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乡建二十年 | 张兰英:乡村建设 生生不息

张兰英 国仁乡建 2022-04-28

编者按

“三农问题”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三农问题”则是伴随1990年代激进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挑战,进入新世纪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2001年以来的“当代新乡村建设”,即为缓解“三农”困境的多种尝试之一。                                过去二十年来,秉承“维护民生、促进联合、提倡多元”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个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先导的、社会各个阶层自觉参与的、与基层农民及乡土文化结合的实践性的社会改良试验,已经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从新农村建设、记住乡愁到乡村振兴,从食品安全、文化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到国家安全,二十年来,乡建人的时代担当从没有停息;从乡村建设、城乡互助到国际交流,从社会公益到社会企业,从人才培养、农民合作、工友服务、生态农业(CSA)、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建设研究到乡村综合发展,二十年来,乡建人的社会探索从没有止步。
为了记录新时代乡建历史,铭记这大地上的行动故事,传播乡建精神与经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新时代乡建二十年(2001-2020)系列专题文章,欢迎关注、参与!
本文为张兰英老师在2020年5月16日召开的新时代乡建二十年线上交流与反思会“乡建工作交流与反思”环节的评议发言整理,已经作者审核。


乡村建设 生生不息

张兰英


作者简介

张兰英:行动源计划创始人,北京慈海生态环保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北京慈海生态环保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自1990年代接触到晏阳初先生开展的乡村建设工作,便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和公益发展的事业中。多年来,开展了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等成人教育相关的工作,以及县域废弃物综合治理等。目前开发了生态智慧和文化转型的系列培养计划和生态文明课程,已经实施的包括中国-东南亚青年人交流培养计划。


今天,我们做新时代乡村建设20年的总结反思,非常有意义。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总结反思的活动,也非常感谢组织者邀请我做乡村建设实践部分的评议。其实我觉得我不是在做评议,而是趁此机会做一下回顾与反思,分享我对当代乡村建设的一些观察和感悟。


我是在90年代初留学菲律宾的时候,接触到晏阳初先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理论实践,加入到他所创办的国际乡村建设学院,开始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工作。从此,我的职业生涯也从大学体制的教师转变为一位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在本世纪初,我有幸结识了温铁军老师,并能够有机会参与推动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工作,可以说,我是乡村建设的践行者,也是新时代乡村建设20年的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过去20年,正是中国经历一个未有之大变局的20年,危与机并存。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温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有了“不忍”,有了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成为了 “用脚做学问”的另类教授。这是他的感召,吸引了一批追求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之理想的热血青年。在经历了20年不断实践、自我反省和总结反思,终于成就了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多元包容、具有生命力的新时代乡村建设运动。


今天上午,听完了乡村建设实践者从7个方面进行的总结。大家的分享,让我看到了乡村建设过去20年的工作在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探索,眼前呈现出“横看是岭竖看峰”的乡村建设格局。我也看到了三个方面的巨大变化,即横向广度上所呈现出的宏观视野下的在地化实践,区域格局下的系统构建和创新实践,纵向深度上所呈现出的针对不同社会人群在多维度创新基础上的专业化,和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上的理论政策研究和知识生产。在组织治理及制度建设上,突破国际发展框架的创新性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让乡村建设这个“生态系统”焕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宏观视野和区域格局下的在地化实践探索


新时代乡村建设最早的实践是从回归“翟城”的乡村建设开始的。起步早期正值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民间的国际交流处在高峰期,这让早期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有了与国际发展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帮助乡村建设建构了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的宏观视野。在翟城启动的农民合作社培训及相关的生态农业、生态建筑和乡村治理等多元的实验实践也让早期的乡村建设工作积累了基层的社会动员和社区发展的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批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当地的乡村建设中。这个时期,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推动目标逐渐明晰,确定了以人民生计为本、多元互助为用、社会参与为纲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社区资源主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建设的目标。这些基本原则和目标一直指导着乡村建设。


