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点推介 | 多元与偏见:西方媒体北京冬奥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表征

本文引用格式

刘静轩,张子轩,于杰,等.多元与偏见:西方媒体北京冬奥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表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3):23-29.

多元与偏见:西方媒体北京冬奥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表征

(刘静轩)

作者

刘静轩1,张子轩2,于杰3,赵鲁南

  1.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2. 山东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3. 曲阜师范大学 外语教学部,山东 曲阜 273165

摘要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以语料库分析为研究方法,分析西方媒体的北京冬奥会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表征及意义建构。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话语表征呈现出“一体多面”的叙事特点,但仍延续了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表征的负面倾向;西方媒体惯常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与报道框架略有改观,议题设置更加多元,客观性和积极性的话语比例有所提升;经济发展是助推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动力,有利于促进中国国家形象有效塑造与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及对中国崛起的“霸权焦虑”成为阻碍中国在国际体育中进一步提升话语权和推进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制约性因素。西方媒体话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真实与虚构的综合呈现。打破西方固有偏见,在形象建构的权力博弈中占据主动,是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媒体话语;国家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1]。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北京冬奥会”俨然成为当今中国体育的标志性品牌,吸引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为解读西方媒体话语表征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素材。国际赛事的举办承载着国家形象传播的独特价值[2],媒体作为国际传播的关键渠道,其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及受众的认知图景具有深远影响[3-4]。在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机遇下,分析北京冬奥会议题中西方媒体的话语建构,对冬奥会期间树立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基于此,研究拟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视角出发,以语料库分析为研究方法,考察西方媒体对北京冬奥会议题的话语建构及其所产生的形象效应,以期为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形象的有效塑造及传播策略提供参考。

1

理论框架

长期以来,媒体一直被认为是引导和改变受众如何看待现实及认知结构组成的重要渠道[5-6],媒体社会建构立场认为,公众主要依赖媒体作为获取国际事件重要信息的来源,并以此建构认知[7]。然而,媒体不仅仅是客观现实的无价值反映[8],而通常根据某些预定标准和价值观来描绘现实,以维护特定的权力[9]。因此,媒体话语所构建的意义及形态会影响受众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与评价,进而影响媒体话语指向的客体形象。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用于批判性地描述、阐释话语的意义建构,解读话语反映的社会不平等现象[10],是媒体话语分析广泛应用的理论框架。在众多语篇分析学派中,批评话语分析是最具代表性的范式之一,是较为完善的语言学分支[11-14]。批评话语分析是根据福柯[15]的思想所建立的,即权力与知识主体是密不可分且相互交织的,因此,对世界的一致理解和在特定概念程序下获得知识的体现就是权力的体现。此外,批评话语分析还关注知识、主观意识以及权力组织的动态与策略过程[16]。一方面,批评话语分析通过问题驱动和目标导向,是一种自然语言分析方法,并非专门为研究产生[17];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分析参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力建设,并揭示广泛的社会环境与特定的交际实践之间的关系[18]。因此,批评话语分析已成为一种常用范式,用以研究政治话语、种族主义话语、经济话语以及媒体话语等来深化社会文化意义背后的深层理解[12]

2

研究设计

2.1语料库构建

以西方媒体自北京申办冬奥会以来的报道话语为语料,建立“北京冬奥会西方媒体报道话语专题语料库”,语料数据来源于“Yahoo”“CNN”“Daily Mail”“BBC”四家英语媒体。依据Similar Web的访问量统计,在全球News and Media网站流量排名中,Yahoo占据首位,访问总量3.43B(billion);CNN第八,访问总量757.87M(million);Daily Mail第十,访问总量318.29M;BBC排名第十一,访问总量590.57M。全球流量排名及访问总量表明,语料来源媒体影响力大、传播性强,是西方媒体的主流与代表。研究以“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等为搜索关键词,提取冬奥会申办成功至今的相关报道,语料形符共计70666词。

2.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方法(Corpus-Assist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借助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 3.4.4,以大型综合语料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为参照语料库。COCA具备优质语料库的3项基本条件,即规模、速度及词性标注[19],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平行语料库[20]。本研究以COCA作为参照,首先,分析北京冬奥会专题语料库中的关键词,着重对关键性排序前100位的实义关键词进行类别划分;其次,以“China”为主要关键词检索关联索引行,分析西方媒体的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的意义建构。具体来说,主要解决2个问题:

(1)分析西方媒体对北京冬奥会议题的话语表征及关注焦点。

(2)辨识西方媒体报道在北京冬奥会议题中描绘中国的语言型式特征,解读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意义建构。

