确实可行,但存在两方面问题:理化性质和结构与土壤差别实在太大;有种植成功者也表示拟南芥结实困难(可能是湿度过大?)。
本研究使用的钙化土灭菌后无负作用,拟南芥可健康生长。另一个有报导无菌植物的组是Sheng Yang He’s lab (http://www.thehelab.org/),还没有发表文章,但主页上有介绍相关研究方向,和相关会议的Poster,可以自己去看看。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原文为方法部分“Recolonization experiments of leaf-, root- and soil-derived bacteria on
Arabidopsis”。我简要的翻译如下:
实验方法:
钙化土用水洗干净,并用高压蒸汽灭菌两次,并在烘箱中彻底干燥(注意用牛皮纸密封保持无菌);
拟南芥种子表面乙醇消毒,并4摄氏度过夜春化;
叶、根和土中分离的菌,采用96深孔培养板摇菌,并随后用等体积,或非等体积方式混合,用于构建人工合成的细菌群体(bacterial communities, SynComs), 用于后续实验的接种。
混合菌液调成OD600为0.5时,浓度大约为2.75x10^8个细胞/mL;根据实验设计取1 ml菌液,添加至70ml 1/2 MS培养基(pH7,包含维生素但不加糖),并与100克钙化土在组培瓶(Magenta box)中混匀,这时每克土含有2.75x10^6个细菌,然后直接种植拟南芥种子;
植物生长在22摄氏度,11小时光照,54%的温度。
7周后,植物根匀浆的细菌浓度达1.4x10^8个细胞每克根组织。
采用叶表喷施接种的植物,上述混菌的浓度调为OD600条件下0.2值,并再稀释10倍后,在植物4周时,取170 ul使用TLC层析试剂喷雾器,喷施每个组培瓶。每次喷施的量可以通过向50 ml管中反复喷后称重计算;
所有无苗的对照,也进行同样操作,并在7周后无菌环境下取样。
样品收获时,无菌环境下使用无菌镊子和剪刀取叶和根,防止交叉污染;凡接触土的叶子要去除;
每盒中的地上和地下分别保存于MP的取样管中,用于接下来的提取DNA;
人工重组微生物群落的Beta多样性分析
Extended Data Figure 8 | 箱线图展示无菌拟南芥人工重组群落实验结果的Beta多样性。图中展示不同组内或组间的距离,可以看到在植物的根、叶和土壤中形成的群落与接种时有非常大的变化(a);而且形成的根、叶和土间也存在极大的差别(b);采用喷施接种也得到同样的结果(c/d)。
人工重组微生物群落与自然群体丰度比较
Extended Data Figure 9 | 箱线图展示无菌拟南芥人工重组群落在根和叶中门、目和科水平上主要分类级别的丰度差别。我理解为人工重组群落可以比较好的重现自然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叶/根特异OTU重组竞争形成组织特异的群落
Extended Data Figure 10 | 不同接种方式下形成群落结构表明器官形成特异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根、叶中存在大部分相似的细菌种类,但还是存在明显特异的细菌和特异的群落结构。
Clay中接种根和土分离菌后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2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接种根和土分离菌后,在土、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分布。a/b为不同的起始接种菌比例。
结论:不同接种起始浓度对结果影响不大,会自发形成一定形态的群落结果。
叶片喷施叶来源菌后的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3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喷施接种叶片分离菌后,在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分布。a/b为不同的起始接种菌比例。
Clay中接种根、叶和土分离菌后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4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Clay中接种根、叶和土分离菌后,在土、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
叶分离菌接种Clay后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5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叶分离菌接种于Clay,在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分布。a/b为不同的起始接种菌比例。
比较自然群体和人工重组群落不同接种方式下形成的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6 | 箱线图展示自然群体、Clay+喷接种、Caly接种后形成的群落结构
结论:不同接种方式,对最后群落结构还是存在一定影响,存在一些显著差异的种类,如Chryseobacterium, Sphingomonas and Variovorax
Clay+喷所有菌后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7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分离菌接种于Clay,并于15天时喷L片来源菌,在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分布。a/b为不同的起始接种菌比例。
Clay只接根来源菌后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8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只接种根分离菌接种于Clay,在Clay、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分布。
根来源菌喷施后群落结构
Supplementary Figure 9 | 热图展示无菌植物只喷施接种根分离菌,在Clay、根和叶中形成群落中各成分的丰度分布。
写在后面
由于文章内容过多,我理解能力和讲解也有限。有相关研究的,大家要仔细看原文,研究实验设计,更清楚如何应用在自己的实验。
更多人工重组方面的研究,推荐阅读Dangle近期的Nature文章《Root microbiota drive direct integration of phosphate stress and immunity》。
了解更多微生物组专业知识,欢迎扫码关注“植物微生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