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城市共享之旅:探寻公共空间的无限可能!

新浪地产设计 地产设界
2024-09-07


何为好的建筑?何为好的城市?建筑还能为生活带来怎样的可能性?得益于城市发展的进程,开放性、文化型、多元化的公共建筑正在更大范围内突破传统设计局限,走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期盘点探讨城市变革下,设计如何引导并实现更具未来感与可持续性的共享公共空间。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空间呈现组织的立体化和功能的综合化。有限的空间为公共建筑带来诸多挑战,因此设计需要以创新思维突破局限。同时,也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的人在空间中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
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使用,甚至决定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趣,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探讨公共空间,也是在探讨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本期新浪地产设计/优设创研院结合目前发展趋势,盘点那些具有开放性的公共空间,思考如何重新定义公共建筑的立场和角色。



“还地于民”的香港戏曲中心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


戏曲中心

戏曲和人生 

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作为公共场所的戏曲中心,

与公众能够有更加紧密的关系?


传统文化建筑如何拉近与现代人的心理距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人们走进去,让建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戏曲中心地处繁华之中,周围高楼林立,项目所能使用的地块极为有限,如果采用传统方式将剧院放在一层,基本上将会使用全部的空间。因此,设计创新性地将剧院“悬垂”在30米的高空,除了有效隔绝附近的交通震动和噪音,也把一层空间打造成公共广场,退还给城市。



从外观上来看,流畅的曲线形立面极为现代;而设计概念却借用了传统建筑中的“亭”:顶部高悬,底层开敞,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进入,立面也像柔软的、被轻轻掀起的帷幕,从中透出的变幻光线吸引着戏曲爱好者们。



一层广场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外立面帷幕般的巨大入口向室内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线,配合多项的节能配套设施,形成冬暖夏凉的休闲空间。同时,设计巧妙地平衡了餐饮零售的热闹氛围和艺术场地的美感优雅,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成为举办公益活动的绝佳地点。



项目邻近西九龙高铁总站,旅客观赏表演后,可乘搭高铁返回内地,实现香港与内地无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戏曲中心被誉为是“香港西九区的东大门”,具有重要的门户的功能。



江门市档案中心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档案中心

档案是人类历史 

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档案中心与公共生活

可以产生怎样的关联?


“侨都”江门,是一座典型的亚热带、中西合璧的城市。以开放的姿态伫立在广东沿海。江门市档案中心如何让突破传统档案观的设计,打造出对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



项目场地位于城市高密度区域,城市开放空间稀缺。通过精心的功能组织和交通组织,创造了屋顶和地面双开放层的格局。城市广场、标志性的屋顶平台,创造了可见、可达、可参与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




将公共性、服务性较强和使用率较高的图书馆、剧院、博物馆和档案馆的展厅部分放在建筑的下部近地位置,美术馆和档案馆对外服务功能放在放在建筑上部。下部的公共文化活动场馆和展厅通过连廊、平台、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形成一个文化综合体,上部的文化馆、美术馆视野较好,通过观光电梯将上下公共空间进行有机组合,聚集人群,成为具有吸引力城市的文化核心区。   



江门市档案中心采用国家首批四塔高位连体复合的复杂结构结构形式和对本地传统建筑的肌理呼应等手法,实现了一个标志性强、展示度高、承载本地文化的功能空间,实现城市高密度区环境下的立体城市公共空间实践。



不同的建筑体量通过围合,形成半开放的城市庭院,为市民提供遮阳、避雨的共享交流空间。



开化公共文化广场

中国联合工程第六建筑设计研究院


文化广场

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

时间与空间之间取得平衡?

如何让建筑隐于自然、归于理性、凸显诗意?

