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单身妈妈,我更喜欢被称为独立抚养者
访 者 档 案
受访人ID | 小A
性别 | 女性
年龄 | 33岁
婚恋状况 | 未婚已育
我是小A,今年33岁,未婚。今年刚生完宝宝,今天刚好出月子还在休养和照顾孩子。因为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不想凑活着结婚,但怕错过生育期,所以先把孩子生了。
在这之前我了解到国内不给单身女性提供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而且国内精子库也不对单身女性开放,不进行商业运作,捐献者信息缺失,对于我这种不考虑感情因素对基因质量要求很高的人非常不友好,所以我去美国的生殖中心进行人工授精手术,精子来源是欧洲精子库。成功怀孕后回国待产,现在宝宝已经出生了。
我在上海工作生活,刚开始了解单身生育大概是30岁左右,当时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南京姑娘因为年纪大了就单身生了一个娃,那个时候觉得这个事情是可以做的,但是有各方面限制,比如怎么手术,精子来源,上户口等。
16年初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可以给非婚生育宝宝上户口,16年5月我下定决心生个孩子。于是上网查询各种问题,了解到国内人工辅助手术对单身女性的限制,考虑后续影响问题,我不考虑形婚或者一夜情来得到孩子,就只能去能合法进行这个手术的国家操作。
具体来说单身生育有可能要面临的问题网上都能查询到相关信息。
各地的政策会有不同,比如上海当地对于未婚生育的产妇是不给予生育保险报销的,还有社会抚养费之类的问题我都会考虑到。还有一些问题包括父系形象怎么建立,宝宝问爸爸去哪儿怎么回答,被别人说你没有爸爸怎么办,怎么和亲友同事解释,公司人资怎么说等等,并没有标准答案或形成文字,而是每遇到一件处理一件,也会在群里和群友们探讨。
群里的朋友每个宝妈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小朋友年纪不一样,处理方法不一样,没办法判断谁的处理办法更合适。这方面真的太千人千面,没办法有标准答案,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比如我和我的人资说我怀孕了,我的人资知道我未婚,只说恭喜,并没有问我宝宝爸爸是谁,什么时候结婚等,但是别人的人资就不一定了。又或者我直接和亲友说没有合适结婚对象,我自己出国做手术怀上的孩子,我亲友都能接受(她们说觉得我就是会这样做的人),但是有群友遇到喋喋不休追问并且随意评论的亲友……
每个个体都有着不太相同的环境和对应的方式,我能分享的是我的经历和感受。
在我的预想中,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和宝宝说TA爸爸在国外,爸爸和妈妈没有生活在一起,18岁后可以去见爸爸(精子爸爸有给TA写信,等18岁精子库会把精子爸爸的真实信息给到TA)。如果有人说TA没有爸爸,我会这么教TA回复:我妈妈是人类女性,不是雌雄同体的蚯蚓,所以我的存在本来就说明我有爸爸,但是我爸爸在国外,爸爸妈妈没有生活在一起,我现在和我妈妈一起生活,混血宝宝的话这套还是比较能说过去的。
有群友反馈她的儿子问过她一次关于爸爸的事,她没有正面解释,就说爸爸没有一起生活,后来小朋友会和幼儿园的伙伴自己解释爸爸去哪儿了,就说爸爸去运动了或者爸爸在国外工作了等等。
关于捐精者和“爸爸”我觉得是不同的,但是他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爸爸,可以用来设立一个遥远的形象,而生活中的形象要由我身边的男性——男性长辈,男性友人,男朋友等来填充。
现在社交网络里有一些单身妈妈聚集的社群,这种以社群作为链接方式的同伴支持目前看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条件限制和心理因素会让面对面交流不是那么容易。也有比较小范围的线下聚会,2-3个人的那种,人多的,就难了。
关于“单身妈妈”之类的用词或标签,我有自己的理解。
比起单身妈妈我更喜欢我们被称为独立抚养者,因为我仍然会恋爱,也可能会结婚。日常里我们还是会说单身妈妈,不过大家是认同独立抚养者这个说法的。不知道它的具体来源是什么,我们觉得很棒,也很认同。
其实做单身妈妈和结婚再生育一样都是很个人的选择,我可以接受和同行人一起分享知识和经验,但心里还是会隐隐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案例置之于众被评判。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接受采访。
在我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触就是,目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能广泛接受单身妈妈这个群体,虽然政策放开了一条口子,我也并没有遇到歧视,但是社会对这个群体仍然不友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报道这个群体更像是做一个事件的纪录片,会引起各种声音,好像也并不能改变什么。想要当单身妈妈的女性目前大都是自己调查各种可行性,在这过程中聚拢成团。
最最关键的是你成为妈妈,你就不再是一个人,做选择都要考虑到是否会影响到孩子。我必须考虑任何事件对宝宝和家人,事业的影响,而我不能确定接受采访会带来的后果。我有担心,但很佩服能勇敢发声的朋友。相比担心,我更希望这样的分享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群主动选择成为单身妈妈的人的想法。
(多元家庭网络:感谢你的勇敢和发声。让我们汇聚声音,聚拢成团。)
访谈时间 | 2017/11/17
访谈者 | Coby
编辑 | 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