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越老师的故事一窥韦尔斯利的育人之道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介绍韦尔斯利最有温度的公众号
编者按:韦尔斯利的教授评价在权威的《Princeton Review》(《普林斯顿评论》)里一直高居榜首甚至多次名列第一,也多次听韦尔斯利女孩们讲她们所接触教授们的高水平、负责任和对学生的温暖。正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系副教授蒋莱女士在韦尔斯利做访问学者,得以近距离观察韦尔斯利。物理系的胡越教授就是她了解韦尔斯利教师和教学风貌的一个侧影,谢谢她的分享。
-------------------------------------------------------------------------------------
在韦尔斯利我接触了不少老师。可以说,专职教师(faculty)在校内的地位仅次于学生,而提供给教师的支持和福利,归根结底仍是为学生服务。当然,许多著名的文理学院都实施这样一种“学生至上,教学中心”的培养机制,而本文的主人公,——物理系终身教职的副教授胡越老师,则是一个既有典型性又不乏特例性的案例。
典型性在于,从胡老师在校方个人主页上的自我表述和言谈内容中,很容易感受到她对教学的醉心、对学生的关爱,这种教师“人设”和校方要求自然吻合的情形,不禁令人好奇是否是韦尔斯利教师的共同特质。特例性则在于,胡老师执教的物理系,属于“在人文教育背景下提供高质量的科学训练,”每届主修的学生约在17、8人,以一种国内盛行的功利视角看,在这里从教,既不是所谓“主流”,也无法产生规模效应,似乎“奉献”的意味更浓。不禁令在国内任职Faculty的我好奇,是什么样的原因吸引着如胡老师这般的学者在这里认真、尽职地默默耕耘呢?带着如此的好奇和对韦尔斯利教学模式的神往,我对胡越老师进行了访谈。
1、胡老师的故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一年,当时还在读高一的胡老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这届高考。今天我们已知道,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考生最多且年龄差距最大的一年,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考上的胡老师填报了难度最高的北京大学物理系,谁曾想一举高中。刚刚经过扭曲和封闭的“文革”年代、年龄和心智都尚未成年的的胡老师就这样开始了大学生活。大三时,她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报名参加了李政道先生主持的CUSPEA项目,通过考试后于1981年来到知名的常青藤盟校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继续攻读。
当年李政道先生主持的CUSPEA项目*合影,胡老师是站着第一排的左面第3位。
就是这位有点侧面站着的女孩,考取CUSPEA赴美前还不到20岁。
刚到康奈尔的胡越老师
初来乍到的胡老师并不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文化,带着少年大学生踌躇满志的骄傲和被北大严格训练过的专业基础来到康奈尔,她很快发现自己表现在做习题上的物理基础功底比不少美国同学厉害得多,做得又快又好。胡老师参加过一次美国同学召集的所谓“做作业”的party,发现他(她)们名义上来做作业,其实一边做一边玩,聊天、听歌、吃饭等等,最后也没做几道题。带着被中国教育打下深深烙印的思维习惯,年轻的胡老师难以理解这样一种在她看来简直属于浪费时间的学习方式,所以她不再去参加这样的“party”,而是独自默默地在宿舍完成作业。从考试成绩的结果来看,她对专业的掌握也比较扎实,拿着A的分数,轻松正确地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胡老师把当时的心态定义为一种“错觉”——以国内的教育评价体系,这还不算好学生吗?
