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场 | 专访画廊周北京2020新势力单元策展人张涵露
画廊周北京2020新势力单元将于5月22日开幕,在这个充满期待的时期,我们邀请到了“新势力单元”策展人张涵露,让我们一起跟随策展人的视角,提前一览新势力单元的精彩。
Q&A
GWBJ :画廊周北京
ZHL:张涵露
“同质化和实用主义的趋势太猛烈”
GWBJ: 本次“新势力单元”为什么选择“精神性”作为策展主题?该主题与中国新兴艺术家当前的艺术实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ZHL: 我自己对信仰、神话及神秘领域的态度转变可能挺具代表性的。之前我觉得这些方面缺少批判性的空间,因此不是很感兴趣。但近年来从当代文化的整体趋势来看,同质化和实用主义的趋势太猛烈。在不同强力的作用下,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日益单一化,人和人的差异越来越难被谈论,有时甚至成为禁忌。
一方面,我们国家过去一百年无论哪种意识形态占主流,精神性都被认为是“退步”的,这本来值得重新思考,这种思维惯性使一些价值体系和实践长期被视作为他者。然而精神性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史来说是不陌生的,直到最近才变得陌生。另一方面,很多被视为他者的精神性实践,每一个领域都由一整套完整的宇宙观作为地基,这些宇宙观中蕴藏的智慧和连接现实的能量很值得深挖。
蒲英玮,《崇高生活月刊》,2020
木板,墙纸
400 × 800 × 300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惠允
李然,《客旅生活》,2017
高清有声单频道录像,黑白&彩色
33分
图片由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惠允
艺术家的实践在当今世界里同样不落在主导的进步观范围内,我说的不包括比较时髦的比如所谓带着“互联网思维”的展览等。面对主流文化中同质化和实用主义所能带来的快速的诱惑,艺术是持谨慎态度的,年轻艺术家尤然。所以对这个主题的选择,和我们思考当代艺术在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二者是有所呼应的。
GWBJ: 对于展览的中文名称"那看见万物的,知道万物的,就是万物",您受到了米尔恰· 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的论著《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一书的启发(纽约第⼀版,Sheed&Ward出版社, 1958年)。这个短语意味着什么,您如何将这个概念框架应⽤在本次策展中?
ZHL: 伊利亚德是个宗教史学家,他的工作是全面性的梳理从古到今各个社会和文化里的宗教,从而对“信仰”这件事做出更加普世和深层的理解。
《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
米尔恰· 伊利亚德
纽约第⼀版,Sheed&Ward出版社,1958
展览标题借用了书中作者论述“天神”这一种神显原型时的一段文字碎片。书中上下文的意思是,在一些古代或有信仰的社会中,人思考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到底是什么状况、处于什么位置的时候,我们感知并理解周遭一切的过程,是与无所不知的至上神建立联系的过程。这句短语中的泛灵意味很吸引我。人与周遭世界的关系和建立关系的过程都是神圣的,这一点可能对于当代都市人来说非常遥远,我们获得知识和形成对世界的理解的方式太可预测了,大多是量化和标准化的过程。
“通过观察在不同语境中有关‘有生命的vs没有生命’的区分和界线来反思西方现代性。”
GWBJ: 是否有全球其他相关展览或者研究⽅向的推荐?
ZHL: 俄罗斯艺术家和研究者Nikolay Smirnov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梳理了从俄国革命到苏联到今天俄罗斯的宗教异类。二十世纪初,布尔什维克曾经视民间和少数宗教为社会的变革力量,他们想要联结这些东正教以外的有信仰者甚至早于联结无产阶级者,当时甚至有人试图发明一种融合了社会主义和民间信仰的新宗教。
文章中提到学者Mikhail Epstein的“后世俗”或“后无神论”信仰研究,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认为人们在制度性无神论之后找到的信仰,很多时候是融合和糅杂的,是回应个体内在需要和诉求的异质性结果。
李⽂光,《污水怪谈(七)》,2019
绘画
中性水笔,油彩,树脂胶,布面纸本拼贴
205 x 156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惠允
我也从阅读“万物有灵”展览出版物中获益颇深,这个展览的策展意图与其说是去研究万物有灵论本身,不如说是通过观察在不同语境中有关“有生命的vs没有生命”的区分和界线来反思西方现代性。上面也提到,讨论信仰和精神性可以激励我们反观自己的进步观,尤其是目前普遍存在一种“相信危机”,无论是相信一则新闻报道,还是相信朋友表达出的观点,甚至相信真实(相反更依赖点评打分、淘宝推荐、KOL等),都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怎么继续相信”变成急切的课题。
GWBJ: 本次策展主题和您最近阶段⾥的调研、研究有什么关联,和您所关注到的其他领域的研究是否有什么关联?
ZHL: 上面也提到,我对探索全新的、适于本地语境能够帮助我们讨论“差异”的话语结构很感兴趣,这个展览是相关长期调研的一部分。另外,我也一直希望与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合作,对我来说,此次展览让我认识了一些之前可能不会有机会合作的创作者,也认识了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我收获挺大。
“在情感政治当道的时期,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如何不被约化或被‘收割’?”