回顾过去,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从翟城起步,经历了从动员大学生支农支教、推动农民互助合作,提倡工友尊严劳动,到动员市民和各界社会大众参与乡村振兴,再到今天的乡建青年回归乡土,践行可持续生活,推动可持续社区的建设。这是当今青年人返乡创业、是乡村建设青年二十年 “为理想而奋斗”生命历程的重要节点,是这代青年从年少充满改变社会的冲动转为向内求的觉知过程,也是每个青年生命历程从小我的生存到大我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的转变。他们不仅扎根农村,融入乡村生活,同时还积极地推动社区组织化建设,开展以农业的三产融合与六次产业为基础的创业,推动城乡互动以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我们看到他们已经成熟起来,成为具有深刻反思能力的知行合一者。


早期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实践积累了社区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其核心概括为“联合购销,风险最小;文化建设,收效最高;资金互助,制度重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基于过去二十年的经验积累和知识沉淀,乡村建设不仅仅局限在村级的发动和组织建设上,而是提升到县域整全推进和系统构建上,尤以目前推动的三级市场建设试验为代表。而过去10年间,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已形成了不同地区,以恢复或创建了乡村建设学院,以及一些地方性的乡村建设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区域,区域化的县乡村域的在地化实验不断涌现,形成了区域格局下系统推进乡村建设工作的局面,比如三级市场在制度和机制上的探索等。


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和知识生产


在过去二十年不断变化的环境下,乡建各领域的团队,针对不同社群的需求、面对的困难和他们的思想变化,不断深化相关的知识学习与理论研究,实现了多维度创新基础上的专业化,在经验基础上进行案例研究、政策探究和理论研究,促进本土化的知识生产,改变了早期“拿来主义”的学习借鉴,从而更加有文化制度自信地解读当代问题和构建乡村建设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


乡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研究与实践密切联系和配合的综合团队和相应的机构,包括知名的几所大学和在不同地区恢复或创建了乡村建设学院,以及一些地方性的乡村建设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可以与多元主体进行合作,可以组建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实践人员开展县乡村域的在地化实验研究,形成了区域格局下系统推进乡村建设本地化研究的工作局面。


二十年,不同研究团体参与实践、指导实践,开展政策和理论研究,国际发展比较等研究,形成了根植在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动态趋势,在国际交流和比较研究中,构建了具有国际视野,体现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相关理论创新学说,包括人类文明差异派生论、制度派生和路径依赖理论,成本递次转嫁论,发展中国家外部性理论和乡土社会应对外部性的内部化理论。由此,乡村建设已经建立了一个更为系统的,不单单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体系,不只是着眼于本国,而是放眼世界的东西思想的融合创新,具备了自主创新的、相对整全的知识生产体系。


具有生命力的组织创新及其可持续性


过去20年的乡村建设在众多的网络(包括农村人才培养网络,返乡青年网络,农民合作社网络,社会支持农业CSA网络,农民种子网络、新农人网络等)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由多个社会主体组成的、社会网络有机联合的共同体。不管这个共同体被称为乡村建设系统或者乡村建设网络,乡村建设运动,也不管以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这个共同体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不断地生发新的实践,不断地涌现新的团体,不断地形成新的联合,不断地进行着“另外一个世界是可能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探索。


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组织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其核心则体现在创建了开放的“自由进入、自由退出”的制度空间, “无组织、无领导、无筹资”的自我管理机制。这些组织制度和机制的安排给予了年轻人更多的开拓和创新的空间,成就了年轻人的成长,帮助他们在不同领域得到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逐渐明晰了不同组织在这个系统中的生态位,构成了相互依存的联合与协作关系,显示出乡村建设所具有的独特粘性。这种粘性的形成是因为乡建系统非常重视思想建设和组织制度创新。具有思想引领的聚合力和连接不同网络的联合力是乡建可以横向网络建设、拓展联合,纵向实践总结,理论研究和知识生产的关键因素。


