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扎心了:一名青年法官的的自我剖析材料!

Editor's Note

大家好,我是油菜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的故事屋 Author 杨航

在西方,一般是从业几十年的律师,才转行跻身法官的行列。

而我们恰恰相反,多是在检法部门工作多年的出色人才,毅然决然辞职从事律师职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论式的反常?

如果能弄明白这个问题,也就能弄明白当下青年法官们面对的问题、搞清楚未来的努力方向。


西方国家,律师、房产经纪人、保险员,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

而在我们这里,律师还稍好一些,房产中介、保险员则遭受着无比的歧视。

类似“跑保险、不要脸”这些脍炙人口的嘲讽语言,揭示了社会民众对于这类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社会早已存在了百年以上的、各细分行业上产生的新兴职业的态度。

房产中介、保险员这类过去从未有过的职业,在许多思想保守、落后的人眼里,可能与古代街头靠着胸口碎大石卖大力丸的江湖骗子差不多。

“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次序表面上已经发生了改变,雷军、罗永浩、张朝阳这类知名企业家、创业者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实际上,民众骨子里依然看不起经商的,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是路边的小贩,他们的社会地位甚至低于单位体制下的清洁工。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造成了年轻人在各自的细分行业中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严重缺失。


我认识的不少同学,毕业后先是在省会或者新一线城市进入了不错的律所工作。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有人辞职回到家乡所在的地级市,不是考入检法系统,就是在家乡做起了律师。

对于他们来说,实习期带来的经济窘迫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自我价值感、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的严重缺乏才是最致命的因素。


当下的主流观念中,军人、消防员、教师,这类职业被抬到了极高的地位,却鲜有看到媒体褒扬律师、房产经纪人、保险员这类新兴职业的。

这类细分职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其中的年轻人代表着最先进的思想和创造力。

与军人、消防员一样,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奔波、为客户谋取利益、为社会创造价值。

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原因就是暴露在外的牟利性。

几千年来,民众骨子里存在着一种对人性近乎完美主义的偏执追求。

贞节牌坊、二十四孝图,体现着民众对于道德模范的崇拜。

律师接收案件,还没介入案件,就先开口要代理费;房产经纪人每促成一单买卖合同,就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或者中介费;保险员每卖出一单保险,就会获得一定的绩效奖金。

崇尚完美和无私人性的民众,接受不了别人赚自己的钱。

凭什么你在法庭上动动嘴皮子,就收我那么多钱;凭什么你帮我找个房子,就要收一个月租金的中介费。

甚至于都不能让他知道街头卖苹果的小贩,是多少钱一斤进的货,不然他心里就会不舒服。

他们不会反思自身的自私性和利己性。

当下的社会氛围对这些新兴细分行业的年轻人是不友好的。

但是,一旦这些年轻人考入了检法体系,马上面对的就是另外一种境况。

许多人会立刻虚伪地恭维你,集体归属感、荣誉感、价值感也一股脑地向你袭来,让你耳晕目眩、洋洋自得。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冷静的发现:房子的月供总是要还的、92号汽油已经飙到9元一升、海澜之家的普通西裤要三百多元、一场电影门票要三十多元、连听个QQ音乐都是要付费的。

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钱,你不能仅靠恭维、荣誉感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生活,你需要更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作为一名青年法官,从一开始就要清楚地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你不能沉醉于眼前的虚假恭维中,如果抱着古代儒家思想,本着为生民立命的目的、从政的决心,那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你的身份虽然是一名法官,但同时更是这个官僚体系中的普通棋子。

你的价值体系就是拼命往上爬,副处、正处、副厅、正厅,不管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个人IP的打造、关系网的建立、投机取巧的钻营,你的一切目的都是这个。

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

一旦试图摒弃这个目的,用所谓的职业荣誉感、法律理想来欺骗自己,换来的只有懒惰、停滞不前或者极端偏执、不接地气。


我想,这就是在律师与法官的职业选择上,中西方产生相反结果的原因。

律师职业本身“多劳多得”的特质更符合普通的人性,而法官是在积累了足够的财富、阅尽千帆后的一种圣人式追求,理想主义色彩更强。

西方青年不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所谓的圣人追求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撑,将立刻沦为人性的扭曲、对权力的偏执。

而在中国,自古对于人性的幻想奠定了基调,加上现实的因素——律师初期生存的艰难、社会对于律师的不友好,律政年轻人自然涌向了法检大院。

但是社会终究会变的。

五年以后,你的律师同学通过不断努力,月收入3W,而你的月收入依然是1W,只是有了一个正科或者副处的职位。那时的你,心里会平衡吗?

反正我是会不平衡的。

在当下中国,法官职业并不像西方社会那样,中国法官在作出判决时,仍然要受到许多政治上的掣肘。

法院,是更类似于古代大理寺的司法机构,因此,法官的职业价值感并没有西方法官那么强。

也许,将来可能会建立起一种更加均衡的体系,比如高薪养廉的制度;也许,将来的社会对于律师依然不那么友好。

但不论选择辞职下海,还是继续在法院系统内翻涌,能否实现你的个人价值,完全取决于你当下的努力。


不要期待社会的改变,但是要做好迎接社会改变的准备。

因为不论社会怎么变,能抓住机会的永远都是那些有准备的人。

居安思危、相信社会丛林的生存法则,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公共集体不具备私企那样的薪资翻倍的可能性,法官也不具备律师那样的收入上限,但是体制的非营利性能给你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营造个人价值。

努力树立个人IP、积累丰富的案件经验、掌握办案以外的各项技能、语言,是你手中这个所谓铁饭碗能给你带来的真正价值。

所以,青年法官不能过于悲观。

现实是残酷的,命运是变幻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走好自己当下选择的路,为未来做好准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