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4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至喜瑜伽学员分享:从学霸到修行的历程

梅翠雨 五色原林 2021-03-08

灵性成长 · 全息生活

带着觉察活在当下

活出自己内在的力量

白之禅语 | 红之生活 | 绿之自然 | 蓝之宇宙 | 金之奇幻





大家好,我是二阶学员楼思远。

 

我曾经是一个比较唯物主义的人,我坚信我所在的世界就是我实实在在见到的样子。

 

在我成长历程中,我有不错的学业,事业,家庭,生活圈子,朋友。这一切,足够让我将我的生活点缀得非常丰富。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物质上的生活虽然谈不上顶级的富裕,但确实该有的都有了:事业上,我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的很多合作伙伴及同事和我关系都非常不错,事业前景也非常好;同时,我也有个美满的家庭,家里没有太多要操心的,家庭关系也非常和谐;生活上,我兴趣爱好广泛,有很多不同领域的朋友,我们通常每周都会出来聚,都会玩得很快乐。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也觉得自己活得很通透,所有事似乎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我的生活本来可以这么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但从2019年开始,我开始向自己内在发问: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吗?一种声音认为我应该去探索更多的领域,比如去研究研究绘画,然后把我的生活圈子做大,人脉圈子拓宽得更广。然而我马上就意识到,即使我又耕耘了一片新的领域,我依然还是会像现在这样生活,我并不能从中获得什么,而我只是换了个另外一个途径而已;另一种声音劝我自己应该学会知足。然而,道理是这样没错,可是我很快意识到我无法学会知足,我还是会陷入矛盾。总觉得我似乎缺少些什么。

 

就这样,外在的物质生活并不能给我带来更多的真相,我开始被逼着向内看,走上了向内探索的道路。

 

后来,我读了海量的关于内在成长的书籍。最早接触的是心理学,我研究了潜意识,如何与情绪对话,和内在小孩对话,等等。这个阶段学了森田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第二阶段,我重新温故了儒释道经典的一些内容,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逐渐地进行一些修行,比如上座部佛教推崇的观呼吸以及内观的法门,我开始根据黄帝内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的要求规范自己。


第三个阶段,我开始看了很多西方灵性书籍,从埃克哈特托利的《新世界》,《当下的力量》到李尔纳,到大卫霍金斯的能量层级说,到奇迹课程,零极限,天使密码,圣多娜释放法;最后一个阶段,我开始涉猎了很多外星人的传讯,以及古代预言家的一些传讯,包括巴夏、昴宿星人、天狼星人、埃德加凯西、木内鹤严,等等,我相信很多人也有和我相同的经历。

 


当我看了不下百本书之后,我的理论体系闭环了。我模糊地知道了这么多书所描绘的一个物质世界以外的心灵世界的轮廓。我也开始理解了,人的平静喜乐并不取决于物质世界多么的顺遂丰盛,而来源于内心的安定。物质的丰盛所达到的快乐是短暂的,它只是让大脑能够暂时休息,而进入一种伪态的平静喜乐状态,而内心的安定所达到的平静喜乐状态是持久的,所以,我意识到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修修行。在2019年的年末,我的修行之旅开始了。

 

我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把我看的这么多书做了一个总结,把里面核心的部分拎出来。所谓学问之道求其同,我把很多相似的点全部概括出来。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我也意识到修行其实是做减法。并不是在自己身上去武装什么新的东西,而是把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一些信念想法,一些评判,不断的去做减法。

 

在一开始,这个方法果然奏效了,我开始慢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奔目的,我开始欣赏沿途的一些风景。然而好景不长,我意识到人的成长必然伴随着螺旋式地上升。在我自己总结的大杂烩修行体系里,第一,没有老师带,我总是觉得有天我突然就好了,我突然觉得生活中没有任何的问题,而过两天我又跌回来了谷底。所以,这里面最致命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在原地转圈。而这种自我评判和怀疑又给我带来了无端地困扰以及痛苦。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寻找新的方法,这就结缘了我们至喜瑜伽。

 