GWBJ: “神圣”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您如何看待所选作品中体现的这⼀思想?今天的艺术家是否仍被视为传统意义上的“中介者”或“先知”,或者艺术家在当代社会⽂化和经济的背景下和“神圣”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ZHL: 神圣包含对未知的敬畏,这对我来说指向一种开放性和敏感,意味着与看不见的力量的动态共处,以及时刻都面对着我们与自身以外之世界的关系的变动与更新。艺术唤起并锐化感知力。因此此次展览特别强调直觉、情感和想象在艺术创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这一点在作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都有体现。考虑到大的社会环境,我觉得展览可以思考的是:在情感政治当道的时期,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情感反应如何不被约化或被“收割”?“信”使人团结,然而我们需要的是哪种团结——尤其是在危机时期?换句话说,在错综复杂的信息资本主义中我们如何成为情感和认知的主体,在这一点上当代艺术可以做的太多了。
童昆⻦,《愚蠢的晚餐》,2017-2020
圆号,色素,水泵,马达,木头,金属等
250 x 250 x 250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惠允
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的创作在不同的维度上讨论“神圣”,比如艺术家视自己的身体为仪式的场所,或者为得以与更高力量对话的媒介,再如一些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本身很接近“创世”的过程,还有的可以在一粒沙、一滴水中看见宇宙。
杨鑫,《角落的角落被放大 1》,2016
综合材料,20 x 20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空间站惠允
不止一位艺术家同时与多个精神性传统或历史对话。同时,如何通过当代的语境和语言碰触神圣域也是很多创作者关注的,一位艺术家用AR技术“还原”了只存在在传说中的山地野人群体,另一位用物质材料研究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有关性别和劳动的价值观;有艺术小组挪用民间传说和“仙”的元素,实验具有多元价值的结盟和协作。
GWBJ: 您认为新技术在创造知识和价值体系⽅面有怎样的影响⼒,个⼈如何在这种变化的现实和流动的身份中重新定位?
ZHL: 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很大,但关联到上述对当代文化状况的担忧,技术发展与同质化和实用主义两个趋势是正在加速互相成全的。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面对技术我们没有很多选择,甚至失去了选择的意识,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单一发展观的结果。如果要意识到我们是有选择的,那我们就必须看到,除了放在面前的、多功能合一生活真方便的、别人也都在用的技术以外,还有很多别的技术也是可能的,实在找不到就自己发明!同时我觉得艺术家创作一件作品的过程就是发明技术的过程。
胡尹萍,《“玲姐,你真棒!”》,2018 - 2028
事情,图片,单幕影像,灯箱,契约
920 x 1080,16:9,彩色,立体声
2018:3分45秒;2019:4分48秒
尺寸可变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隐秘的,没有逻辑可言的,
充满幻想的,打破禁忌的”
GWBJ: 本次展览的策展结构是什么样的,从作者性的⻆度来说有什么样的叙事?您能解释下对于布展决策各种方面*背后的理念并且您希望观众如何参与到展览中,获得怎样体验和启发?
*展览贯穿两个不同的展厅,在照明方面,一个展厅较为明亮,另一个较为昏暗。空间布局方面一个展厅为半开放空间,另一个为窄、分隔的空间。作品选择方面其中一个展厅选择更当代的、与⽇常生活相关联特点的艺术作品,另一个则选取具有“永恒的”、“图腾的”特点的作品。
ZHL: 从设置上,观众解读此次展览有几个不同的参照,这也呼应了展览对于多重性和替代系统的关注。两个展厅看似互为反面,但空间的二元性——光明和幽暗、开放和引导——不是进入展览的单一途径。作品之间形成关联和对话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使两个作品相邻的,可能是其中涉及的话题,也可能是作品中吹过的一阵风。
还有一个更为神秘的方式使展览中的作品分属于四个底色,代表了四个基本自然元素,也对应了塔罗牌小阿卡纳的四个图像。我想试试看是否可能在策展的形式上体现展览的内容主张。
作品和展览的身体性面向是无法描述的,而身体性将会是这个展览中的重点之一,此次很多作品有很强的空间能量。如果说对于“展览传达讯息”有所期待的话,那讯息之一是:有许多许多别样的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是隐秘的,没有逻辑可言的,充满幻想的,打破禁忌的……
场刊局部
策展人
张涵露
摄影:覃小诗
张涵露是一名写作者和策展人。她生长并生活在上海,2013年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历史、理论和评论硕士。2014年获“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二等奖,文章发表于瑞象视点、LEAP、Flash Art以及art-agenda等媒体,她也是ARTFORUM中文网编辑。2015年入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项目并联合呈现了“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她曾在纽约的No Longer Empty,北京的央美术馆、香港的Para Site艺术空间等地组织策划展览和公共活动;也曾参与蓬皮杜中心双年展平台Cosmopolis的策展。她是44剧场的成员。
新势力单元
“新势力单元”(Up&Coming Sector)以主题群展的形式,聚焦于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这些新一代的艺术家在全球化的交流语境中受益良多。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辟了更广的、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创作发展道路,并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对他们的支持和引导也变得尤为关键。
聚焦现场
Sectors In Focus 画廊周北京对话“新势力单元”和“公共单元”两个主题群展的策展人,分享年度策展主题与理念的灵感来源,深入布展现场、直达策展前线,打破从创作到呈现的隔阂,缩短从工作室到展厅的距离。经由他们的介绍,你将会领悟另一重理解展览的方式,更好地参与到现场中,获得深层的观展体验和别样的灵感启发。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画廊周北京全新App
了解“画廊周北京2020新势力单元”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