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解读 | 作家苗炜:《文学体验30讲》
怀揣这个世界的爱和怕
遇见文学带来的火与光
一进屋,苗师傅的猫躺在地板上,歪脖子瞅了我们一眼继续躺了回去,苗师傅笑着说:老了。再往里是书房,整整一面书墙似乎也承载不下一个“文艺青年”变成“文艺中年”曾走过的路。
除了文艺,苗师傅的“标签”还有很多:“《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 、“《新知》主编”、小说家、媒体人……但撕掉所有“标签”,有一个身份一直没变——爱读书的人。
2020年伊始,我们策划请苗师傅开一门课,在30个晚上,跟大家一起来聊聊文学。此时,他的朋友圈里已经晒出了今年读的第13本书。岁月在别人那里是把“杀猪刀”,在苗师傅这儿是“裁书刀”。
苗师傅经常聊着聊着就,“诶,想起来一个笑话”,然后随口就能说出一个书中的“梗”。所以我们特别好奇,苗师傅到底读过多少书?
苗师傅很谦虚地说:
“我觉得那个数字没啥用。咱不是教授,也不讲文学史,咱就是陪你聊聊文学。
比如我觉得《傲慢与偏见》特没劲,我记不住俄罗斯小说中的人名,这些其实是真实的状态。
还有,我觉得有点儿孤独,我觉得活着太苦了。
人们从文学中获得安慰,是比较底层和基础的诉求。不要说阅读经验,文学名著啥的,那是假的,更高的需求不是最本能的需求。
文学到底能帮助我们什么?是安慰、同情和理解、洞察更复杂的人性。”
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当下推出《苗炜·文学体验30讲——陪你度过这时代的晚上》的初衷,就是对“人”的深度理解与关怀,和那些与我们生命直接相关的问题保持连接。
中读三周年限时优惠(5.20-5.24)
原价99,限时特惠59.4
或许正因如此,当我们请苗师傅推荐一份书单的时候,他又一次“拒绝”了我们:“我担心我推荐了,你也没时间读。”
那么,不爱推荐书的苗师傅要与我们分享什么呢?更多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媒体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从文字的缝隙中获取的独特体验,以及他的“看穿”——
在一部作品中,他“看穿”时间,发现另一部作品的遥遥呼应;在一个主题里,他“看穿”空间,辨认虚构与真实之间模糊的边界。
更要命的是,他还经常“看穿”我们。
我们经常出现一种错觉,总觉得理想的生活处在另一个时空里。我们否定此时此刻,生活在别处,生活在未来,在过去,就不在眼前。以为只要把眼前的障碍给清除掉,忍几年,攒点儿钱,然后就可以追逐我的梦想了。
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我们明白了,生活就是不断地处理眼前的这些麻烦事。人们会被岁月慢慢吞噬,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当我们读小说时,总感觉好像被认真对待了,像被丝绒包裹似的,也好像有一个人在安抚着我们的心——这是小说带来的安慰,就好像和一个心灵,一个人,温柔地相处着。因此,我们也学会了与他人温柔地相处。
文学不是玻尿酸,它从未自我宣扬过除皱功能,相反,它歌颂褶皱,它在你声称变老的那颗心上留下动人的细纹,于是我们没有温和地走进那良夜,我们怀揣这个世界所赐的爱与怕,遇见文学带来的火与光。
在我们每一门课程的策划案中,都有“你将收获”这一栏,意在归纳价值。与苗师傅共度这30个文学体验之夜,你将收获什么呢?
苗师傅这样回答:
“在某一个六月的早上,去买一束鲜花,听到街市上各种喧嚣的声音,看见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生活,我们会更加珍惜自己获得的一切。”
1、30个文学之夜,带你走入一场大型沉浸式体验
“在所有人面前公布那些你对最亲密的朋友也保密的事情。”
——让·罗斯唐
在文学的帮助下,我们才能亲口说出内心的独白。作家手持精密的刀具,在每一个夜晚,让我们直抵内心的混沌和复杂,抖落一生中的爱欲、失去、记忆、梦想……
2、30+部文艺作品,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中开辟你的一席之地
“我有很多从未读过的书,而且我也知道我永远不会读。但有时我就会这样望着它们,没理由地靠近它们。”
——波拉尼奥
即使在一个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仍然有优秀的作品,我们也仍然需要文化精神的慰藉。
精选30+文艺作品,理解你的孤独,教你在迷失与伤痛中学会自处。
3、作家+媒体人双重视角,为你打开人类意识的博物馆
“在阅读伟大文学之时,我化身为千万人,但我仍然是我自己……我以无数之眼观看,但观看之人仍是我。”
——C.S.路易斯
作家+媒体人的双重身份,穿梭在现实与虚构之间,不断贴近个体的生命。潜入每一部伟大作品,跟随文字去经历未曾经历的无限人生,是人的一种超越性的实现。
中读三周年限时优惠(5.20-5.24)
原价99,限时特惠59.4
↓ ↓ ↓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苗炜·文学体验30讲——陪你度过这时代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