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左忽右192|与祝羽捷漫谈英伦艺术与欧陆壮游
点击蓝字 关注「忽左忽右」
与祝羽捷漫谈英伦艺术与欧陆壮游(节选)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预计阅读14分钟
丹尼斯·西弗斯之家的沉浸式体验
祝羽捷
《ZHU在英伦》第一季其实拍了十多个片子,还拍废了好几个,特别可惜。比如丹尼斯之家那个小的私人美术馆就拍废了,因为里面特别昏暗,片子剪不出来。
丹尼斯·西弗斯之家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地方,它是由一位叫丹尼斯的美国设计师设计的。他在东伦敦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宅子,就想在这里做一个类似于时间胶囊的美术馆。他就幻想维多利亚时期有一户开纺织厂的人家住在这里,于是他把这座宅子设计成了一个静默的剧场。
这个美术馆是不能现场买票的,必须要在网上预约,并且每个人的参观时间被限制在45分钟以内,不能打开手机,也不可以与任何人的交流,因为丹尼斯想创造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特别神秘。
你进去了以后,可以感受到这个房子还有一个自己的历史线,一层一层往上。可能你先从地下室开始,地下室里有一些音乐,能听到一些佣人窃窃私语的声音,仿佛在说主人的八卦, 然后到了第一层,能看到主人的会客厅,这个会客厅里的炉火还是燃着的,茶杯里的茶水也是斟满的。
走到上面是女主人的卧室,你还能感受到那种女主人刚刚起床的样子,因为被子掀开了一半,仿佛她是匆匆忙忙起了床去梳妆台,桌子上的耳环还洒落着。所以整个体验是把你带回到了一个很历史的状态里。但越往上走,你就越感觉到这个家庭破落了,越来越穷,最后一层就是没钱了。
程衍樑
我不知道你在北京有没有体验过,以前故宫里也经常会有皇帝上朝的排演,还有太监拿着两个鞭子在地上甩来甩去,发出巨大的声音。其实我觉得两种情况挺像的,有点表演的成分,只是说可能在故宫里面,更多地依靠群众演员,但在这些小的古堡里,更多地依赖静态的展示。
二战时也未曾关闭的英国国家画廊
祝羽捷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英国国家画廊在疫情期间是关闭的,英国人自己都觉得很震惊,因为就连在二战的时候,英国国家画廊一度都是向公众开放的,伦敦闪电战时都没关。
当时确实是考虑到艺术品在伦敦不安全,美术馆的馆长就提出来,要把这些大师的作品全部运到加拿大去,那时艺术品已经放在了威尔士的一个类似地窖的防空洞里。结果当时已经焦头烂额的丘吉尔就写信给馆长说,没有一件作品可以离开大不列颠,所以这些本来要运走的作品都被按下来了。
当时这件事也引发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大家就说,越是这种千疮百孔的战乱时刻,越应该让艺术给人们带来一些心灵的慰藉。于是英国国家画廊就选取了一些大师的经典作品,在战时重新开放,也确实有很多伦敦居民去看了展览。馆长还做了统计,看究竟是哪幅作品在当时最受欢迎,结果是提香的《不要碰我》。
程衍樑
为什么提香的这个作品那么受欢迎?
