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真衰败了?别吹电动车了!舒尔茨访华真实原因很复杂

仝麟阁 麟阁经略
2024-10-11
成为仝麟阁的资深读者点击上方「麟阁经略」→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其他平台读者请关注公众号“麟阁经略”

欧洲没有错过任何一波科技潮,只是位置变了

最近和几位朋友讨论电动车行业的前景,没想到这个话题还挺分裂。乐观的朋友认为,电动车未来会是中美主导,欧洲因为错过新能源汽车等几波创新产业,将越来越衰败。


1


从部分数据上看,确实有这种迹象。2023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620万辆,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占据55% 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看,中国电动车销量占比接近六成。

如果只看销售市场占有率,其实说一句中国主导也不过分。美国电车有存在感的也就一家特斯拉,占比也不过14%,日韩欧等其他地区就更没法看。

但实际体感又和数据不太相符,一是电动车企业大量倒闭、二是汽车销量明显下滑、三是价格和利润单薄,总的来看,就是叫卖但不赚钱。

迄今为止,高合、威马、恒大、天际奇点等17家知名车企陷入了破产或经营危机,根据“天眼查”信息,这些车企已公开的累计融资金额超1500亿元,还没计算花掉的国家补贴。

而上中下游的小个头玩家更是哀鸿遍野,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倒闭量在逐年上涨,2023年倒闭了约5.25万家,同比上涨了88.2%。

即使是头部企业也是如坐针毡,2023年蔚来全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达207.2亿元。6年来,蔚来汽车亏损总额高达866.31亿元,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得亏11万。

这是啥概念呢?截至目前美股数据,蔚来市值为84亿美金,折合人民币615亿。如果这亏掉的八百多亿不用来造车,找个坑埋六年再挖出来还比这家公司的价值高200多亿。

唯一能兼顾规模和盈利的,也就是比亚迪。而尴尬的是,比亚迪还不是纯电车公司,纯电销量占比只有52%。且市值表现极为拉跨,股价较两年前高位下跌了40%。

也有朋友举出反例,比如某两家公司最近得到什么牌照,股价涨势不错。但这说明不了一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利润增长乏力。

我教大家一个我在财经媒体学到的分析法,你看一个发展了一段时间的行业有没有增长前途,你就看这个行业头部公司的市值表现。因为头部公司能接触到更多的技术和资金资源。

而头部企业特斯拉表现如何呢?在美股创历史新高的24年,它的市值居然暴跌40%。较2021年高位已跌63%,发展了3年的“高科技”企业,这个表现显然不尽人意。

有朋友说,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国家补贴减少,这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在于,这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已经开始走向最后阶段,竞争的主要方式变成了谁更能烧钱、能挺过价格战。

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旦商品进入价格战阶段,意味着商品进入了成熟期。

最开始,一件产品刚投入市场无人问津,比如14年马斯克被杨元庆公开嘲笑,就是因为那时特斯拉客户少得可怜;但几年后,电动车的概念逐渐被市场接受,产品进入成长期,特斯拉的生产线开始在全球布局,但市场上并没有同类的竞争对手;直到中国开始进入该赛道,并借助产业链转移的红利,做出能和特斯拉媲美的产品,电动车进入成熟期。

这个时期,各大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基本消失,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各家不得不通过降价和微小创新来制造垄断竞争。但此时利润也会快速下降,导致资金不足的玩家退场,市场呈现出头部效应。


2


现在的电动车市场,上演着15年互联网、19年智能手机同样的剧情,一个爱迪生时代就出现的概念和技术,如果也能被挂上“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标签,那只能说我们的想象力太匮乏了。

所以我非常支持国家降低电动车补贴的政策,产业政策应该给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第一、第二阶段的企业。在一个低利润行业里“主导”,还不如在细分领域制造绝对的技术垄断。

另外我也想告诉大家,分析一个行业,绝对不能像分析宏观一样,只看市场份额和增长率这种缺乏细节的数据,不然你很容易上专家和企业宣传的套路。

市场份额和在欧美的占有率,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我类比一下你就理解了:中国水泥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0%、钢铁占有率为56%,这两个产业远比电动车占比高。

但这能证明你在技术创新、商业应用和产业竞争力上一定碾压了别人吗?不能,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行业没有太多技术门槛,而便于我们发挥低成本优势。

这波欧美通胀,加剧了其国内市场对进口耐用品的需求。可等到通胀结束,人力成本下降,各国关税加起,国产电动车还有多少空间,或者这些增长又有多大意义?很值得怀疑。

注意,我并不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我们应该把更多资源和注意力放在那些能提供更高利润的方式上,而不能继续依靠人口红利。

1992年,知名企业家施振荣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简明准确地指出哪些企业可以赚钱,曲线的纵轴是利润率,横轴是产业链,处于“两端”,即研发和品牌有优势的企业会赚取主要利润,而加工、生产、制造、销售的利润则是低微的。

我们再细化到电动车行业,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真正赚钱的公司要么是特斯拉这类有品牌加持、引领行业变革的企业,要么就是上游卖原材料、精密配件的科技公司,尤其是后者,很多你根本不知道名字,却是行业真正的创富者。

以德国汽车配件制造商博世为例,其2023年总营收高达916亿欧元,超过比亚迪市值;汽车业务营收563亿欧元,比理想、蔚来、小鹏三家市值加总还多130亿欧;利润率为5%,超过上述所有电车公司。

从电车品牌上看,欧洲确实没有能“主导”市场份额的公司。但欧洲却在汽车零配件领域,有全世界最多的百强企业(29家)。其中像博世、采埃孚、巴斯夫这种已经在细分领域有明显技术优势的百年企业不在少数。