3

结果与分析

国家形象是“本国形象”与“他国形象”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侧重于国家自身对其形象的塑造,后者侧重于国家形象在“他国”的传播效果[21-22]。本研究主要考察国家形象的“他国塑造”,从关键词和索引行出发,话语分析能够帮助辨识西方媒体话语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焦点及话语意义,为了解“他国”对我国的形象建构和传播策略提供依据。

3.1西方媒体北京冬奥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表征 

构成语料库的文本单元主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语料库的表述特征,因此关键词与语料库的内容密切相关,关键词分析能够了解语料库文本表述的特定偏好及关注焦点[23];依据关键词在北京冬奥会专题语料库中的使用及表述特征,将关键性排序前100位的实义关键词进行了类别划分,即赛事主题、涉事主体及社会要素,并对其所包含的子类别进行了具体划分。其中,赛事主题主要包括“Winter”“Olympics”“Games”“Sports”等必要的报道词汇(占比28%),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无明显关联,因此,研究具体围绕涉事主体及社会要素两方面展开论述。

3.1.1对北京冬奥会涉事主体的广泛关注

涉事主体类关键词占比最高,包括与主题直接相关的地域词汇、与主题关联度较高的地域词汇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人员、机构、政府的相关词汇等(见表1)。上述关键词反映了三方面的话语聚焦及暗含意义。

其一,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主要角色”,“China”“Chinese”的关键性较高,结合“Asia”“World”等国际性词汇,反映出中国在推动亚洲体育事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国际发展中的新兴地位。“Beijing”“Zhangjiakou”“Yanqing”“Chongli”等中国区域名词也在其中,结合“International”一词,可见冬奥会作为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互动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扩大了主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为主办城市提供了国际化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了主办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其二,“Tokyo”“Pyeongchang”“Sochi”等词汇表明,西方媒体将北京冬奥会放置于历史语境中,尝试通过对比建构中国在此次奥运会中的国家形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于东亚国家连续3次举办奥运会的广泛关注。西方媒体对“非中心”的“边缘”或“半边缘”国家[24]关注的提升,既体现了西方媒体对亚洲国家话语表征模式的变迁,也映射了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相应国际话语体系向”非西方中心“的结构转变。而“Almaty”“Kuala Lumpur”“Oslo”“Alpine”“Stockholm”“Lviv”“Krakow”等地域词汇则展示了此次冬奥会的申办过程,在6个申办国家中,4个国家由于政治或经济原因先后退出申办,折射出奥运会的现实困境。中国在此时成功申办冬奥会,能够展现出经济腾飞、政治稳定的国家形象,进一步凸显了“非西方中心”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以及中国在其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语境下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治理的决心。

其三,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和政府相关词汇关键性较高,反映出中国政府有关冬奥会的决策、声明等成为西方媒体的重点关注与解读对象,表明冬奥会是树立政治形象、传播“中国理念”的重要平台。姚明(Yao)作为非冰雪项目知名运动员,在冬奥会的相关报道中成为西方媒体的话语焦点,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体育领域虽存在具备广泛影响力的运动员,但在冰雪项目中还未出现具备高度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3.1.2对北京冬奥会社会要素的集中报道

从社会要素类关键词表中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关注并不局限于赛事本身,还包括主办国家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见表2),反映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话语焦点。

一方面,国际冬季博览会(WWSE,Expo)、基础设施建设(Railway,Construction)、冰雪产业(Industry)等经济议题成为西方媒体的关注焦点,不仅表明冬奥会对举办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是西方媒体热切关注的问题之一,也表明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和全球经济事务参与者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相关议题催生了西方媒体的报道框架,促使西方媒体越来越关注中国作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25-26]。相比之下,西方媒体过往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表征中明显缺乏文化议题[27],此次关键词所体现出的文化议题则成为北京冬奥会议程中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突破,“Dwen”“Mascot”等词汇表明,吉祥物“冰墩墩”已成为北京冬奥会中关键的文化传播符号,表明此类传播方式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亲和性,拓宽了冬奥会期间文化传播的合法性路径。

另一方面,环境、政治等议题表露了西方媒体的负面话语表征。其中,新冠疫情(Coronavirus)作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危机,其关键性远低于雾霾(Smog)一词,这表明,西方媒体在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中选择了规避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就,凸显雾霾、环境污染等负面议题的报道倾向,沿用了以往涉华报道的负面框架[28],呈现出明显的西方资本主义霸权与西方媒体集团的意识形态融合模式,倾向于建构以西方利益为核心的叙事框架。其次,西方媒体将人权(Humanrights)作为干扰受众认知的政治工具,以其惯用的“污名化”叙事手法[4,29],试图将中国所展示的积极形象淹没在负面的政治话语之中,维护其所隶属的具有操纵性和非公正性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利益。