祝羽捷
有心理学家说,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宗教题材,在这幅作品里,耶稣转头发现了玛丽亚,但两个人的身体并没有碰到,人与人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但确实又很温暖,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爱,看了以后让人很平静。
后来很多学者也在想,英国美术馆在二战时期坚持向公众开放,其实是在用美学催生正义感——任何一个不愿意摧毁美,对艺术还抱有热情的人,是不会摧毁世界的,这也是一个对战争的控诉。
英国人的Grand Tour传统与访古文化
程衍樑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话,整个欧洲大陆应该是非常成熟的地方,而且最早的那批游客其实就是从英国过去的,比如十八、十九世纪的Grand Tour(壮游)传统。
祝羽捷
对,英国人一到假期就特别喜欢往地中海国家跑。
程衍樑
我觉得这可能跟英国人最早富裕起来是很有关系的。你看布罗代尔写的关于15世纪到18世纪,整个地中海世界乃至欧洲世界的经济史的分析,英国在十六世纪以后,经济的富裕程度远远高于欧洲的内陆地区。
祝羽捷
英国的人类学和社会学发达,也跟他们特别喜欢向外去拓展,在大航海时代到处采种子、找文物回来的这种性格有关系,可能还因为,作为岛国,它有一种孤立感,所以要进行寻根之旅。
程衍樑
既然提到了Grand Tour,壮游,这也是我个人很感兴趣的一个历史现象,可以多聊两句。
总体来说,Grand Tour对十八、十九世纪的人意义重大。首先是英国贵族推动了这场运动。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在17世纪末时就说过,知识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刺激,所以我们要利用外部环境获得它提供的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识,那么长期的大范围的旅行就非常必要了。
对于早期的英国贵族阶层来说,Grand Tour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其实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财力上。对于那些有财富地位的英格兰人来说,前往欧洲展开历史游历,在完成游历之后,再向国内的人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其实是一种应尽的义务,帮助留在国内的人增长见识。
通常来说,壮游并没有一个严格标准的路线。当然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大家去翻一翻关于壮游的维基百科,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归纳的行程。
从英国的多佛尔出发,然后到达比利时或者法国北部的加来等地,最后到巴黎。把巴黎作为一个中转站,进行一些日常的语言和礼仪文化的学习。之后进入瑞士,翻越阿尔卑斯山口,到南意大利。通常来说,一个经典的壮游路线基本上在南意大利就结束了,之后可能会折返,通过中欧进入德国,最后从德国北部坐船回到英国,或者继续去往荷兰和比利时,最后原路返回英国。
对于一批对欧洲历史有强烈兴趣的爱好者来说,南意大利可能也不是重点,他们会换成船去到西西里和马耳他,甚至去到希腊和土耳其,不少人会直接进入近东和中东世界,完成一次对古罗马时代的寻根之旅。
由于壮游这一现象最早在英国出现,并且推广开来,最著名的那些壮游者通常都是英国人。首先是拜伦勋爵,一个出生在18世纪末的人物。19世纪初,他的年龄也不大,从剑桥出来,直接就获得了上议院议员的身份,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壮游。
拜伦的第一次壮游去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然后横跨地中海到了马耳他,之后,他到了东南欧的阿尔巴尼亚以及希腊这样的地方,之后他回到了英国。这场壮游持续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不仅开拓了他个人的视野,也丰富了他的政治观点和写作素材,很快他就开始写自己那首著名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1816年以后,拜伦几乎把整个后半生都用于壮游,他亲自去过滑铁卢战场,后来又去了一系列中欧国家,最后在19 世纪20年代现身希腊。羽捷刚刚提到了英国大画家透纳,在19世纪30年代,拜伦去世几年后,他根据《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画了一幅非常著名的画,《哈洛尔德的朝圣》,这幅画现在也收藏在泰特美术馆里。
另一个非常著名的壮游者,我在节目里也反复提到过的,爱德华·吉本,伟大的英国历史学家。1764年,爱德华·吉本跑到罗马的废墟上,触景伤情,看到过去罗马时代的朱庇特神庙变成了今日天主教僧侣云集的地方,大发感慨,决定写作一部历史书籍,来讲述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衰亡历史。这也算是英国人开创的Grand Tour对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直接贡献。
19世纪中叶以后,不光是英国人,许多欧洲国家的人也开始壮游。壮游从过去纯粹的贵族阶级的运动,变成了很多中产阶层、商人阶层甚至市民阶层都可以加入进来的活动,壮游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甚至像美国人都开始壮游。
