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大毕设背后的故事 | 陈以勤:《人间》

转载 陶美新青年 2022-07-20

今年,在陶大雕塑系的毕业设计中有这样一组作品——它以陶瓷雕塑创新为主体,结合中国古代石窟造像的造型理念与史前岩画中豪放质朴的气息,为我们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它就是出自2016级雕塑专业三班学生陈以勤之手的《人间》




















灵感来源

“我做的是什么”?“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是创作过程中陈以勤一直在思考的两个问题。最后他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答案:“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诞生了大量极为优秀的文化遗存。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精华以获得养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与思考,并使用合适的表现材料与手法,借古开今,这样才能创作出值得审视的优秀作品来。” 

当你仔细端详《人间》这组作品时,你能看到作者手指留于泥土上的痕迹,工具留下的某些塑痕以及翻模或不经意间留下的偶然性印记。你能感受到作者将饱满真挚的情感融于线条之上和泥土之中。最终表现出“人”的情感、“生命”的律动,以及“灵魂”的思忖。很多人应该都会感到疑惑,这看上去拙朴但又极富生命力的作品是如何诞生的?让我们一起走进陈以勤的故事中去,去看看他如何将思考赋予“泥土”,又如何将泥土注入“生命”吧!


创作手稿阶段


在创作初始的手稿绘制阶段中,通过平面的绘制使自己的思考更加完善与成熟。也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感受与想法,因为每一个作品的诞生都会有它独特的思想

实际制作阶段

(作品创作的泥稿)

阶段一:在真正进入实际的创作后,最开始的一些作品都受到了传统石窟造像中讲求的对称美感的影响,形制上较为整体肃穆

阶段二:更加注重内在含义的表达寻找一些意向的语言。

阶段三:与之前的创作手法(制作泥稿,翻模,印坯,再修改)不同,开始尝试直接成型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泥土特性,也更加灵活自由。造型上开始尝试打破石窟的禁锢。

阶段四:尝试使用组合构成的方式,在烧成后进行拼接组合的方式,一方面丰富整套作品的形式感,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烧成条件下可以形成体量气场更加大气的作品。不过受到疫情的影响没有进行实际操作。

/ 翻制模具
翻制模具时尽量减少模具的数量以方便日后印坯,同时在经过不断的尝试后找到石膏合适的粘稠度以及模具合适的厚度。

/ 印胚成型与直接成型

大部分的作品采用了印坯成型的方式。可以产生一些特殊而生动的肌理效果。另一些作品则使用堆塑的方式直接成型,在半干未干时进行分割,掏空,粘合,打孔。

(陈以勤在进行印胚成型)

/ 完善再创作

在印坯成型后,进行了“二次创作”。由于印坯会使得作品的大部分细节丢失,只保留一些模糊的基础。所以要在印坯完成后立刻进行完善,这时不同于最初泥稿的制作,不再受翻模的限制可以直接再次创作细节内容。印坯还会产生一些富有生命力的肌理,这些偶然因素也会有出乎意外的效果产生。


/ 打磨修缮、施釉烧窑


















他,有话说

这一系列的作品也经历了近一年的思考与制作,越过春秋冬夏从最开始的想法到不同的灵感产生经历了不少阶段的变化。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深入地将众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去。当然这些作品还有许多的问题,对于细节的把控并没有完全达到我的设想,材料的探索也不够完善,其他的一些问题也还未完全解决。但是这次创作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是非常丰富的。有制作失败时的心疼;或是灵感匮乏时的痛苦;有夏日高温下汗流浃背的辛劳;也有见到刚出窑时的作品时的那份喜悦与自豪;这些如此丰厚的历练不单单是对我专业技术上的提升,同时也是对我生活意志的巨大磨砺,我想这份收获是可以受用终生的。

————摘自陈以勤的毕业论文

(作品细节)

当短暂的四年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匆匆时光里总有一些值得记忆与回味的时刻,他们存在并保留下深深烙印的痕迹。这一刻是所有回忆中最难忘的记忆,在一次次创作中体会陶的质朴、瓷的温婉。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灵感,让自己的思维跳跃到灵感的边界,在疑惑中坚持自己,在坚持中打破困境,在一次次的感受中让自己的灵魂更加充实……

这应该就是创作出优秀毕业作品的秘诀吧。

往期热文回顾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大事记
公示——关于表彰2020年寒假文明实践志愿行动优秀实践队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通知——大学生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总表
陶大天空的美 云知道 你也知晓

-END-

转自景德镇陶瓷大学记者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