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所有的春天,都揉进唐诗里


在唐代的诗歌里

春天里自然界的万物

皆是常吟诵的主题

一行一句的五绝七律

将自然和生命融入诗歌

开出绝无仅有的花朵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今朝金榜题名,从前的困顿往事就不必再提,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中自有说不尽的畅快。乘着长安的春风,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神妙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志得意满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的小雨落到长安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拂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家望归之情。寓情于景,写景抒情,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长安春》

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金黄色。这首诗道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苦闷之境,满眼都是春光,满腹都是春愁。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阴霾很快消散,蓝天白日,碧空如洗,同楼台相映成画,美好的春天也就更为动人了。在曲江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江水之中,更衬托出春天的美丽。诗人用淡雅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卷,节奏欢快自然。


此诗写景之美,正从水中得来:久雨乍晴,蓝蓝的天,明晃晃的太阳,千门万户的楼台,姹紫嫣红的花树,统统倒映在“曲江水满”之中。花树和楼台的倒影斑驳地叠映在水里。于是,花从翠楼顶上长出来,鱼从绿树中间穿过去。偶然,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楼台花树,摇晃生姿,令人神摇心醉。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王勃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此诗写初春时节诗人与朋友游乐游原俯瞰长安优美景色的喜悦心情。“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对仗精工,一个“惊”字细腻地写出了嫩芽颤颤巍巍初发枝头的情态。


《长安早春》

张子容

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诗的开头四句写长安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城中太平安乐的盛世景象。后四句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万物复苏之景,又加入了人们游春的活动,外面的花花草草都在热烈地欢迎出游的人们。




正所谓“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现在正是阳光明媚

春风和煦的好时光

让我们跟着恋春的诗人们一起赏春

尽情感受那侵染着花红柳绿的春意吧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于景区

摄影、编辑:尘一

校对:洪敏 | 审核:庭燎


翠华山|城马|长安乐宴
春日运动|西安校花|十四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