先说结论吧,我是2020年9月份上的一阶课程。其实5月份我就开始看至喜瑜伽的公众号,5月份开始持咒,10月中旬开始磕头。到目前为止,今天是2021年的2月6号,我大礼拜已经有十一万。整个人的状态比起以前好许多。而这个所谓的好许多的标准在于,我看待问题的视角变了。以前我认为的所谓负面的事件,现在我不再认为是负面的,现在我认为其实是一种我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些环节。

 


下面,我就分享三点至喜瑜伽相对于我接触过的那么多法门所独到的地方:

 

至喜瑜伽拥有包罗万象的世界观

 

坦率地说,我在接触至喜瑜伽公众号的时候,因为有之前看过那么多书的铺垫,对宇宙地图,对于至喜瑜伽里面的一些概念并不感到非常的震惊。而真正让我震惊的点是,居然有一个体系能把我之前看过的那么多书全部融合进去。


还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和我的一个哲学老师探讨过关于宗教的话题。

 

我当时就问:“如果每一个宗教都认为自己说的是真相,那么为什么宗教之间是排他的?”


我的哲学老师笑着回复:“宗教当然是排他的。”

 

而当我在接触到至喜瑜伽的时候,我当年的疑问被解答了,我内心知道就是它了,我想要的真相就在至喜瑜伽里。而在五月份那时候,当我看完了那么多书,其实来来回回的评判还是很多,人的能量状态也很低,所以也有怀疑过新法是纯粹的商业报道。后来一直拖到9月份,才正式进入至喜瑜伽一阶的次第学习。

 

在这过程中,我后来明白了两点。

 

第一,第一市面上,大部分商业包装的或者是宗教的或者灵性课程,并不会给你交代一个这么庞大的世界观和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排他因素在。最多像很多灵性课程的创始人,他们会更多篇幅的去讲创始人的开悟传奇经历。而我们这套世界观所讲的这些内容,如果不是上师亲身经历,那它要么是一个对于宗教哲学的狂热爱好研究者,对于所有这些书籍也好,这些派系也好,都有一个兴趣的导向去做这些内容,要么就必须得有一个庞大的制作团队,而这个团队又需要有比较专业的哲学背景的一些人、宗教背景的一些人、灵性背景的一些人,来写这么庞大一个世界观。那么,假设这两个逻辑都成立的情况下,它又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包装,那么意义何在?这个巨大的成本去做商业包装,这件事情意义何在?花了巨大的成本就为了赚这些课程钱?

 

第二,相信很多人也听过上师的一些公开课视频。如若不是上师亲身经历这些,那么作为一位曾经在上市公司任职的企业家,这些应该属于跨界演讲。如果每次演讲都保证这些内容和现场的发挥都丝毫不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综合这两点,我从五月份到九月份所产生的那些对于至喜瑜伽的疑惑就打消了。

 


至喜瑜伽有次第明确的修行体系

 

这一点,其实是比较对治我之前在修行上的问题的。我前面也提到,我自己概括的那一套大杂烩的修行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对我自己的情绪管理上是有效的,但是呢,从长线来看我并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在原地踏步。

 

而进入至喜瑜伽开始修行,实修之后,我发现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是否让自己感觉良好、是否让自己情绪管理做到不错,而是在于修行本身应该是有次第的:第一阶段应该是在消业;第二阶段,对治五毒,进一步地消业;第三阶段,开始悟道,连接万物,学会爱……

 

这些都是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并不可跳跃。

 

实际也是如此。从我修行的这段路程上来讲,我自己体会到的是,如果业力不清,那么当我们遇到对境的时候,还是会被情绪牵引,还是会去做加法,去犯下业力。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知道大方向该怎么走,你甚至知道你该怎么去操作——你该接纳对境然后释放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但是你还是做不到,因为情绪的依赖是我们长期的一个习气,这主宰了我们的思维。

 

所以,第一步需要先要消业。唯有消了业,我们才能逐渐摆脱情绪的调动,使我们的情绪管理会变得越来越顺畅;对境来了,我们也能变得更加从容。我们能知道我们该怎么去处理,而且更好地去处理。

 