转折点发生在学业进入研究性环节的阶段。胡老师突然发现,当她的美国同学兴高采烈、劲头十足地开始研究工作时,她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美国学生从小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训练,正是由于喜欢研究工作,才会申读研究生,因此一旦进入专业研究阶段他(她)们立即如鱼得水,奔着感兴趣的研究目标就进入状态了;中国学生从小被引导和教育“应该”去学习的知识内容,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当没有人来指导和培训应该读什么书、做什么题时,如胡老师这样的中式学霸完全不知道如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着手启动研究工作。到了这时候,胡老师才明白美国学生边玩边做作业的意义,——看起来在玩,学生们却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社交、加深了解、广交朋友,开始研究工作后这帮助他(她)们迅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network,利用各自的专长优势,开展合作与互助。而这一课,胡老师也落下了。
快拿到博士学位时,胡老师开始考虑以后做什么样的工作。她觉得做研究可能不太适合自己,但很喜欢当TA时给学生上课和做科研报告时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精心设计、巧妙铺陈,把难度大的内容讲得清楚、讲得生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所以她决定去以教学为主的学校工作,刚巧那时韦尔斯利物理系在招聘一名代课老师,胡老师就在1989年来了韦尔斯利。
在康奈尔戴上博士帽的胡老师。
两年后,韦尔斯利把胡老师留下来了,并给予Clare Boothe Luce助理教授的名誉。上了tenure-track,就有资格晋升终身教授,但审核标准里科研成果也是很重要的一项。胡老师很喜欢在韦尔斯利工作,也想长期留下来,所以决定再试试科研。为了避开当年的“坑”,她选择了一个与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全无关联的领域,利用假期在附近另一所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从头开始学习。做着做着,胡老师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但找不到现成的理论解释。经过一番探索和钻研,她和同事终于建立了物理模型,得到了满意的解释。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发表的论文在业界获得好的反响,时隔近20多年还常会被其他论文引用。直到那一刻,她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完全可以找对科研方向,实施有效的实验,提出正确的理论解释,得到成熟合理的研究成果。现在回顾当年读研的情形,胡老师感到,一方面是缺乏经验,不懂念书和做研究的区别;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内心失去自信,也就失去了从事科研的主动性,一直处在当导师的助手的被动地位。当把主动性找回来后,做研究也就成了很有趣的事,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了。
一转眼,胡老师在韦尔斯利执教快30年了,也算得上一位老韦尔斯利人了。虽然当年来韦尔斯利前并不是有很明确的计划,但胡老师很庆幸自己选了这份工作。她觉得,每天和年轻人在一起,帮助她们从刚进校的胆怯的“小女生”逐渐变成成熟、自信的“女强人”,是很有意义的事。虽然工作并不轻松,但也是乐在其中。
2、从胡老师的故事一窥韦尔斯利的育人之道
“我在各年级教授物理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学习物理,我用现场或录制的演示、动画和计算机模拟对传统的授课方法给予补充。我还在课堂上使用工作表来指导学生完成问题解决过程,使她们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听众。 Mathematica和MATLAB等计算工具广泛用于代数推导、动画、仿真和绘图等课程。我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充分参与我的研究活动:从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或构建模型到写作论文,并在地区和全国的科学会议上介绍工作。”
这段文字来自胡老师在韦尔斯利官网个人主页上的内容。不同于我们在国内大学网站上常见到的:学者洋洋洒洒罗列文章、项目、头衔,胡老师的自我介绍却令我感到这门科学的生动有趣,也仿佛看到课堂上的胡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活灵活现地引导学生探究在科学世界,更深深地为字里行间站在学生立场、以学生地吸收、参与和成长为宗旨的精神所感动。我想,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恐怕很难不喜欢学习吧。在教学舞台上重新找到自己的胡老师,非常热爱和享受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培养学生、在工作外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教职生活。
韦尔斯利在全球招聘能力和性格匹配学校风格的优秀教师,新入职的老师站稳讲台并不容易,前辈听课和学生的评分都纳入评价机制,教学能力被置于一个突出的位置。就我在韦尔斯利的了解,年轻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十分惊人,课堂上的一个小时课前需要5-6个小时的工作去准备,即使资深教授,为1小时的课程备课3个小时也属常见。最初三年合同期到满后,学校和教师双向选择,有意继续留在韦尔斯利的老师,立即就可以享受一个带薪学术休假,——这是学校考虑到新晋教师在教学上投入大量精力,科研方面的进展恐有迟缓,给老师时间发展科研成果。进入终身教职后,教师每3年可以享受一个学期的学术假,每7年可以享受一年,学术假期间享受全薪,很多教师都是利用这个时间集中精力出产成果。