综上,西方媒体对于北京冬奥会的话语表征呈现出“一体多面”的叙事特点,其话语焦点既包含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物质性要素,也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等非物质性要素,对北京冬奥会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话语建构。关键词所呈现出的报道倾向表明,即使西方媒体承认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广泛影响力,但其报道框架仍无法摒弃意识形态偏见,是中国在过往西方媒体报道中“负面他者”形象的延续。

3.2西方媒体北京冬奥会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意义建构

孤立地分析语料中的词语单元显然无法全面了解话语建构的意义及态度。Firth[30]指出,词语间的“结伴关系”构成了语境,不同语境选择赋予了话语的不同意义。通过对北京冬奥会语料库索引行的分析,可深入探知西方媒体有关北京冬奥会报道的语境特征,以揭示北京冬奥会议题中西方媒体话语的意义建构。

依据揭示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意义建构这一研究目的,选取了“China”作为检索词,利用AntConc在北京冬奥会语料库中检索到索引行589条。根据索引行所呈现出的话语意义,对索引行进行了态度分类,包含积极话语229条、消极话语147条,以及中性话语213条。由于中性话语侧重客观陈述,未呈现明显的态度倾向,因此不做具体分析。

3.2.1西方媒体对北京冬奥会议题的积极话语建构

西方媒体从赛事相关、涉事主体及社会要素所包含的多个方面出发构建积极话语,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类社会要素议题占比最高,对中国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的影响尤为突出。

如表3所示,索引行内容表明,西方媒体在北京冬奥会议题中的积极话语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奥运大国的积极话语。“a go-to country”“great experience”“safe choice”等话语肯定了中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能力,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世界首肯,“signif icant role”“emerging superpower”等话语明确证实了这一观点;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也是西方媒体报道的焦点,运用“emerging hot spot”“the f irst city”等话语赞许了北京的国际形象与张家口的城市建设。由此可见,报道话语为冬奥会创造了良好开端,通过肯定中国举办赛事的能力、陈述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报道中国的举办城市,表明中国无论在综合实力、国际地位还是城市发展等方面都具备绝对的优势。

其二,大量转述中国政府及领导人话语,展现出政府对举办冬奥会的官方态度与理念。“a green,sharing,open and clean-fingered manner”“enhance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Belt and Road routes”等话语转述了中国举办冬奥会的理念,传播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原则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顶层合作倡议的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促进了中国特色外交形象的对外传播。此外,“300 million skiers”“new sports,culture and tourism area”“three-fold increase”等话语阐释了中国在普及冰雪运动方面的目标与结果,不仅对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相关报道话语明确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目标与战略,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形象提供了支撑。

其三,赛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世博会等社会要素类议题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积极话语。运用一系列精确数值,如“350km-per-hour”“30 billion yuan”“160 000 visitors”等,表述中国在北京冬奥会中的赛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世博会游览规模,“world’s f irst”“major boost”“strong impetus”等话语体现出西方媒体对相关事务的高度认可,其发展离不开中国强大的经济发展作为支撑。通过精确数据凸显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及相关建设显然是西方媒体话语的叙事特征之一,相关话语展现了中国筹备赛事的积极态度,也反映了中国发展的迅猛势头,传播出经济大国形象。

综上,与以往的“妖魔化中国”[31]相比,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和体育形象的建构略有改观,议题设置更加多元,客观性和积极性的话语比例有所提升。这表明,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的建构与传播境况已今非昔比,多次举办国际重要赛事的成功经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逐渐扭转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妖魔化”论调,也使中国国家形象亟待重塑与定义。其次,目前西方媒体主要围绕经济发展设置议题,呈现出以“经济崛起”为主调的国家形象,凸显了中国在冬奥会事务中所具有的优势,即雄厚的财力支持、庞大的市场规模、崭新的基础设施以及高速发展的市政工程等。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震荡、世界格局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是国际媒体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是助推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动力。

3.2.2西方媒体对北京冬奥会议题的消极话语建构

西方媒体报道中的消极话语仍旧存在,如奥运场馆废弃引发的奥运遗产利用问题,以及冰雪基础薄弱、环境污染、政治等议题。其中,与政治议题相关的消极话语占比为51.03%,映射出西方媒体消极报道的“政治体育”镜像。