图2: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区域分布(家)

而中国也有自己的宁德时代,在所处行业具有技术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才是中国电动车行业的第一,而不是那些制造商。可是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太少,我们还需要有更多。

根据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和年报拆解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总额的70%被零配件供应商赚走,而其中外国供应商只提供20%的配件,却赚走汽车总利润的40%,由此可见关键零配件才是真正需要国产化的。

3

所以,以当前国产电动车的市场表现,来断定欧洲电车领域被中国碾压,甚至得出欧洲错过新兴产业、正在走向衰落的结论或有些武断。

真实情况是,21世纪以来,欧洲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产业革新,只是它扮演的角色,开始从C端走向B端,从以前的行业垄断到现在转向细分领域。这是和美国产业分工的必然,欧洲也接受了这样的角色。

由此认为欧洲国家不鼓励竞争和创新、人才都一股脑跑向美国也是一个误解。即便在这轮Ai潮中,欧洲也涌现出非常多有价值的研究和公司。

比如之前爆火、打赢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人工智能AlphaGo的创始公司Deepmind,就发源于英国伦敦,且在OpenAi成立之前,一直是行业第一,直到今天也是世界第二。

还有发布于2022年、世界第一个文字转图片的模型Stable Diffusion,也是来自于欧洲高校——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海德堡大学

更不用说荷兰ASML、英国ARM、德国英飞凌这类半导体领域细分赛道里有垄断性技术优势的传统巨头,都能在AI潮中分一杯羹。光刻机领域的王者ASML从2023年至今,市值增长超过60%。

论创新和科研能力,欧洲不仅没有衰退,还是唯一能在基础学科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地方。看近几年的诺奖得主就知道,基本就是欧洲和美国,并没出现什么人才都一股脑去美国的情况。

当然,欧洲的经济体制也不是没有问题。目前来看制约欧洲产业发展最大的因素就是欧盟权力的过度扩张和金融市场的分散性。

欧盟作为一个因冷战而生的组织,从开始的经济联盟变成现在的政治联盟,并获得了过多的立法权,导致成员国之间难以协调各自的产业政策。过于强调平等的立法方式,也导致欧盟对各类行业的限制较多,应用端难以快速铺开。

另外,欧洲缺乏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每个国家的股市都各自独立,这就和美国的金融体系有明显差距。所以欧洲虽然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最后很多都不得不去海外融资,比如上述所说的Deepmind就抱了谷歌大腿。

不过,这些问题欧洲人也开始意识到。我个人认为,欧盟的转型是必然趋势,如果不是俄乌战争,这场变革在英国脱欧之后就应该发生。欧盟应该成为一个经济组织,而不该有如此多的立法权。

再说一下近期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关税的问题,很多人将此解读为“欧洲不行了,要被中国电动车干翻了”。其实你细看一下,欧洲最反对加关税的,恰恰最依靠汽车行业的德国。

德国之所以反对加关税,是因为它认为中国电车在欧洲市场的扩张,不会影响其根本利益——在中国的汽车市场,由此可见,人家也没那么慌张。

另外,欧盟也不是只对电车收税,智能手机、日常消费品、纺织品、钢铁、水泥这些中国能低成本生产的东西,几乎都有进口关税,而且大多高于电车的10%(钢铁达到了25%)。

这些政策本质上还是为了保护国内就业,因为论生产性价比,全世界没有能比过中国的。当然,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钢铁、水泥、纺织品发展太快,欧洲受不了也是对的,不过这个主要是就业和成本考量,而不是真正的产业和科技落后。

其实,无论是欧洲还是多数发达国家,只要你搞福利,就必须靠创新产业来支撑,说福利国家创新能力差是个误会,

拿我所在的奥地利举例,作为一个人口只有900万,土地面积等于重庆的一个小国家。拥有公认最好的福利之一,但同时也生产了全世界最有名的水晶(施华洛世奇)、功能饮料(红牛)、消防车(卢森宝亚)、机车(KTM)和一堆滑雪和户外顶级装备,更不用说在古典音乐无可争议的No.1。

很多朋友对福利国家制度打心里不信任,所以很喜欢拿美国来对比欧洲,试图证明欧洲的这套模式是注定走向失败的、行不通的,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人类的本性会决定制度走向什么地方,如果你认同低贫富差距、高幸福感、环境保护和较少的劳动时间,那必然会走向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

美国的发展方向也不会例外。说白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还是体制的竞争,你相信哪种制度设计更符合人性里正面的部分,哪种制度就会获胜。

至于欧洲人的武德问题,是不是没有了美国就无法自保,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但不要忘了,俄乌战争开始后,第一个给乌克兰援助和支持的是英国、第一个派遣军队的是法国、第一个宣布援助战机的是荷兰丹麦挪威、第一个宣布扩充军费要帮乌克兰到底的是波兰,这些都是欧洲国家、也是很多人眼里的“堕落的费拉福利国家”。

最后说说美国驻军问题,确实欧洲这些年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活得比较安逸。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不是傻子,它的军事保护换来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发达国家对美元主导的支持,以及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和美国的同一立场。

如果真的按特朗普说的那样,美国放弃自身的军事义务,那美国作为盟主的金融、外交霸权也会荡然无存,最终并不会对美国有利。本质上,这是一种交易,没有谁占便宜一说。

这篇文章写的比较长、比较辛苦,希望大家读完喜欢的点个赞和再看,多谢!

关于作者

仝麟阁,前财经记者,发表文章累计超过200万字。千万级报道作者,网易年度影响力创作者。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在多家咨询和教育机构任兼职讲师,现居奥地利。                    
                    
(我的小号,欢迎关注)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麟阁经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