如果大家去读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那本《飘》,就是《乱世佳人》的原著,里面提到过一对孪生双胞胎,塔尔顿兄弟。怀疑他们老妈可能不愿意花钱支持他们去欧洲转悠,布伦特·塔尔顿还安慰自己,说可能欧洲也没什么好看的,他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只有欧洲有,但佐治亚洲没有的。
还有一位美国文豪,马克·吐温,他本身就很喜欢游历,自己在美国中西部也曾大量游历过,据此写出的大量作品都有中译本,其中不少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也改编成了影视作品。
马克·吐温也参与过标准的壮游,他去过欧洲,在1867年的时候出版过一本游记,中文翻译应该是叫“国外的无辜者”(“The Innocents Abroad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好像从来没有过中译本。但这本书在旅行文学史上的评价非常高,几乎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有说法表明,它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游记作品。
在这本书里面,马克·吐温用了非常文学的一些手法,记叙这个主角游历北非、欧洲、近东到中东的经历,马克·吐温下笔非常毒辣,吐槽也非常狠,甚至到了中东,他连圣经的内容也拿出来调侃。得亏是那个年代没有社交网络,不然肯定会被欧洲人和美国的保守派喷死。
时至今日,Grand Tour虽然成为了历史,但这种壮游开启的国民旅行的传统实际上是被发扬光大了。到今天为止,各种相关的电视综艺频繁出现,甚至有很多档英美综艺名字就叫“Grand Tour”,我看BBC和亚马逊都做过。
我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是怎么样的,至少在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Gap Year这种间隔年旅行非常盛行,大家也觉得这是一种很现代的生活方式,它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压缩饼干式的壮游,是对当年的壮游的一次简化。
体验苏格兰高地运动会和绅士运动会
祝羽捷
在苏格兰,我还去参加了他们的高地运动会,而且我真的有参加项目,拔河。我们这些临时的游客组成了一个队伍,跟本地的一个女子队拔河,结果惨不忍睹。我应该是里面体格最小的,因为我是亚洲人,她们本地那些拔河的女孩子就非常的强壮。她们站在最后的那个女孩子往往会把绳子捆在自己的腰上,她每次一跺脚,我整个人就直接躺在地上,非常狼狈。
整个高地运动会也非常壮观。以前女王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也会去看高地运动会。很多苏格兰大汉,他们的体格要比伦敦的男人更加强壮,穿着传统的苏格兰小裙子。但他们有没有穿内裤呢?这也是一个谜,因为传言说,传统的苏格兰小裙子里面是不穿内裤的。他们会做一些丢木桩、丢铅球之类的高难度运动。
他们穿的苏格兰的粗花呢(Tweed)也非常好看。苏格兰那边风很大,所以粗花呢首先是非常防风保暖。而且你知道香奈儿的套装其实是受到了粗花呢的影响。加布里埃·香奈儿在苏格兰旅行的时候看到了粗花呢的衣服,回去自己又重新设计,出现了一些格子状的花纹和斜条纹,又加入一些丝绸之类的元素,让衣服的材质更有弹性、更柔软,从而适合女性穿着。
粗花呢最早是给农民和工人阶级穿的。到了19世纪,慢慢进入了中产的生活,伦敦的很多贵族也开始喜欢上这样的穿法。现在伦敦还有一些复古(vintage)的集市和活动,比如复古骑行,大家就要穿粗花呢去骑自行车。
我还参加过一个绅士运动会。这个运动会的历史不是很长,2005年的时候《绅士杂志》(“The Chap”)组织举办的,每年夏天在大英博物馆旁边的一个广场公园里举行。
那个运动会很好玩,大家会穿得非常复古,玩一些游戏,比如拿着雨伞“击剑”。我参加的项目是骑着自行车倒茶,在游戏中自行车不可以停下来,选手之间要相互配合倒茶。当时那个主持人特别搞笑,说我们竟然有一个中国选手,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骑自行车和乒乓球。最后我还拿了个第三名。
祝羽捷,作家、策展人、艺术类播客《艺术折叠》主播(微博@祝羽捷)
丹尼斯·西弗斯 / 温斯顿·丘吉尔 / 提香·韦切利奥 / 文森特·梵高 / 保罗·高更 / 刘益谦 / 巴勃罗·毕加索 / 亨利·马蒂斯 / 彼埃·蒙德里安 / 威廉·透纳 / 拉斐尔前派 / 莱纳尔·康斯坦博 / 安东尼·葛姆雷 / 安迪·沃霍尔 / 特雷西·艾敏 / 达明安·赫斯特 / Young British Artists / 莎士比亚 / 戈登·班克斯 / 芭芭拉·赫普沃斯 / 马克·罗斯科 / 埃兹拉·庞德 / 彼得·保罗·鲁本斯/ 约翰·洛克 / 爱德华·吉本 / 乔治·戈登·拜伦 / 玛格丽特·米切尔 / 马克·吐温 / 约翰·索恩 / 德古拉 / 克拉夫·威廉·埃利斯 / 理查德·布斯 / 加布里埃·香奈儿
《不要碰我》/ 《甘草车》/《无畏号战舰》/ 《哈洛尔德的朝圣》
丹尼斯·西弗斯之家 / 英国国家画廊 / 普拉多美术馆 / 泰特现代美术馆 /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 / 泰特利物浦美术馆 / 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 / 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 /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 / 布雷拉美术馆 / 柏林博物馆岛美术馆 / 巴斯小镇 / 惠特比小镇 / 波特梅里恩村 /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 海伊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