有了消业的这个铺垫,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断掉业力的源头,也就是五毒——“贪嗔痴慢疑”。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让我们的觉察力一步步变强,我们对五毒理解的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就比方说“贪”,会导致一个人因为匮乏而活在不断抓取的模式下,越抓取越匮乏,从来不会得到满足。“嗔”让自己一直活在自我怀疑、自我评判的二元对立模式下,不断地修正自己同时又不断地评判自己,解决一个问题又来一个问题。“慢”会导致一个人一直处于一种竞赛的修罗模式下,因为比别人强而沾沾自喜,因为比别人弱而产生怨恨和嫉妒。这些都是五毒给我们带来的固定模式。唯有对治五毒,我们才能把自己从这些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把生活(也即是我们本身)从五毒中解放出来之后,我们才有能力或者才有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到我们周遭的万物。连接植物、动物、矿物、其他的人,我们才能感受到万物是合一的,才能更高的理解,去理解到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

 

这也是各个修行体系所推崇的境界,只不过很多灵性修行体系直接给了这个答案,但却忽略了前面的两步,而前面的两步非常的重要。所以,很多西方灵性大师通常在一些特定的极端条件才能达到开悟。但这些都是有条件的,这些方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如果不在极端的条件下让大脑宕机,那么五毒习气业力依然在影响着我们。

 

这是第一点。那第二点,不只是修行次第上来讲,从我们的功课量本身来讲,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化标准。

 

以我为例,我现在大拜已经有11万左右,持咒接近190万。每当我磕了1万个头(大概10天左右),我内在的喜乐都会多一些,而且这种喜乐长线来看是稳定的,并不会下降。这个和情绪的起伏其实是有出入的,是两条线。情绪有可能会有波动,而人的一个更深层次的一个状态是在随着大礼拜的增加而增加。

 


至喜瑜伽有落地且利他的修行理念

 

记得很久前看过一篇佛家慧语,那篇文章大致的意思是:一位弟子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师父,说如何才能开悟,才能达到佛的境界?徒弟说了各种方法,包括精进修行,广泛布施,接引尽量多众生,等等。师父避开徒弟的这些枚举方法,只是回答说:“要想成佛,那必须和佛有着同样的想法。佛从来不想着开悟,不想着自己要到达什么什么样的境界,佛只考虑如何让众生快乐。”

 

至喜瑜伽的修行目标就是让我们能够升起与佛菩萨一样的、无二无别的、无我利他之心。因此,这是目标,而修行是路径。

 

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这种比例可能是100%利己0%的利他,而随着修行深入,两者的比例会逐渐地倾斜。在我身上亦是如此。经过将近四个月的修行,我发现我不光是变得喜乐了,同时,我逐渐逐渐地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甚至有时候是无条件地服务同事、朋友、家人。

 

另外,我们至喜瑜伽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并不是独自在修行。有这么多师兄互帮互助,互相见证着对方的进步,这让我们的修行不再是一个孤独枯燥的过程,而是一种充满着激励的乐修环境,这也进一步的提供了培养利他之心的土壤。

 

最重要的一点,区别于其他的修行体系,至喜瑜伽是一套强调落地生活的修行。在很多修行体系中,修行和生活是割裂的,这会导致人越修越飘,高不能成仙,低不能守住社会身份,生活又被搞得一团糟。

 

而在至喜瑜伽,我们会有功课量,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拥抱生活本来的样子。生活即是修行的道场,我们并不会丢失我们的社会身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多了一个视角去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去修正曾经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和信念。在做这些的同时,也是让我们更加去贴近生活,更加理解到生活的真谛——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我们就是生活。某种程度上,神、我、生活是三位一体的存在,当我们真正地无条件接纳自己,无条件热爱生活,无条件地给出爱,那便是我们真正找到真相的时候。

 

预祝每一位朋友都能在自己的修行之路上真正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感恩大家!


- END -

文章分享:至喜瑜伽二阶学员  思远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五色原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进入梅老师共修学习群扫码识别左方二维码


分享是福报

转发是功德



往期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至喜瑜伽官方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