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中台化建设
本文字数:4223字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一、RocketMQ简介
RocketMQ是一个高可用、高性能、高可靠的分布式消息队列,相对于kafka更适合处理业务系统之间的消息。
它具有很多特性,例如:
发布订阅 顺序、事务、定时消息 消息堆积、重试,回溯等等 它通过同步刷盘和同步双写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高可靠,保证如下情况消息不丢:
可恢复性故障:broker或OS crash等 不可恢复性故障:磁盘损坏等 它采用多项技术优化来满足性能要求:
顺序IO PageCache和mmap 内存预热和锁定 异步提交和刷盘 堆外内存缓冲等等
所以,它的本质决定的其架构一定是复杂的,参考RocketMQ官方架构图:
这里不再介绍各个组件的含义,可以参考RocketMQ架构设计。
RocketMQ经过阿里多年双十一的检验,其稳定性不言而喻。
可作为搜狐视频的消息中台,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为什么这么说呢?
二、运维之痛
早在2014年我们就引入了RocketMQ作为消息中间件,其附带了基本的命令行工具。
但是命令行运维此等庞然大物会让人感到力不从心,好在社区提供了一个web控制台:RocketMQ-Console。
在初期,简单的控制台已经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随着各个业务逐渐接入,需求也纷至沓来。
我们在RocketMQ-Console的修修补补已经无法满足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从业务方的角度: 偏重运维,一般业务用户不关心集群的数据和状态,无法聚焦。 使用起来繁琐,且直接操作集群,易误操作。 没有监控预警功能。 无法满足业务用户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序列化 trace 流控,隔离降级 埋点统计监控等等 一些隐性问题无法解决。 从管理员维度: 无用户概念,任何人都能直接操作集群,易误操作且比较危险。 无集群管理功能,日常更新或机器替换需要手动部署,非常耗时、麻烦且易出错。 无相关数据统计,监控,预警等,往往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另外,RocketMQ有一些潜在约定、使用规范、最佳实践、bug或优化等等,用文档说明也无济于事。
所以与其写文档不如将经验和实践转换为产品,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业务及运维集群,于是MQCloud应运而生。
三、MQCloud诞生
先看一下MQCloud的定位:
它是集客户端SDK,监控预警,集群运维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MQCloud的系统架构如下:
下面来分别说明一下MQCloud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痛点。
对于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topic配置,消息的发送数据,谁在消费等等问题,这样只对他展示相应的数据即可; 对于消费者来说,只关心消费状况,有没有堆积,消费失败等情况; 对于管理员来说,可以进行部署,监控,统一配置,审批等日常运维;
每分钟topic的生产流量:用于绘制topic生产流量图及监控预警。 每分钟消费者流量:用于绘制消费流量图及监控预警。 每10分钟topic生产流量:用于按照流量展示topic排序。 每分钟broker生产、消费流量:用于绘制broker生产消费流量图。 每分钟broker集群生产、消费流量:用于绘制broker集群的生产流量图。 每分钟生产者百分位耗时、异常统计:以ip维度绘制每个生产者的耗时流量图及监控预警。 机器的cpu,内存,io,网络流量,网络连接等统计:用于服务器的状况图和监控预警。
TOPIC_PUT_NUMS:某topic消息生产条数,向某个topic写入消息成功才算
写入成功包括四种状态:PUT_OK,FLUSH_DISK_TIMEOUT,FLUSH_SLAVE_TIMEOUT,SLAVE_NOT_AVAILABLE
TOPIC_PUT_SIZE:某topic消息生产大小,向某个topic写入消息成功才算
StatsItemSet主要字段及方法如下:
ConcurrentMap<String/* statsKey */, StatsItem> statsItemTable; // statsKey<->StatsItem
// 针对某个数据项进行记录
public void addValue(final String statsKey, final int incValue, final int incTimes) {
StatsItem statsItem = this.getAndCreateStatsItem(statsKey);
statsItem.getValue().addAndGet(incValue);
statsItem.getTimes().addAndGet(incTimes);
}
// 获取并创建StatsItem
public StatsItem getAndCreateStatsItem(final String statsKey) {
StatsItem statsItem = this.statsItemTable.get(statsKey);
if (null == statsItem) {
statsItem = new StatsItem(this.statsName, statsKey);
this.statsItemTable.put(statsKey, statsItem);
}
return statsItem;
}StatsItem主要字段及方法如下:
AtomicLong value; // 统计数据:比如消息条数,消息大小
AtomicLong times; // 次数
LinkedList<CallSnapshot> csListMinute; // 每分钟快照数据
LinkedList<CallSnapshot> csListHour; // 每小时快照数据
LinkedList<CallSnapshot> csListDay; // 每天快照数据
// 分钟采样
public void samplingInSeconds() {
synchronized (csListMinute) {
csListMinute.add(new CallSnapsho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imes.get(), value.get()));
if (csListMinute.size() > 7) {
csListMinute.removeFirst();
}
}
}
// 小时采样
