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访问量为何而来|李强教授:「有的病例我也从来没见过」
刚刚过去的周末,《呼吸界》的直播平台引起了很多呼吸同行的强烈关注。连续三天,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举办的第二届「呼吸系统疑难、少见病临床诊治浦江论坛」不间断直播32小时,观众访问量打破纪录,会议结束前已突破十万+人次。是什么原因使只是一家医院举办的论坛受到如此热捧?为什么很多人在结束后感叹意犹未尽、受益终生?
此次以临床诊治为核心诉求的论坛分为三个主题部分:病例分享、疑难少见病专题讲座以及病例会诊。会议最大亮点是精选了来自全国多家医院呼吸临床的六十余个经典病例,邀请几十名呼吸领域专家,分别通过病例分享、会诊讨论、专题报告的形式,系统介绍各类呼吸系统疑难少见病的发病过程、进展特点、预后和治疗原则。
大会现场
专家发言
「连厕所都舍不得上,生怕落掉哪个重要的点……」《呼吸界》小编在现场看到,与一些学术会议不同,参会人员自始至终全神贯注。注册资料显示,60%的人是自费来听会的。
李强教授
大会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强教授在谈到办会的初心时十分感慨:「目前医学界的一些制度导向对内科临床不是太看重,大医院过分倚重先进设备技术和有创检查,忽略了临床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但大多数病人在基层。专家们在临床有扎实的思维训练和很强的经验感受,无论是学历教育或是毕业后教育,都需要临床的基本功训练。这次论坛,我们一改说教式讲座,而是让线上线下的听众一起参与讨论,更贴近实战。」
虽然现场只能容纳数百人,但《呼吸界》直播使渴望学习的呼吸同行们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参与学习与互动。小编在互动区发现,众多看直播的人有的在值班、有的边做饭边听、有的带着孩子看……精彩、实用、接地气……是在互动区常常出现的留言。当然绝大部分的互动发声是热火朝天的病例讨论。截止小编发稿时,《呼吸界》直播平台显示这场会议直播的访问量已接近12万。
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回看本次直播
此次会议的参会专家及学员有诸多感悟
兰学立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内科 副主任医师
年轻医生对临床思维的渴望和专家的现场反思让我感觉作为临床教师的责任重大
这个会的「魅力」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高度与厚度。所谓高度包括快速病理诊断、二代基因测序、肺移植等先进诊疗技术的介绍和经验分享,在厚度方面体现在强化基本功培训,包括读片技巧、临床思维,有厚度、有高度,体现出李强主任所带领你们这个团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这条路也会越走越远。
二、责任与担当。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安排疑难病例、少见病例、甚至一些临床需要反思的病例来进行讨论,以解决病人实际问题和提升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为己任,而这恰恰吸引了我们临床医生的兴趣,从而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和技术的传播,更多的是医者态度体现,谦和的态度、敬畏之心的面对我们的病人,面对疑难问题。无论是技术也好,临床思维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病人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在本次病例讨论中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均体现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理念,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相对于主题报告式的形式更能够吸引广大临床医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希望未来越来越多这样的会议组织形式出现,让我们的会议变得实用高效。
四、直面与反思。这次病例讨论中所分析的不仅是诊治成功的病例,还有一些值得总结反思的病例。这也体现出我们敢于面对问题,面对错误的态度。所谓勇者无惧,就是在我们整场病例讨论中,很多专家很坦诚的把自己在诊疗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甚至包括误诊漏诊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例拿出来,和我们分享,然后提醒大家,以后在这方面我们如何做到少走弯路,而不在意个人的得失。这种敢于面对失败、坦诚态度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大家的好评让我喜忧参半
我做的这两场临床思维病例讨论大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感觉有一点意外。从我成长的角度来讲,我毕业后包括在导师的指导下,一直在受规范化临床培训,后来又做一些教学工作,关注对年轻医生的基本功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我给大家展示的也是日常诊疗的思维和步骤,没有过多加工,大家的好评让我喜忧参半。年轻医生对于临床思维的渴望、专家们的现场反思让我感觉到作为临床教师身上的责任重大。「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如何有效的落地」是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问诊和查体还重要吗?胸片、心电图还需要学吗?是否早早掌握一门高精尖的技术就可以走天下了?
在医学教育方面,我们如何将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落实到每一个病人的日常诊疗当中,而不是简单的PBL的形式。要抓住它的精髓,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我们所讨论的病例问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年轻大夫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是基本功的问题?还是思维的问题?第三个问题,临床医生现在能不能认识到他们的问题?我们要懂我们的年轻医生,而不是以我们的标准来评判他们,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在反思中进步成长。接下来思考,在这种医疗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顶尖的时代,如何让医疗技术和临床思维有机的结合,最终服务于广大的患者?这需要我们思考并在临床当中践行,如何将模式识别与临床推理有机结合、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基本功的训练与高精尖的技术相结合?
李云雷
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PCCM专培 主治医师
我真的第一次感觉到,学习可以这么充实快乐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维的转变
这个思维包括诊疗思维,还有我们学习的思维,以及平时我们自己带教学生的带教思维。
我们平时自己都在说。看病要注意诊疗思维,诊疗思维不单纯看一个结果,但就像这次兰老师的两个病例,它是以实例的形式告诉我们:你碰到一个患者,你怎样诊断、怎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把每一步的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我们治疗的过程都分析得非常清楚。
第二个是质的学习,这么多的讲课,有大概六十多个的病例,每一个病例都是活生生的。我们平时有碰到类似的、有碰到相同的。专家在讲病例时,在点评、回答问题时,我们坐在台下其实也在思考每一个问题——这个患者我碰到了会怎么做?或者,我之前碰到过类似的患者,我是怎么处理的?