是我们探索的永恒话题。


开化位于钱塘江的源头,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开化悠久的山水文化。文化广场的设计通过体块切削塑造出一幅江边巨石画卷,山、水、石浑然天成,达到和城市山水格局的和谐。通过恰如其分地人工介入,使人产生对建构场所和环境的诗意共鸣。



体块之间的有机错动形成一张富有张力的网络,建筑不再以静态、固定、完成的姿态出现,从而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项目包含城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六大功能,同时又共享一个400座的剧场以及公共展示、会议,食堂餐厅等辅助功能。六大功能主体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试图以跨界复合型创造市民城市生活新体验。



建筑的小体量一方面消解了建筑在环境中的突兀感,另一方面围合成一个不限定功能的内聚广场,供市民休闲、交流、文化展示,充分激发了使用者的行为活性,让使用者观看环境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乐趣。此外,建筑单体的上人屋面,也形成一处既可以休闲活动,又可以眺望江景,环顾远山的城市活力广场。




苏州金狮产业园改造

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产业园


当产业园区位于

繁华的闹市之中

如何与邻居们和谐相处,

发挥公共建筑的共享性?


金狮产业园位于道前街分支出来的次要道路,街道狭窄,周边多住宅楼和办公楼,公共空间开放性较差,街道界面封闭,缺少城市共享的空间,因此与城市衔接性较弱。同时,园区内建筑较为分散,造成园区内空间分割离散。



针对原始建筑进行外立面改建及局部加建,通过局部加建将分散建筑连接成一个整体。



园区原有场地是四面封闭的状态,行人只能通过2个狭窄的入口进入。设计拆除了原有面对当地社区的一层平房,通过草坪和构筑物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入口空间。在苏式构件下的开放性草坪提供了未来各种运营活动的空间。



同时连廊与街道相连提高入口辨识度,同时两廊面向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暂休憩的场所。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

华建集团上海院


论坛会址

大型公建设计

如何实现

建筑与城市与自然的共生,

带来可持续美学体验?


每年 10 月- 11 月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在这里举行,除了顶科会议相对短暂的会时使用,同样关注建筑日常的使用——希望建筑将整个区域持续的激活起来。



因此建筑在最初的设计时,便尽可能将更多的功能向市民开放,消解建筑生硬的界面和封闭的空间,使建筑空间成为城市服务中心的一部分。



为了避免沿街界面过长,在建筑中部设置室外南北通廊,使北侧城市街角空间与南侧公园打通。一层对外公共服务的功能属性、南北贯穿的建筑布局,使建筑边界模糊,有机的融入了城市,成为街区的一部分。



同样,二层南北中轴上布置的会议功能的公共空间和酒店的大堂,这些大人流的公共空间面向城市界面打开,建筑的开放空间和城市的广场、公园在视线及交通上链接为一个整体,建筑与城市形成连续性的组织结构,人们在城市中认识建筑,也在建筑中感受城市,建筑和人的关系联系的更加密切。




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支撑,城市公共空间伴随城市的发展与日俱增,不断演变和延展。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关系到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公正运作。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蕴含着城市居民对于共享、共融和共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公共建筑中,应该增强建筑和城市空间中人的体验。共享公共空间,让城市更有温度,是公共空间,更是生活日常。




END______


编辑、排版 | 雪珊
资料来源 | 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中国联合工程第六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华建集团上海院
监制 | Kelly
出品 | 新浪地产设计&优设创研院





精彩推荐

优设创研院华北院 | 冲破晓寒开,共议商住设计的可持续之道


赠票福利 | 百大设计师齐聚2023年“设计上海”,共襄十周年盛大庆典


专题|肖明:推动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之都


地产筑梦者 | 许志忍: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行业热词



盘点|房地产积极拥抱ESG,探索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之道


征稿启事如果你有好的设计案例或者要表达的观点与评论欢迎与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分享稿件请发送至57386917@qq.com新浪地产设计编辑部
新浪地产精装设计师俱乐部如果你想加入新浪地产设计师俱乐部欢迎扫码与我们联系
地产界具有影响力和敏锐度的设计媒体平台,500强地产商、建筑师、设计师、高净值人群都在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地产设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