乡村建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无论是从事实践工作,还是开展理论研究,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着这个生态系统所给予的“知识和智慧“,同时也在滋养着这个生态系统。温老师引领的思想建设和乡村建设话语构建,就像阳光促成生态系统各种生命所需的光合作用一样,指导着各种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就像水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智慧和行动的力量。乡土社会与乡村大众,就像土壤一样,不断滋养着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即使乡建这个生态系统面对一些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这都是任何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而思想引领、多元组织参与所形成的相互连接和支持则是其面对挑战的优势所在。


乡建之道,生生不息


我对乡村建设历史的认识,在时间跨度不断延展,空间维度不断拓展中有了新的认知。早年我接触到了晏阳初先生,慢慢地了解到民国时期开展乡村建设的前辈,如梁漱溟、陶行知等。早期的乡村建设也多是从他们那里取经。随着乡村建设的历史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开展活动的地方越来越多,也不断地和历史上的乡建人物相遇,北碚的卢作孚,徐公桥的黄炎培,河南的彭庭宇等,甚至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的乡贤,像江苏南通的张謇、福建前营村的黄展云等。他们都是以乡贤的身份回到乡村搞乡村建设,他们并没有自诩为乡村建设,但显然他们的举措是以促进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救民与救国的行动。其背后的动机是一致的,就是乡土社会的大众平民可以安居乐业,国家独立安全永续。而他们都秉持实现“四海一家的天下大同”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可以让我们追溯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发现更多的前辈,更多的乡贤,更重要地是看见了更多的乡民,在构建着生我养我的乡土社会,追求着的生活理想和理性社会。


今年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乡村传统社会所具有的自给、自足、自治的“三自”生活模式,也看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生计模式,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疫情、保护生命健康方面所呈现出的韧性,也看到了城乡之间互助融合的重要性。由此不仅非常慨叹,人类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乡村建设的根本是人的建设,是向内求以达修身齐家做人的过程,乡村建设的目标是未来世界的建设,是由内及外、服务与社会,以求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理想。这些理念和思想一脉相承地从历史到今天,乡村建设的在地化实践正是基于这个基础,并在不断发现、挖掘、重构、传承着乡村价值,乡村建设的研究和知识生产在不断探索构建着人类的未来世界。由此,突然感悟到乡村建设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事业,是代代相传的事业。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感谢参与乡村建设的每一位同仁,因为有每一位的参与,我们才能彼此照见、才能彼此扶携,一起从昨天走过来,再一起从今天,共同走向未来。


最后,特别感谢温老师,让一个从国际发展起步的实践者,回归根植与中国现实所形成的思想理论中。在乡村建设这个平台上,能够经历国际交流与比较研究中促进中外思想与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参与宏观视野和微观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总结与反思循环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作为为乡建体系的一分子,整体中的部分,我也希望在未来与乡村建设的青年行动者进行更多的实践反思的深层交流,促进与国际层面的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乡村建设的故事。







推荐阅读

新时代乡建二十年 | 温铁军:过去十年的乡建工作


新时代乡建二十年 | 温铁军:乡村建设思想理论体系


▲新时代乡建二十年 | 温铁军:踏遍乡村心未老


▲新时代乡建二十年 | 何慧丽:大学生来到了兰考








国仁乡建

      社会企业是近几年由公益慈善行业倡导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组织形式,强调以社会的、公共的资源、合适的产权结构,市场的力量,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社会公共的问题。中国社会企业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以张謇、卢作孚为代表的实业救国家自觉而有力的尝试。

      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组建于2018年4月,由“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倡议,全国乡村建设领域的十多家社会组织、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发起,集合了新世纪乡村建设运动20年来在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保育、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乡村振兴试点村机制设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等方面积累的实战经验,力图打造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乡村振兴的系统化、市场化、专业化、产品化。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

      电话:010-62460686;

                18611986712(李翠环)

      邮箱:greenground2018@qq.com

    公众微信号:guorenxiangjian(国仁乡建)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