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为什么了不起?他定义了未来建筑设计的新概念!
撰文 | 李明阳、Kelly
出品 | 新浪地产设计频道
摄影 图片 | CHV
2018年9月21日-11月06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南广场,HOUSE VISION联手隈研吾等建筑师,借景鸟巢,10幢未来家居比邻而建,将以往不曾体验过的“家”,以1:1比例具体呈现出来举办了一场震撼人心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
本次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由GWC长城会主办,会场整体由隈研吾设计,整体的策展内容则由原研哉亲自操刀。加上众多著名设计师联手企业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就读者关注的一系列建筑设计的问题,新浪地产设计频道采访了本次展会的策展人原研哉先生来为大家解读。
银质八棱眼镜后面,是一双羞涩的眼睛,不太跟人的目光接触,甚至会时不时闭上几秒钟,或更久。同样的,他的声音也极为柔和。对于中国人来讲,讲到原研哉最容易联想到的大概就是“无印良品”和《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了。除了这些他还是著名的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策展人等等头衔。
原研哉在设计领域涉猎广泛,不管是海报、包装、推广项目与活动计划的整体设计,每做一样,都似乎非常成功。包括为人熟悉的伊势丹、味之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胎、华高莱内衣与历家威士忌酒等国际大牌都是他的客户。
原研哉的系列著作《探索家-未来的家》是原研哉以“未来居住”为理念进行的创作
相较外在的浮华与光芒,原研哉更喜欢踏踏实实的做好一名设计师。自身拥有极其丰富的涉猎,将设计看作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媒介,让情感与关照透过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的方式传递给设计的受众,润物细无声。我们追溯这位大师的心历路程,实际上更是为现在的我们,提供一份借鉴。
极简不只是一种风格
原研哉自己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但对于这种设计风格在中国年轻建筑设计师当中的推崇,并把日式的简约的形态称之为高级感,他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极简主义二战后60年代就已经开始兴起了,即使算不上过气,但也毕竟不是什么新鲜的风格和思潮了。
在今天的设计中,如果还想仅凭极简、空无的设计语言本身就取得设计上的突破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因为在当代的建筑中,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各种空灵、素朴的极少主义作品。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极简的设计语言就要有一定的策略,在设计中有着个人鲜明的orientation才有可能突破这个制肘。
原研哉在北京街头探寻灵感
针对现在的中国年轻人非常推崇日本的极简主义,原研哉说道:“极简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不过是在明、清、近代,这几百年之内,皇权主义开始重视奢华,豪华,高大上的设计。但是实际往上追溯历史到宋代,中国就有过非常极简,简约的风格”。
对于中国文化原研哉向来是不吝赞美的,中国古代美学,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品格。社会形态也是光芒内敛,从不蛮横粗暴,不炫耀权力和财富。宋代审美文化具有着'淡美'的审美观,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极简形态。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上「长谷川豪」展出的作品
现代的中国城市里面的年轻人都有着特定的审美消费,他们是带着对设计的这种审美去选择住宅的。在原研哉的观念里这个市场上没有任何事物是没有经过设计的,换句话说,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设计的,只不过是怎么定义这个设计。很多人定义的设计是非常眩目,非常引人注目的东西。
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品位的提升,很多人就会意识到很眩目,很奢华的住宅也许并不是真正好的住宅。可能是那种天然简约的建筑风格,你最后可能会了解到它是经过设计的,但是又看似没有经过任何设计,这样的建筑设计可能才是最好的。
原研哉在谈到对现代年轻设计师希望的时候说了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希望现代的年轻人能在自己家里有一个桌子,桌子上什么都不放,然后就往上面搁一个瓶子,然后就会慢慢的发现这个桌子和瓶子的美,尝试着去过这样的一种生活吧”。这也许是原研哉对极简最好的诠释吧,在他看来极简不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生活。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的记者见面会上,谈及中国的建筑设计,原研哉显得很严肃。比起学成欧美,高高在上的国际范建筑设计,他更推崇俯于地面、隐于周遭的民族特色建筑,他建议中国人还是去挖掘属于中国自己民族的文化。
在原研哉看来很多现在从事建筑设计的设计师们,在外学成归来,吸收了很多国外的知识,回来之后也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特色的魅力,在努力的做一些融合,但很遗憾,大部分作品更多的还是模仿,模仿东方的型,用的还是西方的那一套东西,没有灵魂的设计是令人惋惜的。
原研哉说道:“一个中国人再去模仿意大利的风格,也做不出意大利的建筑”。反过来看,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也许只有真正着眼于今天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立足于这样的基础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