public void samplingInMinutes() {
// ...代码省略
}
// 天采样
public void samplingInHour() {
// ...代码省略
}CallSnapshot主要字段如下:
long times; // 次数快照
long value; // 统计数据快照
long timestamp; //快照时间戳
StatsItemSet.addValue("test_topic", 123125123, 1)
客户端ip->broker ip 发送消息耗时 消息数量 发送异常
创建一个按照最大耗时预哈希的时间跨度不同的耗时分段数组:
优点:此种分段方法占用内存是固定的,比如最大耗时如果为3500ms,那么只需要空间大小为96的数组即可
缺点:分段精度需要提前设定好,且不可更改
第一段:耗时范围0ms~10ms,时间跨度为1ms。
第二组:耗时范围11ms~100ms,时间跨度5ms。
第三组:耗时范围101ms~3500ms,时间跨度50ms。
针对上面的分段数组,创建一个大小对应的AtomicLong的计数数组,支持并发统计:
耗时统计时,计算耗时对应的耗时分段数组下标,然后调用计数数组进行统计即可,参考下图:
这样,从计数数组就可以得到实时耗时统计,类似如下:
例如某次耗时为18ms,首先找到它所属的区间,即归属于[16~20]ms之间,对应的数组下标为12。 根据第一步找到的数组下标12,获取对应的计数数组下标12。 获取对应的计数器进行+1操作,即表示18ms发生了一次调用。 然后定时采样任务会每分钟对计数数组进行快照,产生如下耗时数据:
由于上面的耗时数据天然就是排好序的,可以很容易计算99%、90%、平均耗时等数据了。
优点:此种分段方法占用内存是固定的,比如最大耗时如果为3500ms,那么只需要空间大小为96的数组即可
缺点:分段精度需要提前设定好,且不可更
这样,从计数数组就可以得到实时耗时统计,类似如下:
机器统计
关于集群状况收集主要采用了将nmon自动放置到/tmp目录,定时采用ssh连接到机器执行nmon命令,解析返回的数据,然后进行存储。
上面这些工作就为监控和预警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单独定制的客户端
多集群支持
MQCloud储存了生产者、消费者和集群的关系,通过路由适配,客户端可以自动路由到目标集群上,使客户端对多集群透明。
trace
通过搭建单独的trace集群和定制客户端,使trace数据能够发往独立的集群,防止影响主集群。
序列化
通过集成不同的序列化机制,配合MQCloud,客户端无需关心序列化问题。
目前支持的序列化为protobuf和json,并且通过类型检测支持在线修改序列化方式。
流控
通过提供令牌桶和漏桶限流机制,自动开启流控机制,防止消息洪峰冲垮业务端。
隔离降级
使用hystrix提供隔离降级策略,使业务端在broker故障时可以避免拖累。
埋点监控
通过对客户端数据进行统计,收集,在MQCloud里进行监控,使客户端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得知。
规范问题
通过编码保障,使某些约定,规范和最佳实践得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
命名规范 消费组全局唯一,防止重复导致消费问题 重试消息跳过 安全关闭等等 更完善的重试机制
部署
手动部署一台broker实例没什么问题,但是当实例变多时,手动部署极易出错且耗时耗力。
MQCloud提供了一套自动化部署机制,并支持配置模板功能,支持一键部署。
机器运维
MQCloud提供了一整套机器的运维机制,包括上下线,机器状况收集、监控、预警等等,大大提升了生产力。
一、开启管理员权限
RocketMQ从4.4.0开始支持ACL,但是默认没有开启,也就是任何人使用管理工具或API就可以直接操纵线上集群。但是开启ACL对现有业务影响太大,针对这种情况MQCloud进行专门定制。
借鉴RocketMQ ACL机制,只针对RocketMQ管理员操作加固权限校验:
并且支持自定义和热加载管理员请求码,使得非法操作RocketMQ集群成为不可能,安全性大大提升。
二、broker通信加固
if ((this.byteBufferRead.position() - this.processPostion) >= 8) {
int pos = this.byteBufferRead.position() - (this.byteBufferRead.position() % 8);
long readOffset = this.byteBufferRead.getLong(pos - 8);
this.processPostion = pos;
HAConnection.this.slaveAckOffset = readOffset;
if (HAConnection.this.slaveRequestOffset < 0) {
HAConnection.this.slaveRequestOffset = readOffset;
log.info("slave[" + HAConnection.this.clientAddr + "] request offset " + readOffset);
}
HAConnection.this.haService.notifyTransferSome(HAConnection.this.slaveAckOffset);
}
目前MQCloud运维规模如下:
服务器:50台+ 集群:5个+ topic:700个+ 生产消费消息量/日:4亿条+ 生产消费消息大小/日:400G+
MQCloud在充分考虑和吸收实际业务的需求后,以各个角色聚焦为核心,以全面监控为目标,
以满足各业务端需求为己任,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MQCloud逐渐成熟之后,秉承着服务于社区和吸收更多经验的理念,我们开放了源代码。
四、开源之路
开放源代码说不难也不难,说难也难。为什么这么说?
不难就是因为代码已经有了,只是换个仓库而已。
而难点就是需要进行抽象设计,剥离不能开源的代码(内部模块,代码,地址等等)。
经过设计和拆分,MQCloud于18年开源了,从第一个版本release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
期间随着更新迭代大大小小一共release了20多个版本。
其中不但包含功能更新、bug修复、wiki说明等,而且每个大版本都经过详细的测试和内部的运行。
之后很多小伙伴跃跃欲试,来试用它,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我们根据反馈来进一步完善它。
我们将一直遵循我们的目标,坚定的走自己的开源之路:
为业务提供可监控,可预警,可满足其各种需求的稳定的MQ服务。 积累MQ领域经验,将经验转化为产品,更好的服务业务。
也许你还想看
(▼点击文章标题或封面查看)
2021-01-07
2020-12-10
2020-12-03
2020-11-19
2020-11-12
加入搜狐技术作者天团
千元稿费等你来!
👈 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