同时跟专家的观点和讲解互相印证,找到自己的不足,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一直在修正自己的诊疗思路。
上面两点是这次我自己学习到最多,或者收获最大的地方。再就是一个量的学习,这么多的病例、这么多的知识点,每一个疾病、每一个病例都有各自具体的知识点,这些对我来讲是一个量的积累。
全部大脑都在思考,生怕漏过每个细节
为什么这个大会有这么多的人在听?包括我们在现场的、包括值班的同事。因为每一个病例在讲的时候,我们都用全部身心跟着这个病例的进展在思考,生怕漏过每一个细节,这样就可能误诊一个病人。它的内容是切切实实的,可能就关系到我日常的工作。
在回程的动车上,我一直在想,第二季的疑难病例讨论已经结束了吗?其实没有结束,它才刚刚开始。
李强教授给我们的不是果实,而是种子,是埋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的种子。因为三天、这么多的内容,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消化掉,需要回过头来慢慢咀嚼回味,比如有的疾病、有的病例似乎本身也不是特别的完美,它最终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或者还有些疑惑,那回过头来,我们可能要再针对这些问题去查文献。
我们自己也可能对照议程回过头来再听视频,大概的分一下,我们在会上的这些疑难病,哪一些种类是最多的?比如说像皮肌炎、血管炎等等,再结合我们自己平时的临床工作,那些不熟悉的、尤其是连专家都易误诊的病例,我们要加强对它们的学习。
我记得第一届疑难病例讨论的时候,瑞金医院的时国朝教授有一个很类似的病例,也是反复发热、肺部阴影。抗感染的效果就是不好,最后诊断是白血病,但后来时教授告诉我们,有一种疾病或者一种状态,叫做「白血病前状态」,可以有这种表现。
我平时开的会也很多,但在这次会议上,我真的是第一次感觉到学习可以这么的充实、这么的快乐,可以和这么多的专家一起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
崔世超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各抒己见求真知,杏林春暖岂十万!
首先作为学生来讲,非常感谢李强教授举办了此次盛会。我有幸作为与会嘉宾参与了各位老师展示的病例讨论。会议最重要的是顺应了我们临床医生的一个迫切需求:
1、会议以病例讨论为主,可以说很对临床医师的胃口。医生最根本的任务是治病救人,这也给目前唯科研是举的现代职称评价体系敲响了警钟。医生不是科学家,他所要的经历是治病救人。
2、会议内容深入浅出,非常锻炼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对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思考以及疑难疾病的病理生理方面的思维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3、该会议可以说是非常的接地气,用李强教授的话来说,那就是用最少的钱进行最有效的治疗乃是我国之大幸;从另一个角度讲,这说明我们大多数的医生还是非常喜欢临床的,非常愿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疑难少见沪中谈,东方南国真灼见。各抒己见求真知,杏林春暖岂十万!
张波
主任医师 现任空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
对年轻医生直观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会议开的非常好,质量非常高,是目前学术界非常少的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临床医生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病例展示和病例讨论的形式把临床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疑难问题和困惑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这里不光有临床实用的操作技术、又有一些前沿性的理论和进展。医学最新的发展成果都融在这些病例里面,这个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年资医生的临床思维的培养,对年轻医生的直观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所以它深受欢迎。
咱们国内这样的会议太少太少,其他会议一般都聚焦新进展、新理论,细节的临床问题难以充分的讨论和认真的研究,所以有些会的针对性是不够的。因此这样的会议还需要多办,而且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特别是危重症这部分,我感觉还是有点比重不够,所以我已经给李强教授建议,明年要把疑难、危重这两个领域并进,把在床边遇到的一些需要紧急处理的临床问题做为一个方向加以讨论,并加以搜集类似的一些素材。这样的话可能会更有针对性。
刘宏炜
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其实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它并不少见和罕见,而是我们不认识
这次会议我觉得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实在。在于对临床一线的一些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覆盖面非常广泛,有各个层次的医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关于临床思维这方面的内容,非常受大家欢迎。
这样的会议大范围的覆盖了各种罕见病、少见病的疑难病例讨论,可以说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我相信这种会议肯定会得到各个层次的医生,不管是基层医生还是一些著名专家的认可。同时,通过这个会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实有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它并不是少见、罕见,而是我们没有认识它们。正是由于这种会议上的学习,使我们对这些病提高认识。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在第一天的会议中提到一个罕见的病例,在第二天、第三天又重复出现,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病其实并不罕见,通过这种学习可以减少我们对这些病的漏诊和误诊。
罗志兵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副主任医师
通过网络的链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特别突出的一点是,通过网络的链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以前我们能接触到的是自己医院的疑难少见病,这次我们精挑细选了几十家医院的疑难少见病集中展示,并且选送的各家医院都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对病历进行挖掘,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其次,请来的专家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并且设置的专家会诊环节非常好,让我们学习了大家们是如何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最终导出或接近答案。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回看本次直播
关注《呼吸界》
近期我们会将精选病例整理成文
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