3、胡老师聊女校与混校对女性自信心培养之异同,韦尔斯利成才率高的本质原因在此
放在一个平常的视角下看,胡老师读研的那段经历或许只是求学生涯中的一段弯路。但是如果加上了韦尔斯利的女性主义文化,感触则意味深长的多。在胡老师看来,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往往是年轻女性的通病,——研究生时代导师带的团队里,只有她一个女生,无形的性别压力不能不说也是她产生自我怀疑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处在一个随时随地可以感知到支持和鼓励,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的、对女生友好的环境中,女性非常容易产生低于实际情况的自我评估;男生则相反,非常容易产生高于实际情况的自我评估,许多性别对照的研究已经有此发现,著名的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中也写到过类似的例子。而韦尔斯利的意义正在于,它为发掘和保持女生的这样一种自信心,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而这对女孩特别重要,无论美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度,女性普遍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第二性”格局下,她们的人生有没有出现过一个声音响彻耳畔:“你可以!你能行!你很棒!”会有很大的分别。
这是今年校友返校时胡老师和两个物理系校友照的,两个学生在校时都多次上过胡老师的课,见到她们胡老师特别开心。
在康奈尔大学这样的综合型名校,也不乏优秀、成功的女生。但了解康奈尔和韦尔斯利的胡老师认为,综合型大学缺乏如韦尔斯利所能提供的对女生的独特影响,很可能对某一些女孩来说,在韦尔斯利成功的机会更大,在综合型大学就难以脱颖而出,“她们可能什么都不缺,就缺那点儿自信!”就胡老师多年的观察,韦尔斯利毕业生的自信心程度在平均水平上强于其他学校的女毕业生。她们知道自己能力的程度和边界,知道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而这样的认知来自大学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之间相互的影响,师生互动关系中的影响,以及众多杰出校友的名声和故事的影响。这种在韦尔斯利建校之初创立起来的良好机制,今天依然有效。随着美国女子学院趋于式微,过去几十年全美女子学院的数量从200多所减少到今天的40-50所,确实也有一些女校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困境。然而韦尔斯利的特殊和神奇之处恰恰在于,无论时势如何变化,学院的精神和风骨始终得以被坚守,并且吸引着一代代富有理想和才干的年轻女孩。在胡老师看来,韦尔斯利的招生质量总体水平不低,或许特别突出的天才比例不及哈佛或MIT,但会选择韦尔斯利的学生,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除了学业出色,她们往往是有所追求,甚至有所野心的,self-selective地来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因此进校后她们也不会虚度光阴,浪费时间和资源。虽然韦尔斯利的淘汰率很低,但学生的学习压力其实很大,成长和进步得非常快。胡老师就注意到,她教过的学生,大学四年每年都有显著的变化,眼看着从稚嫩飞快地通向成熟,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迅速地发展和提高。毕业时,她们或是进入职场,或是升读名校博士项目,或是报考医学院、法学院等等,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部署和付诸实际的行动,而不是迷茫或困惑于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能够去做什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来自校方、教师和校友网络地支持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样一种个人内在动力和外界影响共同作用、内因和外因都发挥实效的模式,是韦尔斯利成才率高的本质原因。
--------------------------------
注释:CUSPEA,即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简称CUSPEA)是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一个中美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为:从1981年始,由中美双方联合通过专门的招生途径,每年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中选送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到1988年该计划结束时为止,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76所优秀大学接收了中国近千名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
--------------------------------------------------
对韦尔斯利教师队伍的介绍,可参考学校官网,http://www.wellesley.edu/academics/faculty
对韦尔斯利学院物理系的介绍,可参考:
http://www.wellesley.edu/physics/
胡越老师官网信息:
http://www.wellesley.edu/physics/people/faculty/hu
长按二维码关注介绍韦尔斯利最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