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选编央视编辑彭韬悼念外婆的一篇文章,该文曾获央视征文比赛一等奖,字里行间浸透着“教育世家”浓浓的亲情和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
一封家书|写给外婆(教育世家的真实故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预览】
写 给 外 婆
亲爱的外婆:
我们没有见面,已经整整五年了。五年,之于三十岁的我是漫长的,它是岁月,让我从我变成了我们仨;五年,之于广袤的天地万物只是一瞬,它是数字,不论再过五年、十五年、五十年,抹不去的您的笑容,一直就在眼前。
1990.12.5央视:"林成华一家四代从教"
五年了,外公很想念您。他一直珍藏着您厚厚的26本备课本、三副度数不一的老花镜和一支英雄牌的钢笔。他说,那支钢笔是他几十年前出差上海给您买的,您很喜欢,说它出水均匀,写字速度快,您就是用它书写了一本本教学笔记和千百个教案,批阅了数以万计的作业本。
1990.12.5央视:"林成华一家四代从教"
他还保留着1989年12月8日的人民日报,因为第一版刊登着全国首届“优秀教育世家”的评选结果,有您的名字,浙江省唯一的一家。每每翻到您去领奖的照片,他都会怪你说,你外婆就是这样,一件穿了五六年的旧的确凉衬衫,一双磨旧了的棕色皮凉鞋就跑去人民大会堂了。我听得出外公责怪的语气里满是心疼,他笑着笑着,眼角却湿润了。
1989年人民日报采访报道
五年了,母亲很想念您。她常常说起您年轻时,她小的时候。文成南田,刘伯温的故乡,浙江一座偏僻的山城小镇,你们在刘氏宗祠的一所中学里,一住就是24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正是母亲长身体的时候,您却把家里不多的口粮分了一些给学生,自己却过度操劳累到咯血。
年年春节,你们在祠内护校守岁,外面冰天雪地,你们围坐火炉旁,粗茶淡饭;年年夏季,草木丛生,时常有蛇鼠出没,却也练就了母亲姐弟四人的胆量。母亲长大了,先后放弃了两次招工、转干的机会,和您一样走上讲台当了老师。
到今天,咱家五代都有人从教。她说您很傻很傻,她是笑着说的,还问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么苦的日子,为什么当时却一点也不觉得苦。
1990.12.5央视:"林成华一家四代从教"
五年了,我很想念您。都说被外婆带大的孩子是最幸福的,说的就是我。儿时的记忆是下林宅巷一号,是您的家。记得我五岁时一次尿床,打湿了您的被窝,醒来后瞪着圆圆的眼睛有些慌张。您摸着我的脸,轻轻地说,囡囡出汗了,把小轮船都漂走了,顿时逗得我咯咯地笑。我觉得您的床是世界上最暖最软的床。
上大学后每年假期回家,我都要在您那睡几天。在您眼里我永远长不大,每次唤我姓名总要在前面加一个“小”字,“小彭韬,来来来,今天睡在外婆的里面”。您患病后,好多事情记不得,人也认不得,但一次就诊时医生让您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至今我一个字都无法忘却,“待自己的老头要好,待穷人要好,要把钱省一些起来给子孙读书用用”。
外婆与外孙女
您曾说,筷子握得长的娃娃,以后要出远门。来京上大学至今工作,我已离家十三载。但我知道,尽管是远行了,但我永远也走不出您的爱与牵念。我成为了我们仨。
我的他,是一名公务员,真诚正直。我和他,因爱之名,平淡寻常里多了信赖与笃定,彼此之间最固守的自我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地柔软。
还有一个小小的她,今年两岁了。我会和她看您的照片,会跟她讲您的故事,会与她一起想念您。我会和她谈谈生活,世界很大,我们很小,但我们的胸怀也可以像世界一样包容,知道心是有喜有悲的,情是有圆有缺的,生活是有苦有甜的。
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教育世家”领奖留念
我会和她说说选择,守护好她自己的内心,所有善良、干净、亮堂、丰满、质地优良的事物都值得格外尊敬;我会和她聊聊爱与美,不求她有多大的梦想,惟愿她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所敬畏和热情,惟愿她懂得社会的现实还能保持慈悲,惟愿她大胆迈开追求美的步伐,不管美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我知道,总有一天,她都会懂,就像您教我的一样。
至于我自己,依然在寻找着一个美好世界,这个世界也是傅聪致傅雷信中所寻找的,“在国外的这些年来,我遇到了不少我欣赏、喜爱并可向其学习的人,可是我从来没有遇到任何人能带我去到那个又热情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真的世界”。这个世界美且远,但努力的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一直在慢慢地向她靠近。
外婆,我很想念您。每到回乡时节,我都会回下林宅巷一号,您的家。虽然巷子已经拆了,但我还是会像儿时那样,仰着脸望着,仿佛能遇见儿时的自己,在您家门口和小朋友们玩弹弓,您喊我吃饭,您牵着我的手回家……
我不知道永远有多远,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老,比如您的爱,您的期待,还有我们的想念。您只是打了个盹,就只是打了个盹,我知道。
一直想您的外孙女 彭韬
[彭韬夜读]主播
彭韬(微信号:pengtao7739),电视台编辑,在北京的浙江人。希望用声音踏实自己,温暖他人。
《人文之窗》中国最佳综艺微刊,如果您也喜欢,请长按下图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