原研哉一直在强调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差别和联系,他觉得建筑设计的国际化一定要基于本土之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时代的创造者要贡献属于这个时代的符号,便越要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力量。古代的中国人贡献了中国古建筑的这样的文化符号,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瑰宝。现代的设计师要怎么用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他看来只有将这个问题研究好,才可以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
2018年3 月 20 日在日本大阪府堺市开业的一家以“食”为主题的「无印良品」商店
为了什么一提到“无印良品”我们总觉的是日本的?在原研哉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他的设计作品中符号永远是最下等的,气质或精神才是值得追求的。作品传递的信息一直在为日本的美学概念做进化,深入挖掘了文化的内核,提炼出了诸如:简洁、纯粹、精细等较为抽象的美学概念,使得这些概念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新元素。或许正是这些文化元素的深入人心,让日系风格在人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研哉觉得这个界限非常的微妙,他也不能把握这个节点。因为不是单纯的把中国的文化、包括一些建筑设计的做法原封搬到今天的设计当中,再去拘泥于“大屋顶”、“建筑装饰”。而是让受众没有看到一些中国传统的技法,但是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是可以感受到蕴含着中国的精神,中国的元素。只有这样提炼出更多形而上的东西,才能使“中国”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具有勃勃生机。
在未来独居也许会成为主流
原研哉在这次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上把设计重点放在了“家”上,并且赋予它们“New Gravity”的主题,这些都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人性的思考。在他看来今天的中国,往前倒推4,5年,中国的核心经济力量来自于房地产,而现在则是平台化经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平衡感”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产生了变化。他把这种潜藏着巨大能量的新型经济形势比喻成“新重力”。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建筑设计的变革。
日本一直很注重当代科技型建筑探索,特别是在适老化,医疗养护的住宅。原研哉也特别推崇这样的方向。它映象深刻的是上一届东京展上很多优秀的作品,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针对独居的老人,住在这样建筑里的老人所有的生活信息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随时掌握。假如这个老人身体各方面出现问题,马上就可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原研哉觉得这个方面非常重要。尤其是日本和中国现在的老龄化都越来越严重了。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上由 李虎 设计的独居空间
加之现在的中国传统大家庭结构不断解体,以前大多数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而现在却越来越零散化,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形式,这种小型化的家庭结构打破了传统上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
不单单是老年群体独居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自由空间”的一个人生活也越来越普遍。于是传统的住宅建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物流的快速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个人生活也许会成为主流,两个人生活也会未必局限于男女或夫妻,生活会有更多的形式。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独居成为了一类社会问题而需要倍受关注。
日本设计中心和有住合作设计的「Edge-Zero」改造空间
原研哉对本次展会上日本设计中心和有住合作设计的「Edge-Zero」在空间改造上的完成度评价很高。因为「Edge Zero」尝试用最少的设计,实现最多的功能和最高的空间利用率,对一居室进行了改造。很好的顺应了现代社会人独居的需求。
他表示在 Edge Zero 的这个作品里,你会体会到更多融合性的功能。比如床是用来休息的,但我们只能在卧室使用它,试想在家里的每一个空间都加入床的功能,那么本身需要2倍或3倍大的空间,现在仅用三分之一就可以了。打破物品与物品之间的边缘,让家变得“小规模,多功能”即是 Edge Zero 所想要传达的理念。
在这样的市场影响下,中国国内很多高端楼盘也在学习这种定制化、医养、适老的东西,但都处于探索的阶段,原研哉看好这种发展。并且提倡在新时代家的设计上,未必需要一味的追求功能或美观,要在幸福与舒适的感受上下功夫。作为众多产业的交汇点,家是基于能源,交通,物流,通信,住宅,文化等等产业的融合体。而原研哉想要表达的也正是这些不同领域的浓缩与融合而催生出来的新建筑设计概念。
随着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其说学习他国,不如说以自国的文化作为基础,使用作为未来资源的技术,在住宅上所体现的时代应该已经开始了。原研哉希望,他在北京举办的这次展览,能够成为设计师思考中国未来生活方式和建筑设计的新契机。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
参展企业 建筑师 设计团队
海尔+非常建筑
阿那亚+大舍
远景+杨明洁 | YANG DESIGN
小米+李虎| OPEN
华日家居+青山周平
有住+日本设计中心
无印良品+长谷川豪
TCL+Crossboundaries
MINI LIVING Urban Cabin+孙大勇
海尔+非常建筑
阿那亚+大舍
远景+杨明洁 | YANG DESIGN
小米+李虎| OPEN
华日家居+青山周平
有住+日本设计中心
无印良品+长谷川豪
TCL+Crossboundaries
汉能+MAD建筑事务所
MINI LIVING Urban Cabin+孙大勇
往期回顾
“美丽乡村”建设究竟需要怎样的”厕所革命”?
征稿启事
如果你有好的设计案例或者要表达的观点与评论
欢迎与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分享
稿件请发送至
dichanshejie@sina.com
新浪地产设计频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