西方媒体在北京冬奥会议题中的消极话语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以人工造雪刻画中国冰雪基础薄弱。例如,运用“despite…”“but…”等让步、转折句式来拓展话语空间,在承认中国已有成就的同时,抨击中国冰雪基础薄弱的负面形象,使负面话语显得理性、客观。此外,通过“not only (but also)”句式在“make fake snow”与“make some gold medal winners”之间建立心理映射,将“人工造雪”的负面印象向中国金牌得主移植,并通过“cover up”“make”等隐喻手法,引导受众对中国发展成就的消极认知,以此营造负面形象。

其二,围绕工业发展营造负面信息。其中,运用“despite”拓展话语空间的情况依然存在,试图消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形象。此外,西方媒体还将“best known in”与工业发展和空气污染联系在一起,并通过“also blamed for”“remains choked with”等话语,遮蔽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等积极形象,引导受众对北京冬奥会的负面因素进行“框选”,进一步通过此类报道强化中国负面形象。

其三,以政治议题渲染“恐华”论调。政治议题是西方媒体构建消极话语的主要议题,通过报道部分国家反对中国举办冬奥会的声音,运用大量重复的消极政治议题和夸张的叙事手法,从人权(human rights)等多方面展开对中国污名话语的反复论述与佐证,并未摆脱其涉华报道中负面的、选择性的议程设置[32-34]

综上,将国际体育事务政治化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污名化,误导国际群众眼中的中国形象是部分西方主流媒体惯用的叙事手法[35],这种误导性的消极叙事淡化了中国在国际赛事中传递的积极信号[36],在过往中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也有所体现[37]Toff ler[38]认为,权力影响下的媒体叙事带有清晰的权力标记,通过独特的话语规则与叙事方式,传播权力所需的意识形态。在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语义下,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成就和表现被蒙上“中国威胁”的阴影,有关中国的政治议题在媒体的“幻想”下被选择性搭建与重构,其叙事框架反映出意识形态影响下西方媒体对“他者”形象建构的固有偏见与刻板印象。在此叙事框架下,西方媒体着力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迅速崛起但同时又存在诸多发展“弊端”的“问题他者”[39],其本质是西方冷战对峙思维向体育范畴的进一步拓展,通过北京冬奥会议题来建构不断演化的“中国威胁论”内核。由此可见,西方的意识形态偏见及对中国崛起的“霸权焦虑”[40-41]成为阻碍中国在国际体育中进一步提升话语权和推进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制约性因素。

4

结论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研究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媒体报道中的话语表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在特定社会语境中的重构与再现。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下,本研究揭示了北京冬奥会议题下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表征及意义建构,从而探究西方媒体报道北京冬奥会的叙事框架如何影响受众的中国国家形象认知。更重要的是,本文揭示了西方媒体报道北京冬奥会的话语表征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他者建构”,具体来说,研究结论如下:

(1)西方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话语表征呈现出“一体多面”的叙事特点,对北京冬奥会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话语建构。一方面,西方媒体认可中国在体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广泛影响力;另一方面,西方媒体采取了凸显中国负面形象的议程设置,在其北京冬奥会报道中延续了以往涉华报道的负面框架。这表明,西方媒体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并非是稳定和统一的,而是矛盾且动态的,有助于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在冲突情境下中西方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政治制度、国家利益等潜在因素是如何推动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的。

(2)与以往的“妖魔化”中国相比,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略有改观,议题设置更加多元,客观性和积极性的话语比例有所提升。这表明,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意义在北京冬奥会这一特定时刻更加凸显,在我国推进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语境下,关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对国家形象的海外建构无疑将为中国国家形象在海外的整体传播提供新的契机与探索路径,有利于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机遇与平台。

(3)经济发展是助推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动力,在相关的报道框架下,中国被塑造成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在维护全球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扩大相关议题对外报道的比例与传播渠道,提升传播速度,推进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国家形象有效塑造与传播。

(4)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西方媒体再现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模式,维护了西方媒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反映了西方媒体在全球话语体系中对“中心”及“边缘”或“半边缘”国家的划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及对中国崛起的“霸权焦虑”仍是阻碍推进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制约性因素,也进而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提升话语权的尝试;如何打破西方固有偏见,在媒体话语框架的权力博弈中占据主动,利用筹办和举办北京冬奥会所带来的关注热度有效塑造、传播国家形象,仍是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综上,本研究确定了西方媒体在北京冬奥会报道中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表征框架。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研究所纳入的媒体语料并未延伸到具有潜在影响力的电视及广播媒体话语,也未探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话语的叙事框架,是该研究的局限性之一。此外,虽然本研究揭示了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相关的西方媒体话语表征,但受众的个体特征是否会对相应的媒体话语产生预估的认知态度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可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修辞学等视角出发,探究受众对报道叙事框架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略

基金信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890032)。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